雍正叫什么名字(雍正叫什么名字怎么读)

由于史料记载的混乱、缺失以及一些人为因素,清朝前、中期曾经有过很多桩疑案,比如努尔哈赤的前两任妻子死因、孝庄下嫁多尔衮、顺治出家为僧、雍正继位之谜、乾隆身世之谜等等这些,历来为史学家和吃瓜群众所喜闻乐见。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牵涉“九子夺嫡”以及雍正继位之谜里的一桩小疑案——雍正皇帝的名字究竟是胤禛还是胤祯?

由于这里涉及到了雍正是否非正常继位,可以看成是“十四子”和“于四子”的升级版,所以历来有很多人都进行过考证,那么雍正是否真的占用了十四皇子曾经的名字吗?以下我来逐一讲述。

关于雍正名字的不同记载

首先,之所以会出现雍正皇帝真实名字的疑案,主要是在不同的史料、书籍中,出现了“胤禛”和“胤祯”这两个长相相似,读音相同的说法。那么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不同的记载。

胤禛说: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讳胤禛,圣祖第四子也。——《清史稿》

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礽、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随驾。——《清圣祖实录》

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登基,即皇帝位。——《清世宗实录》

此外,在《东华录》《爱新觉罗宗谱》中也都记载雍正皇帝的名字为“胤禛”。可以看出在我国清朝官方的史书中,都是持这一说法的。

胤祯说:

雍亲王皇四子胤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永宪录》

胤祯窃诏改窜。——《满清外史》

此外,蔡东藩的《清史演义》,日本人稻叶君山所著《清朝全史》等等一些民间私人史书、野史、演义小说中也称雍正为“胤祯”。

另外还有乾隆时期的一桩“文字狱”:乾隆四十三年,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刘峩印制《圣讳实录》,这是一本工具书,专门提供给参加科考的考生用的。古代帝王的名字是要进行避讳的,考试中如果出现本朝某个皇帝名字,考卷直接作废,而且还会有一些其他惩罚。因此《圣讳实录》应运而生,专门负责向考生介绍如何敬谨回避本朝帝王名讳等注意事项。该书中说世宗圣讳“上胤下祯”,这也成为了“胤祯”说的一个有力佐证。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问题了,大体上官方的叫法是“胤禛”,民间的叫法是“胤祯”。可能有的人会说,官方的史书都是经过人为修改的,可以造假,继而认为民间的记载更可信。实际上,皇帝的实录确实都是由继任之君进行编纂,这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为尊者讳”的猫腻,十三阿哥胤祥在康熙末年的很多记载应该就是被雍正出于爱护之心给删去了。

但我们就此下结论,雍正皇帝的的确确将原本十四阿哥的皇位和名字一起抢了过来,似乎为时尚早,还是继续分析。

关于十四阿哥的名字

康熙的十四皇子允禵,本名为胤祯。雍正皇帝即位后,这些和他一样犯“胤”字的兄弟要改名,别的兄弟只不过是把“胤”改成了“允”,第二个字还照常用,比如三阿哥允祉、八阿哥允禩。但到了十四阿哥这“胤祯”两个字全改了,变成了“允禵”。而且由于康熙的实录是雍正朝编撰成的,所以在史书中我们只看到了“允禵”,不过根据一些其他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十四阿哥的本名确为“胤祯”。

在清代内阁大库的旧档案堆里,曾发现了一封康熙帝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的原敕命稿。近代史学家在整理《明清史料》丁编时,发现了它,上面写着“皇帝敕谕王胤祯……特命尔为抚远大将军”的字样。《明清史料》丁编上,还发表有一篇《大将军、王、胤祯题稿》残件,该件起头就写“臣胤祯谨题,为奏闻事”。另外,八阿哥胤禩之子弘旺编写的《清皇通志纲要》中,也有允禵原名胤祯的记载。当然,弘旺作为八阿哥之子,他的话可以不完全相信,仅作为参考,但康熙皇帝的敕命原稿可信度非常高了。

此外,我国清史专家冯尔康教授曾经考证过,实际上十四阿哥本来叫“胤禵”,后来在康熙四十五年(或稍前)被康熙改成了“胤祯”,雍正即位后又在避讳的基础上改回了“允禵”。冯教授还曾经仔细对照过《宗室玉牒》,并无涂改痕迹,笔迹前后也都一致。但不论怎么样,十四阿哥曾经叫过“胤祯”这个名字肯定无误了。

另外还有一个一举两得的重要的证据:在清圣祖《御制集》第三集第十四卷中,收有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谕宗人府》的上谕,文中曾两次提到雍正皇帝的名字。一次是康熙说他患病时,“惟贝勒胤祉、胤禛”请求他“令医人诊视”;另一次是说“胤祉、胤禛、胤祺俱著封为亲王”,“胤禟、胤裪、胤祯俱著封为贝子”。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名字分得清清楚楚,四阿哥是胤禛,十四阿哥是胤祯。

“禛”和“祯”的辨析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疑案,与“禛”和“祯”两个字的字形相似、读音一致有关。但实际上,这两个字的读音在古时并不相同,《康熙字典》中的注音,禛的读音为zhen一声,而祯的读音为zheng一声。庄吉发先生的《滿文史料與雍正朝的歷史研究》中,列举了康熙皇子在不同时期名字的满文拼写,其中“胤禛”写作「in jen」(音:yin zhen);而“胤祯”写作「in jeng」(音:yin zheng),也就是说这两个字的汉语、满语读法都不一样。

别急,还有剧情反转。前面说了,祯的读音在古时候是“zheng”,但在康熙时期,其实已经出现了“zhen”的读音,“zheng”的读音更多应该是用于书面语,日常中估计很多人都把祯念成“zhen”,甚至官方文件的满文注音里,都会两者并存。

上面这张图的注解:

满文部分:前四者摘自康熙朝起居注册: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日、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康熙二十九年三月附通鉴论断语,详注16、注23;「胤祯」摘自冯尔康前引文,谨此致谢;最右方之「崇祯」则摘自满文《圣祖仁皇帝实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卷300,页15a,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甲午圣祖遗诏内文,「祯」字满拼异乎多数康熙朝所拼之「祯」。

总之“祯”的读音其实是一笔糊涂账,但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十四阿哥曾经叫过“胤祯”,这是康熙给他起的名或者是改的名,康熙之所以给他起这个名字,应该是为了和他的同母兄长四阿哥胤禛相近。注意,只能是相近,不可能是相同,否则读音一样就乱套了。所以,“祯”字在十四阿哥的名字里,肯定是读zheng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了。

结论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雍正的名字就是胤禛。在他所宣布的康熙遗诏中,就是胤禛这个名字,所以这肯定是他的本名。

2、十四阿哥的名字就是胤祯。十四阿哥的本名或许是胤禵,后被改为了胤祯,但至少在康熙末年,他就叫胤祯,读音为“四声yin一声zheng”。字形上有康熙敕命原稿等证据,而读音上虽然证据有些混乱,但以正常的情理推测,必定是zheng。

3、不存在雍正抢名字的事情。因为两个字在以康熙皇子的名字中出现时,必定有所区别,汉字满文的写法读音都不一样,不可能混淆视听。

4、民间将雍正的名字叫为“胤祯”的说法,不过是以讹传讹。毕竟祯的叫法在民间估计已经普遍读成zhen了,因此普通人就把两个字、两个名字弄混了。当然不排除是有心人故意为之,已达到抹黑雍正的目的。

5、雍正皇帝让十四阿哥改名为“允禵”,不过是改为原有的名字。同时,禛和祯容易混淆,将祯改为禵,避免让人以为康熙有传位给十四阿哥的意思。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反而引起了这方面的怀疑。

6、最后说个不算题外话的题外话吧:所谓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其实除了满文对照之外,还有一个硬伤就是,在这种官方的文件中,皇帝的儿子前面都要加一个“皇”字,即“皇X子”或“皇XX子”,因此就算改“十”为“于”,那也只能是“传位皇于四子”,完全读不通了。

我不编造故事,我只是历史的搬运工。关注我的ID:大黄扯点历史,不断更新原创文章,期待与你交流。

附几篇我写的关于“九子夺嫡”的文章,仅供参考:

疑案剖析:“九子夺嫡”中十三阿哥胤祥真的被康熙囚禁多年吗?

“九子夺嫡”中的第一个出局者:大阿哥胤禔的两段式人生

天家薄情:“九子夺嫡”中的失败者,他们各自的结局都是如何?

天家并非皆薄情:说说那些没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