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网官方旗舰店(一药网官方旗舰店下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医药电商已从概念阶段逐步发展到业绩支撑阶段。据艾媒数据中心显示,2015-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0.6%。其中,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007亿元,同比增长16.8%,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保守估计,2022年我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1740亿元。

新冠疫情下,数字化科技成为解决疫情不确定性扰动因素的关键能力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医疗健康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沿,鼓励有助于改革医疗保健行业的创新。今年5月,全国政协在“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专题协商会议上,强调了“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和产业赋能”。乘着政策的东风,互联网健康产业迎来发展良机,众多相关企业也再度按下上市的启动键。

今年3月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出现疫情反弹,多地进行封控管理,物流受阻导致了药品缺货、订单滞留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何发挥互联网医药电商平台优势,打通“最后一公里”也成为疫情防控应急的重要议题。

7月21日,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发起,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主办的“守沪新生共创未来——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专题线上论坛中,1药网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长于刚博士就“如何重构线上线下医药流通供应链?”进行了专题分享。

《21世纪》:对于医药电商平台而言,无论是to B 还是to C方面,在此次疫情中面临了哪些挑战?特别是由于很多患者在购药方面都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1药网做了哪些工作来帮助这些患者?

于刚:这次疫情对医药电商而言有很大的挑战,主要挑战在三方面:一是,供应链方面,供应商的产品送不到,无法入库,导致大量药店缺货,无法为患者供药。二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方面,上海的人都封在小区里面,三方物流也停滞了,最后也无法将药送到患者手上。三是人工方面,因为我们总部在上海,员工绝大多数都封闭在小区当中,无法到公司工作,也无法到履单中心工作。

应对挑战,我们做了如下几件事: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1药网迅速成立“抗疫指挥部”,针对疫情影响和长期居家办公的挑战,创建出新的作业流程(SOP)和业务应急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智能供应链体系的应急能力,克服重重困难,守护用药“生命线”,充分发挥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和智能供应链的优势,全力保障了上海等全国多个疫情区的药品供应,进一步凸显公司在经营层面的弹性和韧劲。

《21世纪》:能否谈谈面对疫情应该如何增强医药企业抗风险能力?后续企业如何加强切实保障好医药落地供应“最后一公里”?

于刚:疫情期间,1药网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迅速打通了为支援上海抗疫所需药品和物资的绿色通道,推出六大举措保障药品供应,千方百计守护群众的用药 “生命线”:(1)打通昆山华东运营中心至上海的绿色通道;2)线上线下联动,设立浦东、浦西线下药店自提点;3)提供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等疫情用品企业团体采购登记;4)上线免费在线义诊、慢病续方服务;5)上线1药网O2O平台,药店免费入驻;6)招募“骑手”志愿者,打通送药最后一公里。

截止5月31日,1药网已为35000位上海患者提供用药服务,累计完成近50000个包裹订单,涵盖近400种疾病。同时,为包括浦东新区民政局、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上海市广东商会等数十家机构团体提供疫情防护、复工复产等用品采购绿色通道,支持一线人员的抗疫工作。

此外,1药网还为上海1000多家线下连锁和单体药店提供医药物资供应服务。针对上海的老年人群体,1药网携手浦东工商联为封控社区老人提供互联网在线义诊和配药、送药服务,并向上海养老机构捐赠急缺物资,展现企业担当。

《21世纪》:自从处方外流政策实施以来,医药电商以及“院边店”就被看做是零售领域最有前途的领域,您能否介绍下,在当前背景下,1药网是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服务闭环的构建,为患者及客户搭建用药闭环服务的?

于刚:随着与上游药企合作深入,和对下游药店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1药网作为高效的商业化合作伙伴的价值也在继续增加。目前我们已帮助数百家药企和上千家经销商高效地实现药品商业化、数字化营销和市场洞察。2021年,1药网面向药店推出“1起健康”的智慧药店SaaS服务,聚焦于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药店提供O2O、CRM等SaaS服务。截至一季度末,已有累计超10,000家药店加入“1起健康”,覆盖终端患者超过650万,持续打通数字化服务和营销链路。一方面,1药网为药店提供更多药品种类的销售信息,协助其优化经营决策;另一方面,1药网加速促成产业数据沉淀,将有效信息反哺各个业务场景。

此外,1药网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取得互联网医院经营许可的医疗科技公司,基于公司1诊互联网医院的数字化科技与慢病及肿瘤患者管理能力,1药网可以高效链接患者和医生端,实现在线复诊、电子处方、患者管理、用药配送等一体化的院外管理新模式。

《21世纪》:自从处方外流政策实施以来,“院边店”也被认为是很有发展的前景。请您介绍一下处方外流政策发展之下,同时在集采政策的影响下,零售端如何更好的发展?

于刚:医药分家、处方外流,这是趋势。处方外流一部分流到了药店,“院边店”承担更多处方外流的结果。另一部分流到电商平台。流到电商平台的部分,我们就直接承接这个服务。如果流到“院边店”或药房,这些也多数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现在服务了近40万家药店,中国一共有58万家。我们认为“院边店”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处于医院的周边,对去医院看病的患者比较方便,出去马上就可以拿药,这是它的便利之处。但院边店的租金一般都很贵,虽然地理位置比较好,但面积有限。

我们尝试云DTP模式后发现,很多好的三甲医院都在一线城市,但患者是分布在全国各地,患者希望看过一次病之后,回到家乡还可以享受相同的服务,实现药物的可及性。在此方面。云DTP模式也增强了患者所需药品的可及性,加深了医生和患者的关联度,也让患者随时随地享受医药健康的服务。

《21世纪》:您是如何看待当下已经推进的政策层面对于整个行业的推动作用?在包括处方外流、双通道等政策之下,上游医院医生、药企、线上线下零售平台如何更好的完成院外患者管理?

于刚:过去2-3年的政策对互联网医药健康都是利好的。疫情让它的价值凸显,互联网医药健康有很多优势,是线下所不具备的。当然,线下也有优势,比如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做真正的物理检查,比如X光、抽血、超声波等,即时可得,开好处方当时就可以在医院拿药。但是也有很多劣势,比如医院开在有限的地方,你必须到那个地方,并不是随时、随身、随地可以享受这种服务,也不是24小时的服务。

国家也看到了互联网医药健康的价值,这几年出了很多政策都是有利于互联网医药健康的,包括允许网售处方药,互联网医疗可以慢慢接入医保支付,支持互联网医药健康发展的各种各样新政策出台,我们要用好这些机会,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过去几年提“O+O”,即Online plus Offline,我们和线下药房、医院一起,共同打造“O+O”的模式。患者可以到医院或者药房,也可以在线上,我们也支持患者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需求,从而更加健康的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