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本次大灯升级的施工,其实并不复杂,最起码在技术层面是这样的。
相比之下,选择的过程才是最煎熬的。
入手2013款新蒙迪欧(虽然车型不新,但车辆品名本来就叫“新蒙迪欧”,实在惭愧)三年多,就在上个礼拜,原车的卤素灯摘掉了,换上了LED灯,一套来自光为的产品,光为全新2代系列。
近年来,车灯改装的能见度越来越高,选择这一项升级的车主越来越多。但不得不说,在已经做了车灯改装或有意做这一项改装的车主来说,很多人是犹豫的,或者说是“煎熬”。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车灯改装可能涉及到车辆电路的改动,有影响车辆质保或其他安全问题的后顾之忧;
2、车主缺乏光学基础认识,对车灯改装的具体需求不够明确,对可能达到的效果缺乏评估能力;
3、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影响车主消费信心。
我自己也经历了一定的心理变化过程。但总体而言,这一个过程其实要比很多车主简单得多(这是一个工科生的自信)。其实我在提车不久后就考虑过车灯升级的问题(当时的想法是升级氙气大灯),但正如以上第一点所言,考虑到车辆质保问题(除非选择在4S做升级,要不然4S店可能将你的车灯升级当做是一切风马牛不相及的故障的源头,这是完全可能的事实),再加之当时换灯的需求其实并非十分迫切,所以我选择了hold住。
不觉意间三年就这么过去了。在我们感叹互联网快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同时,车灯的世界同样在快速发展。仅仅只是两三年的时间,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LED车灯”时代。我的车灯升级目标,也随之从氙气大灯转变到了LED大灯(换灯主要为了解决功能需求,所以我只选择更换灯泡,而没有更换总成。)。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关键在于LED大灯技术已趋成熟,毕竟LED灯拥有高亮低耗、稳定长寿、安全节能等不少优势。当然,前提是选择一款好的、质量新的过的产品,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安装技术保障。特别是新蒙迪欧灯泡的更换涉及到前杠拆装。
在这里我说说我在这一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1、安全是最基础的,而品质同样不能放松。LED灯的散热很关键,车灯的使用环境很恶劣,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样不容忽视,换言之,车灯的散热设计、灯珠很关键;
2、亮度的提升是升级的最大诉求,在亮度提升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色温,穿透力太差、再亮的灯光都是残废的;
3、产品必须符合原车标准:这一点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工艺上必须符合原车安装标准,这一点和灯光光型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光;二是和原车电脑的匹配(对于福特车型来说这一点其实问题不大,要是宝马、奔驰,就难说了)。
综合考量之下,再加之业内朋友的推荐,我最终选择了光为的全新2代系列产品。一方面,产品本身的性能很好地匹配了我的需求。
光为全新第2代系列产品采用全球LED芯片最大最专业供应商之一——CREE科锐的原厂直供灯珠 ,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CREE授权的车灯品牌,这无疑是最核心的品质保证,或者说是品质招牌。一套产品总共有四颗灯泡,每一颗灯泡拥有两个灯珠。散热方面,该套产品采用了纯铜散热带解决方式。相比起风扇散热可靠性更佳,而相比铝片散热则更具空间灵活性。亮度方面,该套产品亮度参数为2800流明,相比原车卤素等地一千来流明自然亮得多;5700K的色温,比起原车卤素灯的4300K,视觉上更加舒服,同时也不至于因色温过冷而导致穿透力太差(原车的雾灯保留,不做升级)。
光为灯珠
产品选择完成,接下来就是安装过程。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下福特的设计。换个灯泡,居然必须大卸前杠、大卸车灯。不过,对于专业技师来说,显然这都不是事。
师傅在拆装前杠
拆装前杠
在技师的巧手作用下,灯泡的更换进展相当顺利,四颗卤素灯泡很快被四颗LED灯泡所取代。但是,师傅并没有急于把大灯总成固定。在这里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测试。整个测试主要测试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灯型,验证产品的工艺、安装是否得当;二是电脑,确保解码器的正确作用。我的蒙迪欧在这两项测试中轻松过关,换句话说,产品的工艺质量表现出色。此后,车灯、前杠很快被重新固定——安装完成。
拆装光为LEDD灯
专用解码器
大灯拆装后
灯珠安装位置
对接安装
平安保险100万责任保险
原装色温
原装卤素灯照明效果
原装照明效果
升级后色温
升级后照明效果
升级后照明效果
安装后整车效果图
至于之后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可以从图片中轻松找到答案。车灯亮度的提升很是明显,色温表现也相当不错。真要抓毛病的话,我只能说,因为没有在大雨中试过车,所以还没能给车灯在大雨大雾环境下的穿透性做出评价。但我想,这个无妨,这一项工作本来应该是雾灯干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