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六国为什么要采取何种策略(六国采取了什么对策-)

通鉴一至五卷为周纪,以三家灭智(-453年)开篇,以周王朝灭亡(-256年)终篇,前后近两百年,涵盖了战国(三家灭智到秦统一全国)的绝大部分时间。

这段两百年的历史发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历史故事,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商鞅改革、胡服骑射等;留下了数不尽的历史典故,像徙木立信、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千金买马首;涌现了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以国君论,有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不按套路出牌的赵武灵王、客死他乡的窝囊废楚怀王,以将相论,有战法各异的战国四名将、格局能力不一的战国四君子、外交天才苏秦张仪、军事天才孙膑、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乐毅;以普通百姓论,有侠肝义胆的鲁仲连、不求闻达的子顺等;爆发了一场场以弱胜强充满智慧的战争,如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埋锅减灶的马陵之战等。大大小小的故事成为众多成语的来源:完璧归赵、纸上谈兵、颖脱而出、鸡鸣狗盗、负荆请罪等。后人从这些故事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用作安邦定国征伐战斗的参谋,如,商鞅徙木立信、燕昭王千金买马首,告诉我们立信需重赏;孙子练兵杀二妃,启示我们立威需重罚。

然而,按照黄仁宇的大历史(Macro history)掩卷沉思,就会从纷繁复杂的故事中越来越清晰而强烈地梳理出这样一条贯穿一百多年、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历史主线,在其映衬下,其余一切人和事都显得黯淡无光。

这条主线便是秦国的崛起,一个偏居西陲的蕞尔小国,“河山之东六大强国,皆以夷狄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连参加国王聚会的资格都没有;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历时百年,一跃而起为雄视天下、席卷六合的超级大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强国崛起。这背后的密码是什么?秦国“六世之烈”的威力何以如此之大?山东六国人才济济,在秦国崛起的阳谋面前,何以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国行远交近攻、蚕食鲸吞的阳谋?

对此问题,苏洵和苏辙各有《六国论》,苏洵将原因归结为“赂秦”,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辙将原因归结为六国不能团结一致而“背盟坏约,自相屠灭”。吕思勉在《先秦史》中总结原因有四:地势形便,攻人易而人之攻之也难,一也;秦国民风强悍,二也;秦国无侈靡之风,又有重农之政,三也;用法家之说,四也。有喜欢历史的朋友留言说根源在于秦国变法彻底,奠定了富强之基,而六国制度各有各的缺陷;还有朋友将部分原因归结为秦国的国运,秦国崛起,历经六代国君,其中三位雄主秦孝公(-360~-338)、惠文王(-337~-311)和昭襄王(-307~251),在位时间都足够长,分别为23年、27年、57年。而且每位国君身边都有一等一的顶尖将相,如商鞅之于秦孝公,张仪之于秦惠王,魏冉、范睢、白起之于秦昭王。

以上观点,我都认同。历史就像一座难以一览全貌的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的经历、学识、职业、关注点都不一样,面对同一个历史事实,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毕竟,业余读史,大多并非专业研究和考据,大多借古喻今,重在“六经注我”。

在我看来,于改革、制度、民风、明君、贤臣等因素之外,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秦国崛起之秘诀有二:一是持续建设稳固的战略大后方;二是采用了正确的斗争方法论,其“方向、策略、步骤、节奏”之配合堪称完美。

一、持续巩固战略大后方

感谢百家号作者“狼群讲历史”的整理,在对比了多幅地图之后,发现他整理制作的这副秦孝公早期的秦国地图最为准确清晰。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战略位置说,除了巴、蜀、宋、鲁、卫、越几个打酱油的小国,战国七雄之中,三家分晋而来的韩赵魏三国都处于四战之地,战略环境极为恶劣。尤其魏国,领土竟然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块,几乎和所有强国都接壤,且多为平原,少有关隘,国防压力巨大。其余四国则没有后顾之忧:西方秦国西部是流沙大漠,荒无人烟;东方齐国东临大海;南方楚国南部还是瘴疠之地,未经开发;北方燕国北部当年尚是苦寒之地,人烟稀少。正如围棋所说,金角银边草包肚。这四国占据了“金银”之地。

四国之中,秦国又最为优越,其基本盘为关中盆地,东部是函谷关,易守难攻。而齐国西部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难以防守;楚国北部国境线不仅漫长,而且多为平原,同时应对秦、韩、魏、齐四国;燕国也无天险可守。

只是关中虽好,弊在面积太小,人口太少,仅靠关中难以支撑一个大国的盘子。其西北部有义渠(今庆阳)、南方有巴蜀,汉中在楚国手中。尤其秦国东部领土并未推进到函谷关一线,只在渭南附近和魏国接壤,东北部为魏国的河西之地(上郡,今延安、榆林)。当时的魏国可称妥妥的超级大国,西部领土横跨黄河两岸,拥有今天的陕西北部和山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有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实力,对秦国威胁甚是巨大。未经商鞅变法的秦国,实力仍很弱小,一直活在魏国的阴影之中。

在此形势下,秦国怎么选择?是尽快强行东出,进入四战之地和传统大国开战?还是先围绕关中平原,聚焦崤函之西,做一个西方霸主?

秦国的答案是:克制自己东出争雄的欲望,坚定不移地稳固战略基本盘,坚决避免过早进入四战之地。这是秦国崛起的秘诀之一。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理一下秦国如何变成西方超级大国的吧:

前340年,经过12年的商鞅改革,秦国国力大增,有了叫板超级大国魏国的底气。秦孝公派商鞅伐魏,大破魏军。魏国请献河西之地求和,并从安邑(今山西运城)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以避秦国兵锋。十年之后的前330年,刚继位的秦惠文王通过又一场对魏战争,彻底取得魏国河西之地,并占领崤函之西、黄河之南的魏国土地。不到两年,前328年,秦国又从魏国手中取得了上郡和少梁。从此,秦国东北国境推进到黄河天险,东部国境推进到函谷关,彻底摆脱了魏国的阴影,解除了最大的地缘战略威胁,为东进打开了通道。

前327年,秦惠王“县义渠,以其君为臣”,义渠这个高峰期国土面积高达20万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政权,虽未灭国,但不得不臣服秦国。但秦国仍不放心,前314年,“侵义渠,得二十五城”。义渠的威胁基本解除。

前316年,“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 秦惠王此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东向抵抗韩国入侵,二是翻过秦岭,克服“道路险狭难至”的困难,南向伐蜀。张仪主张伐韩,顺便把东周王室变成傀儡,据九鼎,挟天子以令天下。司马错主张伐蜀,不要虚名,只要实利,征服巴蜀,广国富民。最终秦惠王采用司马错的建议,征服蜀国,把蜀王贬为侯,派陈庄为蜀相。随后,顺手灭了巴国,设置巴郡。从此,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和鱼米丰足的重庆,都归于秦国。秦国国力实现了倍增,战争潜力已远超任何一国。

到这时候,秦国已经占据了今天的陕西中北部、甘肃、四川、重庆的大部分地区,缺口是哪里?汉中(非今汉中市,今汉中市在汉水上游,当时叫南郑,已经在秦国伐蜀时被秦国占领。而是今湖北西北部和陕西安康等汉水中游地区)。汉中向南可威胁巴蜀,向北可威胁关中。可是,汉中却在楚国手中。对秦国来讲,这不可接受。前312年,秦楚战于丹阳,楚国大败,被斩首八万,汉中六百里地被秦国占领。

至此,秦国终于完成了西部地区的大一统,南到四川重庆、北到榆林、西到甘肃、东到河南西部的广大地区都归秦所有,关中平原、汉中平原、成都平原粮食产量足可支撑秦国征战,秦国潜心经略西部、不轻易进入四战之地、避免腹背受敌的战略大获成功。至此,没有任何国家再可以抵挡秦国的蚕食和鲸吞,一统天下成了明牌,唯一的谜底仅采用何种方式灭掉东方六国。

二、方向 策略 步骤 节奏

秦国在西部的迅猛扩张和统一,经略巩固战略后方,虽然充满了荷尔蒙和积极进取的意味,但从更大的战略层面上看,仍属于积极防守,这是秦立国扩张的基本盘。

如果说经略西部是防守,那么东出函谷进军中原腹地,则是进攻。在拥有稳定后方并免去腹背受敌之忧的秦国,其目光和梦想仍在东方。这才是传统的中华文明腹地,纵观秦国崛起的一百多年历史,即便在不断经略西部的同时,也从未放松对东部的觊觎。可以说,秦国的战略进攻方向始终在东方。

和秦国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魏国,吕思勉先生形容其战略为“务东而忽于西”,在国力最强盛的时候,从未全力伐秦,反而伐赵伐韩,始终在四战之地打转转,战略方向错误。齐国要么不思进取,小富即安,要么直接吞并其他国家,打破地缘战略平衡,战略方向并不清晰。楚国简直就是搞笑的,压根没有战略。赵国仅仅满足于征服中山国和北方游牧之地林胡、西胡,并没有更大的扩张野心。只有秦国始终不改其扩张之志,目的明确,方向清晰,意志坚定,战略定力极强。

当战略方向确定之后,策略就成为极其重要的因素。秦国的对敌策略主要有三条:一是摆脱虚文客套的仁义道德约束,大打歼灭战,消灭对手有生力量,史书中充斥着斩首4万、6万、8万、13万、24万的记载,直至长平之战,一举坑灭赵国40万人。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减少敌国的劳动人口和潜在兵源,打击其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 二是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在秦始皇之前,从不谋求灭国,而是以蚕食敌国领土为主要目的。除了魏冉封地陶,位于魏齐之间,属于秦国的飞地性质。此外秦国蚕食的每一片土地都和已有的国土接壤。且对手不论多么弱小,秦国始终立足于蚕食土地,而不选择灭国。吞并一个国家的风险极大,很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高度警觉而被群殴,像齐国灭燕吞宋,打破地缘战略平衡,引起了巨大震动,被五国群殴,直接打残。三是采取谁强打谁的策略,而不是联合强国欺负弱国。秦国的主要打击对象,早期是魏国、中期是楚国、后期是齐国,最后打击“瘸子里面的将军”——赵国。其原因在于其他强国并没有统一天下的目的和格局,仅仅满足于和其他强国共存。但秦国不一样,梦想是统一而非并存,打的就是强国。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比起其他国家来,秦国的格局和梦想要大得多,算得上降维打击。其实,策略永远服务于方向和战略,战略的高度和格局决定策略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方向和策略属于谋的层面,而步骤和节奏就属于行的层面。步骤和节奏便是落实方向和策略的具体方法。

以步骤论,秦国的扩张史清晰而明确:第一步,彻底打残魏国,吃下魏国黄河两岸的全部西部领土,即河西之地、河内之地。第二步,不断挤压韩国,蚕食韩国领土。原因是吞下魏国西部领土后,韩国便成了秦国东进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第三步,彻底打怕楚国。在秦惠王的领导下,张仪发挥其天才般的高超外交手段,戏耍楚怀王,将楚国西北部领土吞掉,让楚国害怕而被迫事秦。第四步,当魏韩楚三国无力抗秦,任秦揉捏后,秦国选择了对韩魏楚缓一缓放一放的策略,集中精力对付齐国,最终在前279年助兵燕国,由乐毅大破齐国70多城,齐国几乎灭国。至此,魏楚齐都已形不成威胁,只有赵国还算强大,秦国的最后一步便是调转兵锋,对赵国展开了猛烈攻击,并通过长平之战一战定乾坤,赵国再也无力主动发起对秦国的战争。

在节奏上,秦国并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地凭恃强大国力一味蛮干。除了经常爆发的常规性小规模战争之外,对关键性战争,秦国还是非常慎重的,一方面在战争之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外交连横活动,为军事活动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避免腹背受敌。另一方面精心选择战争时机,“趁你病,要你命。”

先说魏国,实际上,秦国打残魏国的时机是齐国创造的。魏国由盛转衰源于两场战争,一场发生在前354年,魏伐赵,围邯郸,齐国孙膑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大败魏军;另一场发生在前341年,魏向西进军伐韩,孙膑故技重施,再次直捣魏国国都大梁,在马陵之战大败魏军,斩杀大将庞涓。马陵之战后不到一年,前340年,秦国便趁着魏国大败之机,大军出击,一举拿下其河西之地,魏国不得不迁都大梁。

前308年,秦国甘茂伐韩,进攻韩国都城宜阳,最终斩首6万。在这场战争之前,秦武王提前两年连续和魏王会盟,目的即在于防止韩魏合兵,让魏国保持中立。

前300年,秦伐楚。而在此前两年,秦国主动停止了对韩魏的征伐,不仅和韩魏会盟,还归还给两国一些领土。做好这些准备之后,秦国才对楚国用兵,先后取城24座,斩首5万,并将楚怀王劫掠到秦国。楚国一蹶不振,秦楚成为世仇。

前286年,齐国灭宋,国力如日中天,东方各国震动,都有意削弱齐国。于是秦国立即和楚国、赵国会盟,商议伐齐。正好此时燕国乐毅受燕昭王之托,对齐国复仇。开始大家目的只不过教训齐国一顿就行了,结果乐毅这位历史上天才的统帅,文武双全,干净利索地占领了齐国全境,齐国只留下了2座城池抵抗。燕昭王死后,虽说齐国用反间计调走了乐毅而重新复国,但从此退出了一流国家的行列。

所以,历史上每每称秦为“暴秦”,但吕思勉却打抱不平说,“秦取天下多暴,固也。然世岂有专行无道,而可以取天下者哉?”事实上,秦国崛起的背后,是清晰战略方向、坚定战略定力和灵活的斗争智慧的交织。

三、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启示

任何一家已经超越生死线和渡过婴幼期的企业,除非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否则都应思考自己的产业战略布局和发展。秦国崛起,对企业战略管理启示良多。

第一,每家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拳头产品和业务,作为基本盘和根据地,并不断地巩固加强基本盘的竞争力,扩宽其护城河。这是立企之基,在这个业务足够强大之前,不要随意出击并拓展新业务类型。

第二,在拓展新业务时,一定要避免进入四战之地。

第三,在拓展新业务时,一定立足现有产品和业务,采用蚕食策略,每迈出一步都不能脱离原有的资源。

第四,对某个业务板块,如果志在一统市场,则采取谁强打谁的策略;如果做不到一统江山,可满足于和其他头部企业并存,则采取强强联手干掉弱小竞争对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