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融资为什么有风险(杠杆融资为什么有风险呢)

新经济周期下,国家金融政策从“去杠杆”到“稳杠杆”,加上新技术引发的产业转型升级、行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因流动性危机导致的“债务爆雷”融资风险事件。“融资是一把双刃剑”,作为融资信用主体如何正确地树立融资观、风险观?如何在发展扩张中合理地发挥信用杠杆的助推作用?如何看待可获得融资机会、把控好融资盘子?如何规避融资风险-或已成当下企业扩张中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紧迫且关键的热点问题。

在新经济周期下,企业经营现金流情况的收缩或恶化,债务陆续到期造成的流动性困难是诸多企业面临的巨大危机。多家中国著名企业,曾经激进盲目扩张,持续性的业务有序扩张行为给集团带来巨大的资金链压力,似曾相识?

第一张债务违约的多诺米骨牌被推倒,其他骨牌凭何站立?

1 无知无畏,风险理念“裸奔”是根源

“退潮时,才知谁在裸泳”。“爆雷”公司最主要的风险根源就是理念偏差,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对风险意识以及效益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很好地在具体工作中得以深入贯彻落实,如:在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严重,大量存在“主导”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独立董事、监事会”更多只是一个“花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顺周期时可以“一美遮百丑”,但在主业萎缩时,巨额债务、管理能力低和窄融资渠道会共振作用,使公司业绩越来越差,债务风险雪球越滚越大,导致财务紧张,经营风险急剧增加。

2 心存侥幸,普通缺乏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倒霉的,不可能是我”。“爆雷”公司普遍缺乏完善的“全员、全程、全面”债务风险预警体系,不能及时对债务风险进行恰当及时的预警,进一步加深了其债务风险。如在拓展业务时,只关注规模和效益,过度追求短期的发展,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经常违背风险管理制度,造成资产的质量相对较低;在组织绩效评价上,更注重短期激励,在长期激励以及奖惩等方面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体系。

3 杠杆失控,易产生负债危机“骨牌”效应

高债务杠杆企业极易“触一发而动全身”。在融资环境收紧形势下,若经营现金流持续收缩、资产厚度偏弱时,易导致外部现金流迅速收缩,风险暴露更快,再加上某些实控人风险、连带担保互保风险,很容易造成流动性危机,而到期债务的偿还或再融资接续问题,哪怕是一个小债务违约,可能就是企业倒闭的“临门一脚”、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传染效应,就会仿佛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会引起连锁反应,将多方拖入泥淖,一发不可收拾。

4 渠道不畅,融资应急救助机制保障乏力

“爆雷”公司普遍具有自有资本不足、盈利增长缓慢、债务杠杆大等问题,融资渠道窄、资产变现能力弱的低资质企业,特别对底层信用天生偏薄的民营企业,就极易发生信用风险,当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爆雷”公司提供贷款时,需要全面考察期信用等还贷能力,由于“爆雷”公司自身业务经营状况不佳,导致还贷能力薄弱等直接影响了其外部应急性融资渠道救助能力。

5 结构错配,无自主性的杠杆债务危机重重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对负债缺乏明晰科学合理的偿还计划,最终因债务危机破产倒闭,如长短期债务、软硬债务(公开债务&银行贷款&贸易融资)结构不合理;逆周期债务、大投资与还债周期逆向的经营现金流应急性差;负债转换形成的资产结构布局,市值管理波动性大且变现能力差等,所以立足自身负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条件来设计负债、制定偿债计划很有必要,以维护企业良好信誉,避免爆发信任危机。

6 无兜底、大责任,是民企债务风险高半截的“天机”

不管你承不承认,中国市场就是存在天然的“国企无底线、民营无兜底”的天生差别,尤其是面临债务危机时,对民企债务的“无人能兜底、决策大责任”更是悬在债权方经营决策人头上的一把“达摩利斯之剑”。

7 大责任、小惩罚,实控人“变异”为公司“黑天鹅”

2019年8月1日消息,据央视交易时间视频,大族激光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高云峰在面对记者质疑时回应:“你是什么角色?你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这个是我们自己的资金我当然有权利做任何经营决策,你管我那么多?”这不是个例,而是现在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现状和实际控制人的真实心理写照,是实控人常年“纵欲”最终变异成上市公司“黑天鹅”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实例。

所以,“没有敬畏、盲目扩张、杠杆激进、应急力差”——这才是当下多数上市公司“债务爆雷”败局真相。

--李海鸥点《通财眼:探析新周期下集团融资风险与搭建管控体系》(《中国商论》,2019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