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制是什么(币制是什么意思-_欲问知识人)

美洲白银对明清经济的影响

中国历代的白银产量,大都不够民间的需求。明代中后期张居正推动一条鞭法,在税制上最大的变革,就是用银缴税。明代工商业发达后,民间对白银的需求增加,西班牙与葡萄牙商人,从拉丁美洲运来大量的白银,日本也出口不少白银到中国。这些在明代中后叶输入的大量白银,一方面繁荣了工商业,另一方面让用银缴税成为可能。但在17世纪40年代左右,进口的白银数量逐渐减少。有人从货币数量说的观点,认为这可能导致明代的亡国、压抑清初的经济繁荣。外国白银供应量的高低,和明清经济的起伏,有这么直接的因果吗?

美洲白银在16~17世纪大量流入欧洲后,产生两项长久的影响。(1)解除了15世纪以来的“流动性危机”:金银的供给数量,原本不敷铸币的需求,美洲白银解除了“旱象”。(2)造成物价革命:一个世纪之内物价上涨3倍,但也播下17世纪经济萧条的种子。欧洲的经济史学者估计,美洲白银约有1/3流入中国,应该也会造成类似的影响:(1)解除中国长久以来的“银荒”,让张居正的新财政政策“一条鞭法”得以施行。(2)明代中后期的经济因白银流入而繁荣,但流入数量减少后,引发1644年明代的败亡与清初的不景气。

你同意这样的模拟推论吗?反对这种推论的人会说:

(1)美洲白银对16~17世纪的欧洲,确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器。但如果只有1/3流入中国,被三四亿人口均分后的数量,其实少得可怜。美洲白银或许可以增进某些城市或某些行业的繁荣,也有助于用银缴税,但数量远不足以当作明代经济繁荣的燃料。

(2)中国一直有银荒问题,整体而言进的比出的多。16~17世纪进来的白银,要以存量(stock)的观念来看,不要以流量(flow)的观念来看。换言之,白银对明清经济的影响,要以历年累积的数量来判断,不能以某些年代进口量的增减,就判断对经济有无立即的因果关系。

(3)中国的日常生活以铜币为主,只在缴税和大额交易时才用银两。银子在中国的货币功能,和欧洲很不一样:欧洲的生活中,银币是日常的;中国的生活中,银币是例外的。这三点合起来,是要争辩一个基本论点:美洲与日本的白银流入后,对明清经济的兴衰,恐怕没有直接的因果。

西班牙、葡萄牙、日本、荷兰、走私者,为什么要积极把白银运入中国?主因是追求金银比价的差额利润,道理如下:1500年左右,中国的金银比价约是7.5:1——每两黄金的价格,约是每两白银价格的7.5倍。同一时期欧洲的金银比价,以法国为例,约是13∶1。

在套汇者眼中,这个价差有什么意义?他们知道:在法国13两白银可以换到1两黄金,但在中国只要7.5两白银,就可换到1两黄金。换句话说,欧洲是“金贵银贱”,相对地,中国是“金贱银贵”。所以只要从拉丁美洲运7.5吨白银到中国,就可以换到1吨黄金,运回欧洲后可以换到13吨白银。夸张地说,运一船白银到中国所换到的黄金,载回欧洲后可以换到两船的白银。扣除运费与风险后,实际利润至少还有60%~80%。

1400年时(明代初期),中国的金银比价约是4∶1(1两黄金只能换到4两白银),如果这时载白银来中国换黄金,运回欧洲的利润大约是300%。当然,哥伦布是1492年才发现新大陆的。

此处的重点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金银价差,在这种套汇的积极作为下,很快就收敛了:1650年时,中国的金银比价已高达14∶1,和法国的15∶1相当接近。这表示两件事:(1)中国的白银存量已大幅增加;(2)已追上世界的金银比价,从银荒时期的“金贱银贵”,转为欧洲式的“金贵银贱”。

理解这些基本背景后,来看明清时期流入的白银数量。华北黄河流域矿产稀少,先秦时期的金银,主要靠长江流域供给(楚国为主)。15世纪初期明朝的版图大增后,积极开采云贵的银矿。但平均年产量只有4~6吨,顶峰时约20吨,不够急速增长的人口与经济的使用。1500年之前外国白银尚未流入,中国被迫处于长期银荒状态。1530年代,日本西部发现大量银矿,才让亚洲进入“白银世纪”:用白银来拓展国际贸易网络。1540年左右,华商开始运丝织品到日本换白银。16世纪70年代,葡萄牙人看到运送美洲白银来亚洲的庞大利益。有人估算说,明代灭亡之前(1643),大约有2.5亿两(9375吨)白银,在中国地区流通。

整体而言,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和1645年(明亡时)的一个世纪间,中国总共进口多少白银?1550~1600年这50年间,约1770~2370吨;1600~1645年这50年间,约6900~8400吨;合计约8670~10780吨。假设总进口量是10000吨(即10000000公斤),除以100年,每年约10万公斤(即1亿克)。假设明朝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口有1亿,每年从外国流入的白银,每人只分到1克,怎么足够当作经济增长的燃料呢?虽然每年10万公斤的白银,不够让经济起飞,但加上原本的国内白银存量,对用银缴税、工商业发展,倒是很有帮助。

接下来看以5年为单位的变化:1601~1605年的总流入量有147.6吨,1606~1610年暴增到340.3吨,1611~1615年有415.0吨。这段高峰过了之后稍微衰退,1631~1635年推向新高点436.0吨,以及1636~1640年的572.8吨。但在1641~1645年暴跌到248.6吨,这有两个原因:(1)明朝在这5年间灭亡了,社会动荡当然会影响工商业与国际贸易,外国银子的流入量大减。(2)如前所述,17世纪50年代中国的金银比价已和欧洲接近,已失去运白银来套利的吸引力。

进入清朝后,这个趋势更明显:1646~1650年只有187.7吨,到1656~1660年间急速反弹到302.5吨,1661~1665年间更高(330.8吨)。但接下来是更急剧的下跌:1666~1670年间只有82.4吨,1686~1690年间最低,只有43.1吨。

如果从简单的货币数量说来看,白银流入的减少,等于是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上列的数字显示,明末50年间的白银流入量一直增加,但明代却灭亡了;清初50年间的白银流入急减,但清朝初期却常让人有活力的感觉,这不是奇怪的事吗?

重点就在这里:中国历史上的银荒症,就像长期的贫血患者,从1550年开始大量输血,到1650年时就补充够了,血红素的标准已和正常人相近(金银比价已和欧洲相近)。这时还需要大量输血吗?医师会认为不必,只需小量补充,能和人口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同步就够了。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清初的白银进口量才会锐减。如果中国的金银比价,在清初时还差国际一大截(表示贫血程度严重),外国的白银自然会持续高压涌入。

理解这个道理后,就可以回答较关键的问题:清初白银流入的减少,是否会引发经济的萧条与危机?当然不会,因为我经过长期输血,血红素已接近健康状态,这时候减少输血,会让健康产生危机吗?

如何判断清初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状态?最简单的指标是米价。如果以1530~1540年间的米价为基数(取100),就可看出1450~1650年间,米价的趋势一直在爬升。开始大幅下跌是1660年,一直跌到1700年左右,有人称这40年间为“康熙不景气”,认为主因是这段期间的白银流入量大减所致。其实米价在白银流入量减少之前,就已经开始下跌;白银进口量回升之前,米价就已回升。应该是两条线碰巧在同一时期同步起伏,而非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换另一个指标(地价),就可看出1500~1650年间,进口白银大幅上涨时,地价却长期下跌。

外国白银在明朝中叶到明末,确实帮助了中国经济。但清初的康熙不景气,恐怕要从内部去探索各种因素,不能单怪外部输血量的不足,以免搞错方向问错问题。

美国购银法案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1934年5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提议的购银法案,6月19日总统签字后生效。这项法案的重点,是“要求财政部在国内外收购白银,直到白银的市价每盎司达到1.29美元以上,或财政部白银存量的货币价值,达到黄金存量货币价值的1/3。总统授权运用各种方法,达到这项要求”。财政部依据这项法案,开始在国内外收购白银,直到1961年底为止,1963年才废止这项法案。虽然财政部努力执行,但一直没达到这两项目标:(1)让白银的市价达到每盎司1.29美元;(2)让白银的存量的价值,达到黄金存量价值的1/3。

这项购银法案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远因是国际银价从19世纪末长期大幅下跌:到了1928年时,每盎司才58美分;1930年因为大萧条的影响,才值38美分;1932年底和1933年初更惨,只剩25美分。美国从1873年起改行金本位,为什么还这么在意银价下跌呢?主因是有7个产银州(犹他、爱达荷、亚利桑那、蒙大拿、内华达、科罗拉多、新墨西哥),由于国际银价大跌,银矿业的收入大跌。虽然这7州人口数的总和,还比不上新泽西州;这7州的银矿业人口,在1929年还不到3000人;但这7个州在国会占1/3的席位,结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忽视。

但这两项因素,还不足以逼迫总统提出购银法案。或许第三个因素更重要,因为牵涉到广大的农民选票。1929年10月底纽约股市大崩盘后,美国经济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萧条。随着物价的下跌,农业部门的所得跟着大幅下滑,农民的生计困难。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救济法案,协助解决农业部门的困难。他们提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如果国会能通过购银法案(1934),一方面把白银价格拉高好几倍,另一方面让白银再度具有货币功能,对萧条的经济注入新血,把物价全面拉升,也把农业部门救起来。

这一招果然有效:1932~1937年间的物价上升14%,批发物价上升32%,农产价格上升79%。简言之,1934年的购银法案,是把美国从大萧条救出来的重要英雄:白银的年产量,从1934年的3300万盎司,增到1940年的7000万,其他的矿业(铜、铅、锌)也跟着受惠,就业人数大幅增加,货币供给量提升,效果非常显著。

这件事和中国有何相干?美国硬把银价拉抬起来,对当时仍采银本位的中国来说,有两项重大的影响。(1)等于是用外力强迫中国币升值,这会严重打击出口贸易。(2)美国的白银价格大幅提升后,中国银子必然受到高银价的吸引,大幅流向美国,造成货币供给大失血。可以预见的必然后果,是中国的物价大幅下跌,百业萧条。简言之,美国的购银法案是以邻为壑,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中国的痛苦上。

另一群受害者,是墨西哥与拉丁美洲的产银国。这些国家原本大量使用银币,如果银价在短期内被美国拉高一倍,这些银币立刻增值一倍,物价也高涨一倍,那怎么得了?这些产银国的因应之道,是减少银币的含银量,或是干脆禁止使用白银当作货币,否则会被美国的购银法案害得很惨。

暂且不谈对拉丁美洲的影响,专谈与中国相关的问题。1934年的购银法案,确实吸走不少中国白银。中美政府早就预见这个影响,做了配套性的政策,例如防止白银走私、规定银行汇出白银的数量。购银法案在上海等通商口岸,造成相当的恐慌,民间的主要担心,是白银流失后货币供给量变少,物价跟着下跌,工商界百业萧条。

真的是这样吗?有两种见解在争辩。主张上述见解的,是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lton Friedman。他的基本论点是货币数量说:购银法案把白银价格拉高后,中国币的汇率被迫升值,造成奇特的“银贵金贱”(黄金的价格相对地贬低),造成出口困难、贸易赤字更严重。白银被美国吸走后,货币供给减少,政府的财政必然更困难,只能扩大债务让预算赤字化。蒋介石政府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打算在1934年10月脱离银本位,但此事拖到1年后(1935年11月3日)才正式宣布,终止了有几百年历史的银本位,改采法币制(纸钞制)。

脱离银本位后,政府印钞票时,就可以不必顾及白银的准备数量,导致过度印钞,造成物价膨胀。以上海为例,1931~1934年间因购银法案的传闻,批发物价下跌23%,但在1934~1935年间只下跌1%。1935年底改采法币制后,1935~1937年间的物价上涨24%。雪上加霜的是,1937年7月日军侵入华北,抗日战争爆发后军费激增。此事虽与美国的购银法案无关,但国民政府在脱离银本位后,大量印钞应付各方需求。在8年抗战期间(1937~1945),货币发行量增加300倍,物价上涨得更快,将近1600倍,平均每年上涨150%。Friedman说,中国经济先受到购银法案的打击,接着是1937年的抗日战争,之后又有1945~1949年的国内战争。整个检讨起来,购银法案应该为国民政府失掉大陆,负起重大的初始责任。

Friedman言重了。他只根据一些表面事实,作了过度的推论。购银法案确实吸走不少中国银子,引发通商口岸的商业恐慌。但若要说购银法案对庞大的中国经济,产生致命的影响,那就需要更明确的证据与深度分析。有另一派见解,例如Brandt和Sargent(1988),就明白反对这种货币数量说的推论。但他们的分析,还是停留在宏观的总体统计数字解说,没有用数理模型与统计分析,去探讨其他因素。

我们尝试用反事实推论法,通过较严谨的模型推论与计量回归分析,得到的结论并不支持Friedman的见解。我们认为,对中国经济有较重大影响的因素,并非外来的购银法案,而是1931~1937年间水旱灾的长期广泛影响。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受水旱灾害的程度如下:1931年20.1%,1932年17.5%,1933年15.4%,1934年(购银法案那年)38.9%,1935年9.8%,1936年11.3%,1937年19.3%。购银法案对中国的冲击确实不少,但激烈的程度是短暂的,也只限于工商业。相对地,1931~1937年间的水旱灾,对以农立国的经济,所产生的冲击才是广泛深刻的。

中国的银本位与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慌

学界对1929年大恐慌的起因,有诸多学说争执不下,较具代表性的有三种。(1)产业结构说。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的经济与民生打垮了,战后重建所需的钢铁、建材、机械、车辆,必须靠美国提供。在1918~1928年这10年间,美国的产业因而急速扩张。1928年之后,欧洲的重建已告一段落,对美国物资与产品的需求大减。但过去10年间发展的庞大产业架构,无法跟着外国的需求减缩,因而造成设备使用率不足(超额设备),雇用的工人数也超过产能的需求。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大恐慌的主因。

(2)货币政策说。这是Milton Friedman为首的见解,他们认为1929年10月的纽约股市崩盘,主因是联邦储备体系(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过度宽松,造成不正常的泡沫经济。换言之,1929年末的股价,远超过上市公司的实质获利能力,泡沫的必然破灭,根源于央行的错误政策。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应该持续地温和增加货币供给,让经济体系自然增长。

(3)金本位说。这是以凯恩斯为首的见解,我认为相当有说服力。金本位的特性,就是各国的币值,要以黄金含量来表示,例如1英镑或1美元,等于多少克的黄金。金本位的好处,是会员国的货币价值透明化,方便国际贸易与国际清算。同时,要求各国有等值(或等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任何可人只要拿1英镑,就可以到英格兰银行,要求换回公告价格的黄金。这表示会员国的货币,随时可以换回黄金,对纸钞持有者相当有保障。

但金本位有个大缺点:会员国的货币都以黄金为基准,凯恩斯说这等于是给全世界的主要国家,共同戴上一套金脚镣(golden fetters)。换句话说,会员国的货币价值,是钉住黄金价格的固定汇率制。如果美国的金融出现大问题,立刻会通过共同的固定汇率制,迅速影响各会员国的金融体系,称为“金本位的溺毙效果”。这就好像是把大小不一的船只,用金链子系绑在一起,看起来能相互扶持稳定性大,但若某艘大船失火,不就像曹操的船队一样,从头延烧到尾吗?

有人认为1929纽约股市崩盘后,金融危机就通过金本位制快速蔓延,造成世界经济的动荡。更糟的是,原本与美国经济较间接的国家(如斯堪的那维亚),也被金本位的放大效果波及了。金本位的内部规定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有保障,但也阻碍各国政府放手自救的空间。英国在强大的压力下,1931年9月宣布脱离金本位,各国积极跟进,金本位制终于崩溃了。学者认为,正是因为1931年的金本位崩溃,世界经济才有可能在1934~1935年间复苏,如果还顽固不放弃金本位,不知大恐慌要持续到何年何月。

有了上述背景,现在要回答两个问题:(1)1929~1935年间经济大萧条时,中国的经济是否也受到严重的影响?(2)如果没有,是因为哪些保护性的因素呢?

中国史学界都承认这个事实: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后,到1937年日本侵入华北的这10年间,可称为“黄金的建设十年”。也就是说,1929~1935年世界大萧条期间,中国的经济反而比1927年之前还更繁荣。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取100,采金本位制的英美法德诸国,指数在1929~1933年间,一路下跌到65左右。也就是说,原本可以卖100元的东西(汽车、小麦),在4年间跌掉1/3,只剩65元。换句话说,金本位会员国的整体财富,在4年间缩水1/3,必须裁掉1/3的就业人数才能平衡,这不就造成20%以上的失业率吗?

相对地,中国的物价指数(以1929年为基期,取100),竟然逆势上扬,一直涨到1932年125左右,之后实在抵挡不住世界的萧条洪流,才开始一路下滑,到1935年最低点时,指数还接近90。换句话说:(1)在1929~1935年大恐慌时期,这把大火对中国还是有影响,但相对于列强的物价跌到65,以及随之而来的超高失业率,中国的情况竟然还这么好。这就好像是来了一场H1N1大流感,原本以身强体健自豪的列强,竟然遭受严重打击。而素有东亚病夫之称的中国,却安然度过。(2)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这场世界大萧条,中国经济在1927~1937年间,还不知会增长多少。

现在要回答第(2)个问题:是哪些保护性的因素,让中国免于1929年大恐慌的攻击?答案有几个面向,但最重要的因素,恐怕是中国没加入金本位,还维持老旧的银本位。

前面说过,金本位的重要特色,就是会员国的币值要钉住黄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采取固定汇率制。而中国因为外汇存底不足,没有足够的黄金当作发行货币准备,就没资格参加黄金俱乐部,和外国贸易时只能用白银报价,外国商人付款时也用白银清算,所以称为银本位。1931年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主,白银在国际上并无货币功能,只是单纯的金属,地位和铜铁锡一样。中国对外的汇率与清算,都用白银来表达,但因白银的价格起伏不定,所以就称为“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有什么好处?(1)当金本位国家的物价,由于被金锁链捆绑在一起而同步起伏时,中国可以置身事外不受影响。(2)白银价格下跌(等于是贬值),表示中国的出口品价格下跌,对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有利,更刺激国内产业的发达。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只要国际银价一跌,中国货币就跟着贬值,买外国货(进口)就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现在换个高度假设但有意义的问题:如果辛亥革命后,听从梁启超的鼓吹加入金本位,请问在1912年到1937年之间,金本位对中国经济是利大于弊或是弊大于利?这是个“反事实的推论”,需要统计模型的设定与计量方法的模拟才能回答。如果不谈技术问题,只谈可能的结果,大致有两个方向性的答案。

(1)贸易逆差会有明显改善,原因很简单:原本是用白银报价做生意,而国际银价又长期看贬,导致贸易逆差愈来愈严重。如果改采金本位,一切用黄金计价,汇率稳定(因为钉住金价),原本的贸易逆差说不定会因而转为顺差。但这对中国的经济帮助不大,因为在1937年之前,中国是大型的半闭锁性经济,国际贸易占国民所得的比例小于7%。

(2)就算加入金本位后,可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也要考虑另一个大缺点:1929年大萧条时,中国的物价必然会跟随列强大跌1/3。通过统计方法所作的模拟分析,基本上支持这个推论。

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后,如果他要请教经济学界,到底应该积极加入金本位,迎头赶上世界的潮流,还是停留在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银本位,每年丧气地看着国际银价起起伏伏?聪明的你,会建议蒋委员长走哪条路?以后见之明,我建议不要加入金本位,因为缺点很明显:

(1)中国有足够的黄金存量当会员国吗?

(2)央行有足够的准备,让持纸钞者随时兑换等值的黄金吗?

(3)对外用黄金,那对内呢?还不是白银、铜币、纸钞吗?

(4)世界大恐慌时,连英、美、法、德列强都挡不住,中国必然更惨。

(5)币制改革比想像的复杂,必须付出庞大的行政费用,引发相当的社会混乱,劳师动众耗时耗财耗力。如果好不容易才改为金本位,结果几年后(1931年9月)英国就宣布脱离,导致世界金本位崩溃,请问该怎么办?要改回银本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