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
2022年上半年市场整体表现总体来看:
上证指数 涨幅-6.6%
深证成指 涨幅-13.2%
创业板指数 涨幅-15.4%
沪深300指数 涨幅-9.2%
香港恒生指数 涨幅-6.5%
主要指数跌幅都在5%~10%之间,其中创业板跌了15.4%,跌幅最大。
分行业来看:
一些个人比较关注的行业,银行、地产、白酒、新能源车等指数都是小幅下跌的,医疗指数跌的比较多,跌幅14.7%。今年上半年也有表现比较好的行业,比如能源和煤炭,都有着两位数的涨幅。
上半年一些热门赛道股在经历了去年的爆炒之后,估值出奇的高,所以在今年前三个月经历了大幅下跌,不少股票甚至被腰斩。
而银行地产等传统的大盘蓝筹股则表现不错,有着不错的涨幅。
但是时间到了四月份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逆转。“高估值热门赛道股”又再次被爆炒,指数也随即被拉升到最高3400点。而一些大盘蓝筹股在四五六月份则表现平平。很多人都表示“赚了指数不赚钱”。
总的来说,2022年上半年所有指数其实都是下跌的,行业指数也下跌居多,所以大部分投资者的业绩应该都不会太理想,亏多赚少。
个人持仓:
截止目前本人仓位110%(满仓+10%融资)
具体持股以及上半年表现:
兴业银行为第一重仓股,占个人总仓位的将近40%。
兴业基本面简况:
兴业银行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净利润同比增长24.1%。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净利润同比增长15.6%。净资产收益率14%。最近一期的资本充足率14.6%,拨备覆盖率269%,不良贷款率1.1%。
目前估值:PE4.7倍,PB0.6倍,股息率5.2%
第二重仓股为平安银行,占个人总仓位的将近20%。
平安银行基本面:
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净利润同比增长25.6%。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净利润同比增长26.8%。净资产收益率10.8%。最近一期的资本充足率13.2%,拨备覆盖率289%,不良贷款率1.02%。
目前估值:PE7.4倍,PB0.86倍,股息率1.5%。
第三和第四持仓分别为农业银行H股和中国平安。农业银行H股目前估值为:PE3.6倍,PB0.3倍,股息率8.1%。
中国平安目前估值为:PE8.9倍,PB1.0倍,股息率5.1%。
另外还持有一部分华侨城A、南京银行、建设银行。
以上就是基本持仓情况。之前还持有一些地产股荣盛发展,持有好几年,今年终于认赔卖出了,这是十几年来唯一大幅亏损卖出的股票!亏了差不多30%,万幸的是仓位不重。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啊。
另外最近对腾讯比较感兴趣,不过还没有建仓,因为没有多余资金了,所以想等到港股那边分红到账之后再买。
具体持仓涨跌幅:
南京银行涨的比较多,涨幅21%,可惜只有不到10%的仓位。
第一重仓兴业银行和第三重仓股农行H股差不多都涨了10%左右。
建行与农行A微涨一点。
中国平安和华侨城A平均下跌了5%左右。
第二重仓股平安银行跌幅最大,下跌了9.1%,拉低了整体业绩。
经过总体计算,再加上一点“打新收益”,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绩为:6.5%,勉强维持正收益。
半年业绩一般般,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年初的一二三月份大蓝筹一顿猛涨,本以为今年业绩肯定不会太差,没想到四五六月又跌回去了。不过没事,反正还有下半年呢,我对下半年银行股的表现还是比较乐观的,反正所持股票基本面都不错,估值也都比较低。
另外我对市场中爆炒的什么 汽车 新能源 锂电池 光伏 啥的一点兴趣没有,炒到这么高的估值实在是吓人!而且其中大部分企业的业绩并不好,所以我选择远离!如果机构们继续这样抱团炒作“赛道股”,那么估计用不了多久还得像今年前三个月那样崩盘大跌!
其实半年的业绩也没啥可总结的,就当做自己的一个“半年记录”吧。半年涨跌除了表示了市场先生短期的喜好以外,其实什么也证明不了。短期业绩更多的是运气成份,只有长期十年以上的投资业绩才能说明实力如何。
在股市中,很多人会时常反思自己的“犯错教训”,或者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这本来是一个投资者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必然过程,但是许多人却是“误入歧途”了,或者说是在为“市场先生的错误”而反思总结自己。投资者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买的股票短期涨了,不代表你是对的。短期跌了,也不代表你是错的。股票投资还是应该立足于长远,评估投资业绩也应该至少看连续五年十年的总体业绩。
坚持运动身体好: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喜欢运动,我最近两年一直在坚持运动,比如没事的时候在家里做做俯卧撑,玩玩哑铃啥的。晚上的时候会出去跑跑步,有时候也会带上孩子一起跑。我现在平均每个星期都会至少跑两个五公里,每个月至少跑一次十公里。人到中年,还是多运动的好,身体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资本!
这两天跑的有点勤,哈哈。跑步的时候虽然累,但是内心却是很放松。有时候遇到什么烦心事,跑上几圈之后,心理顿时开朗不少。
最后以一段话结尾:在股市中,人人都想赚快钱,很多人都过度的注重短期,但是,关注长期的人比关注短期的人有着巨大的优势!不要羡慕别人短期赚了多少,也不要嘲笑别人短期亏了多少,投资还是要看长期的!要避免陷入短期业绩攀比的漩涡之中,要坚持独立思考,避免跟风从众!
作者:W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