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单所有人条款是什么(保险条款是什么意思)

保险臭名昭著,套路层出不穷;


追根究底,一切都还是来源于推销员那花样百出的保险推销话术。


有些话术,定位准确、逻辑严密,说服力一顶一的强,


没点“话术抵抗力”傍身,一不留神都得被忽悠了去买保险。


好的产品能保终身,不好的也真能坑终身。


真要信了话术买了“名不符实”的产品,那可就不是保险,是累赘了。


今天就来带大家见识见识那些常见的推销场景和话术,


当你碰到这些情况,听到这些话,就要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掂量掂量这份保险,值不值得一买了。


一、虚高保险收益率

常见话术:这个产品您买了绝对不吃亏!XX年后拿到的钱可比银行多多了,收益足足有5%呢!


各大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敲锣打鼓地推出一款新的产品,


办着各种宴席、送着各种小礼品,还搞着各种“限时销售”。


用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演示着各种恨不得秒杀巴菲特的收益:


连续三年,每年存2万,10年后最高到手能拿到9万,收益高达5%!


听得让人感觉买了这份产品,十年后就能变成世界首富。


本以为能开心地薅羊毛,没想到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自己才是羊毛,被银行和保险公司薅。




实际情况:


存钱不是单纯的存钱,是买了一份理财型保险,


不仅得连续存好几年,而且在保险期限内还没法把这笔钱取出来。


理财型保险有一个典型的代表——开门红,本质上是年金保险加上一个万能账户;


不管是年金险还是万能账户,都是重理财轻保障。


大多数的年金险的收益都很低,


可业务员还是会跟你说,这种开门红的保险预定利率一般在5%左右。


真的这样吗?


我们来举个例子:


30岁那年,老王买了份保险,每年交10万,连续交3年,总共交保费30万,45岁返还了42万


用IRR(内部收益率)拉出来的数据算,表格如下:

各大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敲锣打鼓地推出一款新的产品,


办着各种宴席、送着各种小礼品,还搞着各种“限时销售”。


用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演示着各种恨不得秒杀巴菲特的收益:


连续三年,每年存2万,10年后最高到手能拿到9万,收益高达5%!


听得让人感觉买了这份产品,十年后就能变成世界首富。


本以为能开心地薅羊毛,没想到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自己才是羊毛,被银行和保险公司薅。




实际情况:


存钱不是单纯的存钱,是买了一份理财型保险,


不仅得连续存好几年,而且在保险期限内还没法把这笔钱取出来。


理财型保险有一个典型的代表——开门红,本质上是年金保险加上一个万能账户;


不管是年金险还是万能账户,都是重理财轻保障。


大多数的年金险的收益都很低,


可业务员还是会跟你说,这种开门红的保险预定利率一般在5%左右。


真的这样吗?


我们来举个例子:


30岁那年,老王买了份保险,每年交10万,连续交3年,总共交保费30万,45岁返还了42万


用IRR(内部收益率)拉出来的数据算,表格如下:



最终算出IRR是2.43%。


10年的收益只有2.43%,把钱放在余额宝都比这多,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业务员和你吹的年预定利率。




如何判断:


说白了,这个万能账户是收益的放大器;


很多业务员他拿这个万能账户做文章,给你演算这个这个万能账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率;


投30万进去,多少年后能拿到70万,演示利益压根儿就没有保证。


真碰到业务员介绍产品的话,别光顾着听收益了,


在签合同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条款,若与业务员介绍的不符,


最好当即询问,比如:为什么刚刚介绍的利率和合同里写得不一样?


合同里写的才是真的,业务员吹牛皮又不打草稿,你要真信了他的口头承诺那才是傻!


二、保单升级

常见话术:公司为回馈老客户,可以给免费升级,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更好更全面的保障。


“回馈老客户”这种话大家应该都快听烂了:


手机电话卡回馈老客户会让你升级目前的套餐,


要不就是通话套餐,要不就是流量套餐;


服装店回馈老客户会让你进店消费,


买一送一,买二送一,反正最后还是他们赚。


保险所谓的“产品升级”、“回馈客户”,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刺激消费,


都是同样的手法,怎么换成保险之后警戒心就没有了呢?


保险公司也没道理凭空就想发善心做慈善啊!




实际情况:


国内的保险公司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增加公司的活跃度和曝光量,


往往疯狂的升级产品来促进客户的重复购买,新产品和老产品之间的差距可能只有一点点。


但普通人对保险的认知并没有那么专业,所以这里面就有很多销售误导的空间。


有很多代理人为了拿到新一份的佣金,名义上告诉客户我们的产品升级了,


牛皮吹得天花乱坠,感觉升级了产品未来的一切都不用愁了。


但实际上,这“升级”要不就是为客户持续叠加购买新产品,要不就是退保后重新投保。


新产品有没有用且不说,退保重投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

退保除了现金损失外,退保后原来享有的保障立马失效,而在新保险的等待期内也是随时都在面临风险。


再投保时,需要重新考虑投保人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若不满足投保条件甚至有可能被拒保。


哪怕是真的能够成功退保重投,指不定到时候多花了不少钱,保障反而少了一堆呢。




如何判断:


对待产品升级需要足够的理性:


有些升级是为了完善产品的不足,让产品的保障更加全面;


但也有产品没有升级保障,只升级价格。


所以在接到是否需要升级保险产品的询问时,一定要问清楚保险公司:


升级产品是否需要退保?升级前后的区别在哪?


也要问清楚自己:


升级的保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升级的成本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自己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符合升级后产品的健康告知?


目前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但实际上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在升级前后区别并不大,


因此面对产品升级也无须太过纠结,询问仔细、了解清楚,争取获得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三、1元买保险

常见话术:“首月1元,保额高达XX万”。



这种“首月1元,保额XX万,仅剩XXXX份,点击立即领取”的广告大家肯定见到过吧。


倒也不是什么新套路,像是平时的视频会员、外卖会员都经常用:


“首月1元,连续包月次月起XX元”。


像极了楼下那家一年四季门口都贴着“店面转让,清仓处理,最后一天”的杂货店。


首月1元听上去可太诱人了,仿佛白嫖了一份保险。


反正才一块钱,就乐呵呵掏钱买了,


连是否自动扣费都不多想就直接同意了。


到第二个月手机自动扣费的时候人傻了,什么情况,怎么突然扣了我这么多钱?


更有甚者,连着自动续费了好几个月才发现。


但保险更坑的地方就在于,


其他的自动续费可以随时中止,但保险不交钱就只能退保,


白白退保,便宜的还是保险公司,损失的还是自己。




实际情况:


我们来看看某款首月1元医疗险产品的费率表:



拿50岁来算,平均每个月要交1071÷12=89元,


也就是说除去第一个月1元之外,之后的11个月都要交89元.


试问如果一开始就说清楚,这款医疗险每年上千元,你还会草率的购买吗?


有人反驳说:没事啊,一年虽然很贵,但是我第二个月退掉不就好了?用1元钱白薅保险公司一个月的羊毛不是也挺香的吗?


这么想的话那才真是掉坑里了!


保险有等待期,医疗险等待期最少也有30天,多的甚至有90天,




也就是说哪怕你真的能够在第二个月退保,第一个月确诊的疾病保险公司也不予理赔,所谓的羊毛压根儿就薅不到!


如何判断:


这种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已经严重的违反了保险监管条例。


此前银保监会对多家销售这类产品的保险公司以及经纪平台发出了通报批评;


近期各地的监管局也都对此套路发布过风险提示。



虽然国家也在监管,但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警惕;


保险套路越来越多,普通人确实也是防不胜防,


就好比这些铺天盖地的“首月1元医疗险”,


看似是很低级的营销手段,但对保险小白来说,确是十分有效的收割手段。


大家想清楚,出于严谨性,保险条款从来都是复杂的。


咱不能说,一边抱怨保险合同又臭又长难懂,


一边看到营销活动,能“捡便宜”,就傻乎乎得不看条款买保险。


这样伤害的是我们自己啊!


像这样的“点击领取”、“免费保障”,看到直接远离,天上不会掉馅饼。


四、健康告知不用管

常见话术:健康告知不用看的,全部勾上无/否就行。



一些消费者可能身体有一些小毛病,找了好多家保险公司都不给保;


于是某个别无良代理人嗅到了机会:


“没关系,我们公司给你保。你只要在我这里买保险,合同我来帮你填,对对对,健康告知全√无就行。”


“这是我应该做的。过两天会有保险公司回访,你就回答知道了就行。”


“出了什么问题,有我在。”


你感恩戴德,自己的高血压找了好几家保险公司都不保,没想到今天这家这么方便。


在众多代理人的谎言中,这是最为恶毒的一条。


为了能卖出保险,某些保险代理人已经逾越了道德的边界,无视消费者能不能保,骗人投保!


要知道,如果投保时不符合健康告知,到了理赔的时候有很大概率会被拒赔!




实际情况:


骗子!


如果你真的听信了代理人的鬼话,隐瞒告知,后面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很有可能不赔!


这些无良代理人为了能拿到佣金,无视投保人的健康状况,省去了健康告知这个步骤,黑心至极。


根据江苏保监会的一项资料显示:52%的拒赔,都是由于被保险人未如实告知既往病史。


这其中有多少是被代理人坑了的,不得而知。



投保前的健康告知非常重要,要认真谨慎填写,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但是,乱填就是拿自己的保费,甚至是救命钱在悬崖边试探。




如何判断:


在购买保险时,一定不要忘了健康告知,符合了放心买,不符合也别强求。


如果线上投保没有出现过健康告知页面,直接退出。


如果线下投保有人让你不看健康告知就直接全勾否/无,直接无视,拉黑,举报三连。


这东西没人能代劳,必须每一点都要确认无误,才能购买;有疑问的地方也一定要主动询问。


如果身体状况有一点点不符合,那可以申请核保;


线下保险有人工核保,线上保险有智能核保(也可申请人核),核保通过后也可正常购买。


投保过程中,不管代理人的营销手段多么高超,也不管对方把产品吹得多么好,价格多么便宜;


一定不可免去健康告知的过程,切记!


五、确诊即赔

常见话术:这份保险您放心买,只要是合同上写的大病名称,确诊就能赔!


这是卖保险的典型话术了,利用消费者啥也不懂,为了方便销售,某些无良销售真的是玩得野。


“别人家要求三级才赔,我们确诊即赔”;


“别人家12个月才赔,我们确诊即赔”;


“别人家必须要求手术,我们确诊即赔”。


把自家的产品夸到天上去,把别人家的产品贬到地下去,


可以说是拉踩高手,饭圈女孩都不如他们。


仔细想想就能发现,真要是所有大病都确诊即赔,那保险公司不得赔到倒闭?




实际情况:


为了能卖出保险,有些人真的是什么都敢说。


对下欺负消费者不知情,对上隐瞒自己的不当销售行为,最后让保险公司来背锅。


大家要清楚的是,重疾险并不全是确诊即赔,准确的说法是符合理赔标准即赔。



上述28种重疾由保监会统一规定,在实际理赔中占比高达95%,是最核心的重疾种类。


而对于非核心重疾,有一些比较宽松的条款非常正常,对整体的理赔情况影响非常小。


因此确诊即赔只是重疾险中占比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需要实施约定手术或达到某种疾病状态才能够进行理赔。


若仅仅因为听到了“确诊即赔”几个字,就以为整份保险都是同样标准的话,那可真是吃大亏了!




如何判断:


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果这28种核心重疾,业务员说自家比别家理赔更宽松,那一定是假的。


重疾的定义和理赔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评估考量,并非某一家保险公司能够随意决定的;


针对这28种核心重疾所制定的条款,所有保险公司都一样,由保监会同一规定。


毕竟定义制定的明确、规范,才能有效助消费者理赔,不然定义模棱两可、理赔时肯定会引起纠纷。


另外,达不到重疾标准的疾病,其实我们通常能在轻症或中症保障中看到他们;


理赔标准一般是各大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同样也需要根据保险条款仔细排查。


因此碰到“确诊即赔”这种以偏概全的话术务必要提高警惕,仔细查看保单中的所有条款,


你能够相信的不是保险推销员和代理人,而是你手上拿着的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保险条款!




买保险其实很难,


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保险,都是希望给自己带来一份保障,


但保险话术千千万,总有一款等着你。


不仔细研究的话,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听信业务员的推销购买的保险,到底是个什么品种的“妖魔鬼怪”。


买保险其实也很简单,


只要识破话术干扰,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身就可以了。


任话术再怎么精妙、花里胡哨,都只认准保险条款;


任卖保险的人吹得再天花乱坠,也都只当耳旁风,因为口头承诺最不可信!


毕竟他是为了业绩,你是为了自己,所以仔仔细细的看完条款,就没人能骗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