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0什么软件可以截图()

前言

2020年6月份,苹果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Mac改用自研芯片。这是继放弃PowerPC转用Intel后再一次更换核心处理器,也是自iPhone4采用自研A4芯片以来的又一次豪赌。而多年来苹果在移动端实现软硬一体化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这一次作为苹果生存根基的Mac也转用自研芯片,未来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但就目前而言,刚刚发布的搭载M1芯片的Mac性能表现如何?到底是大家说的试水产品?还是有一定把握后推出来搅乱市场的杀手锏?带着问题一起来看看本文吧

后文提到的M1性能值得是笔者在用的这台M1、16G、1T版的MacBook Pro,而作为对比的则是处理器为i9-9900K、搭载64G内存,Pro588显卡和500G固态硬盘的iMac5K,没有特殊说明的话都是这两者进行比较,价格差不多17K对27K而有些数据是来源于网络,笔者无法完成的某些测试或者认为没必要重复造轮子就会选择引用所有的测试都是Mac端的对比,Windows系统由于内核不一样,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故放弃以下所有X86代码转译成ARM代码运行的模式都简称为X86仿生模式建议懒人直接看结尾总结基准测试

首先是一般笔记本都会做的测试,通过CPU、GPU、硬盘、内存等硬件的跑分,再测试下屏幕素质,散热能力,风扇噪音和续航等方面,给出一个笔记本的最直观感受,我们的主角也不例外,流程不走完怎么有理有据的YES???

CPU

Mac端CPU跑分的软件不多,没有啥啥国际象棋和CPUID,笔者这里使用的是Mac端的Geekbench和Cinebench

在Geekbench 5.3的M1原生代码模式中,单核得分1745,多核得分7577;X86仿生模式中,单核得分1260,多核得分5688;作为对照物的i9-9900K则是单核得分1270,多核得分7982。该测试结果表示,原生模式下M1单核暴打i9;4大4小共计8线程的多核得分也能摸着具有8个大核16线程的i9屁股;X86仿生模式下M1单核依然追平i9;X86仿生模式下能保留到原生性能的72%-75%!▽▼

而在Cinebench R23中M1原生代码模式中,单核得分1501,多核得分7750;X86仿生模式中,单核得分993,多核得分5209;作为对照物的i9-9900K则是单核得分1284,多核得分9988。该测试结果依然证实,原生模式下M1单核暴打i9;多核打不赢超线程设计的i9;X86仿生模式下能保留到原生性能的65%-67%!▽▼

另外CPU还有一个特别传统的指标,就是解压性能,Mac端有一款特别好用的解压软件,叫做“The Unarchiver”,这里就拿它进行一下解压速度的对比。目前该软件依然是X86原生代码,M1使用得是仿生模式。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找差不多的试试。不过结果看来,M1得益于单独的密码学处理单元,仿生模式下还是能暴打i9-9900K▽▼

GPU

在Mac端是没有Window是上常跑的3DMark,虽然M1可以安装iPad端的3DMark,但参考意义不是很大,大家看看就好▽▼

在Cinebench R23中也有对应的GPU跑分测试,M1原生代码模式中,OpenCL得分19441;作为对照物的Pro460(8G)独显则是得分17388;作为对照物的另一个独显Pro580X(8G)独显则是得分37497。该测试结果表明,M1自称是拥有最强的集成显卡不是吹牛的,在渲染测试强于Pro460,基本相当于Pro560/GTX1050▽▼

网上也有一组数据

苹果M1芯片采用8核图形处理器设计,可同时运行将近25000个线程,每秒2.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数据处理能力,与Radeon RX 560几乎相同,略逊于GeForce GTX 1650的2.9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数据的文章内也有在GFXbench中进行跑分的部分,在Metal模式下M1的GPU甚至和GTX 1050Ti互有胜负,这也印证了上文笔者测出来的强于Pro460的结果▽▼

▲△至于笔者为什么没跑GFXbench 5?完全连不上服务器我也很绝望呀

内存

Mac端没有关于内存的测试工具,在iFixit的拆解中,发现内存依然是来自SK海力士LPDDR4X的颗粒,在统一内存架构下,后期上DDR5/HBM2之类更高带宽的颗粒可以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

在外媒tomshardware的记者Michelle Ehrhardt证实,内存是LPDDR4X,频率为4266MHz▽▼

另外外媒AnandTech测评中指出

苹果新款的 Mac 搭载了 8 x 16 bit 的 LPDDR4X-4266 内存,其理论峰值内存带宽为 68.25GB/s。外媒实测,单个大核可实现 58GB/s 的内存读取速度和33-36GB/s 的内存写入速度,拷贝速度在 60 到 62GB/s 之间。一个大核可以利用几乎全部的内存带宽。在内存延迟方面,M1 与 A14 相比更低,M1 在 128MB 的完全随机测试深度下的延迟为 96ns,而 A14 则是 102ns

硬盘

根据iFixit的拆解得知,搭载M1芯片的Mac使用的是疑似来自西部数据的闪迪颗粒,编号为SDRGJHI4▽▼

虽然M1是支持PCIe4.0通道的,但SSD跑出来的得分依然是3.0通道的,读2800MB/s,写3100MB/s,写入居然高过读,至于为啥,笔者没搞懂,也没看到高速缓存的颗粒在附近▽▼

散热

关于稍微性能强一点的笔记本, 大家普遍比较在意的就是散热能力,像什么多热管、双涡轮、狂暴模式等名词也经常挂在笔记本玩家的嘴上。但M1芯片不同于intel和AMD的CPU,发热量没那么大,通常手机这么小的空间所设计出的别动散热就足够镇压,换成电脑这么大的空间,这点发热量完全不在话下,即便连续跑分半小时后,使用FLIR热像仪检测,发现表面温度也没到多少,跟人体体温差不多,十分舒服▽▼

更别提几乎永远听不见声音的散热风扇,相比其他笔记本开飞机般的轰鸣,这个体验相当棒,只有在很吃压力的连续负载中,当室内环境十分安静时才能勉强听到一点声(17dB)音。接着使坏把进风口堵住之后,终于有了能听见的风扇声(30dB),但相比Intel版本随时开飞机的响度来说,这算是非常能接受的▽▼

屏幕

苹果新的Mac都有一个叫Ture Tone的功能,做屏幕分析前一定要把这个选项关掉,否则自动切换色温就足够你受的▽▼

MacBook Pro的屏一如既往的优秀,48个颜色中只有全世界都翻车的青色△E大于6,不想知道啥偏向的深灰色△E大于2,其余全部控制到了△E小于2,平均△E只有0.86▽▼



其他截图就不放了,看结果,无论是色准色域均匀度都是一流水平,不愧为Pro的称号▽▼

续航

相对于性能表现,笔者最为惊讶的是续航表现,在看到官方宣称有20小时的续航时间时,一开始我是不信的,“怎么可能,锂电池已经多年XXXX”。但实际体验下来,苹果一点都没撒谎,早上充好电带出门6小时轻度使用掉电15%▽▼

非常惊讶之余便跑了一次测试,充满电100%后使用chrome打开B站,Wi-Fi连接的情况下100%亮度50%音量播放苹果2019的发布会,时长65分钟。播放结束后剩余电量95%!!!!意思就是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播放20小时,侧面证实苹果官方的20小时播放视频并没有虚假宣传▽▼

▲△完全无法相信这是一块58.2瓦时电池能做到的事情,M1真的牛。(前两天周末实测每天6小时写稿,稍微看下视频修点图,不充电的情况下,用了两天,到晚上还有37%的电量)

芯片特性测试

如果是一般的笔记本,到这里基本就测试结束了,但是M1这个新物种需要更细致的测试才能揭秘它的本质!

抛去精简指令集、超宽架构和统一内存等难以被感知的技术不谈,最能让用户直观受益的便是异构计算,也就是M1芯片内设计的多种专用处理单元!因为是吃了台积电5nm的制程优势,单位体积内,晶体管数量的大幅度提升。拥有足够数量的晶体管后,便有余地可以在单晶硅上蚀刻出对应某些特定功能的专用电路,电路所对应的场景都是一些巨量的简单运算,如机器学习,视频编解码等。当需要处理这类数据时,CPU调用相关指令,把处理任务交给这些专用单元,从而达到性能提升,功耗却降低的目标结果▽▼

但除了在应用启动速度、视频编解码等非常容易被感知的场景外,专用处理单元其实是混合在正常的CPU运算流水线中,用户端的感知力不强,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受益。针对这类优势,笔者划分出几类能受益的工作人群(包括但不限于),用目前能够实现的测试方法去看看M1的实际办公性能到底如何


文字报表工作


首先是绝大多数职业都会用到的Office类软件,测试软件为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iWork这三套国内外通行的软件。测试对象为

主角,搭载M1芯片和16G内存的MacBook Pro对照物,搭载i7-6700HQ和16G内存、Pro460(8G)显卡的MacBook Pro对照物,搭载i9-9900K和64G内存、Pro580X(8G)显卡的iMac

仅测试4个场景,分别是

软件启动速度大文件打开速度大文件保存速度导出为PDF的速度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

应用打开的速度必须是记录重启电脑后第一次开启应用的时间,不然MacOS的机制会让后面打开的时间压缩到1秒内,即便完全退出也不行测试文件为120MB的doc、95MB的xlsx、590MB的pptx所有软件皆是目前最新版,微软是Ofiice 365授权的正版Microsoft Office

M1的Office目前都是X86仿生模式,其余两台机器则是X86原生模式。只有在大文件word文件保存一项中,i9-9900K有明显的优势,其他地方M1保持领先,i9-9900K只能在某几项中勉强追平▽▼

WPS Office

M1的WPS目前都是X86仿生模式,其余两台机器则是X86原生模式。这里M1和i9-9900K基本战个平手,M1只有在Execl的文件保存一项有明显领先▽▼

iWork

iWork是苹果原生的类Ofiice办公套件。M1此处采用ARM原生模式,其余两台机器则是X86原生模式。在苹果强大的优化下,iWork基本能百分百利用M1的特性,这里M1全方面领跑▽▼

▲△由于95MB的xlsx文件的有些奇怪的地方,不能被numbers很好的识别,3台Mac均用时超过2分钟也打开不了,故不列进图表

小结

在日常使用类Office软件的工作者手里,M1爆锤Intel前代消费级最强CPU(10900K和9900K实际性能差不多,也不算上XE之类的伪消费级),性能完全不用担心。唯一要注意的是国内外三套流行的软件选择,得看公司的工作流以及对接客户所使用的软件,尽量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有排版混乱的情况出现

静态视觉工作

然后是静态视觉的工作者,包括但不限于摄影后期、图片美工等,主要测试软件为业内流行的Adobe系PS和Lightroom。其实也正好是笔者有这两个软件的正版授权,在M1架构里,Adobe的盗版都用不了,所以就只测试这两款软件吧。测试对象为

主角,搭载M1芯片和16G内存的MacBook Pro对照物,搭载i9-9900K和64G内存、Pro580X(8G)显卡的iMacPhotoshop

M1的Photoshop目前都是X86仿生模式,对照物则是X86原生模式。此处测试五个场景,分别是

软件启动速度1G的PS文件打开速度对1亿像素的文件进行镜头模糊耗时对1亿像素的文件添加油画滤镜耗时1亿像素的文件导出为JPG耗时

1亿像素的文件来源于哈苏官网的样片,这项中M1只有在软件启动速度中占优势,文件打开和导出基本与i9-9900K持平,但使用PS的模糊/滤镜效果时就不如搭配Pro580X独显的i9-9900K了▽▼

Lightroom CC

M1的Lightroom CC目前都是ARM原生模式,对照物则是X86原生模式。此处测试四个场景,分别是

软件启动速度500张Raw文件的导入耗时对500张Raw文件批量调节的耗时100张Raw文件导出为JPG的耗时

分别测试了五大常用品牌机器的Raw文件,分别是2600万像素的佳能、2600万像素的富士、2400万像素的松下。由于素材是商业项目,不便完整分享。另外缺少索尼和尼康的延时Raw文件,如果有想测试这两个品牌的Raw速度对比的话,欢迎上传网盘后来联系笔者~

此项测试中M1和i9互有胜负,双方都没有明显的大优势存在,顺便还能看出,M1对佳能的Raw有神秘加成,而松下的Raw,解码起来就比较吃力▽▼

小结

在Adobe系的两款软件中,M1完全不敌酷睿i9。但考虑到Adboe尚未完全对M1芯片进行优化的情况下,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强的战斗力

动态视觉工作

接着是动态视觉工作者,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剪辑,包装特效,三维动画等,主要测试软件为苹果原生的Final Cut Pro(包括Compressor)和DaVinci。也收录了大V关于Adobe PR的测试详情,笔者没去跑PR是因为买不起正版的PR,暂时有没有M1能用的破解版,故没有自行跑分测试

测试对象为

主角,搭载M1芯片和16G内存的MacBook Pro对照物,搭载i7-6700HQ和16G内存、Pro460(8G)显卡的MacBook Pro对照物,搭载i9-9880H和32G内存、5500M(8G)显卡的MacBook Pro对照物,搭载i9-9900K和64G内存、Pro580X(8G)显卡的iMac

分别测试7个场景

1分钟索尼H265编码的素材导出情况1分钟松下H265编码的素材导出情况1分钟阿莱ProRes编码的素材导出情况1分钟Atoms外录的ProRes编码的素材导出情况1分钟佳能8KRaw编码的素材导出情况1分钟BMD12KRaw编码的素材导出情况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

视频素材来源于影视飓风素材库、达芬奇官方活动和自己的商业项目达芬奇里无法导入ProRes RawFinal Cut Pro里不测试佳能Raw和BMD的Raw软件皆为目前最新版Final Cut Pro

M1的Final Cut Pro目前都是ARM原生模式,其余三台机器则是X86原生模式。结果来看,4K分辨率下H265编码中M1得益于强大的独立编解码单元,一骑绝尘;但在5K分辨率下的H265编码就因为内存不够大的原因,出现疲态;另外ProRes这种帧内编码格式就也能和i9打个平手▽▼

DaVinci Studio

M1的DaVinci目前都是兼容模式,其余三台机器则是X86原生模式。在这个测试里中M1就不敌i9+独显的配合,只能虐虐几年前的i7+独显▽▼

▲△甚至在12KBRaw的素材里,4年前的顶配,搭载i7-6700HQ和Pro460的MacBook Pro都需要近30分钟的输出,所以笔者也就不放进图表里了

Premiere Pro

Adobe Premiere Pro的效率表现让那个笔者不愿意为其购买正版,破解版在M1上也无法正常运行,这里没法做独立测试,只能搬运下Linus的相关测试▽▼

▲△结果表面,M1吊打8代低压i5没啥问题,X86仿生模式下也能达到i9-10900K分数的73%,根据之前算出的“X86仿生模式性能约为ARM原生模式性能的70%-75%”,那基本持平i9-10900K,结果也跟Adobe家族系列里目前唯一做到ARM原生模式的Lightroom,所跑出来的测试结果略强于i9-9900K一致

小结

Adobe系第一款重写底层大改版的Lightroom CC,在随着时间变得臃肿不堪前,正好撞上了苹果转用Arm架构,本来就秉承多平台通用设计的Lightroom CC,现阶段进行代码优化的工作并不复杂,紧赶慢赶,勉强赶上了第一波适配M1的生产力软件。在M1原生代码模式下,竟然也能跟X86的i9-9900K打得有来有回,十分精彩!要知道这可是出了名负优化的Adobe家族系列软件

在视频制作的软件范围里,其实还有Avid Pro、After effects、Autodesk Smoke、GV EDIUS、Lighrtworks、Media 100、Sony Vegas 和 Qualtel等,调色软件还有SpeedGrade CC、Baselight、Mistika等,甚至三维软件都有Autodesk MAYA、Autodesk 3ds Max、CINEMA 4D之类的划分。但是使用上述软件的工作者,要么不用苹果,要么非常清楚自己是否需要M1,也不必来看笔者的这篇文章,所以即便有所涉猎也不展开去讲了,着重讲讲国内比较流行的3套即可

结果看来,在苹果亲儿子Final Cut Pro强大的优化下,M1跟酷睿i9各有胜负,总体更胜一筹;在DaVinci的兼容模式中低功耗集显的M1打不过高功耗独显的i9家族;在Adobe尚未兼容的情况下,M1发挥很不给力,但却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不过话虽这么说

During its virtual keynote event, Apple noted native M1 versions of Adobe Photoshop and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will be seen at the beginning of next year, but no specific timeframe has been given for those releases.

Apple和Adobe只能保证明年年初推出适配M1的Photoshop和Lightroom Classic,但也没法给出具体的时间表,至于Premiere Pro和After effects的时间表连提都不敢提。。。。。所以暂时不能指望了

其他类型工作

笔者的职业只是互联网行业里的视觉创意,受限于知识面,没办法做更多的职业软件详细对比,但是也还是有办法测试一些稍微了解的专业软件,和收录一些大众所知道的职业相关的测试结果,一起来看看吧

Logic Pro

这个由于笔者只是略懂,没办法马上做出一个很多用了合成器、插件的工程进行对比,只能在网上搜索相关工程下载,且会做的也就并轨输出而已,所以图表非常简单,只有一项对比▽▼

▲△Apple亲儿子的Logic Pro下,在一个文件大小超过300M的Logic Pro工程中,喜闻乐见的M1在原生代码下是能打赢X86代码的i9-9900K

Xcode

笔者也尝试了运行Github上的Xcode跑分,但完全超出知识面,出现了一些搞不懂的专业名词

错误,只能放弃,同时搬运一下Linus的跑分吧▽▼

▲△结果表明,M1在Xcode编译测试中完全打爆i9-10900K

总结

首先是补充的一些Q&A环节

Q:新版搭载M1芯片的MacBook,在外接电源供电状态下和电池供电状态下的性能表现是一致的吗?A:是的,笔者多次测试同一个项目在外接电源供电状态和电池状态的差异,发现成绩基本一致,相差只有几秒,说明无论是否在外接电源供电,M1芯片都会以满血的状态运行Q:哪里能看到目前M1兼容的软件呢?A:GitHub上有大神整理了一个列表,并持续更新中

测了半天M1的性能,但其实除了性能之外,Mac用户办公的优势更多的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为什么Mac机器价格这么昂贵,却再说成本是降低的?其实笔者指的是用于工作时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成本。根据国外分析公司totaleconomicimpact给出的报告中指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给员工配备Mac是要比PC更划算的▽▼

在我们熟悉的买笔记本电脑,即预装赠送正版Windows和Office▽▼

这个特殊赠送的家庭和学生版的Office在用户协议中有指出,仅供家用,不用于商用,甭管你买的多贵的号称「商务办公」的笔记本都一样▽▼

一家正规的企业,需要用到Office是要去格外购买商用授权的,机器自带的那个版本其实并不能用。在日常维护下,Windows出现的问题或者说能够影响员工效率的地方更多,如硬件驱动问题、360流氓卫士和无处不在的弹窗广告等。而解决这些难题,得用户具备稍微专业的IT知识,或者去说聘用专门的IT支持人员。但Mac里就不会有这类问题存在,开箱即用,就是这么简单。这也是多数人推荐使用Mac的原因

好了,说了这么多,M1或者说Mac也有数不清的优势所在,但真让笔者推荐身边的人购买搭载M1版本的新款Mac,其实我是拒绝的。如果我轻率的喊出“买它”,你们一定会回来骂我

原因无他,这是第一代产品。在6月份Apple宣布改用自研芯片,然后大范围赠送研发专用机,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去推动转型。但在今天,连当初在发布会站台的Adobe也才刚刚推出M1原生支持的LightRoom CC(12月8号)一款软件,其他大厂仍在努力适配中,注意仅是适配,还未能做到原生代码运行,更别谈能利用上M1的所有特性

购买前请谨慎思考,你日常要用的软件在M1芯片的Mac上是否已经支持,有没有Apple原生的软件得以替代,或者说一旦遇到软件使用故障,能够使用备用硬件应急。毕竟工具是用来干活的,不是买回家供着的

最后,当上述所说的一切都不是你使用的障碍时,恭喜你,除了钱之外,已经没有能够阻止你购买的其他障碍了。毕竟Mac一直不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这台拥有着一流的屏幕、最好用的触摸板、最强的能耗比、没有风扇噪音、一整天不用充电、加上MacOS系统、苹果生态链加持的笔记本,值得你认真考虑一下

认真考虑过后,就应该要看一下笔者对于新款搭载M1芯片的Mac产品的具体型号推荐

上网本用户,没有性能需求,只想要苹果笔记本的,选择丐版MacBook Air,也就是7核GPU的那款移动办公需求,正好用的全是M1兼容软件,以及拥有备用机的,选择MacBook Pro 16G版本开发者,真香体验师,完全没有移动需求的人,选择Mac mini 8G版本

好,现在一一来解释下这么选择的理由

丧心病狂的推荐8G并不是坏心眼,而是当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否需要16G内存的时候,你大概率是不需要的。丐版或者非定制版,由于年会礼品/电商平台的特殊性,反而更容易用低过官方指导价很多的价格买到。统一内存架构下的8G差不多相当于7G内存+4G独显,应付WOW、暗黑等Mac能玩的游戏都是足够的,更何况买Mac的大多数都不玩游戏。加之腾讯正好推动云游戏,客户端打游戏关于配置的压力骤减,能省一笔是一笔,丐版也是不错的选择当你没有性能需求时,GPU差那么一个核就显得不关紧要了。7核GPU版本的MBA升级到跟8核GPU版本同样的固态硬盘大小后,两者价格只相差300元人民币,相当于1个核心在苹果眼里只值300元。这是什么概念?在8G内存能卖出1500元人民币的苹果眼中,这个核心存在的价值相当于1.6G的内存。其次是,这种做法是有一定历史的。举一个最近的例子,第一代全面屏iPad Pro的A12X和第二代全面屏iPad Pro的A12Z,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为7核心GPU,一个为8核心GPU。这两个参数是不是非常眼熟?是因为早期台积电的7nm制程工艺不够成熟,芯片良率不高,Apple通过屏蔽一颗不良的GPU核心就能有效的提高产能。甚至有理由怀疑,第一批的A12Z可能就是当时A12X里有完整核心的芯片,屯了一年多才拿出来卖。而到了台积电5nm制程这一代,历史重演了,Apple再次出手去屏蔽一颗不良的GPU核心,借此去提高产能、控制成本。A12X与A12Z的GPU跑分分别为345012和373781,两者的差距仅为8%,甚至不如纸面数据上的12.5%(7核除以8核)。而这个数据是在iPad Pro11寸中跑出的,两代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是,7核GPU配4G内存(显存),8核GPU配6G内存(显存)。在显存上就有了1/3的巨大差异,核心上又有1/8的区别,而跑分却相差无几当你真正拥有一点生产力需求,那么MacBook Pro的16G版和性能释放更给力的Mac mini16G版是最好的选择内置硬盘越大越好,除非你十分有自知之明该用多少


以上便是本期的内容了,这里是「Geek7even《极物研习社》」,我是CR,看到这里的读者,请一定要点赞收藏评论转发,更别忘了点一个大大的关注~周末会有一期新的视频也是关于M1的,请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在写完稿这这几天又更新了几个生产力软件的兼容版本,短期内依然不推荐盲目购买,但这个期限貌似会飞快的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