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什么意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类似的句子)

刘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是不能随便滥用的。要想听懂一句话,你就必须有听懂的积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听圣贤跟他说一年,也不会明白的。

仔细看看认识的人,事业有成,学术有成,有钱的、发达的,成了名人、企业高管、有自己的买卖,惹得很多人都在围观羡慕,却很人有少想到他们曾经付出的苦与累。其实,人与人是有区分的,每个人所受到的教育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做人做事的方式也不同,对事物的悟性就不一样。

听明白就是“悟”出道理了。宋代赵师秀《送汤干》诗:“能文兼悟性,前是惠休身。”

“悟”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理解,觉醒,明白。所谓悟性,人人都有体会,但其强弱不同。它很难用文字表达,也不易以理论加以描绘,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它绝非玄学,是与规律的一种自然妙合,可看作是人类智慧源泉之一。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文学家的吟诗作赋、艺术家们的独具匠心,都是在开悟之后,而“君的一席话”也大抵如此。

悟性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得来的,更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古人说“学而知之”,是学在先而后知,是要有学的基础,然后才会有知的结果。在文学创作中有一个名词叫“灵感”,对它的解释是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感受的激烈碰撞迸发的火花,用来解释“悟”是比较合适的。只有我们经过艰苦努力,不断地学习并达到一定理解事物的程度,才会有比较明显、深刻的体会、逐渐领悟“一席话”其中的深刻内涵。

聪明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捧打不回,这就是有无悟性的区别,智慧有大小,悟性同样也有大小之分,悟性高,知天晓地,明古道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仕途不顺的王阳明被贬到了贵州的龙场,在这里经过了艰难险阻,他最终发现一个道理,人世上的真善美假丑恶其实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终极价值和规律其实都是隐藏在我们的心中,只有勇于去发现我们心中的奥秘,倾听我们心中的声音,应按照我们内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人生的理想。龙场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写了一篇文章,重点论述了心学和做人之间的关系,以告诫弟子。

世上的伟大人物,大多都是在大彻大悟之后才有会大成!读书的真正意义在于更好的生活,以他人经历过的事件以及一些世界之理来更好的指导生活,而不是沉浸在虚构或过去的世界中。把书中的思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完成需要做的事,从而达到工作已完成,情操已陶冶的境界。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可能会比工作更开心,这可能是因为看别人的生活,不需要带入自己的情感。而做自己的事情时,我们深陷其中,迷失自我,只有自我得失,忘了基本的品质,故有了自己的情绪,做起事情来也没那么轻松。不能一味沉迷于读书,却不是将其置之不管,当以这些著作中的别人的生活方式,来放大自己的格局,而不是陷于当前的小小世界,不管除我之外的大世界以及未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不可操之过急。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住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幸运只是给准备好的人。机遇真是“神奇”,它给“疑无路”的人带来“柳暗花明”,不能让屈心抑志。只要努力把自己的知识基础打牢,就会被明白人指点迷津,获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