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款哈飞路宝值多少钱(08年的哈飞路宝多少钱)

哈飞汽车的经销网络是被长安集团“搅黄”?

进军汽车行业38年后,哈飞汽车倒在了转型的半路上。

近日,东安动力发公告称,鉴于博通公司短期内难以盈利,为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公司终止收购哈汽集团持有的博通公司100%股权。这被认为可能会影响哈飞汽车与东安动力的以资抵债项目。

此前的8月6日,东安动力发布公告称,将与哈飞汽车签署《抵债协议书》,哈飞汽车将以零部件及动能业务相关资产抵偿对东安动力所欠部分货款,资产价格经双方协商确定为7113万元。

哈飞汽车从80年代初开始,由军转民开始进入汽车产业。它最开始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后被长安集团并购,下属企业包括哈飞汽车厂、东安动力厂、东安三菱、东安机电等。1995年,哈飞汽车旗下“松花江”品牌销量位列全国微型车销量前三,占微型车总销量的19.26%。2009年时,哈飞汽车全年销量还有22.05万辆。

但随后一路下跌,到2014年仅剩2.14万辆。到了2015年,在哈飞轿车的1.52万辆产量中,主要是为长安代工,哈飞品牌的轿车产量只有9辆。到2017年,哈飞汽车的销量数字均为空白。

哈飞汽车遭遇了什么?未来的出路在何方?东安动力方面对时间财经表示,关于以资抵债项目的调整方向尚未确定。

哈飞汽车之所以会“沉沦”,业内普遍认为,一是哈飞汽车历史负债沉重,二是2009年被中国长安集团收编后,由于央企重组、发展战略失误等颇为复杂的原因,导致哈飞汽车逐渐走向边缘化。

“拔苗助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哈飞汽车曾辉煌一时。1980年,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以飞机为主要业务的哈飞,在“军转民”的大背景下,开始向民用品的转变。以“松花江”牌微型客车为开端,哈飞开发了赛马、赛豹、中意、百利、民意、锐意、路宝、路尊等系列车型。

其中,松花江是哈飞汽车的主力车型。1995年,“松花江”的销量位列微型车销量前三,占微型车总销量的19.26%,仅次于长安和五菱。21世纪初,哈飞达到巅峰。2000年,哈飞年销量飙升至12万辆,销售收入达到4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2.92%,位列微型车销量的第二名。2001年哈飞销量同比增幅20%,2002年达到15万辆。

在微车市场取得突破后,哈飞汽车开始进军轿车市场。2001年,哈飞引进韩国大宇开发的百利微型轿车;2002年8月,哈飞又与三菱联合开发赛马多功能微型轿车;同年11月,哈飞将宾尼法利纳公司设计的“哈飞路宝”微型轿车推向市场。两年时间内,毫无轿车制造经验的哈飞汽车,连推三款全新产品。

但最终因为质量问题频发,哈飞轿车销量惨淡。以哈飞赛马为例,上市之初月销量曾达到2000辆,但从第二年开始,哈飞赛马的销量便开始逐步下滑,直到2013年停产,10年间累计销售不足9万辆。

祸不单行的是,哈飞汽车在微车市场的销量也开始下滑。2002年累计销量为15万辆,2003年为14.5万辆,市场占有率由21.6%下降到18.92%。但竞争对手五菱开始逐步发力,销量由2002年的8.6万辆,提升到2003年的13万辆,此后稳坐微车市场的冠军。

轿车市场失利,微车市场遇冷,使得哈飞汽车迅速衰落。一位不愿具名的长安集团内部人士曾表示,哈飞在被长安收购之前就一直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哈飞汽车的负债高达9亿元,已经无力支付常年拖欠的贷款款项。

沦为“代工厂”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希望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当年,中航工业集团与兵器装备集团两大国有军工集团进行资产置换,将双方旗下的汽车资源并入新设立的长安汽车集团。当时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的哈飞汽车与昌河汽车一道归于长安集团,并共同受控于兵器装备集团。

但身处快速扩张期的长安并没有把许诺的资源给到哈飞,长安对哈飞采取的主要动作便是裁员、停止新车研发、降低成本。这导致但哈飞汽车的销量迅速下滑。根据历年销量数据(不包含出口)显示,哈飞汽车2009年为22.05万辆,2010年为18.44万辆,2011年为7.19万辆,2012年为5.76万辆,2013年为2.14万辆。此后,哈飞汽车基本进入停产期。

与此同时,哈飞也进行了大幅裁员。据一位哈飞汽车内部人士介绍,哈飞汽车2012年有6000人,2013年已经陆续裁员1000人,而2014年将从剩下的5000人中再裁1200人。

面对哈飞的落败,长安也曾先后将长安之星、悦翔等车型导入哈飞进行代工生产,但哈飞汽车基本已经沦为长安汽车的“代工厂”。2015年,在中国长安集团的撮合下,哈飞汽车生产基地的部分资产被长安福特接手,后者在当地建立了哈尔滨分公司,即长安福特第五工厂,哈飞汽车又变成长安福特的“代工厂”。

沦为代工厂的哈飞虽能保持稳定的“代工费”,但利润空间并不大。公开数据显示,哈飞汽车2012年度亏损额为7.6亿元,2013年亏损6.5亿元,2014年财报未公布,但长安汽车对于哈飞的描述仍为“处于亏损状态”。有消息称,截至2014年底,哈飞汽车的净资产是负50亿元左右。

内外交困

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曾表示,长安并购哈飞属于行政推动下的举措,长安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哈飞进行整合,并未遵照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划哈飞产品和布局。长安在战略甚至是方向上存有误判,从而造成哈飞发展思路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并最终导致负面新闻不断。

根据媒体报道,一位哈飞汽车前员工曾表示,他曾在2011年前任职于哈飞汽车销售部。当时他发现长安集团规定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偏颇:经销商希望厂家提供受市场欢迎的赛马、路宝等车型,但从长安集团派来的管理者对此置之不理,只是开发新的微型客车,以及指派哈飞代工长安汽车品牌。

问题是,开发出来的民意、中意等车型基本是模仿长安品牌的已有车型,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结果造成经销商大批退网。在这位哈飞前员工看来,哈飞汽车的经销网络是被长安集团“搅黄”的。

不容忽视的是,哈飞自身也有很大问题。一位哈飞汽车的老员工曾表示,在长安集团来之前,哈飞就只满足于微型客车带来的利润,并没有专心生产轿车,虽然在2009年有过销售20多万辆的辉煌,但其中多是微客的贡献。几年下来,哈飞不仅错失了发展轿车的机会,连微客市场也被后来居上的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小康等抢走。而长安集团入主以后,基本只是奉行哈飞之前的发展思路,都踏错了节拍。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老军工企业,哈飞在企业文化方面与长安难以协调。曹鹤表示,虽然客观问题加大了长安的整合难度,但在整体并购案中,长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确实也不乏做法失当之处。企业并购之后,第一要务是文化融合、管理融合和发展思路统一等问题,显然长安一直受制于此。

哈飞汽车旗下业务逐渐被剥离,它会成为下一个消失的国产品牌吗?不管结果如何,对于一家走过38年的车企,多少让人扼腕。(北京时间财经 周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