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Rotax 近代的 OEM 产品(发动机)中, 国内车友较为熟悉的车型首先是 BMW 初代的 1993 - 2005' F650 和 2006 - 2009' G650 系列,此两款车型使用 Rotax Type 654 发动机。而在更早的时候,Aprilia 阿普利亚的 1992 - 2001' Pegaso 650 “ 毕加索 ”,使用同发动机型式(水冷单缸、DOHC 四汽阀)、同排汽量的 Rotax Type 655 发动机。
在欧美市场,Rotax 这个 650 动力平台,是欧洲多家制造商用以应对 XR650、TT-R600、DR650、KLR650 的主要武器。
下面的图片,应用于阿普利亚 1992 - 2001' Pegaso 650 上的 Rotax Type 655 发动机。
该发动机的型式为水冷四冲程单汽缸、DOHC 四汽阀,缸径、行程为 100 mm x 83 mm,排汽量 652 cc,出厂标准的峰值动力输出为 34 kw。而经过阿普利亚的重新调校,Pegaso 650 的峰值动力输出为 36.4 kw(约 50 匹)。
参阅厂方发布的信息,Type 655 发动机的生产周期是 1990 年 - 2000 年,累计产量 49,513 副。
下面的图片,阿普利亚 1992 - 2001' Pegaso 650(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换代的阿普利亚 2002' Pegaso 650ie(资料图片),采用了阿普利亚自产、在 Type 655 基础上经过了升级的发动机。
下面的图片,应用于 BMW 初期型 F650 和 G650 系列上的 Rotax Type 654 发动机。
Type 654 发动机与 Type 655 基本相同,缸径、行程同为 100 mm x 83 mm,排汽量 652 cc,但出厂标准的峰值动力输出轻微上升至 35 kw(约 48 匹)。千禧年之前的 1993 - 1999' F650 系列,峰值动力输出为 35 kw,千禧年之后的 2000 - 2005' F650 系列,峰值动力输出上升至 37.3 kw(约 50 匹)。而 2006 - 2009' G650 系列,峰值动力输出更是进一步调校至 39 kw(约 53 匹)。
此外,由于资料的完整性有所不足,故此无法确定当时属于 BMW 集团下的 Husqvarna,所生产的 2012 - 2014' TR650 系列、是否也采用这副 Type 654 发动机。尽管 TR650 的发动机与 Type 654 有着相同的发动机型式,相同的缸径、行程与排汽量,但峰值动力输出被调校至 42.1 kw(约 58 匹)。
参阅厂方发布的信息,Type 654 发动机的生产周期是 1993 年 - 2008 年,累计产量达 237,232 副。
而重庆隆鑫所生产的 LX650 发动机,有着与 Type 655、Type 654 相同的缸径、行程(100 mm x 83 mm)与排汽量(652 cc),出厂标准状态下的峰值动力输出为 37 kw。
下面的图片,搭载 Rotax 所代工的 Type 654 发动机之 BMW 1992' F650(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BMW 1999' F650GS(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国内相对较为熟悉的跨界车型、采用了后单摇臂的 BMW 2000' F650CS(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属于 Enduro 越野风格的 BMW 2006' G650X Challenge(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公路/越野双用途风格的 BMW 2006' G650X Country(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Supermoto 公路越野(也称之为公路滑胎)风格的 BMW 2006' G650X Moto(资料图片)。
1920 年成立于德国德累斯顿的 Rotax,经过了多次搬迁、最后在 1943 年迁移至奥地利,到今年正好是成立一百周年。在 1959 年,Rotax 的大部分股份,被总部位于维也纳的 Lohner-Werke 公司收购(该公司主要业务是汽车与铁路货车的车身配套)。到了 1970 年,加拿大 BRP 庞巴笛(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庞巴笛娱乐产品)收购了 Lohner-Werke 公司,并在其部分的三轮摩托车、雪地摩托车、小型螺旋桨飞机产品中,使用 Rotax 的发动机。
下面的图片,Rotax 曾生产的车用发动机。
下面的图片,Rotax 曾生产的赛车(卡丁车为主)发动机。
下面的图片,Rotax 曾生产的航空器用发动机。
下面的图片,Rotax 曾生产的雪地车/雪撬用发动机。
结语:
是否像手机产业那样,利用全球的产业链、从而做出具有高竞争力的产品,对于一直受到政策限制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方向。但随着过去几十年交过的学费够多了,且也轮到欧洲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国摩托车产业的成本优势、与欧洲技术优势的相结合,近年来的例子也越来越多,且这仅仅是被公开的部分,还有未被公开的部分、估计会有更多。
最后说一句,尽管尖端级的技术(具体来说,也就是高性能)不一定符合成本效益,投资大、终端产品价格高、还不一定能赚钱,但与欧洲企业的合作,若不从最高级别方面的技术上去着手、吸收,仅仅就是为了拿个宣传用的口号,或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 ... ...
相关文章:
卖发动机的 Rotax(1):珠海赛场里的 EBR1190RS
卖发动机的 Rotax(2):大型 V2 动力单元 Type 1125
卖发动机的 Rotax(3):V 型两汽缸动力单元 Type 990
卖发动机的 Rotax(4):直列两汽缸动力单元 Type 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