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6为什么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调整)
利率、信用走势背离。“抢配”力量带动下,信用利差自3月中旬见顶回落,与此同时,长端利率债则在疫情拐点、降息预期落空、海外紧缩压力、稳增长隐忧等诸多因素扰动下,出现了一轮显著调整。信用利差与长端利率走势出现了明显的背离。此轮背离程度历史罕见。对15年以来的市场进行复盘,满足信用债上涨&长端利率债下跌的历史交易日有186天,占总天数1831天的比例仅为10%。如果进一步要求偏离幅度与本次可比,则满足条件的天数仅剩36天,占总天数的比例仅有2%。具体出现在:15年5月和11月,16年1月和5月,17年1月和7月,18年7-8月,20年8月和10月。背离后的市场规律。对于历史上发生这种背离后的长端利率走势进行复盘,一般来说后续长端利率在短期内上行的概率偏大。胜率方面,一个月后,10Y国债收益率上行概率86%;两个月后78%;三个月后50%。也即,从历史上看,出现这种背离后,多数时候长端利率会延续上行的动能,对未来一个月左右的预测效力较高。考虑驱动因素后,进一步与历史案例匹配。上述更多是从统计的角度,未考虑历次背离的原因是否一致。结合本次背离的三个原因:①资金面宽松;②票息资产绝对收益凸显;③供给偏少。观察历史上几次大偏离背后是否有这些因素的驱动,以便更精准地进行历史可比区间的匹配:2018年7-8月是一段“可比区间”。货币与流动性方面:2018年货币环境宽松,春节前后央行进行多次货币投放,之后超额续作MLF、重启公开市场操作等多个动作均暗示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年内又进行3次降准,宽松的货币政策贯穿始终。3个月Shibor由1月份的4.70%大幅下降至8月份的2.88%,特别是在7-8月,出现了资金市场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OMO利率的情形,与今年4月情形类似。下半年也出现了中美货币周期的背道而驰。基本面方面:18年经济周期趋势性收缩,官方PMI在5月见顶后持续回落。经济下行一方面是17年全年金融严监管紧信用的后遗症,另一方面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负作用。汇率方面:在贸易摩擦冲击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6月人民币贬值3.49%,7月人民币贬值3.03%。8月上半月一度贬值2%,下半月转为升值。通胀方面:一度出现过滞涨担忧。1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80美元。内盘的黑色系商品价格也跟随走高,以螺纹钢为代表的商品在7-8月连续创新高。再加上8月非洲猪瘟爆发,CPI和PPI读数在三季度接连超出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在二三季度的滞涨担忧。总体上看,18年7-8月除了货币环境与今年4月相似外,也都在包括外生变量(18年是中美贸易摩擦,今年是疫情)的冲击下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汇率波动加大和滞涨的担忧。这一时间段内的市场走势,对当前环境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正文
利率、信用走势背离。“抢配”力量带动信用利差自3月中旬见顶回落,4月更进一步加速收窄;与此同时,长端利率则在疫情拐点、降息预期落空、海外紧缩压力、稳增长预期隐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一轮显著调整。信用利差与长端利率债走势明显背离:4月7日以来,3年期中票AA+与3年期国债的利差大幅收窄了16bp,而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了10bp。
本轮背离程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对15年以来的市场进行复盘,满足信用债上涨&长端利率债下跌的历史交易日有186天,占总天数1831天的比例为10%(图3中黄色及红色标记点)。如果进一步要求偏离幅度与本次可比,则满足条件的天数仅剩36天(图3中红色标记点),占总天数的比例仅有2%。由此可见,历史上这种程度的背离是不多见的。背离通常不会长期存在。历史上,与本次背离幅度可比的样本时间段有:15年的5月和11月,16年的1月和5月,17年的1月和7月,18年的7-8月,20年的8月和10月。一般来说,背离在1个月左右即会被修正。从偏离的贡献度上看,本次背离与2020年10月、2018年8月及2015年11月的情况比较接近,信用利差压缩:长端上行=6:4左右。背离的市场启示。对于历史上发生这种背离后的长端利率走势进行复盘,一般来说后续长端利率在短期内上行的概率偏大。胜率方面,一个月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样本点有31个,占比86%;两个月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样本点有28个,占比78%;三个月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样本点有18个,占比50%。也即,从历史上看,出现这种背离后,多数时候长端利率会延续上行的动能。延续的动能在短期内表现更显著,因此对未来一个月左右的预测效力较高。胜度方面,所有样本点10年期国债利率在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后平均上行幅度为6.6bp、5.7bp和2.4bp;仅统计上行的样本点,则平均上行幅度分别为8.4bp、10.9bp和16.9bp。考虑驱动因素后,进一步与历史区间匹配。上述更多是从统计的角度,未考虑历次背离的原因是否一致。结合本次背离的三个原因:①资金面宽松;②票息资产绝对收益凸显;③供给偏少。我们观察历史上几次大偏离背后是否有这些因素的驱动,以便更精准地进行历史可比区间的匹配。①资金面宽松:用当月Shibor3M/过去一年均值的比值。22年4月Shibor3M/过去一年=0.96,小于1,表明资金面比较宽松;表中<0.96被标红,表示该期间资金面比较宽松。②票息资产绝对收益:用3年中票AA+与国债利差所处过去一年分位数衡量绝对收益高低。22年4月7日信用利差处于85%分位处,信用债的票息收益具备吸引力;表中>80%被标红,表示该期间信用债票息具备配置吸引力。③供给偏少:用当月信用债净融资/当年信用债净融资的占比。假设2022年全年信用债净融资规模等于上年,则4月净融资占比为3%;表中<1/12被标红,表示该期间供给偏少。最近的两次背离一次发生在2018年,另一次发生在2020年。对比当时的宏观环境,本次信用债与利率债走势的背离与2020年8月和10月的可比性较低,当时的基本面和资金面的组合是:“复苏+收紧”,主导债市的矛盾与今年4月的情形明显不同。而与2018年的可比性较高。2018年货币环境宽松。与2017年紧货币大相径庭的是,进入2018年后货币环境日益友好。3个月Shibor由1月份的4.70%大幅下降至8月份的2.88%,随后在2.8%~3.2%之间波动。2018年的春节前后央行进行多次货币投放,保证资金宽松、暗示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超额续作MLF、重启公开市场操作等多个动作均暗示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年内又进行3次较大范围的定向降准,宽松的货币政策贯穿始终。资金面在跨过春节后,依然处于连续的超预期宽松当中:①加大MLF和逆回购投放。1-3月连续超额续作MLF,净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共计3955亿。不仅为跨春节流动性保驾护航,在3月节后依然选择超额续作MLF,体现了宽货币的政策意图。②多次采用降准等总量政策。4月17日央行宣布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确认了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正式开启。其后6月24日再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15日降准1个百分点。12月19日创设TMLF,向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③特别是在2018年7-8月,出现了资金市场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OMO利率的情形,与今年4月情形类似。④中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9月27日美联储加息,10月7日中国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降准。除了流动性宽松与今年整体货币导向一致外,宏观方面也面临着汇率波动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和滞涨担忧。汇率波动加大。2018年一个无法忽视的背景是中美贸易摩擦。特朗普在3月下旬签署总统备忘录,启动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之后双方“你来我往”互征关税,年中美国又对中兴通讯等公司进行制裁,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经济逐渐产生影响,也对汇率产生压力。贸易摩擦引发的汇率贬值压力主要在6-7月释放,6月人民币贬值3.49%,7月人民币贬值3.03%。8月上半月一度贬值2%,下半月转为升值,全月基本持平。8月汇率稳住主要依赖于汇率工具的接连出台,具体包括:8月3日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由0%上调至20%、8月16日要求上海自贸区银行不得通过同业交易向境外拆借人民币、8月24日重启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经济下行压力。2018年全年经济周期趋势性收缩,官方PMI在5月见顶后持续回落。本轮经济下行一方面是紧信用的后遗症,2017年全年金融严监管开启之后,信用周期收缩明显,进而传导至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是上述中美贸易摩擦的负作用。阶段性的滞涨担忧。201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于5月17日突破80美元/桶。内盘的黑色系商品价格也跟随走高,以螺纹钢为代表的商品在7-8月连续创新高。再加上8月非洲猪瘟爆发,CPI和PPI读数在三季度接连超出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在二三季度出现了滞涨担忧。综上,4月出现的信用债与利率债走势背离的情形与2018年7-8月有诸多相似之处,包括资金面宽松、中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也都在外生变量(18年是中美贸易摩擦,今年是疫情)冲击下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汇率波动加大和滞涨的担忧。这一时间段内的市场走势,对当前环境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