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的相马之术说明了什么(伯乐相马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心难测"。"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如何准确地识别人才,把人选准用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古人称其为"知人之术",这与伯乐的"相马之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实是古往今来为政者所孜孜以求的辨才用人境界。可以说,不会识人的领导者不是一个成熟的、称职的领导者。识别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通过实践考察识人是最基本的方法,即"知人善察"。孔子等人主张察言观色、观过知仁;楚庄王以"自污"的方式辨别人才:刘邦智激部生以识才辨才;刘秀通过危难关头和大风大浪的环境来考验、考察人才,等等,都是考察人才的不同方式。

伯乐,姓孙名阳,春秋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在位)时人。他因以善相马而闻名于世,当时,人们即以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伯乐来称呼他。凡是经伯乐相中的马,价格极高。有一次,有个马贩子从北方草原上弄来几匹马,牵到集市上卖,但没想到不管马贩子如何极力地夸耀他的马好,可就是没有人肯掏钱买。就这样一连三天,马贩子牵着马在集市上来来回回地向人们兜售,结果还是没卖掉,马贩子很是郁闷和生气。这时,他转念一想,伯乐善相马,为何不去请他给想想办法呢?于是,他就牵着马去找伯乐,说:"伯乐先生,我这几匹马都是从北方贩来的骏马,可市场上买马的人都不识货,您看看这几匹是不是好马?"伯乐看了看说:"嗯!这几匹马都不错!"马贩子听了很高兴,就恳请伯乐说:"伯乐先生,我想请您帮个忙,请先生明天到市上去转一转,经过我卖马的地方,您只需站在我的马旁看几眼,我就愿意为您付一个早晨的费用。"


伯乐感到这几匹马确实是好马,就同意了。第二天,他如约前往,路过马贩子面前时,站在他的几匹马前停了下来,看了几眼,走过去后,他又回头朝着几匹马望了望。伯乐刚一离开,立刻就有好几个人过来要买这几匹马。不一会,三天无人问津的几匹马都以比原来高出十倍的价钱卖掉了。

伯乐善相马,源于他知马、懂马、爱马。据说,有一次,一个盐贩子用一匹良马拉着一辆笨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走到半山坡上,马累得大口喘气"白汗交流",怎么也走不动了。伯乐这时恰好从此路过,见此情景,伯乐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匹良马,只可惜遭此境遇,他忍不住上前,扶住马就哭了边哭边解下身上的衣服为马擦汗。骏马仿佛遇到了知己,感受到了伯乐的一片爱心,时而低头沉吟叹气,时而仰天嘶鸣,"声大于天,若出金石声者"由于伯乐相马技术闻名天下,他也就成了那些良马的知音。只要伯乐以后到冀北、太行走一遭,而马群遂空,时人有"马空冀北"之说。

伯乐不仅身怀相马绝技,更难能可贵的是,到了晚年,他还毫无保留地把他平生积累下来的一套相马经传之后人和同行。有一次,秦穆公把伯乐召来,打算让他去寻找一匹千里马。但是,这时伯乐年纪已经很大了。秦穆公于心不忍,对伯乐说;"本来寡人打算让你出去找一匹千里马,可见你年事已高,就不麻烦你了。但不知你的弟子后辈中有没有会相马的?"伯乐答道:"我的儿子们虽说也有会相马的,可是他们只能看出一般的好马。因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但是,对于千里马特征的把握,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他们现在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要让我为您推荐相马的人,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名叫九方皋的人可以胜任,他的相马能力一点都不比我差,如果您把他请来,一定会找到千里马的!"于是,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请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三个月过后,九方皋回来了。秦穆公非常高兴,急忙问:"不知道先生找到千里马没有?"九方皋回答道:"找到了,那匹千里马现在沙丘那里。"秦穆公接着又问道:"那匹马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赶紧派人把马牵回来。不料,秦穆公看到马后,却十分不高兴。原来,那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生气地把伯乐叫来,对他说:"你具是老糊涂了!你推荐的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出千里马呢?"

伯乐听后,长叹一声,感慨地对秦穆公说:"想不到九方皋相马的技木克然高到这种地步了啊!这正是他相马能力胜过我千万倍的地方。九方皋相马,是把握马的精神和机能,他看到马时,眼里只看到了马的特征而不是马的度毛,注重它的本质而去掉它的现象;他只看那应该看到的东西,不去注意加不该注意的东西;他审查思索时,只注意那些应该审查思索的方面,抛弃那些不必要的方面。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而九方举出来的马,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千里马。"秦穆公听后,似有所悟,就叫人把马牵过来。伯乐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这是一批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用人启示:

相马是一门艺术,识人也是一门艺术,前者是"相马之术",后者为"知人之术",两者有相通相似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伯乐相马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要想得人,必先识人。识人是选人、任人、用人的前提条件,是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必须修炼的一门基本功。不会识人,何以用人?又何以能用好人?可以说,不会识人的领导者不是一个成熟、称职的领导者。如何才能真正识别人才,把人看准选好呢?事实证明,真正把人选准用好是十分困难的。王安石说过:"人才难得亦难知。"陆九渊也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这段名言揭示了知人识人的哲理,说明了世上千难万难的事情,再没有比了解人、识别人更难的事情了。这是古往今来人们经过千辛万苦而感悟出来的道理。知人之难,难在莫辨真伪,难分良莠。诸葛亮为此曾感慨道:"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伪诈者,有逊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难怪像他这样的大德大智者,也有错识马谡的时候。伯乐相马的理论与实践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在识人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识人的要义就在于去外表、观内在。千里马不是依靠体格、毛色、雌雄这些外表来赢得所谓千里马的美誉,它的品格、本质在于其耐力、毅力和韧性以及这些要素综合作用所表现出的特征和品质,它不会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需要我们从看不见的地方去领悟和把握,相马的奥妙就在这里。周文王在观察识别人才时,提出了六种方法,即观诚、考志、视中、观色、观隐、揆德,这就是著名的"六征"之法。周文王摸索出来的"六征"之法,说明他和伯乐相马一样,已经洞悉了识人的诸多奥妙之处和规律性的东西。"六征"之法告诉我们,识人既要知表,更要察里。人的表里关系比一般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因而更难以认识和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识别人才时,更需要在透过现象看本质上下一番真功夫。实践一再表明,识别人才和伯乐相马一样,不仅仅是靠其外表或出身、职业、学历、职称等外在的东西来衡量和界定,它更是由人的思想、品德、性格、学识、技能、本领等要素的有机构成,并由这些内在要素综合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而那些好看的外表虽然令人炫目,但往往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绣花枕头,真正的千里马倒是朴实无华却恰恰魅力四射。识人的难点和矛盾之处就在这里,但功力也恰恰就在这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做一名现代伯乐,就必须在把握特点、突破难点、发现亮点上做文章,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下一番直工夫,细心观察,结合实际,努力实践。只有这样,真正的人才才会站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