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逃出系列2攻略(小婴儿逃出系列2攻略一至7关频道)

长篇大论地(哪怕是温柔地)给孩子解释他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并没有太大用处,因为孩子还理解不了长篇大论。书评君今天带你看的这篇文章摘编整理自《野性与温情:动物父母的自我修养》,作者对于处理孩子发脾气的经验都来自她对动物的观察。有意思的是,人类幼崽的发脾气、哭闹和求抱抱等所有行为并不是个例,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自有它们应对的方法。

《野性与温情:动物父母的自我修养》,[美] 珍妮弗·L.沃多琳 著 李玉珊 译,商务印书馆 2021年6月版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期待

要与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相匹配

最近,我在科罗拉多州拍摄土拨鼠的录像用于科研,其间我去了趟当地的超市。在那里,我遇到了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的情景:一个小女孩因为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糖果、麦片或玩具而发脾气,乱扔东西。这个小女孩大概 3 岁,这是一个有能力表达愤怒的年纪,嗓门大小也刚好足以表达她愤怒的情绪。

她的爸爸,对于她一屁股坐在地上的行为是这样回应的:与她进行了一段复杂的对话,解释为什么不给她买那个东西的所有理性的原因。她的反应如何?可以预见,她变得更加歇斯底里,大喊他是世界上最抠门的爸爸,还在地上愤怒地打滚儿。

不幸的是,与许多发脾气的桥段一样,这一段情节升级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位爸爸失去了理智,用他想到的所有能吓到小女孩的事情威胁她,还给了她一巴掌(这导致了更大的灾难),最后一把抓住她,在离她脸 1 英寸的地方大吼。事件最终以爸爸抱起女儿冲出超市,而女儿挣扎着哭闹收场。

这类事件通常发生在 2 到 4 岁的孩子身上。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这样大闹。但是总体来说,这个年纪的孩子不具备控制冲动和管理情绪的能力。让我们更加详细地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当想要闪闪放光的玩具或甜点这类需求被拒绝时,大脑中负责调整情绪的主要区域是前额皮质。大脑的这一部分是人体最晚发育的区域之一,在大约 4 岁的时候才开始成熟。那么它何时停止生长呢?答案是在 20 多岁的时候。(这个事实不仅与当前的讨论有关,而且关系到青少年的冒险行为。)

大脑的这部分区域相当复杂,跟所有感官系统和涉及情绪、记忆与运动机能的大脑区域都有关联。前额皮质占据了新皮质约三分之一的部分,所以它也与认知、自我控制和语言学习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它影响着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那么这与你的“掌上明珠”发脾气有何关联?很不幸的是,你的小宝贝被所有类型的感官信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所困扰,却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对这些输入的信息做出自然反应,不管这些反应是愉悦还是不满。

现在想象一下,你的世界——这里指你的内心世界——正在接收外界的所有刺激,而你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反应。此外,你只有初级语言技能,对复杂的社会准则尚缺乏理解能力。幼儿能够完全理解大多数事情的表层意思,比如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地理解吃冰激凌的概念。但若改成“在晚饭后才可以吃冰激凌”,这件事就有些模糊了。如果说“为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冰激凌不可以代替晚饭”,就完全无法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深层次的解释对幼儿来说毫无意义。期待他们能明白是不现实的。

想象一下在幼儿的脑海里生活是什么样的。大约在 7 岁之前,孩子们都难以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世界观。即便在 7 岁以后,这方面的能力也会随着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增多而减弱。这当然不是让他们继续这种思维或行为的理由,但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期待必须与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相匹配,从而在期望和现实之间取得平衡。这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父母应认识到,幼儿和儿童能够理解的事情以及他们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在生物学上是有局限性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试探边界。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发脾气。大多数其他动物的幼崽在断奶的时候会发脾气。与人类一样,这些情感的爆发可能是操纵的一种形式。幼儿知道他们比父母更弱小。因此在他们看来,发脾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管人类还是动物,

所有子代在本能上都非常想要探寻边界

短尾猴幼崽也是如此,它们会在妈妈要断奶的时候发脾气。与其他种类的猕猴一样,短尾猴生活在一个相当大的混性别社会群体中,有严格的雌性等级体系。它们长得像缩小版的萨斯科奇人(如果这种大脚野人真实存在过的话),面部是红色的。母猴会通过拍打或撕咬来维护等级秩序,而公猴则更倾向于“让我们大家和谐相处”的态度。

与人类幼儿一样,短尾猴幼崽发脾气的动机也是:“我想要这个,而且现在就要!”它们想要的其实就是继续吃奶。这也许是真实的需求,或者如许多父母所想,是试探底线的开始。当被拒绝时,短尾猴幼崽会吹口哨抗议。我们尚不清楚这种发脾气的抗议是否有用,也就是说,猴妈妈们是否会直接忽略而继续做自己的事。研究表明,短尾猴基本上算是仁慈的母亲,也许是因为其他雌性会帮忙照看幼崽。其他雌性对幼崽的关注可能有助于避免短尾猴妈妈过于担心幼崽的情绪。同时,也许它们在建立亲代边界上更加随意。所有子代——不管人类还是动物——在本能上都非常想要探寻这一边界。

说起宽容,恒河猴妈妈可算不上。有多少父母在幼儿的咆哮面前屈服,是因为他们身在公共场所且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恒河猴妈妈算一个。这让人容易联想到“旁观者效应”,即当目睹受害者被侵害时,个体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或不愿意采取行动,这是因为有他人在场,而这一个体默认他人会采取行动。当恒河猴幼崽发脾气的时候,旁观者效应体现为:妈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反应取决于有谁在场。雌性恒河猴通过攻击来维持等级秩序,与短尾猴不同,雌性恒河猴可能会绑架并伤害群体中附属母猴的幼崽。

研究人员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其他人在场,而且可能会因为孩子哭闹而对这位母亲表现出敌意,那么她会对孩子因断奶而发脾气做出更多的让步吗?答案是不会——但若是换成恒河猴,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恒河猴宝宝发脾气是什么样子的吧。我觉得它们的做法既可爱又搞笑——但是,我不是它们的妈妈。最初,猴宝宝会呜呜哭诉。如果这不管用,就会发展成一场彻底的灾难,摇胳膊和哭闹会升级成尖叫。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

研究人员发现,当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潜在攻击性的恒河猴在场时,猴妈妈更倾向于在幼崽的需求面前屈服。具体来讲,如果一名猴妈妈与幼崽独处或者和家人在一起时,它有约一半的时候会放任不管。但是,当有更高地位的第三方在场时,它在 80% 的情况下会屈服。

为什么呢?因为当占据统治地位、霸道凶狠且没有亲缘关系的恒河猴在场时,它们对这类幼崽哭闹行为的反应是猛推、撕咬、踢打幼崽和它的母亲。对这些幼崽来说,耍脾气要奶喝的结果可能是短命,因为当旁观者拳脚相加时,就连它的母亲都会攻击它。这种情况很少见,但却暗含了父母对孩子进行“体罚”的必要性。这类惩罚在其他物种中相当罕见。在这种情况下,恒河猴妈妈可能会行为粗暴,因为存在更大的威胁:另一只有攻击性的成年恒河猴。这就相当于人类父母猛地从街上拽孩子,或者用力将孩子举起来,以防止他或她受伤。这种行为的目的不是教导,而是保护。

为什么被围观时

父母反而更无法忍受孩子的哭闹?

对于人类而言,幼童哭闹时旁观者也会被惹恼,许多父母都不得不面对其他成年人的不悦、讥讽或嘲笑。这里出现了两个有意思的问题。第一,为什么旁观者会对别人孩子的尖叫感到烦躁?第二,为什么许多人类父母在这样的情景下会对自己的孩子在语言或肢体上更为粗暴?对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在意哭闹,这本身就是个谜题。除了孩子尖叫声的音频本就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力之外,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受到成年人的社会环境影响,而不是孩子的行为本身。

人类倾向于规范父母的育儿方式。我们期望父母用特定的方式管教孩子,有效地维护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可接受的社会行为边界。当我们看到有些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时——无法把他们的孩子控制在边界内——我们的反应是监督父母的行为。我们不会猛推、撕咬或踢打孩子,但是我们会怒视、嘲笑、评判,还会说轻蔑侮辱的话,主要是针对父母及其能力的。如此一来,我们与霸道的恒河猴首领就没有分别了,它们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处于从属地位的成年母猴的幼崽认识到,它们也必须“采取从属行为”。

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在言语或身体上“攻击”自己的孩子。虽然这不是恒河猴妈妈的正常反应,因为大多数时候它们会直接让步,但是人类在社会期许和行为文化准则方面要复杂得多。我们在制定和执行社会准则方面的需求和意愿远远超过其他物种,然而我们并不确定有些准则能否反映自己的信念,哪怕是并不直接伤害任何人的行为。

此外,人类还非常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积极看法,而且要承受关于成功的社会压力。难怪父母们要快速阻止孩子的“冒犯”行为,以避免其他成年人的指责,而不是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是否有必要学习黑猩猩妈妈的耐心

而忽视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呢?

现在你可能会想,好吧,这些都很有趣,但是当我的孩子耍脾气时究竟该如何应对呢?我们知道,对人类和其他物种来说,学会控制冲动的情绪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于天性而去试探边界。关于动物对行为的自我约束(或称耐心)的研究全部以成年动物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未成年。为什么?因为普遍认为未成年的动物不具备与成年动物相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

比如狗。你有注意到小狗的自控能力很有限吗?一项研究表明,受测试的 5 只成年狗都能为了它们更想得到的东西而拒绝一个奖励,而且有些狗能延迟满足长达 10 分钟。你可能会想,换成是小狗会怎么样呢?小狗没有接受测试,因为大多数人——包括科学家们——都知道小狗是没什么自制力的。

但小狗比鸽子的表现还是好多了。我知道有些人不喜欢鸽子,但它们的确是相当聪明的鸟。它们能够利用地球磁场导航,它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越敌人的防线传递情报,从而拯救了成千上万战士的生命,而且它们终身遵守一夫一妻制。鸽子不擅长的是控制冲动。事实上,它们在这方面真的很糟糕。当 8 只白羽王鸽被测试是否能为了更大的奖赏而延迟满足 15 至 20 秒时,半数鸽子因各种原因被淘汰,包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任务。其余鸽子只有 6.6%的情况下成功地做到了耐心等待更大的奖赏,而且前提是它们必须要看到这个奖赏。

人类幼儿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但是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做到。在一项测试中,当一组 2 至 3 岁的幼儿听完父母的解释后,在不断鼓励下, 75% 的幼儿做到了“为了得到更好的礼物而延迟打开一个普通的礼物”。有趣的是,当父母只是简单地要求他们等待时, 66%的幼儿不会听从。似乎当幼儿理解了大人们想要他们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当他们做出与所要求的行为相符的选择就能得到鼓励时,他们便继续按照要求去做。至少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需要循循善诱,不断引导孩子,教他们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且进行理性思考。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这取决于具体情境和孩子付诸行动的原因。这个孩子是否有越界的冲动,想要试探自己能否侥幸逃脱?是否有必要学习黑猩猩妈妈的耐心而忽视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呢?

有些专家特别推荐那种做法。假设每个人的安全都可以保证,发脾气的原因是为了博取关注或者得到某些东西(比如玩具、糖果等),那么你的最佳选择就是忽视。没错,是真的。发脾气这件事大多数时候可以自我控制。外界的忽视就好像阻断了火苗与氧气的接触,火自然就熄灭了。你无法与很小的孩子讲道理,因为他们尚不具备讲道理的能力,而且在那种状态下也不可能有。幸运的是,你清楚这些道理。

所以,最优策略是让你的孩子明白,当他们平静下来时就会重新获得你的关注,接下来只要静观其变即可。我明白三四分钟的尖叫和哭闹令人难熬,但总会过去的。这只是一场孩童耍脾气的平均时长,取决于父母如何应对以及他们以前是如何应对的。对孩子而言,限制因素不是疲惫,而是没有互动。这个策略甚至适用于孩子试探底线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孩子们在试探边界上愿意花费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如果旁观者在小孩子发脾气时不再评判父母,可能也会有帮助。是的,哭喊吵闹和不知所云的言语着实很惹人烦,会分散父母和旁观者的精力,但不能就此怪罪他们是不称职的父母,养育了被宠坏的小孩。这类情形通常发生在公共场合。旁观者所看到的经常并不是糟糕的育儿方式,而是边界的强制约束——这通常是由小孩子试探边界而引起的。这是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孩子发脾气就随意评判父母。

本文经商务印书馆授权选自《野性与温情》(较原文有删减,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加)。题图来自蒲蒲兰的绘本《我大喊大叫的一天》。

原作者 | [美]珍妮弗·L.沃多琳

摘编 | 王一

编辑 | 申婵

导语校对 |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