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墨兰同人(盛墨兰同人h)

《知否》原著里,盛墨兰质问林小娘,为何不好好嫁到外头做正头体面的太太,却要自甘堕落给盛紘为妾。

林小娘说了这么一番话:

“女人这一辈子不就是靠个男人,男人是个窝囊废,再强的女人也直不起腰来,那时我就想,不论做大做小,夫婿一定要人品出众,重情义,有才干,能给家里遮风避雨……跟了你父亲,虽说是妾,却也不必担惊受怕,至少能有一份安耽日子可过,儿女也有个依靠。”

林小娘这么想,完全是因为她曾目睹过两个血淋淋的教训。


一个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

林小娘本是官家小姐 因为父亲行止不当获了罪,原本门庭若市的家就这么没落下来了,好好的一个家从此就散了,这一年,林小娘才七岁。

父亲不在了,林小娘又没有嫡亲的兄弟,母女没了依仗,只能相依为命,日子过的甚是凄凉。

林小娘的母亲又不会谋算,整天靠着典当旧物过日子,还常常在林小娘面前哀叹没能嫁个好夫婿,明明是少时闺中一起嬉闹玩耍的小姐妹,有的披金戴银享受荣华富贵,她却落魄潦倒,连娘家人也不待见,真是同人不同命。

母亲每日的絮絮叨叨,林小娘听多了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要想过好日子,就一定要嫁个好男人。

至于做太太还是妾室,估计林小娘那时候压根没精力往这方面想,当时可能温饱都成问题。

穷途末日前,林小娘的母亲把她带到了盛老太太跟前,求盛老太太看在往日的闺蜜情分上,对林小娘照拂一二。

林小娘的母亲和盛老太太在出嫁前只见过几面,出嫁后就断了联系,关系其实很一般,但盛老太太宽厚仁善,把林小娘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看待,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还筹谋着要给林小娘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给她找个稳妥的婆家。


笃信“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人”的盛老太太给林小娘相看了几户耕读之家的人,林小娘都看不上。

以前落魄寒酸,吃糠咽菜的日子,她过怕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林小娘从第一次进盛家,她就爱上了这里的一切:

气派的府邸,精致漂亮的花园,描金绘银的日常用品,绸缎羽纱做的四季衣裳。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人。

盛紘长得文质彬彬,斯文俊秀,人又上进,现下已经有了正头太太,她想要留下,只能另辟蹊径。


催生林小娘给盛紘为妾念头的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林小娘的表姐嫁了一个穷书生,为他生儿育女,家里家外一力承担,吃尽苦头,男人不但不心疼老婆的付出,日子好过点就要纳妾,老婆不肯就日日被骂不贤,还险些被休,最后表姐被活活气死。

一个满嘴圣人德行之言的书生,实际上是一个要人品没人品,要事业没事业,要爱情没爱情的烂人。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以,综合判断之下,林小娘认为盛紘就是她的“良人”,即使为妾,她也不在乎。

所以,林小娘主动诱惑了盛紘,靠“生米煮成熟饭”顺利入住盛家。

林小娘在盛紘面前,永远都是一副“情深不能自抑”的样子,还有永远不忘内心的那枚“铜钱”。


林小娘楚楚可怜的样子,激起了盛紘的保护欲,于是从祖产中拿出一部分庄子铺子给她傍身,对林小娘极尽宠爱,宠爱到什么程度,就是明知道她害死了卫小娘,也糊里糊涂的把事情遮掩过去了。

只是人心若是知足,便不会有得陇望蜀。

林小娘的欲望越来越膨胀、看到什么都眼红。

看到华兰出嫁有一百二十八抬嫁妆,还有田地和许多陪房人口,好气派,于是想叫盛紘把王氏的嫁妆给未来的墨兰添妆。

盛老太太不待见她,盛紘也严令林小娘不许去寿安堂打扰,但只要林小娘想从盛老太太那里得到些什么,就去寿安堂外面跪着,次次都是如此。

还有叫盛紘去齐国公府提亲,被盛紘冷言冷语拒绝后,林小娘想要墨兰高攀,直接自己想法子。

知道盛紘给墨兰相看的夫婿是读书人文炎敬之后,林小娘教唆墨兰走她当年的老路,以求嫁入伯爵府那样的高门大户。

只是这一次林小娘触犯了盛紘的逆鳞,他再也不可能护着她了。最后林小娘由盛老太太出面发配到乡下庄子里去了,一辈子都不可能回到盛家了。


童年捱过饿,终身吃不饱。

盛紘对林小娘百般宠爱,但她没有娘家靠山,安全感不足,所以总瞧着富贵眼红。

虚荣本就是最真实的人性,当一个人无所依仗的时候,钱是她唯一的安全感,这无可置喙。

林小娘让人不齿的地方在于,为达目的,毫无底线,还轻贱人命,特别是墨兰的事,一个正常点的母亲根本不会这样去害女儿。

林小娘懂得盛老太太的孤傲,能拿捏盛紘,还能制住王若弗,是一个会审时度势的人,只是这样一个人,唯独看不清自己。

她内心的那枚“铜钱”,是她的盔甲,所以她异常敏感,当盔甲变得越来越不合身,她也无法驾驭了,只能自作自受。


好可惜,如果,她能孝顺盛老太太,辅佐王氏管家,好好教育一双儿女,继续和盛紘风花雪月,那么后面都是好日子啊。

一切,都被她作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