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甚清晰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不甚清晰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艺术与艺术学

第二章:艺术观念

第三章:艺术体制

第四章:艺术品

第五章:艺术门类

第六章:艺术与文化

第七章:艺术发展
第八章:艺术创作
第九章:艺术鉴赏
第十章:艺术批评

四川师范大学336艺术基础考试题型:|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第八章 艺术创作

1.【本章知识框架】

▲本章知识框架

2.【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论述了艺术创作的相关内容,着眼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实际,说明艺术创作已日益呈现出个人创造行为与群体整合要求、文化产业机构的商业制作及营销活动相交融的新特征。同时提出艺术创作过程是具体艺术作品的生成过程,大致包含感物、感兴、伫兴、意兴、神思、定兴等几个基本环节。本章考点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学习时,要整体把握艺术创作行为及其过程,探究艺术创作中的相关问题。

3.【重要程度】★★★★(每年出题在15分~40分之间)

4.【出题方式】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都有可能考到。

2必背重要知识点

【历史上的艺术创作观念】

1. “虚静”说

(1) “虚静”的定义:“虚静”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中颇具特色的范畴。

(2) 代表人物或学派

① 刘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无藏,澡雪精神”,强调艺术家必须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与内心种种杂念的纠缠,从而进入一种虚空、宁静的特定精神状态。

② 先秦老庄学派:“虚静”说在思想渊源上可溯至先秦老庄学派,他们提出“涤除玄鉴” “心斋”“坐忘”等哲学命题。

2. “愤书”说

(1)含义:在中国古人看来,“愤”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烦闷、失望、悲痛、仇恨等心理因素,“发愤”即是对以上积郁情感的宣泄。这种积郁情感能化成强大的艺术创作动力,有时甚至成为衡量艺术成就高低的标 志。

(2)代表人物及观点: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认为许多名作“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如《离骚》等。后来汉魏桓谭、清代蒲松龄继承司马迁的“愤书”之说。

3. “模仿”说

(1) 含义:古希腊“模仿说”是西方最古老的艺术创作观念,认为文艺来自对自然的模仿。

(2) 代表人物及观点:古希腊哲人徳谟克里特最早提出相关观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广为流传的“模仿说”真正理论化

4. “表现”说

(1) 含义:“表现说”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人类心灵的一种表现。

(2) 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 这种观念在古希腊文艺思想中有所体现,到19世纪被浪漫派艺术家、理论家所提倡。

②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强调“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味起来的情感”。

雪莱主张“一般说来,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④ 浪漫主义者认为,诗歌已经成为艺术的代表和象征,甚至可以说,诗就是艺术本身。

5. “移情说”

(1) 含义:它相信对象之所以美,在于人把情感移入对象中。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占支配地位的艺术创作理论之一。

(2) 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 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最初采用这个词。

② 后来立普斯对'‘移情作用”做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空间美学》里,对移情作用作了详细说明。

6. “原欲升华”说

(1) 含义:“原欲升华”说认为艺术创作来自个体原欲的升华。

(2)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①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美学为理论基础,认为艺术创作行为是人的原欲的升华,对现代艺术学产生很大影响。在他看来,人的心理最深层的动力或原始的基础,不是理性、意识,而是本能、无意识,其内容就是原欲或"力比多”(性本能)。

弗洛伊德否认艺术是一种模仿或情感表现等传统艺术观,在《精神分析引论》和《文明及其不满》 等著作中将艺术创造视为一种“力比多转移”方式。

③ 他把艺术家个人的原欲看成艺术创造的唯一基础,无视艺术创作的深刻历史根源和宏观社会背景,是有失偏颇的。

【艺术创作的当代特征】

1.个性化仍是艺术的生命

无论当代艺术如何演进,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依然重要,是艺术的生命。

(1) 法国"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特吕弗的著名影片《四百下》以特吕弗的少年坎坷经历为原型,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戏剧化的、倾向于写实性的艺术手法,展现小主人公安托万孤独、敏感、苦 闷、叛逆的内心世界。

(2) 陈凯歌的《黄土地》通过黄河和黄土地的“流淌着的安详和凝滞中的躁动”展开文化反思。

(3)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试图构造以“飘舞的红旗”“喧闹的锣鼓”和“狂奔的孩子”为代表 的有力声像重拾青春记忆。

(4) 张艺谋凭借《英雄》展示了 '‘一种新的中国电影美学——暂且叫做视觉凸现性美学”。

2. 产业化体制的制约作用

当代艺术的产业化进程决定了艺术家无法自由地挥洒艺术个性,主要是由于当代文化产业体制的体制化

(1) 1993年1月5日,随着《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正式文件下发,新的电影制播体制必然会对中国电影导演的创作观念产生重塑作用。

(2) 张艺谋的《英雄》树立了导演个人独特视觉美学追求与现代电影制作发行体系及社会主流意识 形态较好融合的一个范例。

3. 在产业化体制下创作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品牌

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新特征在于,需要让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沿着艺术产业化的体制轨道运行,直到打造出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品牌。

【中国艺术创作的“感兴”传统】

1 .“感兴论”的历史传统

(1) 孔子:孔子最早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但孔子没有对"兴”做明确界定。

(2) 汉儒:汉儒大都倾向于以“美刺”解释比兴。

(3)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提出"起情故兴体以立”,在《诠赋》篇中又指出'‘睹物兴情”“情以物兴” 等。以“起情”释兴,把兴置放在心物之间加以考察,是刘勰的重要理论贡献。自此,从感物角度解释兴就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2, 审美感兴三大特征

(1)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发生在瞬间的直觉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于人生某个刹那的永恒直觉

(2)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

① 德国美学家席勒说过,美在于“活的形象” 。离开生命,形象不见,审美感兴就无从谈起。

② 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积极进取精神依托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想形象才不致堕入玄虚。

(3)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个体的亲历体验

① 岑参将边关萧索苦寒的雪景化作一片绚丽烂漫,显示出高度个人化的豪壮情怀。

② 沈德潜和翁方纲分别做岀“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和“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的点评。

3. 中西有别的艺术创作观念

(1) 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

① 宗白华:在宗先生看来,舞蹈是艺术家起兴、发兴状况的绝佳象征。他的名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等,都很好保持或还原了未经逻辑宰割的审美感兴的原初完整性。

② 特点:不追求表述的精确性、明晰性,以及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更强调艺术家对于天人合一境界的瞬间领悟、非同一般地强调体验、体味、意会,而不讲概念的分析、推理等。

(2) 西方的艺术创作理论

思辨美学深深烙印在西方的艺术创作理论中,即“审美苏格拉底主义”,这也是坚持"理解然后美” 原则的理由。

(3) 中西有别的本体论

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中,本体是“道”,在西方则是“逻各斯”。这两者都是千变万化的宇宙中的永恒之物和万物之源,但其不同之处在于,“道”倾向于“”,是不可言说的;"逻各斯”倾向于“”。 中西有别的本体论传统衍生出不同的艺术创作观念。

【艺术创作的过程】

1. 感物

(1) 含义:感物是一种来自日常生活过程本身的人生意义直觉,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体验,与西方那种神灵附体的带有神秘意味的灵感不同。

(2) 举例说明

①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是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对大自然感发力量的生动描绘。他视大自然的“山林皋壤”为“文思奥府”,认为文艺家的“风骚之情”离不开“江山之助”。

② 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创作: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精微观察和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至魏晋间,中国山水诗即蔚为大观:南北朝,山水画亦卓然独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成为历代中国画家的自觉实践。

③ 重要地位:感物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初始阶段。对音乐这种抽象直观艺术而言,作曲家可能不用到生活第一线,而仍然能够展开创作活动,这需要一定的前提,如要有大量的二手资料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等。比才没有去过西班牙,他仅仅根据第二手资料便创作岀举世闻名的《卡门》。

2, 感兴

(1) 含义:感兴与感物难以分割,感兴就是感物起兴,强调艺术家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 种高度兴奋状态

(2) 举例说明

① 唐代"草圣”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有“张颠”的雅号,常在大醉后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时竟用头发沾着墨汁疾书。酒醒后,观赏自己的书法龙飞凤舞,似有神力相助。酒成为他进入艺术创作状态的灵媒。

②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在抒情诗《秋》里这样描述这种感兴冲动的触发,'‘诗兴油然而生:/抒情的波涛冲击着我的心灵,/心灵颤动着,呼唤着,如在梦乡寻觅”。

(3) 激发感兴的条件

①老庄的“虚静”理论:艺术家要进入这种感兴勃发状态需要条件,老庄关于“虚静”的理论为后世所继承发展。

② 陆机:陆机在《文赋》中提到,创作时应"罄澄心以凝思”。

③ 朱熹:朱熹在评论时人的创作时指出,这些人之所以写不出好诗,“只是心里闹不虚静之故”。

3. 伫兴

(1) 含义:艺术创作不能仅依据感兴,而往往有赖于平时积累储备感兴——这就是伫兴。伫,久立等待和贮积的意思;伫兴,就是等待和贮积感兴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伫兴要求艺术家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生存,承受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这正意味着对生活的深层感受、理解、想象等积累和深化过程。

(2) 举例说明

曹雪芹亲历从“诗礼簪缨之族”的繁华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才把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 史变迁描写得那样生动逼真。

浦松龄一生潦倒、屡试不中,才把封建科场的弊端抨击得那样痛快深刻。

③ 俄国著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汉觉得他的继母骂人的话尖酸刻薄,很有特点。后来他把这些词汇编成一部小词典,命名为《后母的词汇》,有意识地把后母的词汇用到作品中去,使他笔下的那些尖酸刻薄的人物呼之欲出。

(3) 伫兴的储备积累

① 广义文化修养的累积有助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② 表演艺术也同样需要多方面的文化滋养生活积累

4. 意兴

(1) 含义:“意兴”或“兴意”是“兴发意生”的简称,是指艺术家在“感兴”勃发之时往往伴随着“意”的生成,是在感兴的瞬间产生艺术发现和最初的艺术语言与形象火花。

(2) 代表人物

①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罗兰创作的长篇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就缘于一次作者站在霞尼古勒山上突然萌生的“意兴”。

② 雪莱:诗人雪莱是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在《为诗辩护》 中指出:'‘诗不像推理那种凭意志决定而发挥的力量,人不能说:'我要作诗。'即使是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说这类话。”

③ 贝多芬:“意兴”对西方作曲家而言是指音乐动机的生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乐节、乐句或乐段。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形象表现为“命运敲门声”。贝多芬认为命运便是这样来叩门的。就像渺小的人得凭着意志之力和它肉搏——在命运连续呼召之下,人挣扎着,抱着一腔的希望和毅力。

5. 神思

(1) 含义:神思是指艺术家精心构思组织感兴并使之成为感兴修辞系统的一种过程,又称为“构兴”阶段。

(2) 代表人物

① 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把“神思”的重要性提到了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地位,认为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其中他把艺术构思的“枢机”归结为"辞令”,也就是艺术语言一形象的表达。

② 余光中:余光中的著名现代诗《乡愁》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等语序词贯穿人生时间线,概括了余光中漫长的生活历程以及对祖国母亲的绵绵深情。这首诗在艺术创作上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诗人构想出一个近乎完美的术语来表达海外赤子恋家怀国情怀的意象体系。

③ 构思规律

a. 艺术家神思的展开与其想象力和无意识活动有密切关联。

b. 艺术与相关,特别突出体现一些艺术家能在梦中进行创作,产生奇思妙想。

c. 在影视、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神思更多带有集体创造性特征。

6. 定兴

(1) 含义:定兴是指艺术家使内心创构的感兴修辞系统变成完整的艺术文木,并能提供给读者或观众加以品鉴的过程,包括通常所说的“二度创作”和修改、润饰等。

(2) 现代艺术的定兴状况

① 对文学创作来说,作家的原稿要经过出版机构的审定、编辑、印刷等步骤才能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② 对目前中国内地电影来说,必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查批准才能上映。

3典型例题名词解释

解题思路:最简单的答题逻辑“总-分-总”模式。

第一部分,一句话概括这个名词,给出一个概括性的解释。这部分需要大家对课本内容掌握牢固。

第二部分,内容、性质、特点、特征、条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形成等等,请务必把这些此记住,走到考场上就不用慌了,就算想不起来名词的解释,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展开叙述。这一部分就是对第一部分的展开论述,每个方面越具体越好,按照这些方面回答,逻辑就会特别清晰。回答起来也会有把握、有根据。

第三部分,地位、影响、意义、价值。还是要把这几个词语记住。这一部分就是总结升华,是对于名词的一个拔高,切记不要拔太高,以背诵的知识点为主。

这三个部分结合在一块,就是一个完整的名词解释答题模式了。

【例如】

1. 《文心雕龙》

参考答案:《文心雕龙》是指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財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 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 “气“ “学” “习”四个方面。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注意:名词解释一般情况下每个名词,写100-200字就可以了;每个名词答题时间控制在5-6分钟。

【更多例题】

2. “移情”说

参考答案:“移情”说是指关于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产生并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该学说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但是,它只是着重于对意识产生人化作用的现象描述,未能揭示出审美中移情现象的实证心理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

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对象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因而美根源于主体的移情活动,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3. “虚静"说

参考答案:“虚静”说是指一种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的认识。

“虚静”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中颇具特色的范畴,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影响。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

4.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参考答案: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指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它的基本特征是:①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②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常常运用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离奇的情节等构成奇幻的特色。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对西方艺术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5. 伫兴[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研]

参考答案:伫兴是指艺术创作不能仅依据感兴,而往往有赖于平时积累和储备感兴。伫,久立等待和贮积的意思;伫兴,就是等待和贮积感兴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伫兴要求艺术家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生存,承受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这正意味着对生活的深层感受、理解、想象等积累和深化过程。

6. 《诗经》

参考答案:《诗经》是指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名《诗经》。其中保存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主要是各地的民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雅》和《颂》多是反映统治阶级生活的作品。《诗经》多数是四字一句,大量运用赋、比、兴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吟唱。其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7. 埃贡•席勒

参考答案:埃贡•席勒是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苫的挣扎情感。

8. 艺术创作活动

参考答案: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

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一般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简答题

解题思路:和名词解释答题逻辑差不多。

我们还是分为三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题干中涉及的名词,进行描述解释;当然题目中有给出文言文的,读得懂也可以先解释一下文言文的意思,也是个加分项,下边再解释提到的名词。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结合题干中提出的问题,分3-5个点进行分析;还是这些层面:内容、性质、特点、特征、条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形成等等,根据题目中名词所包含的层面,结合题目意思,对点的分析就可以啦。注意每一点都要加例证,名言俗语、艺术作品、学说等等方面,背诵时,可以多搜集一下例证,一般复习资料上都会有。有些例子可以论证多个知识点,注意归纳总结。

第三部分,总结升华。地位、影响、意义、价值,这几个层面总结回答。

注意:简答题每道题控制在20分钟以内,600-800字,基本上600字就可,时间充足可以写到800,但要有理有据的写,不要为了增加字数,乱写。

【例如】

1. 简述伫兴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含义:艺术创作不能仅依据感兴,而往往有赖于平时积累和储备感兴——这就是伫兴。伫,久立等待和贮积的意思;伫兴,就是等待和贮积感兴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伫兴要求艺术家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生存,承受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这正意味着对生活的深层感受、理解、想象等积累和深化过程。

(2)举例说明

① 曹雪芹亲历从“诗礼簪缨之族”的繁华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才把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描写得那样生动逼真。

② 蒲松龄一生潦倒、屡试不中,才把封建科场的弊端抨击得那样痛快深刻。

③ 俄国著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汉觉得他的继母骂人的话尖酸刻薄,很有特点。后来他把这些词汇编成一部小词典,命名为《后母的词汇》,有意识地把后母的词汇用到作品中去,使他笔下的那些尖酸刻薄的人物呼之欲出。

【更多例题】

2. 请简述"原欲升华”说及其代表人物和观点。

参考答案:

(1)“原欲升华”说认为艺术创作来自个体原欲的升华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用“原欲升华说”來解释艺术的本质。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系统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它是人的本能即原欲的储藏库,这种原欲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服从于快乐原则,总是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发泄的出路。但由于它往往与社会道徳不容,因而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

(2)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 弗洛伊徳以精神分析美学为理论基础,认为艺术创作行为是人的原欲的升华,对现代艺术学产生很大影响。在他看来,人的心理最深层的动力或原始的基础,不是理性、意识,而是本能、无意识,其内容就是原欲或“力比多"(性本能)。

② 弗洛伊徳否认艺术是一种模仿或情感表现等传统艺术观,在《精神分析引论》和《文明及其不满》 等著作中将艺术创造视为一种“力比多转移”方式。

他把艺术家个人的原欲看成艺术创造的唯一基础,无视艺术创作的深刻历史根源和宏观社会背景, 是有失偏颇的。

3. 历史上有哪些艺术创作观念?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

(1)"虚静”说,“虚静”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中颇具特色的范畴。

(2) “愤书”说,术成就高低的标志。

(3) “模仿”说。

(4) “表现”说。

(5) “移情”说,占支配地位的艺术创作理论之一。

(6) “原欲升华”说,它认为艺术创作来自个体原欲的升华。

4. 请简述中西有别的艺术创作理念。

参考答案:

(1)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

① 宗白华

在宗先生看来,舞蹈是艺术家起兴、发兴状况的绝佳象征。他的名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等,都很好保持或还原了未经逻辑宰割的审美感 兴的原初完整性。

② 特点

不追求表述的精确性、明晰性,以及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更强调艺术家对于天人合一境界的瞬间领悟、非同一般地强调体验、体味、意会,而不讲概念的分析、推理等。

(2) 西方的艺术创作理论

西方的艺术创作理论虽然也反对抽象概念分析对艺术体验精妙处的危害,但它毕竟深深植根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之中。尼采称之为“审美苏格拉底主义”,坚持“理解然后美”的原则,原因即在于此。 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说得明白:“正是狄尔泰首先赋予这个词以一种概念性功能……正是由于这种词汇的精确化,才在狄尔泰那里出现了'体验’这个词。”不妨这样说,西方的艺术创作论归根到底还是摆脱不了思辨美学的烙印。

(3) 中西有别的本体论

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中,本体是“道”,在西方则是“逻各斯”。这两者都是千变万化的宇宙中的永恒之物和万物之源,但其不同之处在于,"道”倾向于“无”,是不可言说的;“逻各斯”倾向于“有”,是可以言说的(尽管在20世纪发生了变化)。中西有别的本体论传统衍生出不同的艺术创作观念。

5. 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创作论“感兴”传统?[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研]

参考答案:

(1)感兴论代表了中国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认识,构成一种深厚的历史传统。感兴的基本意思:它是外感事物、内动情感而又情不可遏的特殊状态的产物。孔子最早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魏晋以后, 随着“诗缘情”观念的提出,触物起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兴”开始从一种修辞手法发展为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提出“起情故兴体以立”,在《诠赋》篇中又指出“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等。以“起情”释兴,把兴置放在心物之间加以考察,是刘勰的重要理论贡献。自此,从感物角度解释兴遂成为人们的共识。

(2)审美感兴是艺术家日常经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历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直觉或顿悟。审美感兴的三大特征:

①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发生在瞬间的直觉。岑参心中灵光一闪,沟通了北国飞雪与南国梨花之间的奇异关联。审美感兴就这样翩然而至。陆机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则描述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于人生某个刹那的永恒直觉。

②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德国美学家席勒说过,美在于“活的形象”。离开了生命,不见了形象,审美感兴就无从谈起。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积极进取精神只有依托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想形象才不致堕入玄虚。

③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个体的亲历体验。岑参把边关箫索苦寒的雪景化作一片绚丽烂漫,显示出高度个人化的豪壮情怀。清人沈德潜由此做出“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的定评,翁方纲也认为“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

(3)中国的感兴论创作美学不追求表述的精确性、明晰性,以及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而是强调艺术家对于天人合一境界的瞬间领悟。在中国古人看来,感兴的最精妙处是难以言喻的,所谓“此中有真 意,欲辩已忘言”,"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感兴论非同一般地强调体验、体味、意会,而不讲概念的分析、推理等。

6.简述中外历史上的主要艺术创作观念。

参考答案:中外历史上的占主流的艺术创作观念大都围绕或紧密关涉艺术家这个创造主体。历史上主要的艺术创作观念有:

(1) “虚静”说

“虚静”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中颇具特色的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明确指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无藏,澡雪精神”,强调艺术家必须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与内心种种杂念的纠缠,从而进入一种虚空、宁静的特定精神状态。

(2) “愤书”说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认为包括《离骚》在内的许多名作,“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汉魏之际,桓谭继承司马迁的"愤书”之说。清代蒲松龄自叙《聊斋志异》为“孤愤之书”。从古人的论述看,“愤”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烦闷、失望、哀怨、痛苦,又有悲痛、仇恨、愤恨、愤怒等心理因素,而“发愤”就是上述种种积郁情感的宣泄。在中国古人看来,苦闷不平的情感能构成强大的艺术创作动力,有时甚至成为衡量艺术成就高低的标志。

(3) “模仿”说

古希腊“模仿说”是西方最古老的艺术创作观念,认为文艺都是来自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个过程,通过它,试图模仿的一方努力使自己“像”或“近似于”被模仿的另一方。模仿说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手里才真正理论化。柏拉图的模仿说认为艺术家的感官知觉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而只能显露表面现象,因此,艺术只是虚假的幻影,不足为信。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模仿活动同样可以通向真理,可以揭示事物的真实本质。

(4) “表现”说

它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人类心灵的一种表现。这种观念早在古希腊文艺思想中就露出端倪,如柏拉图关于诗歌创作的“神灵凭附”说等。后被浪漫派艺术家、理论家所提倡。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强调“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味起来的情感”;雪莱则声称''一般说来,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这就是说,“诗”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的主体心灵的主观表达,是一种能够引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感性力量。

(5) “移情说”

它相信对象之所以美在于人把情感移入对象中。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占支配地位的艺术创作理论之一。“移情作用”这个词最初由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釆用,后来立普斯对“移情作用”做了系统的深入。他在《空间美学》这部书里,举古希腊建筑中的“多利克”石柱为例,对移情作用作了详细说明。

(6) “原欲升华”说

它认为艺术创作来自个体原欲的升华。精神分析美学产生于20世纪初,弗洛伊德以此为理论基础, 认定艺术创作行为是人的原欲的升华,对现代艺术学产生很大影响。在他看来,人的心理最深层的动力或 原始的基础,不是理性、意识,而是本能、无意识,其内容就是原欲或“力比多”。“力比多”作为人的 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其目标是寻求快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这种欲望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于是它便受到压抑,退缩到无意识深层,其结果是产生痛苦、焦虑,甚至导致精神失常。

7. 如何理解当代艺术创作的特征?

参考答案:从当代艺术的实际状况看,艺术创作已不再像康德美学所标举的那样单纯凭借个体想象力的自由驱使,而是日益呈现出个人创造行为与主流价值体系的整合要求、文化产业体制的商业营销活动相交融的新特征。

(1) 个性化仍是艺术的生命

无论当代艺术如何演进,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依然重要,是艺术的生命。法国“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特吕弗甚至认为:“电影较小说更有个性,像忏悔,像日记,是属于个人的和自传性质的。年轻的导演们将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叙述他们的经历。”他的影片《四百下》以他自己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为原型,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戏剧化的、倾向于写实性的艺术手法,深入地展现了小主人公安托万孤独、 敏感、苦闷、叛逆的内心世界。

(2) 产业化体制的制约作用

当代艺术的产业化进程决定了艺术不再单纯是艺术家个性的挥洒园地,很大程度上是当代文化产业体制的体制化结果。特别是电影,它不再可能纯然是导演个人才情在银幕上的纵情挥洒,不再仅仅是他们的不计票房乃至摆脱文化管理体制的制约的自山创造,而必须首先适应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要求。

(3) 在产业化体制下创作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品牌

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新特征在于,需要让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沿着艺术产业化的体制轨道运行,直到 打造出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品牌。例如冯小刚的贺岁片一向广受市场和主流价值体系认可,同时又不失某种属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的个性特征,从而具备当代艺术创作的典型特征。

总之,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社会群体整合诉求、大众文化心理需求和创作者个性表达要求之间的 平衡与统一。

8. 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创作论“感兴”传统?

参考答案:感兴论代表了中国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认识,构成一种深厚的历史传统。

(1) 审美的起源

孔子最早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汉儒大都倾向于以“美刺”解释比兴。魏晋以后,随着“诗缘情” 观念的提出,触物起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应地,“兴”开始从一种修辞手法发展为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尽管作为"六义”之一的兴的影响仍在,但兴的重心,已不在传达方式而在心物相感了。

(2) 审美感兴的三大特征

①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发生在瞬间的直觉

岑参心中灵光一闪,沟通了北国飞雪与南国梨花之间的奇异关联。审美感兴就这样翩然而至。陆机说: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则描述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审美感 兴是艺术家对于人生某个刹那的永恒直觉。

②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

德国美学家席勒说过,美在于“活的形象”。离开了生命,不见了形象,审美感兴就无从谈起。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积极进取精神只有依托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想形象才不致堕入玄虚。

③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个体的亲历体验

岑参把边关萧索苫寒的雪景化作一片绚丽烂漫,显示出高度个人化的豪壮情怀。清人沈德潜由此做出 '‘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的定评,翁方纲也认为“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以边塞之作, 奇气益出

从上面的讨论可见,审美感兴是艺术家日常经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历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直觉或 顿悟。

9. 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试结合各门类艺术的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艺术创作过程是具体艺术作品的生成过程,大致包含感物、感兴、伫兴、意兴、神思、定兴等几个基本环节。

(1) 感物

这里所说的“感物”或“物感”,与西方那种作为神灵附体的带有神秘意味的灵感不同,不过是一种来自日常生活过程本身的人生意义直觉,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一般说来,感物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初始阶段。当然,对音乐这种抽象直观艺术而言,作曲家可能不用到某个确定的生活第一线去,也仍然能够展开创作活动。

(2) 感兴

感兴与感物其实是难以分割的。感兴就是感物起兴,强调艺术家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例如唐代“草圣”张旭有“张颠”的雅号。他性格豪放,常在大醉后提笔落墨, 一挥而就,但见书法龙飞凤舞,仪态万方,酒在他那里成为进入艺术创作状态的灵媒。单靠丰富的材料和经验的积累,并不能确保马上创作出佳品来。中国现代诗人郭沫若便是突然受到了诗兴的袭击而写了《地球,我的母亲》。

(3) 伫兴

有时艺术创作不能仅仅依据一次或两次感兴,而往往有赖于平时积累和储备感兴——这就是伫兴。伫,有久立等待和贮积的意思。伫兴,就是等待和贮积感兴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伫兴要求艺术家首先不是以艺术家的身份,而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生存,去承受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这正意味着对生活的深层感受、理解、想象等积累和深化过程。广义文化修养的累积对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同样重要。艺术创作过程的顺利展开,有赖艺术家各方面丰厚的感兴储备。

(4) 意兴

“意兴”或“兴意”是“兴发意生”的简称,即艺术家在“感兴”勃发之时往往伴随着“意”的生成, 指在感兴的瞬间产生艺术发现和最初的艺术语言与形象火花。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神思

神思,是指艺术家精心构思组织感兴使之成为感兴修辞系统的过程,也可称作“构兴”阶段。刘勰在 《文心雕龙》中把艺术构思的“枢机”归结为“辞令”,也就是艺术语言一形象的表达。艺术家神思的展开与其想象力和无意识活动有密切关联,并且在影视、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神思更多带有集体创造性特征。

(6) 定兴

定兴是指艺术家使内心创构的感兴修辞系统变成完整的艺术文本,并能提供给读者或观众加以品鉴的过程,包括通常所说的“二度创作”和修改、润饰等。定兴在文学等艺术门类中主要体现在修订环节。

总之,大致经过感物、感兴、伫兴、意兴、神思和定兴等几个阶段,面向读者或观众的艺术作品就宣告诞生了。

10. 个人的个性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个性化是艺术的生命。无论当代艺术如何演进,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依然重要,是艺术的生命。 法国''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特吕弗甚至认为:“电影较小说更有个性,像忏悔,像日记,是属于个 人的和自传性质的。年轻的导演们将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叙述他们的经历。”他的影片《四百下》以他自己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为原型,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戏剧化的、倾向于写实性的艺术手法,深入地展现了小主人公安托万孤独、敏感、苦闷、叛逆的内心世界。

11. 审美感兴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发生在瞬间的直觉。比如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形容边塞异域风光的名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心中灵光一闪,沟通了北国飞雪与南国梨花之间的奇异关联。审美感兴就这样翩然而至。

(2)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德国美学家席勒说过,美在于“活的形象”。离开了生命,不见了形象,审美感兴就无从谈起。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积极进取精神只有依托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想形象才不致堕入玄虚。

(3)审美感兴是艺术家个体的亲历体验。岑参把边关萧索苦寒的雪景化作一片绚丽烂漫,显示出高度个人化的豪壮情怀。

论述题

解题思路:论述题的考察形式一般分为四种。下面就直接给出大家答题思路了。

一、直接提问型(题目中直接把问题提出来)

论点+论据(引证或例证)+主观评论

二、论点分析型(题目给出某个艺术家或文艺理论家的一个论点,然后要求你去分析它)

论点描述+论点分析+主观评价

三、举例说明型(给出一个观点,让你举例来证明)

论点+例子+例子分析+主观评价

四、现象分析型(给出一个现象,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

论点+例子+例子分析+主观评价

评分标准,一般会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然后按档次评分。以一道30分的论述题来看,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五档:

五档评分
第一档次:26-3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观点新颖、论据翔实,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论述精辟,字迹优美,行文流畅,文采丰满。
第二档次:21-25分中心明确、结构较为完整,逻辑层次比较清晰,文从字顺。
第三档次:16-20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尚完整,语句比较通顺,有少量语病和错别字。第四档次:11-15分中心不太明确,结构不够完整,层次不甚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较多语病、错别字。
第五档次:0-10分偏离题意,结构残缺,层次混乱,思维不清,语句严重不通。书写字迹潦草混乱。

注意:回答这一题,每道题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1000字左右即可。

另外因为这几年考试开始越来越注重考察考生表达能力,论述题变得越来越开放,很多同学会因此心慌,在这里和大家说一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害怕心慌,题目越开放,就代表你回答的面更广,你可以写的东西更多,哪怕你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背下来,但仅凭学习《艺术学原理》所培养出来的直觉,你也可以把这道题写满哒!

【例如】

1. 艺术创作的当代特征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吗?

参考答案:

(1)个性化仍是艺术的生命

① 法国“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特吕弗的著名影片《四百下》以特吕弗的少年坎坷经历为原型, 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戏剧化的、倾向于写实性的艺术手法,展现小主人公安托万孤独、敏感、苦闷、 叛逆的内心世界。

② 陈凯歌的《黄土地》通过黄河和黄土地的“流淌着的安详和凝滞中的躁动”展开文化反思。

③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试图构造以“飘舞的红旗”“喧闹的锣鼓”和“狂奔的孩子”为代表的 有力声像重拾青春记忆。

④ 张艺谋凭借《英雄》展示了 “一种新的中国电影美学——暂且叫做视觉凸现性美学”。

(2) 产业化体制的制约作用

① 1993年1月5日,随着《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正式文件下发,新的电影制播体制必然会对中国电影导演的创作观念产生重塑作用。

② 张艺谋的《英雄》树立了导演个人独特视觉美学追求与现代电影制作发行体系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较好融合的一个范例。

(3) 在产业化体制下创作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品牌

冯小刚从不以“精英”自诩,对自身市民身份有明确认同,擅长以一种温情、平视的方式去描述都市 小人物或平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悲喜剧。

【更多例题】

2. 请论述审美感兴的三大特征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发生在瞬间的直觉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于人生某个刹那的永恒直觉。

(2)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

① 德国美学家席勒早就说过,美在于“活的形象”。离开生命,形象不见,审美感兴就无从谈起。

② 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积极进取精神依托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想形象才不致堕入玄虚。

(3) 审美感兴是艺术家个体的亲历体验

① 岑参将边关萧索苦寒的雪景化作一片绚丽烂漫,显示出高度个人化的豪壮情怀。

②沈徳潜和翁方纲分别做出“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和"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的点评。

3. 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谁?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艺术创造的主体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也是艺术创造的首要因素。艺术家是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首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唤起艺术情思,再把这种艺术情 思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加以表现,从而创造岀艺术作品。艺术家是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人,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

(2)艺术创作的过程

①感物

感物是一种来自日常生活过程本身的人生意义直觉,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与西方那种神灵附体的带有神秘意味的灵感不同。

② 感兴

感兴与感物难以分割,感兴就是感物起兴,强调艺术家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

③伫兴

艺术创作不能仅依据感兴,而往往有赖于平时积累和储备感兴——这就是伫兴。伫,久立等待和贮积的意思;伫兴,就是等待和贮积感兴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伫兴要求艺术家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生存,承受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这正意味着对生活的深层感受、理解、想象等积累和深化过程。

④ 意兴

“意兴”或“兴意”是“兴发意生”的简称,是指艺术家在“感兴”勃发之时往往伴随着“意”的生成,是在感兴的瞬间产生艺术发现和最初的艺术语言与形象火花。

4. 一部电影想要上映须经过哪几个步骤?它属于艺术创作的哪个阶段?

参考答案:

(1)中国内地电影

① 制片单位自审,确保影片在思想内容和技术质量上没有问题;

② 由制片单位向广电总局递交审査申请书:

③ 审查委员会举行看片,正式进入审查流程;

④ 审查委员们提出意见,意见越多说明影片的问题越大,如果没有意见,即直接通过审査;

⑤ 广电总局向制片单位回复“修改意见”,制片单位须按照“修改意见”对影片进行修改,然后将影片递交审查委员会进行复审。如果没有问题,即可得到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如果还有问 题,继续修改,直到能通过审查。

(2)属于艺术创作的定兴阶段

定兴,是指艺术家使内心创构的感兴修辞系统变成完整的艺术文本,并能提供给读者或观众加以品鉴 的过程,包括通常所说的“二度创作”和修改、润饰等。一部电影想要上映,必须经过以上几个过程才能 最终呈现在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