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预示着什么意思(7月21日预示着什么意思请解答)

即将迎来大暑节气,农谚说“大暑中伏前,必定为荒年”,2022年是大暑前,还是大暑后?这句俗语有什么道理吗?

为什么2022年是“大暑中伏前”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与小暑节气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暑者热也,大暑表示非常炎热。

“禾到大暑日夜黄”,进入大暑节气,一季稻孕穗、春玉米吐丝,很多秋收作物都进入生长后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俗话说“大暑无雨,谷里没米”、“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无雨秋边旱”,如果大暑期间没有降雨、雨后天晴气温不高,那么一季稻、春玉米等秋粮的籽粒就不饱满,秋粮作物就有可能歉收。

因此,要想秋收作物丰产,大暑期间需要有充足的雨水、强光照,以促进农作物籽粒膨大和有机质积累。所以,老辈人忌讳大暑期间天不下雨、天气不热,希望大暑期间既有降雨,同时,雨过天晴出现气温回升。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干支纪历规定: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这里的“庚”,即10天干中之一。

今年夏至为阳历6月21日,这天干支日为“乙巳日”,其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庚午日”。从“乙巳日”到“庚午日”共有25天,所以今年阳历7月26日入中伏。

今年7月23日迎大暑,而7月26日入中伏。这刚好与老话“大暑中伏前”的说法相吻合。按照老辈人的说法,意味着下半年是荒年,今年秋粮或将歉收。

“大暑中伏前,必定为荒年”有道理吗?

在古人看来,大暑、中伏都是一年中集中酷热的时候,会让人们产生“上蒸下煮”的感觉。如果大暑节气赶在中伏之前到来,则延长了酷热天气持续的时间;反之,酷热天气变短了。

举例来说:

2021年是大暑中伏后:7月21日中伏、7月22日大暑,中伏包含了大暑,故最热之时最长20天,中伏的第18天才立秋。

2022年是大暑中伏前:7月23日大暑、7月26日中伏,大暑后3天才是中伏,故最热之时最长23天,中伏的第13天就立秋了。

因此,大暑在中伏前由此带来了2个变化:

1、延长了酷热天气的持续时间;

2、中伏里更早迎来立秋节气。

老话说“伏天半月无雨地冒烟”、“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三伏天正值秋收作物灌浆、扬花的关键时候,这个时候既需要充足的光照,也需要足够的水分,两者缺一不可。然而,酷热天气很容易引起伏旱。伏旱会造成长时间的降雨不足,进而难以满足农作物的水分需求,自然会造成粮食减产。

老话还说“早秋丢,晚秋收”,中伏天里早迎来立秋,预示着秋天早到来,气温也将更快转凉,进而造成无法充分保障水稻、玉米都需要的强日照、高气温,生长积温不足就不利于灌浆乳熟,就会增加籽粒的空壳率、降低千粒重。

对于秋粮作物来说,如果晚立秋,热得稍微久一点,农作物接受的强烈日照就会更长些,果实就能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反之,早立秋,农作物有可能因生长积温不够而贪青晚熟、籽粒不饱满,进而引起减产。

农谚“大暑中伏前,必定为荒年”,表达方式的确有点夸张,但它反映出今年立秋来得要早一些,会缩减农作物的生长积温,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秋粮作物灌浆、乳熟。换个角度看,粮食能否丰收,除了需要“天时地利”保障以外,更要看有没有具备“人和”,即农户们的田间管理是否做到位了。

总的来说,很多农谚是旧时农耕生产过程中实践总结出的经验,尽管有些距离现代农业较为久远,但包括“大暑中伏前,必定为荒年”在内的很多农谚,对现在农业生产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不管怎么说,期待2022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下半年有个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