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时代什么用(时代的房子)

抗震房屋建筑是当前土木工程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课题之一。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设防烈度在6---7度,及可抗6级左右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

抗震等级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抗震房屋设计图

抗震等级一般分为一级至四级,分别是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

建筑工程的四类抗震设防:特殊设防类(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例如:核能发电站、大型危化品仓库、大型水电站等)。

重点设防类(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与生命有关的建筑物,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例如:机场、车站、港口、等)。

标准设防类(丙类):指大量的除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以外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学校、商场、医院、人员密集型住宅小区等)。

适度设防类(丁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一般乡村民房、一般乡村生产构筑房等)。


抗震房屋构筑要素

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地震发生时是通过地面的摇晃和颠簸使房屋各部分质量也有了反应和加速度,所以房屋各部分都受到地震力的作用。就像使用人们用筛子筛东西,人拿着筛子来回摇晃和颠簸,虽然没有用手指直接去触碰“所筛物”,但个个“所筛物”都会在筛中滚来滚去。除了震中区外,地震对房屋以水平向摇晃为主。地震区的建筑都要求有抗侧力结构,如抗震墙、支撑等。这些结构平时看看没什么用,还碍手碍脚,但在大风、大震下却是救命的。有的人买了房子,大肆装修,唯恐其不通透,开洞不大不过瘾。地震来了,不但自己倒霉,还会让邻里遭殃。

另外,房屋抵抗变形的“刚度”与抵抗破坏的“强度”也有关。房屋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小叫刚度,抵抗破坏的能力大小叫强度。轻一点的房屋建筑比重的对抗震有利。质量小了,地震力也小了。但房屋也不是愈刚愈好。很厚的墙,也许可以承担更多的垂直重力荷载,但有时会引来更大的地震力。在同一栋房屋中,地震力也是按刚度分配的,刚度大的分得多。最怕是刚度大而强度小,比如很厚的砖石墙,刚度很大,但强度又不争气,顶不住这么大的力,一旦发生地震就容易倒塌。所以抗震房必须设计施工得当,刚柔相济才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所述目的仅在于分享与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指导或建议。)

鲁山县应急管理局防震减灾中心王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