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电力、煤炭、保供的问题很多人关心,我特意看了上一次周期品种大涨时的相关事项。
其中一个重要事项是长协。
没错,长协并非新鲜事,十年前曾经也轰轰烈烈,甚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更远。
我统计了中国神华从2006年到2021年年中期间的煤炭销售数据。
只说说长协。
所谓长协,就是煤炭长期采购协议。
比如使用煤炭的火电厂,和煤矿签订长协,约定以何种价格采购多少煤炭。
时间跨度是一年,那么这种就是年度长协。时间短至一个季度,就是季度长协。
当然,其中定价基准以及定价周期如3、5年之类的,我们不去细较,大致长协就是这么个逻辑。
好处呢,自然就是平抑煤价的市场波动,给发电厂更稳定的货源。即便是在煤炭价格飙涨的情况下,火电厂也不至于买不起煤炭。
电力关系国计民生,还是很要紧。
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当时貌似煤价最高已经过了一千。
这自然给不便涨电价的火电企业带来潜在沉重负荷。好在,长协保供起了大作用,使发电成本降低不少。
长协之下,不管煤价涨多少,卖给电厂的煤炭都不会涨得过于夸张。
另一方面,市场煤价飙涨,对于很多煤企,自然也不会带来过于夸张的利润膨胀。
这是2011年应证的逻辑。想来,这一次也不会差太多。在煤炭紧缺时节,煤矿企业利润会增长,但不会爆棚。
但是呢,历史总会重演,但却不会简单重复。
2011年高点之后,由于供给持续增加,此后煤炭价格一路向下。
至2015年,煤价大幅跌破成本线,来到十年低点,煤矿企业普遍亏损,相当惨烈。
值得一说的是,从2006年开始(中国神华在2007年上市,因此查不到2006年前的数据),中国神华一直是有长协价煤炭的,但到2013年开始,长协就没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源远流长的长协合同被撕毁了,但或许是市场上能拿到跳楼价的煤,所以没人愿意给长协了吧。
直至2016年供给侧后煤价开始走高,并且此后长期维持相对高位。
到2018年,中国神华再度开启长协订单。
没办法,电厂又有点恼火了。因为不能涨电价,在煤价涨太高后,火电厂真的有些抵不住。
从2018年开始的这一轮长协,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终止。
但可以想见,长协对煤炭企业利润的压制,是有决定性逻辑的。
当然,煤炭的主要作用本来就是用来发电。如果电价飙涨,付出成本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本轮煤炭行情,其实很有意思。应该没完,但不会有太大空间。
虽然电力和猪肉一样。当前面临结构失衡。
但电力上下游玩家主要是国企。
而养猪的,大多是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