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游戏机是什么意思(8位16位游戏机什么意思)

挖掘尘封的故事,重拾遗失的经典。赵小私频道专栏 [电子游戏异闻录] 网罗游戏界不为人知的故事,与你一起见证。

大家在阅读一些游戏主机怀旧题材的文章或游戏介绍时,总会看到8位红白机、16位MD游戏机等等,偶尔也能看到32位机和8位机之前的故事,今天我们主要说的就是8位、16位这些好像能看懂,但还是一脸懵的头衔。

说起“噱头”我们还得提一下小米。当年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可以说让互联网营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战场,自小米开始,手机这一终端的宣传不再谈待机、外观、价格,而是一条一条列举出硬件的名字,XX处理器,XXX毫安时的锂离子电池,XX材质的屏幕玻璃等等......事实证明,小米的广告策略确实比较高明,以至于现在所有的电子产品终端都是罗列硬件的方式来彰显性价比。

小米和家用游戏机有什么关联呢?且听我继续说下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任天堂的FC游戏机(红白机)趁火打劫垄断了北美市场,甚至在日本和其他主要地区也隐隐有当老大的迹象。世嘉接连发行了SMS游戏机、SMⅢ游戏机来对抗FC,试图分一杯羹,虽然有些销量,但仍无法动摇FC的垄断地位。于是在1988年,世嘉发行了MD游戏机(Mega Drive)。

68000

MD主机搭载了两台处理器,主处理器是16/32位的摩托罗拉68000CPU,为了向下兼容SMS,Zilog Z80作为次处理器也焊在机身内。当时机身上印刻的巨大logo——16-BIT正式将家用游戏机推入硬件性能(宣传)战场,也宣告第三世代游戏机的竞争开始白热化,从而进入第四世代。

试想下,如果MD游戏机不以差异于FC的噱头进行宣传,以当年任天堂的统治力,在第三世代怕是少有对手,可以说16bit这个打法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回看,都非常高明,价值千金。

初代MD(日版)

在民间,称呼MD主机有一个接地气的说法“黑机子”,因为其使用的卡带为黑色,故此命名。不过国内我们看到、玩到最多的应该是下面这个MD2代,即1993年发行的MD2。

MD2

世嘉在2018年为了纪念MD发售30周年,宣布将发售一台支持HDMI的MDmini主机,自带经典游戏,将于2019年9月全球发售,官方支持中文。一台游戏机让80后、90后重回小时候,或许对于怀旧感,MD要比FC更扎实,毕竟有小霸王存在嘛。

主机上印着大大的16-bit字样就是为了和FC分庭抗礼,因为FC属于8-bit游戏机,在玩家选购的时候当然会倾向于更强劲的主机性能,毕竟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可MD的辉煌并没有随着发售很快到来,要等到第四世代的正面对抗才彰显其竞争力,当时FC依旧以其大量的经典游戏制霸市场,不过MD最终的成绩(3075万)还是足以让它稳坐史上最佳游戏机之一的位置。

雅达利2600

我们继续说回8bit和16bit,这里的8位和16位主要是用来描述当年游戏机搭载的处理器。雅达利2600 游戏机作为标准的8位游戏机,其使用的CPU是MOS 6502和6507,这款处理器是摩托罗拉6800处理器的廉价版,运算性能不弱,用于家用游戏机恰到好处。而FC游戏机依旧选用6502的特殊处理版,也是为了保障运算能力的基础上用低价抢占市场。

FC画质(DQ)

作为8位机,游戏的最终呈现受制于设备的机能,所以也有了很多那个时代的独有风格。即便现在很多新发行的像素游戏力图还原当年FC时代的观感,但其核心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FC的输出像素尺寸为256*240,现在复古的像素游戏只能把像素点硬生生放大,才能达到当年的效果,更何况当时FC的可选色彩并不多,也才有了FC经典的配色。

FC画面用现在的屏幕来看具有很高的表示度,可是别忘了以前的电视设备分辨率不高,而且作为家用游戏机,玩家离电视机的距离还比较远,所以观感要比现在好一些,起码兴奋阈值没有现在这么高。

MD画面(幽游白书)

世嘉的MD则是重点宣传16bit的CPU,这让游戏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而且操作也会自由了许多,从手柄就可以看出来,FC手柄的方向键只有上下左右,但世嘉的MD游戏机因为性能更好,所以可以移植后面火爆全世界的格斗游戏,也就有了史上手感最好的立体式方向键。从画面来看,16位机已经把8位机远远的甩在后面。

超级任天堂(SFC)

超级任天堂(SFC)就是任天堂在感受到世嘉MD16bit的压力后,在2年后也就是1990年发布的。任天堂加入16位机的战场,也就拉开了家用游戏及第四世代的序幕。虽然MD生于第三世代,但它还是在某种意义上动摇了FC的地位,虽然在SFC与MD的竞争中,依旧是任天堂的SFC见上风,可世嘉依旧是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有趣的是,1981年任天堂立项FC时,原本计划用更加先进的16位CPU和键盘之类的东西,但山内溥拒绝,他的要求是“比对手便宜,但一年内不能被对手超越”。

大家可能会对这个背景有两个疑问,1.家用游戏机为什么要设计键盘?当时赶上北美游戏萧条,世界各地媒体大肆渲染唱衰家用游戏机,所以FC最开始走的是家用电脑的角度,Family Computer就是它的本名。2.其实在更早的60年代就有了性能更好的CPU,别说16位,连64位都有,只不过那是当时的超级计算机才会用到的东西。作为家用游戏机,更多的时候都是作为新年礼物给孩子们玩的,所以大多均价在200美元左右,价格越低,竞争力越大。所以当时任天堂在8位和16位CPU中间选择了8位。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才有了FC时代那些经典。

任天堂64

在16位主机之后的竞争,就来到了32位的世嘉土星和64位的任天堂64,因为性能的高度进化,所以这个世代的游戏竞争已经是3D游戏的主场了,什么色彩、画面、移植之类的都不算重点。可惜的是这个第五世代的竞争中,任天堂和世嘉都各自犯了错误,而让另一个家伙成功亮相。

PlayStation1

世嘉土星沿着8-16-32的顺序推出了32位主机,使用光盘作为游戏载体,虽然双处理器很拉风,但太急着和任天堂64对抗,没有太多第三方游戏开发商来制作,所以市场占有是非常失败的;反观任天堂64,虽然直接跳过32位处理器来到更高的64位处理器,但还是非常守旧的使用卡带作为游戏载体,造价高对于第三方游戏开发商很不友好,因为成本关系,任天堂64的卡带价格也高于光盘。

老大老二打架,索尼PlayStation却成功出世了,跳过前几个世代的竞争,直接参与第五世代的角逐,32位处理器、光盘载体、对第三方更好的政策,让索尼PlayStation一出道就和任天堂分庭抗礼,甚至隐隐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市场占有率高达51%。此时的世嘉则是一蹶不振,渐渐退出了家用游戏机战场。

下一个三足鼎立还要等微软入局,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后记

第五世代之后的家用游戏主机战场,仿佛不再强调处理器性能,而是在比拼综合吸引力,任天堂64虽然卡带劝退,但有《时之笛》续命,任天堂靠着神仙一样的游戏制作人不断向前,可最先打处理器性能的世嘉却被PlayStation取代,更别说更早时期的雅达利。

16bit虽然是营销宣传手段,但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家用游戏机的换代,在硬件更新的过程中又不断创造出更多经典的游戏,可游戏公司的命运并没有那么简单,不尊重市场涸泽而渔的雅达利是例子,急于竞争却丢掉份额的世嘉也是例子,只做游戏不做生意也是例子(任天堂64使用卡带载体的理由也很充分,但就是因为成本太高,第三方不愿意合作)。

家用游戏机到第五世代只是整场战争的一半篇幅,而到现在,这场争端依旧没有结束。谷歌流媒体主机(游戏)的概念又横空出世,它势必挑战现有的索尼、任天堂、微软三足鼎立的格局,它将让家用游戏机走向何处,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