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15日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村里过年味儿更浓#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是今年上元节,十五的月亮十七才圆。是什么原因让今年的上元节(2月15日)里的满月姗姗来迟?

满月不走寻常路,从十五“改天”十七见:

今年上元节2月15日。上元又叫元宵,在古代是男 女花前月下谈情说爱观花赏月翘首以盼的日子。于是,在十五赏月便成了习俗。

但是遗憾的是,今年上元节没有满月可赏。据紫金山天文台2月11日发布的末来一周天气消息可知,今年本应在2月15日出现的满月不走寻常路,要在2月17日零时56分才会出现。这是天文台根据今年“朔望月”测算的结果。

图片:满月示意图


不过,从近几天的天气状况来看,估计上元节也得不到满月的欣赏。因为在清江鹤寄居地,未来一周特别是在2月17日这天,天气状况为多云转晴(局部地区为多云),气温在5℃~14℃间,偏东风2~3级。

满月“姗姗来迟”与黄经角度差有关:

古人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反映的轨道称为黄道。将各类天体在黄道上的经度坐标称为黄经。现行的农业24节气,就是根据黄经度划分的。亦即将太阳黄经360度,以春分为起点(黄经度人为设定为0度),按每15度为一个节气,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

每月的初一(朔日朔月),太阳与月亮的黄经角度相同,所以月亮随太阳同降同升,故在晚上看不见月亮。到了每月十五日,太阳与月亮的黄经角度差为180度。这时站在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月亮的全部。即为满月。古人称为望月亦即满月。

与此相对应的每月初七(或初八),月亮与太阳的黄经角度差为90度,人望见月亮是东边暗西边亮,月亮在上半夜偏西面出来。人们就把这种形状的月亮称为上弦月。

图片:凸月示意图


而过了十五到了每月的二十二(或二十三),人们发现月亮在上半夜是不露脸的,到了下半夜才从东边出来,而且看到的也是月亮的东边半圆。

满月“姗姗来迟”与“朔望月”的时间长度有关:

首先我们要弄懂农村经常提到的朔日与望日是什么意思?与朔月与望月有何联系?

我们知道在天体之中,月亮是围绕地球转,地球带着月亮围绕太阳在自转的同时,斜着身子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自转一圈为一天。

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月,亦即为一个朔望月。时间长度为29天12时44分2.8秒。由于初一的月亮与太阳黄经角度相同,因此在每月的初一时看不见月亮,初一为朔日所对应的月亮称为朔月。

图片:峨眉月示意图


而到了每月十五,月亮与太阳的黄经角度为180度,人们可以看到月亮的全部(实际上太阳与月亮在地球的两侧)。月亮最圆的这天为望日,对应的月亮称望月,又叫满月。

由于月亮绕地球绕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在天体中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月亮绕地球绕行的速度并不是一致或匀速的,而是有快有慢,这样每个月“望”的时间就出现“误差”。

满月出现的时间可就在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这4天时间之中的任一天。根据天文统计,以出现在十五十六这两天的时间概率最高。所以,就有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十五的月亮十七圆”更多的只是个“意外”。

满月“姗姗来迟”与太阳照射地球和月亮角度相关:

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的光亮来源主要是太阳。亦即月亮把照射在它身上的太阳光一部分反射出来。

图片:城市无月的夜晚


由于月亮,地球和太阳间在自转与公转过程中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月亮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重合有时不重合,有时小部分重合大部分不重合,有时大部分重合小部分不重合,就出现了月亮的阴晴圆缺。

故在朔日人们望见的月亮是背面(阴面),看不见月亮。在望日望见的是月亮全部从太阳上反射的光(正对着面),故为满月。

结语:人们通过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制定了太阴历,把月亮相继2次出现具有相同月相所经历的时间界定为“会合月”,确定了一个月的时间长度。把农业24个节气所历经的黄经角度360定为一年。这对于农业的四季应时生产很有指导意义。

图片:朔望月与太阳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