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谢客的谢是什么意思(闭门谢客啥意思)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诗中一开始就以存心不良、行为不轨的男方出场,写“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过去有一个霍光家里的奴才,名字叫作冯子都,倚仗着霍光身为大将军的权势,调戏一位酒家的胡姬。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一个人在春天的时候当垆卖酒,这就给了流氓一个机会。不过,在写霍家奴的调戏行为之前,诗人先大篇幅地描写胡姬的装扮,无比华丽,是“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之所以如此的夸张的描述胡姬的装扮,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从外表来说,胡姬是非常美丽的,因此极力渲染她的外观之美;第二层以外在的华丽来展现内在道德之美,也就是象征胡姬内在坚贞的品德。

在汉乐府民歌里,写女性的服饰装扮就是在象征她的品德身份,服饰装扮越是华丽耀眼,她的品行德操就越是崇高贞节。

在这样华丽的外在描写之后,诗人响应了故事一开始的源起,把霍家奴“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的情况加以具体叙述。诗中接着说:“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这首诗里,“金吾子”是用来对霍家奴的美称,这是一种礼貌的行为,显示了胡姬的良好教养,也其实明褒暗贬,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

接下来的六句诗:“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详细地描写了霍家奴是如何纠缠胡姬的。

于是胡姬决定不再客气隐忍,开始奋力反击了,她“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胡姬接着义正词严地说话了,她大义凛然地教训冯子都,说:“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你们男人总是喜新厌旧,更爱后来再娶的年轻妻子;而我们女子却是看重前夫,忠于旧情。

最后,胡姬表明“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多谢”的“谢”字,其实不是今天所以为的“感谢”的“谢”,在古文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用在这里都可以讲得通。

第一个解释是“谢绝”“闭门谢客”的谢,表示推辞的意思。这么一来,“多谢金吾子”就是对霍家奴的大力拒绝,这是延续了前面胡姬的刚烈作风。第二,在这里也可以把“谢”字解释为“告诉”,带有非常郑重的语气和态度。那么“多谢金吾子”就是对霍家奴的郑重说明,也是前面义正词严的余波,但是稍微温和一点。第三种解释比较特别,也更深刻,如果把这个“谢”字看作“谢罪”的意思,向人道歉认错,这也未尝不可,而且可能更加意味深长。

整首诗从柔到刚,最后再从刚到柔,也就是先礼、后兵、再回到礼,层次的变化更丰富,也让胡姬的性格更立体,更有魅力。

在汉代的乐府诗里,这种女子抗拒权贵之诱惑的作品是常见的,另一篇《陌上桑》就是更知名的作品。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