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2019年开始医疗行业类基金的定投,试水的医疗基金一共有5支,到目前为止,优化掉的有3支,还剩下2支在坚持定投。
被优化掉的医疗基金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中海医疗混合A、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
被优化的理由主要是:
1)易方达沪深300医药,这只基金规模只有2亿元出头,属于盘子偏小的基金。虽然理论上说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时,可能会面临清盘的风险,但在实操的过程中,我会把这个最低门槛值提高,比如说5亿。
2)中海医疗和富国精准医疗,这两只基金我最早在支付宝上看到并定投的,但随着我对基金研究的不断深入,再回头检视基金相关指标的时候,发现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刚接手不久,而且资历尚浅,所以也就被自己列入了待优化的list。
以上这些支医药基金在我的支付宝账户里,都已经清仓了。不过,也都是有了一定的收益率才全部卖出的,符合我对基金定投止盈不止损的原则。
下图是我支付宝账户这几只基金的绝对收益值,查不到收益率了,但我自己设定的止盈收益率一般会在30%上下。
还在蛋卷坚持定投的两只基金是: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和赵蓓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
这两只基金,我自己更偏向于赵蓓的这只基金,从我自己定投的数据来看,也确实略胜于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这只基金规模太大,摊薄了收益)。
从基金业发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来看,赵蓓的工银瑞信也确实不俗。
这两支基金也是我今年为数不多、浮盈的基金。
那我为什么会去选择波动比较大、风险比较高的医疗类行业基定投呢?
选择的背后,是自己这些年在对医疗健康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和自己作为一个重度的医疗服务使用者,亲身观察和实践的认知总结。
在做保险经纪人之前,我之前的工作是企业管理咨询,也就是面向企业提供战略、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产业研究,是我过往10年企业管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功底。
我是在2017年初,选择把医疗健康产业作为自己一个聚焦的研究方向,这一扎进去就是5年。
这5年的时间里,医疗健康里面的很多细分领域,如创新药、医学影像、高值耗材、基因检测、医美、AI+医疗服务等,我和我的团队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并输出过很多的报告,有的是为客户定制,有的是作为常规研究。
经过这5年的积累,在我的脑海中,有一张医疗健康的大版图:
而且,无论是西方医疗发达国家,还是看国内市场,长期看,医疗健康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和赛道。
1、从整体市场看,优质的医疗资源是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经济学规律如此。这是供给侧。
2、从需求侧来看,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甚至以前都未出现过的疾病,会越来越多的出现。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命质量的重视,生命价值观的改变也催生更多的医疗需求。
再说几个我的日常观察:
1、智能手机的兴起,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想想这些背后带动了我们身边比较熟知的产业呢?中小学生都开始用平板或者手机上网课了,在线教育也火了吧?有眼睛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吧,专业的眼科医院出现了吧,爱尔眼科的股价就这么一去不复返;在线挂号、问诊、买药等等的都出现了吧?……
2、颜值经济的兴起,医美火了吧?新氧成了国内第一支赴纳斯达克上市的医美企业,虽然行业饱受诟病,但却依然阻挡年轻人爱美的心啊。想想,这里面还有哪些机会?
3、还有中医的兴起。2015-2018年,我在中日友好医院做牙齿矫正的那三年间,亲眼见证了中日友好医院临街的一栋楼被挂上了中医科和整容诊室的牌子。另外,我自己也是中医服务的重度体验者,因为严重的孕吐以及不明原因的疼痛症状,我去私立连锁的正安医馆就医,医生的服务态度、医馆的就医环境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在私立医馆产生的费用社保是不报的,但我在付款的时候,看到了一些保险公司的直付服务,店员告诉我,高端医疗是可以报的。
彼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高端医疗。
4、奶茶店的兴起已经有一两年了,思考一下,年轻人一天一杯奶茶的消费习惯,这会带来若干年后这部分群体什么疾病的出现?这个疾病的出现,又会如何影响后续的就医和康复呢?
……
说这些其实是想说,除了埋头的案头研究,最深的商业逻辑和商业智慧,就藏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周边。我们要多养成观察到一个事物的出现,往下一步、再下一步思考,它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这个影响又会影响哪些产业?和我们的联系又在哪里?
现在,转型保险经纪人之后,我对医疗健康的持续研究和关注并没有结束。
保险中两大险种,重疾险和医疗险,就是这个大产业中医疗服务板块中医疗支付的延续。之前,对于医疗产业以及创业公司形态的理解,也让我更好的理解保险公司设计这类产品的逻辑。
这个过程,也让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查理芒格提到的投资建立多学科的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但是,投资医疗健康行业的风险肯定也是存在的,受疫情和医疗政策的影响很大,因此波动也很大,并不适合做短期投资。2021年,医疗类基金的表现就深刻的说明了这一点。
基金投资,其实也是一件千人千面的事情。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投资标的,但背后支撑她的底层投资判断力却大不相同。
如果你只是跟风投资,那就建议做小仓位试水;如果仓位比较重,就建议要定下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纪律,然后严格遵守,否则很容易被当韭菜收割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有关基金投资的文章内容,仅代表本人目前学习和实践所得,不构成投资建议。小伙伴在开始一项投资之前,必须详细了解自己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资金未来的使用计划,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关于作者:张春梅Mary,专注于第三方综合财富管理的独立保险经纪人,前私募股权投资综合平台研究总监,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为中高净值家庭提供家庭理财规划、保险保障规划、教育养老规划、财富传承设计等服务,余生努力践行“有知有行,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