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堂(五世同堂罕见吗)

五世同堂

文/王有金

我的的家乡——山东省宁津县郭杲村有个长寿家族,这是村人们都知道的,他就是五世同堂郭俊松家族。

郭俊松爷爷的爷爷郭占元生于1850年,故于1954年,活了104岁,比传奇少帅张学良还长寿3年,在德州几百万人中也属少见。

据说,在郭占元活到99岁时,别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总是说99岁,在这个数字上,他连续说了5个年头。

郭俊松出生于1953年3月25日,当时,他爷爷的爷爷郭占元还健在。听老人们说,郭俊松出生时,全村人都为此祝贺,说村中从没有过五辈人的家庭,应该共庆同贺。于是,大家捐助在他家门口上面挂了一个大牌匾,牌匾上刻了五个光亮闪闪的大字:五世同堂,以纪念全村首次出现五辈人的纪录。

郭俊松的老爷爷郭振德、爷爷郭清海、父亲郭立顺感动得不得了,商量后,还专门请村人们吃了一顿饭。

那年代,条件差,面也少,请村人们吃的是玉米面窝窝头、猪肉炖粉条,也炒了些菜,喝了些庆贺酒,全村每家来的都是家长。那是公元1953年的春天,阳光明媚的日子,大家喜气洋洋,兴高采烈。

村中有了五辈同堂人家,连周围村也感到惊奇,无不赞叹。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在那个不懂得保健的时期,能活到104岁,真是不多见!于是,郭俊松的乳名就确定叫“五辈”。

家族有了五辈人,足以证明家族的长寿,在农村,那年代,能见到五辈孙,真太少太少了。

郭俊松的大姐郭兰英生于1945年,按说那时就已经是第五辈人了,只不过那年代重男轻女,算男不算女,到了生俊松的时候,才算第五辈人,那是观念的问题.如果郭兰英是个男孩,作为五世同堂的家庭,应再提前8年。

在郭俊松的弟弟郭俊杰出生时,老爷爷就过世了,因此郭俊杰的乳名就叫“四福”,也就是说,郭俊杰出生时,老爷爷还健在,但爷爷的爷爷己经过世了。

记得小时候,村中有个老年人叫郭培珍,夫妻俩都活到80多岁,都说是长寿人,白白的头发,弯着个腰,时而拄着个拐扙,走路慢悠悠。大人都关心关注,但孩子都躲着走,怕碰到老人摔着。

在以后的日子里,村中80岁或90岁的人,也不少见,但超过百岁的,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

那些年,村中有些被大家公认的壮汉,不到五六十岁就去过世了,实在令人惋惜。说是壮汉,其实是表面现象,只是当时的力气大,年轻力壮。力气大不代表健康,更不代表能长寿。

郭俊松家族长寿的原因,没人仔细分析过,但遗传基因肯定的,没有长寿的遗传基因,无论如何也活不过百岁,再保养锻炼也不行。

郭俊松说,他的家族几代人都活过了90多岁,8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这在村中,在七里八乡也确实是少有的。

除了遗传因素,他家族的另一个长寿的原因就是爱劳动,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没有懒人,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总是按季节、有规律的劳动,从不休闲。

据村人们说,他的祖人都是这样,成年家劳动在地里,活动在家里,房前屋后找活干,男男女女没个闲散人,大人孩子都热爱劳动,都想找活干,找事做。

据郭俊松的大姐、七十七岁的郭兰英说,她的祖辈人都善,善的象菩萨,都乐于助人帮人,别人有困难时,总是愿意伸出手,绝不旁观,更不看人家的笑话。这个心态心境,也决定了家族的长寿,善者心平,善者受敬,善者知足,善者欢乐。

还有就是孝,家族内的所有人,都是以孝为先,尊敬老人,照顾长辈。据郭兰英回忆,她小时候,总能看到家中的爷爷们,对长辈的爷爷奶奶背来抢去的,都愿意尽自己的孝心,承担自己晚辈应尽的义务责任,不嫌麻烦,不怕受累,不把老人当负担。有好吃的留给老人,叫老人吃好,穿好,住好,自身再苦,也不能亏待了老人,耽误了年长者的生活。

那些年,每到吃饭时,先把老人安排好就座,再叫孩子们上桌,有好吃的先叫老人们吃,使老年人,寒不受冻,夏不过热,腹不缺营养,从不叫老人着急生气,叫老人总是有个平和温暖的心态与心境,舒舒服服的度天日,平平安安过年月。

郭立顺是生产队的壮劳力,早年出河工,挖水井,帮人打墙修房,处处显示出憨厚老实的样子,给生产队里干活的那些年,肩背上都累出了弯,脏活、累活、重活没有他不在的,处处显示出爱劳动、肯付出、多奉献的精神,他活到91岁。

郭立顺的老伴杨兴来,是村中有名的好儿媳,当年不但对公婆如爹娘,还如同侍候亲娘般的照顾大娘,等于一个儿媳,两个婆婆,其周到细致,疼爱程度,关照冷暖,是村中少有的,使老人们都活了90多岁.没有好儿媳,哪有好家庭呢。

郭俊松回忆说,记得那些年母亲为老人们做的冬穿棉鞋,夏穿布鞋,摆满了堂柜。郭立顺也用夾板帮着纳鞋底,杨兴来负责合帮成鞋,总是忙到夜深人静,甚至鸡叫。

乐观的心态也是长寿原因。家族中的老年人没有大脾气的,遇事从不发火,从不过分较真,从郭兰英自身的心态中也能看出这点。

郭兰英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村里当过民办教师,近几年,民办教师也算教龄,按年每月领取补助金,有人提议叫郭兰英多报几年教龄。她说,干了几年就是几年,瞒报多领,占国家的光的事咱不干,还是一切实事求是好,心里踏实,日子扎实。她的这种心境,足以证明家族长寿的又一个原因,知足,不贪婪,不无条件的过分高求。

郭俊松的二姐郭俊荣,孝敬父母,从小陪伴父母在生产队里劳动,起早贪黑不休闲,是妇女中的壮劳力,是家中的顶梁柱子。记得那年结婚时,早上人们帮她换装,她难舍父母,此时又想起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自己要出嫁,父母负担更重了,便哭了起来,哭成个泪人了,别人劝也劝不住,哭得那么伤心,那么真情,那么难舍难离,真是好父母育出好女儿,好女儿难离爹娘身。

郭俊松也是从小爱劳动,早年在村中当民兵连长时,带队出河工,获得了全县施工质量进度第一名,受到奖励和表彰。

近些年,他和老伴刘春香随儿子进了城,又做起了废旧物品回收工作,利国家,利别人,也利自己,服务了社会,增加了收入,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继承了爷爷们、老爷爷们爱劳动的特点。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刘春香嫁给郭俊松后,持家过日子,在生产队妇女中,算是最能干的,一天三出勤,孝敬公婆,养育孩子长大成人,支持俊松干事创业,也是郭杲村难得的好媳妇。

郭俊杰和郭兰芬是五个兄妹中最小的,也是勤劳人,从小忠实于劳动,热爱于助人帮人,厚重诚实,节俭过日子,只讲付出,不图回报。日子都过的扎扎实实,都是过日子,料生活的好手,获得乡人们的赞美,也是爷爷们爱劳动的传承人,善良孝道的继续人。

长寿家族有长寿的道理,长寿的原因,归其根源,除了基因,就是勤劳,孝顺,善良,和睦,乐观,知足。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食腹过饱,不熬夜缺睡,不着急生气,不强搬硬抗,不过劳腰身,不伤及筋骨,慢行于腿脚,爱惜五脏,保护六腑,阳出而起身,阳入而归家,不凉胃肠,不烫喉咙,躲避风寒燥火,防止病从口入。

长寿家族是人们学习养生的榜样。

作者简介:王有金,德州银行系统退休干部,1969年参军,原籍山东宁津县时集镇郭杲村,与《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为同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