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4年的端午节是什么时候(1905年端午节)

又到盛夏,酷暑难耐。与现代人相比,古人没有带电的空调、冰箱、风扇,即便是富有四海的皇帝,在艳阳的“烤验”下,也不如今天坐在冷气房间的一个小小平民来得畅快。那么,古代皇帝是如何抵挡暑热的呢?

乾隆珐琅彩冰箱

现在我们能直观体验的皇家生活,就是北京的紫禁城了,它“九五之尊”的建制让我们能想象出清代皇帝生活的豪奢。这片华丽宫殿里的人,为皇帝度过炎炎夏日想尽了办法。

清代乾隆《御制夏日养心殿斋居诗》中有一句:“深沉彤殿暑全祛”,是对皇室建筑冬暖夏凉居住感受的描写。皇上起居的寝殿一般都有回廊,夏季挡雨遮阳,到了冬天,太阳没有那么高,恰巧可以从廊檐下射进阳光。此外,夏天时在早上9点钟就把堂帘支窗放下来,这样,外面的热气进不来,可保持室内凉爽。到下午6点钟太阳西下,把堂帘卷起,支窗支起,凉风进到屋内。皇宫中凡是寝宫都是支摘窗、外檐挂堂帘,现在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还保存有竹制的堂帘。

除了建筑上的设计,盛夏里要获得凉爽的感觉,自然是用冰降温来得最直接。据《大清会典》记载,清代北京城内共有18座官家冰窖,专供皇家和王公大臣用冰。不论官窑还是府窑、商民窖,都是在冬天采集冰块,存入地窖中,夏天拿出来使用。

清代宫廷还有小型储冰用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鉴”演变而来的。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冰桶与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箱内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为里,这样既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延长天然冰的使用时间,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蚀木质箱体。

今天故宫里保存的一对乾隆年间制珐琅彩“冰桶”是木制、锡里、外有铜箍,约一尺五寸高,二尺见方,下有约一尺高的木座,上有两块带透空钱式孔的木盖。它还有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1924年逊帝溥仪把它带出宫,在天津流入民间,几经周折后被天津的一位老中医陆观虎先生收得。解放后陆先生当上了天津中医院院长。“文革”期间,陆观虎去世,陆家被抄家,直到1985年11月,其女陆仪经过多方打听和查证,才从有关部门认领了失物,经他们全家商量,决定把它再捐回故宫。这对珐琅彩冰桶经历了一个甲子的飘零后,物归原处。

(南宋)李嵩《水殿招凉图》

清代皇帝警惕明朝的腐朽败亡,大多在生活上比较节制,这从制作避暑用具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据清代内务府档案载:

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二十五日,郎中保德奉旨:着做风扇一座。钦此。于五月二十九日做得楠木架铁信风扇一架,上安小羽扇六把。郎中保德呈进讫。

奉旨:尔等做的风扇甚好。朕想人在屋内推扇,天气暑热,气味不好。不如将后檐墙拆开,绳子从床下透出墙外转动,做一架。照墙洞大小做木板一块,以备天冷堵塞。俟保德收拾东暖阁之日再拆墙砖。再做一架放在西暖阁门北边,绳子从隔断门内透出。钦此。于七月初五做得拉绳风扇二架,总管张起麟进呈讫。

雍正皇帝是个工作狂,同时还一心向佛生活俭朴,这使他在个人生活上不喜欢奢侈铺张,他也没什么爱好。但也许是雍正比较怕热,他在制作羽扇这个问题上一再和内务府交换意见。这两道“圣旨”主要讲的是手转和拉绳的两种风扇,雍正对它们的形状、质地、颜色、配饰以及摆放位置都有具体的要求。

圆明园里纳凉

清代皇帝夏天很少住紫禁城,紫禁城外有西苑、畅春园、圆明园等多处“夏宫”。乾隆就认为紫禁城内的红墙也是致热的原因,相比之下,当然西郊诸园比城内要凉爽得多。

这些皇家园林内还配有一些特殊的降温设备,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就是一例。乾隆九年(1744年)《御制水木明瑟词》云:

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天籁遥闻,林光逾生净绿。郦道元云: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达,智仁之性,共山水效深,兹境有焉。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这种颇似现代“中央空调”原理的降温设备,其实古已有之,典籍里称它为“凉殿”或“水亭”,前者靠机械力转动风轮送风,后者则是靠水的重力形成水幕并带动室内水汽。《唐语林》里记载了唐玄宗时在大明宫内筑起凉殿,可以达到“风猎衣襟”、“座内含冻”的降温效果。圆明园内的“水木明瑟”应该也是类似的功用。

皇家的避暑药及夏季饮食

清代皇帝夏天还安排制作一些防暑药。一般每年端午节前,造办处“锭子药作”制造一批防暑的锭子药,主要有: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还有避暑香珠等等,夏季在荷包或香袋里装少量这类锭子药以备不时之需。避暑香珠就用不着装入荷包,它是一串经过艺术加工的手串,或者挂在衣襟上。这类东西不仅在宫中用,也是端午节的一项赏赐品,文武官员都以能得到此项赏赐为荣。

如果把避暑药品换成是食品或饮品,岂不是一举两得?清代皇帝自然想到了这一点。宋元时代,夏季用冰多还是王公贵族的高级消费,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用冰得到了很大普及。清代诗人王士祯有“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一诗,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北京的卖冰者是以铜盏相碰作响,招揽顾客。那时人们口含冰核,吃刨冰,应是比较容易了,于是,冰镇食品也成为皇宫里消暑纳凉的必备。

金易《宫女谈往录》一书中,宫女何氏对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有这样的叙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这不仅是清宫夏季用冰的例子,也印证了当时皇家饮用冰镇食品的普遍。

另据慈禧的侄孙、曾于1900年随从护卫慈禧为躲避八国联军逃到西安的叶赫那拉•岳超写于1962年的回忆文章《庚子辛丑随銮纪实》说:“辛丑在陕度夏,慈禧要吃冰镇酸梅汤,关中天气温热,向无存冰,御膳房计无所出。”所以当地人建议,到太白山里的岩洞取千年不化之冰,供御膳房使用。

现在闻名的“酸梅汤”,在清代还是全手工制作,味道口感自然大不相同。它经清宫御膳房改进后传入民间,具有除热送凉祛痰止咳的功效。后来,北京的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摊主手里拿着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的声响。路人闻声已有望梅解渴的清凉之感,待到饮下一碗,暑气顿时全消。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郝懿行《都门竹枝词》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市井消夏图。

《独有此清凉——清帝纳凉文化展》现正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春泽斋展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过来一探究竟

[摄影]

安 妮

[编辑]

吴 桐

来源:《文史参考》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