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指什么动物(跋山涉水是指什么动物)

从名字上看,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黑麂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但实际上生活在这里的珍稀野生动物,可不仅仅只有黑麂。

保护区地处怀玉山脉余脉,位于景德镇市境内,是昌江的重要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生态优良,环境优美。

优异的自然环境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无数珍奇异兽在这里繁衍生息。已探明的脊椎动物就高达46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鬣羚、猕猴等20多种。

自2010年批准成立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之后,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穿山甲、云豹、豹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频频出现。

为了更好地监测野生动物们的活动踪迹,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先后安装了120台红外相机。

近期工作人员在回收红外相机拍摄数据时,惊喜地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出现在镜头前。

从画面中中华鬣羚从一条林中的动物小径中向镜头走来,并在监控设备前停留了一段时间,经过一番探索之后,最终消失在了山林中。

体高腿长,似羊非羊,也有“四不像”之称

中华鬣羚是一种牛科动物,成年之后肩高近1米,头体长1.4-1.7米,体重85-140千克,体高腿长的,是一种大型有蹄类动物。

中华鬣羚浑身长有黑色的毛发,典型的特征是颈背部有长且蓬松的鬃毛。它的眶前腺很明显,一双炯炯有神的黑眼睛十分吸引人,头上长有一对兽角,不同于麋鹿弯弯曲曲且多分叉的角,中华鬣羚的兽角较短,角基大,越往后越小,角末端光滑尖锐。

在我国民间,中华鬣羚也有“山驴子”的称号,而一些观点认为,中华鬣羚长相怪异,民间传说中的“棺材兽”,其原型很有可能就是它。

说起现实中的“四不像”,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麋鹿,但是你知道吗?其实中华鬣羚也有“四不像”的称号。

它的头像羊非羊、尾像驴非驴、角像鹿非鹿、蹄像牛非牛。也正是因为中华鬣羚具备了多种动物的特征,所以在古时候,人们见到了它们,通常会用“神兽”来形容。

在20世纪初的时候,中华鬣羚还是比较常见的,后来因其骨头有药用价值而遭到大量捕杀,导致种群数量锐减。

根据2021年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来看,中华鬣羚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严禁捕杀。

在林中神出鬼没,把各种菌类当零食吃

中华鬣羚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4000米的森林里面,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

冬季的时候,中华鬣羚往往在较低海拔的森林地带活动;而到了夏季时分,它们会往更高海拔的峭壁区转移。

它们行动非常敏捷,多在早晨和黄昏的时候活动,在林中神出鬼没。加之它们性情非常机警,对人类和其他动物保有很高的戒心,所以想要目击到中华鬣羚的身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红外触发式相机的出现,让我们有幸能看到它们在纯自然环境下的活动方式。

中华鬣羚跟岩羊、盘羊等有蹄类动物一样,都是喜欢在陡峭崎岖的多岩石地带活动,不过在平坦的森林地界,也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它是一种食草动物,以林中各种植物为食,比如树叶、青草、嫩芽等等。除了进食这些基础的食物之外,中华鬣羚也被观察到舔盐渍的行为,它们懂得在山林峭壁间寻找盐分,林中富含无机盐的盐渍地,往往是中华鬣羚的聚集地。

各种真菌类,是中华鬣羚最喜爱的零食,日常生活中,它们往往会跋山涉水在林中到处寻找真菌,以满足自己的口腹欲望。

行动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

多数有蹄类动物,都是十分敏捷的,比如岩羊等,其攀登悬崖峭壁的本领,甚至比雪豹还要强。中华鬣羚也不例外,它们行动敏捷,能在山间乱石上行走自如,也能在溪谷之间跳跃如飞,在山上跑起来如一阵黑风,拥有极强的行动能力。

古时候中华鬣羚被人们认为是能腾云驾雾的“天马”,其实不难想象,在云雾缭绕的山上,中华鬣羚飞驰而过,宛如腾云驾雾一般,同时颈背部银白色的鬃毛,也为它们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看上去的确有天马的影子。

中华鬣羚一般单独或者呈小群活动,毕竟它们是林栖型动物,而森林中很难承载大型兽群。古时候,中华鬣羚的天敌主要有老虎和豹子,但而今华南虎已经野外消失,对于中华鬣羚来说,它们最大的天敌就仅剩豹子了。

不过中华鬣羚性情非常机警,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它的警觉,一旦发现危险,便逃之夭夭。所以豹子想要捕捉到它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中华鬣羚有时候会挑选视角较好的隆起地带作为休息的场所,这样更方便它们观察周围环境。

神奇动物在哪里?其实神奇动物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华夏之地地大物博,拥有各种珍奇异兽,而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让它们从野外消失。

得益于这些年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动物的保护,人们目击到中华鬣羚的事件是越来越多了,这一神奇的物种,也正在被更多人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