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声望(什么的声望填合适词语)

【第357期】胡惠林:文化强国的标志是为世界提供一种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比文化大国更高的文明性要求。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就是它的社会文明程度,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向世界贡献了哪些新的文明成果。

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最具说服力和范本意义的指标。今天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大国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文明竞争的时代。一种价值观文明只有当它转化为和表现为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文明实践方式、生活方式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一种范本,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模仿的文明形态。如何处理和建构大国竞争时代的文化、文明关系,是中国正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些西方政客频繁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意识形态攻击,这恰恰印证了中国正在实践着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不断提升自身社会文明程度的同时,也在被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笼罩下的世界开启了文明更新的进程。所谓“中国威胁论”,其实就是“资本主义文明危机论”。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实践的成功经验,正在有力地回击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它的否定。中国以自己全部的成功经验,向世界展示了起源于欧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理想是怎样在中国转换成一种东方文明的实践性文明形态的。这是一个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在欧洲退潮了,但是却在中国充满活力地生存着、发展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文明理想因中国的创造性实践而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形态和生命价值。社会主义中国文明化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原文链接:文化强国的标志是为世界提供一种文明

从理论逻辑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首先,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被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所证明的宝贵经验。列宁特别强调党的杰出领袖对党的意志统一的决定性作用:“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但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指导,而且注重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实事求是。

从实践逻辑看,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离不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又是在复杂的实践中经过反复的锤炼形成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当前,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核心和指导思想的确立,有助于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发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

原文链接:“两个确立”的重要内涵和逻辑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的民生建设也需要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此,首先应该明确民生建设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民生建设的行动路径。

一是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一方面,应该始终坚持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全社会的民生福祉;另一方面,民生保障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达成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共赢。

二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一方面要加大民生建设的力度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再分配;另一方面在民生建设中要在继续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公平的资源分配,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同富裕。此外,民生建设的再分配过程应该有利于协调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民生建设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通过全面提高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全面提升我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从而为供给侧的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的人力资本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更加广泛的社会保障和各项社会服务,降低民众在健康、就业、教育、住房、养老、育幼、助残等方面的家庭成本和家庭生活风险,从而促进居民家庭扩大消费,从需求侧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更加合理的福利结构和更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一是通过合理建构民生保障结构,实现更好的保障和服务组合,从而使民生保障行动更加精准、高效;二是通过改革和优化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及管理水平以提高运行效率。

原文链接:我国民生建设的战略方向与行动路径

邻避设施是指能够为民众提供便利服务但可能产生污染或对民众健康产生威胁的公共设施,如垃圾掩埋场、火力发电站等。邻避设施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经济目标或满足公共需求,但邻避设施的两大属性却使人对其唯恐避之不及。一是邻避设施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二是邻避设施的效益由大多数人共享,但其负外部性却由居住在附近的少数人承担。正是因为这两大属性,公众产生了强烈的邻避心理。因此建构邻避风险的协商治理机制——一个由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协商对话构建的合作互补的邻避冲突治理机制,也就成为必然选择。

一是有序的公众参与。在面临日渐增多的邻避项目决策封闭性与公众参与开放性之间的紧张性时,政府需要在邻避项目政策过程中采取更为开放的姿态去改善决策质量并降低决策风险。近年来,美国兴建邻避设施遇到的阻力逐渐减少,原因就在于相关法定程序为公众有序参与邻避项目决策提供了充足机会。

二是有效的风险沟通。公众对潜藏风险的疑虑是引发邻避冲突的直接诱因,而邻避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又是多元的,因此加强“政府—企业—专家—公众”之间的风险沟通以建构相对统一的风险认知就成为必然要求。首先,地方政府要具备主动、及时、双向、互动的风险沟通理念;其次,要完善相关风险沟通机制,建立多元沟通渠道。

三是合理的利益补偿。在通过风险沟通让民众降低了对邻避设施的风险疑虑后,合理的利益补偿,即用付费方法来平衡邻避设施导致的成本和收益分配不均,能对化解邻避冲突产生积极效果。因此,把邻避设施外部成本内生化,提供经济诱因、进行有效补偿,是化解邻避冲突的必然要件。

四是多元的协同治理。处于风险不确定的社会,构建一种新型的由政府、市场、公众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与制衡的治理结构成为必然选择。在邻避冲突协商治理中,这种“政府—企业—公众”的协同治理,是通过建立、指导、促进、运行监督等制度安排来解决由单一主体难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的整个过程,强调多元主体在地位平等基础上就公共事务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实现充分的协调沟通。

原文链接:邻避冲突何以协商治理

首先,要聚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满足全民健身要求的“刚需”,是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优化健身资源布局,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体育服务供给,增加体育公共产品的投入和研发,还要依据“覆盖全民,公益导向”的原则大力投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其次,要关注基层社区健身服务。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要使体育事业真正踏入千家万户、落地生根,必须从基层社区开始落实全民健身服务。具体可通过开拓社区体育服务站点,积极开发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引导社区成员融入社区体育事业等,激发全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最后,要设立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在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和关注基层社区服务的基础上,要适当介入体育行政部门,保证有效地进行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以期实现全民健身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体育标准规范,准确贯彻执行,建立工作落实机制,建立社区健身服务的评价考核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予以考察。

原文链接:夯实群众基础,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