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发布为什么需要审核(为什么在58发布审核不通过)

近日,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被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8万元。

具体事由为,当事人作为58同城平台经营者未按规定对入驻平台内的经营者核验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尽到审核义务,违反了《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构成违法行为。

不是说“血奴案”是编造的吗?快快快,这是冤枉好人了,赶紧把4.8万元退回去收好,真是受委屈了。(具体情况,我们不在这里讨论。)

一个烫知识,姚劲波创立58是因为自己租房被骗的经历。(难道是因为他租房被骗很生气,“不能只有我一个人被骗,哼”)

现在自己成了骗子头子怎么办?这就是所谓的屠龙勇士终成恶龙的故事?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

有人相信「天上掉馅饼」是人性所致,但是58同城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建立了一个满是谎言和骗局的集中营,这就是他最大的恶。

有人在上面找工作,很多都是销售、工厂性质的公司,工作内容写得​好好​的​,结果过去面试时,说从事另外的工种,真的好气哦,大老远跑过去面试,结果被忽悠了,还有找兼职的,面试的时候就要要求掏钱买他们的装备,不然说工作不了,真是的服了。

有人说到,虽然公司有规定不允许给没拿到营业执照或者合法经营的人提供招聘服务。但是有些员工为了业绩和提成,还是会铤而走险,接受一些招聘文不对版的“老板”开通招聘服务。颇有种连哄带骗的意味。

刚看到的新闻

老板承认没有营业执照,

58客服称已经通过资质审核。

(要不你俩打一架谁赢了就信谁?)

为什么网络诈骗这么猖獗?这跟信息发布的真伪度有关。

作为平台,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对信息真伪做辨别,如果说是这个虚伪诈骗的​假​信息 是通过层层绕弯 最后触达用户,那自当难以避免。作为平台本身来说,也是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杜绝。但一个营业执照合规资质审核环节。总要仔细点吧?总要把这最基础的门槛把握好。

我国网络用户突破10亿,移动互联网规模几乎等同于这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了,这个规模下 总有人要受骗的。不是所有人有相关方面储备的社会常识足够,也不是能100%识别到。

作为平台和相关监管机构。其实是最后一道门槛。理应把握好这个门槛,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和义务。

罚款4.8万,这个数字,对于他们这样的公司来说,跟挠痒痒没什么区别,是没办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规范化市场运营体系,保障网站信息源真实可靠必须要靠平台下定决心改革、严查。否则这样的悲剧肯定还会发生,立法层面,执法监管层面,平台本身合规化管理层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大家不要再受骗。网络信息真伪辨别 任重道远。希望网络用户都能够从自身切身利益出发。不要贪图小利。少受骗,共同维护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