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式创新是什么意思(激进式创新有哪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自强

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满足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26个冬奥场馆的全部用电量需求,助力冬奥场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图为观众在科技创新成就展上观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如何提升产业链安全?未来发展的创新领域都有哪些?这些问题,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

建立适合国情的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新跃升

3个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中国自主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封锁,造出冰状雪;山地赛场,有冬奥气象预报技术体系作支撑,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预报……前不久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创新助力冰雪激情,展现出中国强大的科技攻关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攀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惧挑战、上下求索的结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我国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

经历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如今已经基本建立了适合国情的创新体系。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体系和世界领先的物理基础设施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优势。同时我国也建立了与创新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提供了适合创新的宏观经济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过去20多年,以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数量、大学毕业生和工程师数量等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在促进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从1998年的28.9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4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了6%;在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原创成果,高速铁路、基础软件研发等取得积极进展,涌现了“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一批国之重器。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科技创新领域2021年重点工作和重大成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等任务相继实施,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设立一批国家实验室。工业制造业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一个个成果、一组组数据,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居安还要思危。新时代我国创新面临着从“渐进式创新”向“激进式创新”转变的局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对此,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支持广大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同时,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新的科学、新的技术,助力催生新产业、新经济。

把文化和科技融合在一起,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京冬奥会期间,吉祥物“冰墩墩”赢得世界追捧,“一墩难求”冲上热搜。

冰墩墩广受追捧,映射出的是一种文化创新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创产品“出海”,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不断出现。文化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据统计,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相关部门指出,“要着眼于高质量供给,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的赋能作用,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道理显而易见:大凡产业,以技术、人才、知识为基础,当中最具竞争力、最具产业价值的部分,就是核心技术、核心人才。中国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长期占据世界产业链顶端,成为国家经济命脉之所系,正是在于古代中国对其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控制。那些附加在它们之上的,对于东方的浪漫想象、美丽传说,实际上都是和今天的奢侈品一样的“故事”,是赋予产品高溢价所必备的品牌内核。这种“技术”与“故事”的结合,就是“文化”。

如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逐步融合,各自焕发出新的生机,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刚过去的虎年春节为例,过去走街串巷互道祝福,现在远隔千里通过录制拜年视频、制作节日表情包等方式表达思念,有的地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量身定做不同款式的节庆服饰,并制作“古风”拜年视频。在沉浸体验中,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发扬。

当中华文化中的美被充分发掘,并赋予当代表达,会激起现代人的情感和文化共鸣,这既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深耕和弘扬,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立方逐渐破碎,到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冬奥会徽、吉祥物、火种灯,到奖牌、制服……传统文化经过创新的加持和洗礼,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壮美。

身处互联网时代,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把历史“装进口袋”,让传统文化“青春定格”,为古典意象增添“时尚质感”,这是一种文化的生长。随着抽象的文化符号变为可感的真切体验、厚重的思想理念以新颖的方式传播呈现,传统文化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和力,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得到认同,绿色转型成为社会发展新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们更加注重技术进步的人文视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得到更多认同,绿色转型成为社会发展新动力。

创新,既包括科技的创新,也包括理念的创新。我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仅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也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如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这既是巨大考验,也蕴藏丰富机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制造等环节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这是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优势。同时,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压力更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引领推动作用,着力创新制度和政策供给,完善激励引导、监督考核等各项机制。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浙江温州乐清率先试行“碳均论英雄”改革:企业效益怎么样,不仅要论“亩均”,还要论“碳均”和“能均”,算好“能源账”。“碳均”效益高的工业企业,可在财税、金融、用地等方面享受到更优惠的差别化政策,以此激励引导企业朝着数字化转型、低碳化发展的方向创新挖潜。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从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完善引导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根据《意见》,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如今,在绿色创新支撑下的绿色经济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大力推动绿色创新,抓住全球庞大的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市场所孕育的巨大机遇,抢占全球绿色发展的制高点,提高绿色技术和产品在全国市场中所占份额,为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