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金融板块做什么(碧桂园金融板块做什么的)

文丨楼叔

随着融资端的暖风频吹,房地产行业最难的时刻,可能正在过去。

日前,碧桂园集团与美的置业同时宣布获得招商银行提供的地产融资额度。其中碧桂园集团获授150亿元,后者获得120亿元额度。

碧桂园集团公告中称,150亿元额度将全部用于地产并购业务;美的置业则表示,120亿元中有60亿元的并购专项融资额度。

据媒体报道,这是去年12月初,监管部门就合理发放房地产并购贷款表态以来,民营房企并购贷款的首次落地。

就在前两天,美的置业接盘了正荣地产位于天津的项目,详情见《接盘正荣、雅居乐项目!美的置业进场收割,谁给的胆?》。今天说说碧桂园。

作为“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在去年承压明显,今年年初更是被曝裁员瘦身,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

并购贷款开闸,为碧桂园纾困债务危机中的房企提供了机会,不过,对碧桂园自身来说,在化身“白衣骑士”的背后,它的经营压力其实没有完全解除。

01

自“三道红线”和“贷款两集中”政策推出以来,房地产行业尤其是民营房企,融资渠道几乎进入冰封状态,一些陷入债务危机的中小型房企陆续出现爆雷风波。

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去年年底,央行发布《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为优质房企通过并购方式为出险房企纾困提供金融支持。

来源:网络

不过,从前期并购融资贷款的发放情况看,获得支持的主要是一些经营更加稳健、杠杆率更低的国企央企,如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等。

所以,这一次碧桂园和美的置业成为民营房企并购融资贷款的吃螃蟹者,也颇具信号意义,说明国家对民营房企的融资支持力度在逐渐加大。

这种信号意义,在碧桂园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作为民营房企的龙头,近段时间以来,碧桂园在融资层面屡次迎来利好消息。

1月20日,碧桂园地产集团作为共同债务人的“建投汇宇-弘基保理供应链金融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发行,发行金额5.2亿元,票面利率5.3%。这是碧桂园集团今年以来完成的首笔融资,也是民营房企今年成功发行的首笔ABS;


1月21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成功发行于2026年到期的39亿港元可换股债券,票面利率4.95%;


2月18日,碧桂园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该票据注册额度50亿元;


3月1日,碧桂园集团亦宣布成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50亿元中期票据。

对碧桂园而言,融资渠道变得畅通,不仅能够给销售回款端减压,像专门用于地产并购业务的并购融资贷款,还能够给它在地产洗牌窗口补充资产,进一步做大规模。

02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碧桂园以7588.2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位列房企销售榜的榜首。所以碧桂园的生存境况,可以视作民营房企的风向标。

众所周知,在去年碧桂园集团旗下的碧桂园服务,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它先后以高价收购了蓝光嘉宝服务、花样年物业、富力物业;今年2月,再次拿下了中梁物业全部股份,在管面积持续提升。

来源:网络

就地产板块而言,尽管在民营房企中,碧桂园得到了较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如首笔ABS、首次并购融资贷款等,但在行业总体困难的压力投射下,它似乎也没有那么轻松。

比如,就在今年刚开年,碧桂园就被曝出组织架构调整和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原有的106个大区,搭建还不到两年时间,就被调整压缩为65个区域公司。

随后不久,“碧桂园员工讨薪事件”,更是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

来源:网络

行业承压,头部房企概莫能外,这并不难理解。更何况碧桂园本身也是踩线房企:

2021年半年报显示,碧桂园的净负债率为49.7%;现金短债比2.15倍,但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7%,高于70%的及格线。

由于碧桂园的规模体量庞大,到去年年中的负债总额就达到17397.87亿元,所以对于全面翻绿的日期,碧桂园也设定在了2023年6月。等于剩下还有一年多时间来努力降杠杆。

相较于融资端的利好,碧桂园棘手的地方在于,销售端的考验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碧桂园在去年下半年的销售环比下滑明显。其中11月权益销售额约413.5亿元,环比下滑9.78%;12月为225.8亿元,环比下滑45.39%。可以对比的是万科,万科11和12月的合同销售金额分别为431.5亿元和635.6亿元。

压力还体现在盈利能力上。

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2349.3亿元,同比增长27.02%。但净利润为224.2亿元,同比增长只有2.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49.96亿元,同比增长也只有6.11%。

来源:碧桂园2021中报

尤其是毛利率,碧桂园几乎是一路下滑。2018年到2020年分别为27.0%、26.1%、21.8%。2021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到19.7%,这也是上市以来首次跌破20%。

这解释了碧桂园为何一边扩张,一边忙着裁员瘦身、压缩成本。当然,它也是一种压力提醒——在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的背后,碧桂园的挣钱能力似乎没有同步提升。

03

碧桂园毛利率下降,楼市转冷、调控升级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个因素发挥作用,主要还是因为碧桂园的战略重心放在了三四五线等低线城市。

根据2021年年中报,碧桂园内地权益合同销售额按城市类型划分,位于三四线城市目标三四线城市的约占62%,位于二线城市目标二线城市的占27%,其余占11%。

来源:碧桂园2021中报

这些年来,碧桂园算得上是三四线城市的最大赢家,得益于城镇化、棚改货币化等利好,碧桂园的规模增长一路高歌猛进,业务版图下沉到广大中小城市,甚至还成了县城里的王者。

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3127个,业务遍布全国内地所有省份,覆盖296个地级行政区、1408个区县。

不过,随着城镇化放缓,进城购房的需求减弱,低线城市的楼市红利基本被挖掘殆尽。在人口流失、产业空心化的压力下,前期的大规模投资,导致现阶段去化困难。

加上融资收紧,违约风险让碧桂园销售回款端的压力陡增。为了加速资金回笼,保证现金流安全,碧桂园不得不牺牲毛利率,做了大量的降价促销动作。

如根据《商业观察》报道,碧桂园在江苏句容的碧桂园江南世家项目,2017年项目一期首开销售单价约12000元每平,2020年项目二期直接降到了7600元,堪称“打骨折”。

2021年9月,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投诉称,“碧桂园凤翔府价格腰斩,老业主蒙受巨大损失”,山东潍坊相关部门不仅就此约谈了开发企业,还要求开发企业退还相关楼栋已经认筹的资金,认筹的房屋全部收回。

对碧桂园来说,这是一种两难的处境。降价促销可以促进销售回款,却又面临着业主维权的巨大压力;曾经给它带来扩张红利的低线城市和郊区县城,正在成为业绩增长的拖累。

从这个角度看,哪怕融资端的利好,可以为碧桂园带来补充资产、规模扩张的机遇,它的压力依然没有解除。

来源:网络

据克而瑞研究院统计:

2021年前11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52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3%;二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共计2335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6%;三四线城市共计成交206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就连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都开始下场救市了,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对碧桂园来说,现在可以松一口气,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