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能源有什么(俄罗斯的能源有什么之称)

战争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战场上的事,而是开战各方的一种竞赛,看看谁能耗得起,耗得久?如今俄乌冲突持续这么久,俄罗斯的表现就很好。

据环球时报6月14日报道,《纽约时报》刚公布了一份数据,在俄乌冲突爆发前100天里,俄罗斯尽管受到西方的制裁,但由于能源价格大幅飙升,收入飙涨至930亿欧元。而俄罗斯能源收入这么高,能源价格上涨是一个原因,出口量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消息中的数据,相信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绝不愿意看到的。美国联手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出手,实施的制裁堪称是史诗级,并且将俄罗斯能源出口当成制裁的重点,可如今却不由得使人感叹:这些制裁到最后是制裁了个寂寞,一点效果都没有,还反而使得俄罗斯受益,而自身遭殃。难不成制裁对象不是俄罗斯,而是西方国家自身?

其实俄罗斯展开此次特殊军事行动之后不久,鉴于俄罗斯的能源收入能保持正常,而美欧西方国家的危机因此而加剧,特别是欧洲的西方国家,要一举面临能源、粮食、难民潮的多重危机,当时就有网络媒体对此嘲讽道,诸如“美国史上最严制裁究竟针对的是谁?”“到底是封锁俄罗斯还是制裁欧洲?”“美俄联手制裁欧洲”等调子层出不穷,如今看来,这些情况原来都是真的:西方越来越吃不消,俄罗斯却游刃有余,能源出口是风生水起。

明眼人都知道,当前发生在乌克兰国土上的这场冲突,看似是俄乌两国之间的事,而实则是俄罗斯在对抗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霸权。美西方当初疯狂拱火,其目的就是为了趁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一边以此为借口对俄加码制裁,一边迫使俄罗斯在战场上不断消耗,然后慢慢拖垮俄罗斯。可是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自始至终都成为了一个悖论,就是对俄制裁的同时,又对俄罗斯的能源、粮食等产品极度依赖。

这种悖论迫使美欧西方出现种种自相矛盾的表现。比如普京宣布“对不友好国家”出口天然气必须得用卢布支付之后,许多欧洲国家口头上虽保持强硬,可暗地里却偷偷照办。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曾透露,至少有10个欧洲国家开通卢布账户用于采购俄天然气。

再如美国,虽然是对俄制裁的元凶,却是俄能源最积极的买家。4月初,也即西方制裁俄罗斯调子最高的时期,美国每天对俄石油的采购量剧增,达到了10万桶以上,比正常年份增长将近一半。说白了,美国这么做,是在“中间商赚差价”,充当俄欧石油贸易的“二道贩子”,从而客观上让俄罗斯对欧洲的石油出口是一滴都没有少,而战争引发石油价格飙升的好处却被俄罗斯充分享受到了。

美西方国家拱火俄乌局势怀揣着的居心,有些类似于要让当今俄罗斯步入苏联的覆辙。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就是陷入阿富汗的战争泥潭长达10年,严重消耗掉了苏联的国力,即便战争结束之后,苏联也从此元气大伤。

普京比当时苏联的领导人要睿智得多,战略眼光也更高远,果断宣布对乌展开军事行动,却没有让战事成为消耗俄罗斯国力的“吞金兽”,反而还有效地拓展了能源出口,国内经济受损也相当有限。其实除了能源出口收益上涨外,在金融方面也相当强势,卢布的强劲表现简直成为全球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观。

表面上看,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似乎是掉进了美国设计好的圈套,可是究竟谁设计谁,还真不好说。美国固然从这场冲突中获益不小,但俄罗斯在国力消耗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最终实现战争目的,甚至扩大自己的版图,化解了北约的围困,这最终会导致美国的失策,俄罗斯真成为最后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