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速腾韩泰轮胎多少钱()



合资车减配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同时,国内政策也不完善,也让减配“有机可乘”。

到国内就减配的原因合资车企利用政策法规的“漏洞”来减配

比如说:欧盟的汽车,必须强制标配很多安全配置才可以卖的。

国内强制要求的配置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这就使得合资车可以所谓的“顺理成章”地减配了。

《关于欧盟汽车法规的最新趋势研究》上面讲:在欧盟,ESP、自动刹车、车道保持、日间行车灯、胎压监测等等11项功能,是必须在车辆出售前标配的。

我们国内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上面,只要求ABS、示宽灯、后雾灯和安全带标配。

2020年才开始强制要求胎压监测,你看,少不少?

国内政策不完善就导致减配的现象非常地普遍了,打个比方:一套神仙水其实是包含很多小样的。

你在买的时候,一般商家是给你那瓶大的,没说规定必须什么东西都要给你,商家不给你这些小样、试用装,你也不能怎么样,对不对?

比如说:美版丰田卡罗拉,全系标配是8个安全气囊,中规版的,少2个气囊的;本田飞度,美国标配ESP的,到中国也阉割掉了,也就没有了。

合资车要和国产车打价格战,只能减配

除了相关政策上的不完善,近几年,中国国产车逐渐崛起,合资车想要打赢和国产车的价格战,它也只能减配了。

国家质检总局主办了个《中国品牌》,上面有一篇《下探上攻,合资车与国产车打响攻守大战》上面讲。

国产车正在反攻合资车,逐渐占据合资车的市场份额了,杀回去了。

为什么合资车不提升自身的性价比去和国产车竞争,而是靠减配来获得市场呢?

合资车售价中间还包括一个叫做“技术转让费”的东西的。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有论文《外国公司参与我国产业竞争中知识产权因素考量——以汽车产业为例》上面讲到。

中国汽车公司从外国引进汽车技术,中国汽车公司要向外国汽车公司支付一个转让费的,理所当然嘛,版权,对不对?

一汽大众每生产一辆速腾,就要向德国缴纳1.5万元左右的技术转让费。

成本上的劣势就使得合资厂商想要降价出售,只能在配置上面所谓的“节衣缩食”了。

就好比:2个小孩子都是用橡皮泥在那边捏玩具,其中一个小孩的橡皮泥被别的小孩抢走了一点,或者他妈妈说:“你就要比人家小一点、少一点的。”

好了,捏出来那个橡皮泥也就稍微小一点。

而且在配置上稍微减一减,就可以省很多钱,丰田亚洲龙——轮胎减配的例子。

美版亚洲龙用的是18寸、19寸轮毂,配普利司通轮胎;国产亚洲龙用的是17寸、18寸,配韩泰轮胎。

18到17相差好像1寸,轮胎也就是换了个牌子。

一辆车4条轮胎,大概可以省2000块钱。亚洲龙2020年1月销量是12038台,一个月省下几百万轻轻松松,这不是钱?当然是钱了。

而且这还仅仅是一个车型的一个配置我们举一个例子了,不好说的,小不可大算。

合资品牌抓住国人消费心理,减配也能卖

刚才是说合资车需要减配,或者叫想减配,现在我们讲讲它为什么敢减配。

它敢减配,就是因为很多国内的消费者买合资车觉得就更有面子,即使减了配,也还是愿意买。

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了个《商场现代化》上面有一篇论文,《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营销策略分析》上面说。

对于绝大多数有着购车意向的消费者来说,合资品牌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对象,买合资车,就可以让自己更有面子。

那么在乎车标,车标以外的东西又不是那么在乎了。

“减配?你减一点就减一点。你是不是奔驰?你就说嘛,是不是丰田?是不是?你就说嘛。”就这种感觉了。

比如说:奔驰A级的后悬挂,国外,多连杆独立悬挂;国内顶配,顶配都减成扭力梁,一根头的,大板车悬挂。

“无所谓,你就说,它是不是奔驰?”

“「哎呀」隔壁家张三买了个奔驰啊!”都是这样的。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2019年,消费者对奔驰A级车的评价,满分是5分的话,有4.43分,打分最高的,就是对品牌的认可度。

减配之后的A级,销量反而从2018年的19041台,飙升到2019年的69647台,翻了好几倍。

你看,减配归减配,人家就问这几个问题。

“你是不是大牌?是,是吧?”“你是不是变便宜了?是。”“减配?减配我不关心的。”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合资车就敢这么减。

减配后的车型还能不能买舒适性减配可以买,价格低开起来差不多

不过凡事都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减配这件事情也不能说是一棍子就打死。

仅仅是舒适性的配置被减掉的合资车,我觉得依然还是可以买的。

《中国汽车市场》上面有论文,《舒适性配置是汽车消费的“临门一脚”》上面讲。

舒适性配置是消费者较高层次的需求,安全的性能和优惠的价格其实是更重要的。

比如说:大众的进口途观(Tiguan)和国产途观比。

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结构、制动器、前排安全气囊、侧气囊、车身稳定系统等等,这些配置上都是相同的。

不过这2车的做工有所区别,和途观L内饰的全塑料材质比,Tiguan在整车4门板的储物格上,还加入了一些防滑的植绒工艺。

用起来更加舒适,成本相对也更高一点。

如果一位消费者朋友买车,预算进口版不够,或者是不是很充足,又想买这个东西,“什么毛绒不毛绒的,不要了!”

他就买这个东西了,就买合资版本了。配置减一点就减一点了。

所以说:我们买车的时候,有时候真的需要去瞪大眼睛。

减配后涉及到安全问题,买时需瞪大眼睛

刚才讲的那些是舒适性配置,塑料、皮、毛不要就不要,便宜点就可以了,但是安全性这个东西,减配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比较重要的ESP举个例子: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上面,2004年的一份报告,很早了。

ESP至少能够避免35%的事故,对于SUV的车型,ESP作用更大,因为它重心高。

相比没ESP的SUV车型,事故率可以相差67%,降低67%,如果有这个ESP。

所以说:像起亚奕跑的最低配、日产骐达的低配,它没有ESP,价格再低,我现在也不推荐你购买。

我这补充一下,不是黑它,我以前就是日产骐达车主。

前面这种舒适性的配置减配,无非就是今天我出门,衣服有可能少穿了一件,或者说是真皮的衣服变成了一个仿皮的皮夹克这种。

其实就还好,你还能说这是自己的风格和价值观取向的。

但如果是ESP这种配置减掉了,就有点像你原本就是高度近视,你把他眼镜拿走了,你要摸出去了「呃」,这个我就觉得不太好吧?

合资车企减配是为了节约成本,赚得更多

说到底,总结一下,厂家想要把合资车给减配减下来,说到底就是为了要节省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赚更多的钱。

至于减配之后合资车到底能不能买,那是要看它减在哪里了。

舒适性配置其实就还好,少一个雷达,或者说真皮的变成布的了,我觉得只要价格过得去就还行。

但ESP、刹车,这种安全性的配置少了,我不推荐买。

​国产车开两三年毛病全来了是真的吗

既然合资车减配现象现在是比较严重的,那还不是因为被国产车给打的嘛。

国产车或者叫做“自主品牌”的这种车子,配置非常丰富,越来越丰富,但是也是避不开一个说法。

质量不行,牌子不够响,开两年就要坏掉,修车都是要排队的。

修车排队到底是它容易坏,还是修车的店比较小?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国产车的质量和合资车的质量,差距到底在哪里?

国产车和合资车,其实你要是去买轮胎,或者是进其他的刹车盘、配件,都是同一家供应商,到底相差在哪里?

也有不少朋友说:“国产车再过个几年,就可以赶超合资车了。”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确切的依据?还是说大家就是想想,是一个心愿呢?

关键词:国产车

都给你整理好论文、资料和数据了,有兴趣了解一下的话,不妨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国产车」就可以了。

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你挑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