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压缩比是多少(标致301压缩比是多少)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包括缸体、动力总成单元、转盘;缸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动力总成单元;转盘设置在缸体的下方;转盘底部还连接有动力输出轴;缸体上设置有与动力总成单元数量对应的燃烧室;动力总成单元包括固定在燃烧室顶部的缸盖、装配在燃烧室内的活塞以及活塞动力推杆;活塞动力推杆的底侧与转盘连接,用于将推力转换为转盘旋转的动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以转盘式的设计替代现有的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由于结构上的改变,使曲柄连杆式发动机不可调节的参数,例如进气门开度、进气行程、压缩时间、爆炸力利用率、排气门开度,排气率、压缩比等都可进行合理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的诸多问题。

1、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动力总成单元、转盘;所述缸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动力总成单元;所述转盘设置在缸体的下方;所述转盘的底部还连接有动力输出轴;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动力总成单元数量对应的燃烧室;所述动力总成单元包括固定在燃烧室顶部的缸盖、装配在燃烧室内的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的活塞动力推杆;所述活塞动力推杆的底侧与转盘连接,用于将推力转换为转盘旋转的动力,并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转盘动力推动轨道;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呈环形,并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皆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活塞动力推杆的底端设置有夹爪;夹爪的上夹持端通过上滚珠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上表面轨道槽配合,夹爪的下夹持端通过下滚珠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下表面轨道槽配合;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具有至少一组双凹部;所述双凹部包括两个凹部;所述凹部由向下平滑坡道和向上平滑坡道构成的下凹结构;双凹部中第一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与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平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进气段,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下运动,进而使活塞在燃烧室内向下运动,使燃烧室进气;所述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压缩段,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上运动,进而使活塞在燃烧室内向上运动,压缩燃烧室的气体;所述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做功段,用于在燃烧室内点燃压缩气体产生爆炸力对活塞做功时,将活塞动力推杆向下运动的推力转换成转盘旋转的动力;所述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排气段,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上运动,进而使活塞在燃烧室内向上运动,使燃烧室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缸盖上的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气气门机构、排气气门机构;所述进气气门机构和排气气门机构皆包括气门组件;进气气门机构通过气门组件控制进气管路向燃烧室进气;排气气门机构通过气门组件控制燃烧室向排气管路排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单元还包括进气摇臂组件、排气摇臂组件、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所述进气气门机构和排气气门机构还皆包括装配在气门组件上的液压挺筒;所述进气摇臂组件和排气摇臂组件皆包括摇臂以及摇臂支架;所述摇臂的中间位置与摇臂支架铰接;所述进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与进气推杆配合、第二端与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配合,用于在进气推杆顶起时,进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被顶起,第二端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进而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由进气管路向燃烧室进气;所述排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与排气推杆配合、第二端与排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配合,用于在排气推杆顶起时,排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被顶起,第二端下压排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进而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由燃烧室向排气管路排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的第二端底面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液压挺筒的顶端还设置有挺筒滚珠,用于与摇臂的第二端的轨道槽滑动配合;所述摇臂的第一端底面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的顶端皆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设置有倾斜的轨道槽;所述缸盖上还设置有斜导固定架;斜导固定架设置有斜导槽;所述斜导槽内滑动装配有斜导连接杆;所述斜导连接杆的底端与固定块的轨道槽滑动配合、顶端与摇臂的第一端的轨道槽滑动配合;用于在进气推杆或排气推杆带动相应的固定块顶起时,通过轨道槽带动斜导连接杆沿斜导槽向上移动,进而顶起摇臂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还包括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所述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也皆呈环形,并皆在上表面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进气推杆向下穿过缸盖、缸体后,其底端通过推杆滚珠与进气轨道的轨道槽配合,所述排气推杆向下穿过缸盖、缸体后,其底端通过推杆滚珠与排气轨道的轨道槽配合;所述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在位于缸体与转盘之间的位置分别套设有推杆弹簧,推杆弹簧的底端抵在进气推杆靠近底端的位置、顶端抵在缸体的底侧;所述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皆包括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双凹部对应组数的单凸部;所述单凸部由向上平滑坡道和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的向上凸起结构;所述进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进气打开过程段,用于带动进气推杆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进气摇臂组件的摇臂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打开进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进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进气关闭过程段,用于进气推杆在推杆弹簧的作用下沿向下平滑坡道下降,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失去压力并在气门组件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关闭进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排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排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排气打开过程段,用于带动排气推杆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排气摇臂组件的摇臂下压午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打开排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排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排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排气关闭过程段,用于排气推杆在推杆弹簧的作用下沿向下平滑坡道下降,排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失去压力并在气门组件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关闭排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进气轨道的单凸部设置在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对应组的双凹部的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附近;所述排气轨道的单凸部设置有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对应组的双凹部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在燃烧室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缸套,位于缸套之下还设置有润滑油缸;所述润滑油缸内装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缸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置有润滑油喷口,用于在活塞向上动作时,利用压差向燃烧室在活塞与润滑油缸之间的位置喷润滑油;还用于在活塞向下动作时,利用压差向转盘动力推动轨道上喷润滑油;所述缸体在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推杆过孔;所述推杆过孔为椭圆孔,所述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也为与推杆过孔相配合的椭圆杆,用于防止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还包括用于固定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的底盘、用于固定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轨道筒架;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环绕固定在轨道筒架的侧壁上;所述内燃机还包括中柱;所述缸体套在中柱靠上的位置并与中柱通过中柱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底盘套在中柱 靠下的位置并与中柱通过转盘轴承连接;所述中柱上还套设有转盘弹簧;所述中柱的底端设置有端头;所述转盘弹簧的底端通过弹簧连接轴承抵在中柱底端的端头上、顶端通过弹簧连接轴承抵在转盘轴承的底端面处;所述底盘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面设置有上下方向的键;所述连接筒的外侧还套有动力输出筒;所述动力输出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连接筒的键配合的键槽,转盘向下移动时,压缩转盘弹簧蓄能,并使连接筒在动力输出筒内向下移动,所述动力输出筒在上下方向保持不动,并利用连接筒跟随转盘转动,所述动力输出筒底部轴心的位置固定所述的动力输出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罩在缸体上方的上壳体、罩在缸体与底盘之间的中壳体、以及罩在底盘底侧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在与动力输出筒靠上的位置以及靠下的位置分别通过动力输出轴承连接;所述缸体的上方位于中心的区域还固定有储气筒;所述进气管路与储气筒连通;所述排气管路向外伸出上壳体,用于与排气设备连通;所述进气气门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闲置控制机构;所述闲置控制机构包括闲置推杆和控制闲置推杆工作的电磁阀;所述闲置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固定架固定在储气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闲置推杆用于在需要闲置时在电磁阀的控制下,闲置推杆推动抱紧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下压,保持进气管路与燃烧室连通,进而实现该动力总成单元闲置,即不对转盘做功。

旋转转盘式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

背景技术

传统内燃机主要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机是以燃烧汽油产生动力的发动机。柴油机是以燃烧柴油产生动力的发动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共同特点:一、将可燃混合气(汽油和空气或柴油和空气)在燃烧室点燃产生爆炸,从而获取动力;二、在结构上都是两大机构:配气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这两大机构都是靠正时机构来进行连接的;三、汽油机和柴油机产生的爆炸力都是通过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传输出去。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不同特点:一、汽油机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点火方势是压燃式;二、柴油机输出功率偏小,扭力偏大;汽油机输出功率偏大,扭力偏小;三、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在16-22,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在8-12之间。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四冲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工行程,排气行程。单只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720度,即每一个工作行程是180度,由于曲轴做360度旋转并且曲轴尺寸固定不变,所以每一个行程旋转角度都是一样,而且它们的工作行径都等于曲轴连杆轴径旋转180度的周长,并且固定不变,这就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活塞进气行程过程中,由于现有发动机采用配气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使气门的工作行程偏小,造成进气不够充分,并且整个进气行程旋转角度范围不能变化。二、在压缩行程过程中,如果任意一只或多只缸不参与做功,都要浪费动力去压缩空气,结果造成功率浪费或燃油浪费。在压缩时,由于行程路径长短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固定,不能变小,一部分混合气会通过活塞环泄漏,造成燃油浪费。这时候压缩行程路径应该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进气行程路径长度应该大于压缩行程路径的长度。三、在做功行程过程中,由于活塞'连杆'连杆轴颈处于垂直状态,虽然在飞轮势能作用下,但是燃烧室混合气燃烧产生最大作用力时,作用力并不在活塞垂直轴颈半径最外点上,动力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且现有的内燃机在做工行程结束时,还存在混合气产生的爆炸力没有利用完的情况;而如果能延长做工行程路径长度,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混合气产生的爆炸力。四、在排气行程过程中,也是由于配气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限制,排气门的开度有限,所以现有的内燃机大都采用2只排气门。由于配气结构和曲柄连杆机构的限制,也造成了排气不畅。五、汽油机的热效率在25%-35%之间,柴油机的热效率在35%-45%之间。如果将工作循环中4个有效行程路径作长短调整,那么这种发动机的热效率将大副提高。但是现有的四冲程发动机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现象。现有发动机为了提高热效率,采用涡轮增压的方式,但在提高热效率方面并不是很理想。

发动机的发展到现在,都是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而配气机构是在曲柄连杆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整个发动机的基础就是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也时将爆炸力转化为动力唯一传送渠道。所有要改变现有发动机的热效率,只有改变曲柄连杆机构,才能改变原有发动机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以转盘式的设计替代现有的曲柄连杆式发动机,从根本上解决了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的诸多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包括缸体、动力总成单元、转盘;所述缸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动力总成单元;所述转盘设置在缸体的下方;所述转盘的底部还连接有动力输出轴;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动力总成单元数量对应的燃烧室;所述动力总成单元包括固定在燃烧室顶部的缸盖、装配在燃烧室内的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的活塞动力推杆;所述活塞动力推杆的底侧与转盘连接,用于将推力转换为转盘旋转的动力,并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包括转盘动力推动轨道;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呈环形,并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皆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活塞动力推杆的底端设置有夹爪;夹爪的上夹持端通过上滚珠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上表面轨道槽配合,夹爪的下夹持端通过下滚珠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下表面轨道槽配合;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具有至少一组双凹部;所述双凹部包括两个凹部;所述凹部由向下平滑坡道和向上平滑坡道构成的下凹结构;双凹部中第一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与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平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进气段Ⅰ,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下运动,进而使活塞在燃烧室内向下运动,使燃烧室进气;所述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压缩段Ⅱ,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上运动,进而使活塞在燃烧室内向上运动,压缩燃烧室的气体;所述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做功段Ⅲ,用于在燃烧室内点燃压缩气体产生爆炸力对活塞做功时,将活塞动力推杆向下运动的推力转换成转盘旋转的动力;所述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的排气段Ⅳ,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上运动,进而使活塞在燃烧室内向上运动,使燃烧室排气。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总成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缸盖上的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气气门机构、排气气门机构;所述进气气门机构和排气气门机构皆包括气门组件;进气气门机构通过气门组件控制进气管路向燃烧室进气;排气气门机构通过气门组件控制燃烧室向排气管路排气。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总成单元还包括进气摇臂组件、排气摇臂组件、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所述进气气门机构和排气气门机构还皆包括装配在气门组件上的液压挺筒;所述进气摇臂组件和排气摇臂组件皆包括摇臂以及摇臂支架;所述摇臂的中间位置与摇臂支架铰接;所述进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与进气推杆配合、第二端与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配合,用于在进气推杆顶起时,进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被顶起,第二端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进而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由进气管路向燃烧室进气;所述排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与排气推杆配合、第二端与排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配合,用于在排气推杆顶起时,排气摇臂组件的摇臂的第一端被顶起,第二端下压排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进而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由燃烧室向排气管路排气。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的第二端底面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液压挺筒的顶端还设置有挺筒滚珠,用于与摇臂的第二端的轨道槽滑动配合;所述摇臂的第一端底面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的顶端皆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设置有倾斜的轨道槽;所述缸盖上还设置有斜导固定架;斜导固定架设置有斜导槽;所述斜导槽内滑动装配有斜导连接杆;所述斜导连接杆的底端与固定块的轨道槽滑动配合、顶端与摇臂的第一端的轨道槽滑动配合;用于在进气推杆或排气推杆带动相应的固定块顶起时,通过轨道槽带动斜导连接杆沿斜导槽向上移动,进而顶起摇臂的第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还包括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所述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也皆呈环形,并皆在上表面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进气推杆向下穿过缸盖、缸体后,其底端通过推杆滚珠与进气轨道的轨道槽配合,所述排气推杆向下穿过缸盖、缸体后,其底端通过推杆滚珠与排气轨道的轨道槽配合;所述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在位于缸体与转盘之间的位置分别套设有推杆弹簧,推杆弹簧的底端抵在进气推杆靠近底端的位置、顶端抵在缸体的底侧;所述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皆包括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双凹部对应组数的单凸部;所述单凸部由向上平滑坡道和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的向上凸起结构;所述进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进气打开过程段A,用于带动进气推杆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进气摇臂组件的摇臂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打开进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进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进气关闭过程段B,用于进气推杆在推杆弹簧的作用下沿向下平滑坡道下降,进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失去压力并在气门组件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关闭进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排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排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排气打开过程段E,用于带动排气推杆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排气摇臂组件的摇臂下压午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打开排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排气轨道的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排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的排气关闭过程段F,用于排气推杆在推杆弹簧的作用下沿向下平滑坡道下降,排气气门机构的气门组件失去压力并在气门组件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关闭排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所述进气轨道的单凸部设置在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对应组的双凹部的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附近;所述排气轨道的单凸部设置有转盘动力推动轨道对应组的双凹部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附近。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在燃烧室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缸套,位于缸套之下还设置有润滑油缸;所述润滑油缸内装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缸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置有润滑油喷口,用于在活塞向上动作时,利用压差向燃烧室在活塞与润滑油缸之间的位置喷润滑油;还用于在活塞向下动作时,利用压差向转盘动力推动轨道上喷润滑油;所述缸体在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推杆过孔;所述推杆过孔为椭圆孔,所述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也为与推杆过孔相配合的椭圆杆,用于防止进气推杆和排气推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还包括用于固定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的底盘、用于固定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轨道筒架;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环绕固定在轨道筒架的侧壁上;所述内燃机还包括中柱;所述缸体套在中柱靠上的位置并与中柱通过中柱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底盘套在中柱 靠下的位置并与中柱通过转盘轴承连接;所述中柱上还套设有转盘弹簧;所述中柱的底端设置有端头;所述转盘弹簧的底端通过弹簧连接轴承抵在中柱底端的端头上、顶端通过弹簧连接轴承抵在转盘轴承的底端面处;所述底盘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面设置有上下方向的键;所述连接筒的外侧还套有动力输出筒;所述动力输出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连接筒的键配合的键槽,转盘向下移动时,压缩转盘弹簧蓄能,并使连接筒在动力输出筒内向下移动,所述动力输出筒在上下方向保持不动,并利用连接筒跟随转盘转动,所述动力输出筒底部轴心的位置固定所述的动力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内燃机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罩在缸体上方的上壳体、罩在缸体与底盘之间的中壳体、以及罩在底盘底侧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在与动力输出筒靠上的位置以及靠下的位置分别通过动力输出轴承连接;所述缸体的上方位于中心的区域还固定有储气筒;所述进气管路与储气筒连通;所述排气管路向外伸出上壳体,用于与排气设备连通;所述进气气门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闲置控制机构;所述闲置控制机构包括闲置推杆和控制闲置推杆工作的电磁阀;所述闲置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固定架固定在储气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闲置推杆用于在需要闲置时在电磁阀的控制下,闲置推杆推动抱紧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下压,保持进气管路与燃烧室连通,进而实现该动力总成单元闲置,即不对转盘做功。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以转盘式的设计替代现有的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由于结构上的改变,使曲柄连杆式发动机不可调节的参数,例如进气门开度、进气行程、压缩时间、爆炸力利用率、排气门开度,排气率、压缩比等都可进行合理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的诸多问题;在怠速或低负荷时,利用闲置控制机构控制对应的动力总成单元不进行压缩行程,减少压缩行程对能量的损耗;结构紧凑、动力输出稳定,适合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外观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外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除外壳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一个动力总成单元和转盘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一个动力总成单元和缸体装配的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动力总成单元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转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转盘的俯视及功能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包括缸体3、动力总成单元5、转盘6;所述缸体3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动力总成单元5;所述转盘6设置在缸体3的下方;所述转盘6的底部还连接有动力输出轴608;所述缸体3上设置有与所述动力总成单元5数量对应的燃烧室301;所述动力总成单元包括固定在燃烧室301顶部的缸盖501、装配在燃烧室301内的活塞518、以及与活塞518连接的活塞动力推杆506;所述活塞动力推杆506的底侧与转盘6连接,用于将推力转换为转盘6旋转的动力,并通过动力输出轴608输出动力。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转盘6包括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呈环形,并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皆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活塞动力推杆506的底端设置有夹爪525;夹爪525的上夹持端通过上滚珠524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的上表面轨道槽配合,夹爪525的下夹持端通过下滚珠522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的下表面轨道槽配合;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具有至少一组双凹部;所述双凹部包括两个凹部;所述凹部由向下平滑坡道和向上平滑坡道构成的下凹结构;双凹部中第一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与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平滑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301的进气段Ⅰ,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506向下运动,进而使活塞518在燃烧室301内向下运动,使燃烧室301进气;所述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301的压缩段Ⅱ,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506向上运动,进而使活塞518在燃烧室301内向上运动,压缩燃烧室301的气体;所述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301的做功段Ⅲ,用于在燃烧室301内点燃压缩气体产生爆炸力对活塞518做功时,将活塞动力推杆506向下运动的推力转换成转盘6旋转的动力;所述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燃烧室301的排气段Ⅳ,用于带动活塞动力推杆506向上运动,进而使活塞518在燃烧室301内向上运动,使燃烧室301排气。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动力总成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缸盖501上的进气管路502、排气管路503、进气气门机构509、排气气门机构510;所述进气气门机构509和排气气门机构510皆包括气门组件521;进气气门机构509通过气门组件521控制进气管路502向燃烧室301进气;排气气门机构510通过气门组件521控制燃烧室301向排气管路503排气。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还设置有燃油喷油嘴,燃油喷油嘴可设置在进气管路502上,也可设置有缸盖上,喷油嘴及其位置的设计为发动机领域的常规设计,其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动力总成单元还包括进气摇臂组件507、排气摇臂组件508、进气推杆504和排气推杆505;所述进气气门机构509和排气气门机构510还皆包括装配在气门组件521上的液压挺筒519;所述进气摇臂组件507和排气摇臂组件508皆包括摇臂514以及摇臂支架515;所述摇臂514的中间位置与摇臂支架515铰接;所述进气摇臂组件507的摇臂514的第一端与进气推杆504配合、第二端与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液压挺筒519配合,用于在进气推杆顶起时,进气摇臂组件507的摇臂514的第一端被顶起,第二端下压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液压挺筒519,进而下压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气门组件521,由进气管路502向燃烧室进气;所述排气摇臂组件508的摇臂514的第一端与排气推杆505配合、第二端与排气气门机构510的液压挺筒519配合,用于在排气推杆顶起时,排气摇臂组件508的摇臂514的第一端被顶起,第二端下压排气气门机构510的液压挺筒519,进而下压进气气门机构510的气门组件521,由燃烧室301向排气管路503排气。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气门组件大体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气门杆密封等,气门组件也为发动机领域的常规设计,气门组件只需能实现通过摇臂控制进行气门的开关即可,而液压挺筒(也可称为液压挺柱、液压顶柱、液压顶筒)也是发动机领域与气门组件配合的常用部件,其在本内燃机中,只要实现摇臂与气门组件的动作配合即可,相关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摇臂514的第二端底面设置有轨道槽517,所述液压挺筒519的顶端还设置有挺筒滚珠520,用于与摇臂514的第二端的轨道槽517滑动配合;所述摇臂514的第一端底面设置有轨道槽517;所述进气推杆504和排气推杆505的顶端皆固定有固定块511;所述固定块511的侧面设置有倾斜的轨道槽516;所述缸盖501上还设置有斜导固定架513;斜导固定架513设置有斜导槽;所述斜导槽内滑动装配有斜导连接杆512;所述斜导连接杆512的底端与固定块511的轨道槽516滑动配合、顶端与摇臂514的第一端的轨道槽517滑动配合;用于在进气推杆504或排气推杆505带动相应的固定块511顶起时,通过轨道槽516带动斜导连接杆512沿斜导槽向上移动,进而顶起摇臂514的第一端。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转盘6还包括进气轨道601和排气轨道602;所述进气轨道601和排气轨道602也皆呈环形,并皆在上表面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进气推杆504向下穿过缸盖501、缸体3后,其底端通过推杆滚珠与进气轨道601的轨道槽配合,所述排气推杆505向下穿过缸盖501、缸体3后,其底端通过推杆滚珠与排气轨道602的轨道槽配合;所述进气推杆504和排气推杆505在位于缸体3与转盘6之间的位置分别套设有推杆弹簧523,推杆弹簧523的底端抵在进气推杆504靠近底端的位置、顶端抵在缸体3的底侧;所述进气轨道601和排气轨道602皆包括与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的双凹部对应组数的单凸部;所述单凸部由向上平滑坡道和向下平滑坡道构成的向上凸起结构;所述进气轨道601的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气门组件521的进气打开过程段A,用于带动进气推杆504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进气摇臂组件507的摇臂514下压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气门组件521,打开进气管路502与燃烧室301的通道;所述进气轨道601的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气门组件521的进气关闭过程段B,用于进气推杆504在推杆弹簧523的作用下沿向下平滑坡道下降,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气门组件失去压力并在气门组件521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关闭进气管路502与燃烧室301的通道;所述排气轨道602的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构成排气气门机构510的气门组件521的排气打开过程段E,用于带动排气推杆505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排气摇臂组件508的摇臂514下压午气气门机构510的气门组件521,打开排气管路503与燃烧室301的通道;所述排气轨道602的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构成排气气门机构510的气门组件521的排气关闭过程段F,用于排气推杆505在推杆弹簧523的作用下沿向下平滑坡道下降,排气气门机构510的气门组件521失去压力并在气门组件521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关闭排气管路503与燃烧室301的通道;所述进气轨道601的单凸部设置在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对应组的双凹部的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附近;所述排气轨道602的单凸部设置有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对应组的双凹部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附近。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缸体3在燃烧室30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缸套303,位于缸套303之下还设置有润滑油缸304;所述润滑油缸304内装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缸304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置有润滑油喷口,用于在活塞318向上动作时,利用压差向燃烧室301在活塞518与润滑油缸304之间的位置喷润滑油;还用于在活塞318向下动作时,利用压差向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上喷润滑油;所述缸体3在进气推杆504和排气推杆505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推杆过孔302;所述推杆过孔302为椭圆孔,所述进气推杆504和排气推杆505也为与推杆过孔302相配合的椭圆杆,用于防止进气推杆504和排气推杆505转动。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转盘6还包括用于固定进气轨道601和排气轨道602的底盘604、用于固定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的轨道筒架605;所述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环绕固定在轨道筒架605的侧壁上;所述内燃机还包括中柱2;所述缸体3套在中柱2靠上的位置并与中柱2通过中柱卡块201固定连接;所述底盘604套在中柱2 靠下的位置并与中柱2通过转盘轴承610连接;所述中柱2上还套设有转盘弹簧611;所述中柱2的底端设置有端头;所述转盘弹簧611的底端通过弹簧连接轴承612抵在中柱底端的端头上、顶端通过弹簧连接轴承612抵在转盘轴承610的底端面处;所述底盘605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筒606,所述连接筒606的外侧面设置有上下方向的键;所述连接筒的外侧还套有动力输出筒607;所述动力输出筒607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连接筒606的键配合的键槽,转盘6向下移动时,压缩转盘弹簧蓄能,并使连接筒在动力输出筒607内向下移动,所述动力输出筒在上下方向保持不动,并利用连接筒跟随转盘6转动,所述动力输出筒607底部轴心的位置固定所述的动力输出轴608。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所述内燃机还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罩在缸体3上方的上壳体101、罩在缸体3与底盘604之间的中壳体102、以及罩在底盘604底侧的下壳体103;所述下壳体103在与动力输出筒607靠上的位置以及靠下的位置分别通过动力输出轴承609连接;所述缸体3的上方位于中心的区域还固定有储气筒4;所述进气管路502与储气筒4连通;所述排气管路503向外伸出上壳体101,用于与排气设备连通;所述进气气门机构509的上方还设置有闲置控制机构7;所述闲置控制机构7包括闲置推杆702和控制闲置推杆702工作的电磁阀701;所述闲置控制机构7通过控制固定架701固定在储气筒4的外侧壁上;所述闲置推杆702用于在需要闲置时在电磁阀的控制下,闲置推杆702推动抱紧进气气门机构509的液压挺筒下压,保持进气管路502与燃烧室301连通,进而实现该动力总成单元闲置,即不对转盘做功。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所述缸体上均匀分布有八个燃烧室301,对应的安装有八个动力总成单元5,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具有两组双凹部,进气轨道601具有两组单凸部,排气轨道602也具有两组单凸部,使转盘轨道构成两组工作循环段,两组工作循环段平分转盘;其中,转盘动力推动轨道603的工作循环段包括进气段Ⅰ、压缩段Ⅱ、做功段Ⅲ、排气段Ⅳ,进气轨道601的工作循环段包括进气打开过程段A、进气关闭过程段B、进气关闭段C(进气轨道601上相邻的两个单凸部之间的平段),排气轨道602的工作循环段包括排气打开过程段E、排气关闭过程段F、排气关闭段D(排气轨道602上相邻的两个单凸部之间的平段)。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以内燃机的其中一个动力总成单元在转盘正常工作状态下中某一次工作循环为例,其包括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进气行程:请参照图4和图5及图7的动力总成单元配合图8和图9所示的转盘进行说明,此处以图9的视角描述,当转盘按顺时针方向绕中柱旋转,当进气段Ⅰ的起始点(即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起始上止点)转至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时为进气行程的起始,此时,进气轨道的进气打开过程段A的起始点(即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起始下止点)位于进气推杆的底部,排气轨道的排气关闭段D位于排气推杆的底部(排气关闭);由于活塞动力推杆及其所连接的活塞仅能沿燃烧缸上下移动,进气推杆仅能沿推杆过孔上下移动;转盘继续旋转时,在转盘的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作用下,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下移动并带动活塞沿燃烧室向下移动,而与此同时,在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作用下,带动进气推杆向上移动,进气推杆通过固定块上的轨道槽向上推动斜导连接杆,使其沿斜导槽向上移动,并向上顶起摇臂的第一端,摇臂的第二端下压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并带动气门组件向下打开进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此时随着活塞的向下移动向燃烧室内进气,转盘继续旋转,当进气轨道的进气打开过程段A与进气关闭过程段B的连接点(即单凸部的上止点)位于进气推杆的底部时,此时进气的气门组件全开,转盘继续旋转,在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作用下以及推杆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进气推杆向下移动,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在气门组件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随着进气推杆的向下移动逐渐关闭进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直至进气轨道的进气关闭过程段B的结束点(即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结束下止点)位于进气推杆的底部,进气气门机构的气组件完全关闭,与此同时,进气段Ⅰ的结束点(即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结束下止点)位于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进气行程的结束,活塞移动至下止点,此时燃烧室内的吸入空气量为最大值。

压缩行程:当压缩段Ⅱ的起始点(即第一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起始下止点)转至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时为压缩行程的起始,进气轨道的进气关闭段C位于进气推杆的底部(进气关闭),排气轨道的排气关闭段D位于排气推杆的底部(排气关闭);转盘继续旋转时,在转盘的第一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作用下,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上移动并带动活塞沿燃烧室向上移动,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直至压缩段Ⅱ的结束点(即第一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结束上止点)转至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时为压缩行程的结束,此时完成燃烧室内气体的压缩,压缩比由燃烧室的设计而定。

做功行程:当压缩行程结束时,即为做功行程的开始。此时,做功段Ⅲ的起始点(转盘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起始上止点)位于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进气轨道的进气关闭段C位于进气推杆的底部(进气关闭),排气轨道的排气关闭段D位于排气推杆的底部(排气关闭);压缩行程完成后,压缩气被压燃或点燃爆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利用其爆炸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下运动,在转盘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力方向的转换作用下,活塞向下的推力转换为转盘顺时针转动加速的动力,直至转盘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结束下止点位于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时为做功行程的结束。做功过程中,向下平滑坡道的长度和弧度可根据爆炸力以及爆炸力的有效释放时间来设计。

做功过程还会存在的情况:当燃烧室内产生最大爆炸力时,活塞动力推杆的推力传递到转盘上时,由于转盘的转速不够高,推力不能完全转换为转盘转动加速的动力,还会存在一部分的推力对转盘产生向下推动的动力,使转盘沿中柱向下运动,此时,由于中柱与缸体固定,转盘弹簧的底部与中柱的底部通过弹簧轴承连接,转盘向下运动时就会压缩转盘弹簧,而转盘弹簧的顶部与转盘轴承的底端面也通过弹簧轴承连接,转盘弹簧只压缩蓄能,并不影响转盘的旋转,而随着爆炸力的减弱,依然存在的爆炸力小于转盘弹簧的压缩力,转盘弹簧大于爆炸力的部分的力会推动转盘向上运动,而在活塞动力推杆底部作用及做功段(转盘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力的转换的作用下,转盘弹簧的压缩力释放并再次转换为转盘旋转的动力,最大程度上将燃烧室的爆炸力转换为转盘旋转的动力。

排气行程:做功行程结束时,即为排气行程的开始,此时,排气段Ⅳ的起始点(即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起始下止点)位于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排气轨道的排气打开过程段E的起始点(即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起始下止点)位于排气推杆的底部,进气轨道的进气关闭段C位于进气推杆的底部(进气关闭),排气推杆也仅能沿推杆过孔上下移动;转盘继续旋转时,在转盘的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作用下,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上移动并带动活塞沿燃烧室向上移动,而与此同时,在单凸部的向上平滑坡道的作用下,带动排气推杆向上移动,排气推杆通过固定块上的轨道槽向上推动斜导连接杆,使其沿斜导槽向上移动,并向上顶起摇臂的第一端,摇臂的第二端下压排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并带动气门组件向下打开排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此时,随着活塞的向上移动,燃烧室向排气管路排气,转盘继续旋转,当排气轨道的排气打开过程段E与排气关闭过程段F的连接点(即单凸部的上止点)位于排气推杆的底部时,此时排气的气门组件全开,转盘继续旋转,在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作用下以及推杆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排气推杆向下移动,排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在气门组件中的气门弹簧的作用下,随着排气推杆的向下移动逐渐关闭排气管路与燃烧室的通道;直至排气轨道的排气关闭过程段F的结束点(即单凸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结束下止点)位于进气推杆的底部,进气气门机构的气组件完全关闭,与此同时,排气段Ⅳ的结束点(即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的结束下止点)位于活塞动力推杆的底部,排气行程的结束,活塞移动至上止点,此时燃烧室内的废气被排出。

上述为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可循环此过程;本实施例转盘转一圈完成两个工作循环过程,一个工作循环过程,转盘转动180度。为了使转盘受力均匀,在一个动力总成单元进入一个工作循环时,对称的一面的另一个动总成单元同步进入另一个工作循环;由于对称的两个动力总成单元同时工作,转盘受力平衡,运转也平稳。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对于做功行程动力利用的分析和设计:当转盘旋转时;活塞在爆炸力的作用下,将活塞和推杆向下推动,动力推杆受到的作用力传给滚珠,滚珠再将作用力传给转盘,转盘受到作用力后加速旋转运动;当爆炸力最大时,作用在转盘上的作用力不能被利用完,一部份作用力会通过转盘作用在转盘弹簧上并压缩转盘弹簧,被转盘弹簧存储,当爆炸力被转盘旋转的势能利用的差不多时,被转盘弹簧存储的作用力释放出来,继续推动转盘旋转。在做功段Ⅲ的轨道过程可以根据转盘旋转速度和爆炸力被利用的要求设计弧度,做功段Ⅲ的距离可以根据爆炸力被有效利用的百分比来设计。在转盘弹簧存储能量时,转盘和转盘弹簧都往下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由于转盘往下运动,活塞、活塞动力推杆、进气推杆、排气推杆都会往下运动,活塞、进气推杆往下运动一段距离,由于采用转盘式结构,进气门行程变长。在转盘弹簧存储能量的工作中途,进气行程时转盘向下时反而加速了燃烧室的进气。在转盘弹簧释放能量的过程中,转盘往上运动,加速了进气的气门组件的关闭,同时也加速了缸内的气体运动,但对缸内的气体量没有影响。在压缩行程时:在弹簧存储能量的过程中,活塞也会同时下行,表面上看似会降低压缩比,实际上此时有均匀气体的作用,在转盘弹簧释放能量时,加速活塞往上运动,使活塞短时间快速到顶,减小空气泄漏时间,让气体得到最好的压缩效果。活塞在转盘弹簧存储能量的过程中,活塞做排气行程时,转盘弹簧存储能量时减少排气压力,增加了排气时间,在弹簧释放能量时,活塞快速到达顶点,排气门关闭。这一过程,让废气全部排出。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为了配合转盘沿中柱的上下运动而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采用了连接筒和动力输出筒;连接筒与转盘固定,且连接筒的外壁上设置上下方向的键,而动力输出筒的内壁设置有键槽,动力输出筒通过键槽套在连接筒的外壁,使连接筒随转盘上下动作时在动力输出筒内上下动作,连接筒随转盘转动时带动动力输出筒同步转动;而动力输出筒与下壳体通过动力输出轴随固定,使动力输出筒相对于下壳体在上下方向限位,仅能做旋转动作,而动力输出筒的底部轴心处设置动力输出轴,此动力输出轴为整个转盘的动力输出,可通过安装差速器或辛普森行星齿将动力输出。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进气段Ⅰ(第一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代表进气行程,其长度可根据进气需要进行设计;压缩段Ⅱ(第一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代表压缩行程,其长度可根据压缩需要进行设计;做功段Ⅲ(第二个凹部的向下平滑坡道)代表做功行程,其长度可根据爆炸力及爆炸力的有效做功时间来设计;排气段Ⅳ(第二个凹部的向上平滑坡道)代表排气行程,其长度可根据排气需要设计行程长短;依上所述,各个行程的长度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弧度和长度的设计,四段平滑坡道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所述缸体上均匀分布有八个燃烧室301,对应的安装有八个动力总成单元5;转盘上设计了两个工作循环;而在实际应用中,燃烧室的个数可以根据转盘大小和燃烧室内径大小设计,转盘上也可增加或减少工作循环。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转盘式的设计,还可在缸体上的不同直径所在的圆圈上分布多个燃烧室,每圈燃烧室也配置相应的动力总成单元构成一圈动力总成组;多圈燃烧室配置多圈的动力总成组;相应的转盘也在相应的直径附近设计多环转盘动力推动轨道、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构成轨道组,多圈动力总成组对应多圈的轨道组,使内燃机呈内外分布的多圈式结构。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为了与曲柄连杆的四缸发动机做比较,本实施例的设置有四个燃烧室,对应安装有四个动力总成单元,转盘上设计两个工作循环,在曲柄连杆的四缸发动机的飞轮转两圈时,曲柄连杆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而本实施例的四缸式内燃机完成四个工作循环。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活塞动力推杆的向上回位的方式为转盘强拉式(即通过转盘的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上下两个表面带动活塞动力推杆向上或向下动作),此向上回位的方式也可设计为如进气推杆或排气推杆的推杆弹簧的弹簧复位式;当然,进气推杆或排气推杆及相应的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也可采用如活塞动力推杆及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转盘强拉式(进气轨道和排气轨道也分别固定在各自的轨道筒架上并具有上表面轨道槽和下表面轨道槽)。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对于输出扭矩的控制,可通过设计转盘动力推动轨道的直径来实现。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还提供了发动机在怠速时或小负荷时的解决方案:每个动力总成单元还设置了闲置控制机构,在不需要参加做功的动力总成单元中,闲置控制机构可通过电磁阀控制相应的闲置推杆工作,而闲置推杆通过替代摇臂推动进气气门机构的液压挺筒,使进气摇臂组件的摇臂与液压挺筒脱离配合,在动力总成单元工作时,燃烧室内不再进行压缩行程(燃烧室内气体被压回进气管路中),此动力总成单元无负荷运动,进而实现该动力总成单元闲置,不能加转盘的做功;而在此过程中,也存在需要的问题:气门全开和活塞处于上止点会存在同时存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设计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接收活塞快要到上止点的信号,电磁阀控制闲置推杆回收,使进气气门的液压挺筒和气门组件提前回位关闭,进而减小了内燃机因压缩空气而浪费的能量。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中,缸体内位于燃烧室附近还设计有冷却水道,来带走燃烧室所产生的热量,也设计有润滑油道,对相关部件进行润滑保护(例如向润滑油缸内供油),而润滑油进油路和出油路、冷却水进水路和出水路也可选择设计在中柱内,中柱内中空并设计有十字分隔板,可对应设计为进油路、出油路、进水路和出水路。而供润滑油的油泵、供水的水泵的排量和压力根据发动机排量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转盘式内燃机,以转盘式的设计替代现有的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由于结构上的改变,使曲柄连杆式发动机不可调节的参数,例如进气门开度、进气行程、压缩时间、爆炸力利用率、排气门开度,排气率、压缩比等都可进行合理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曲柄连杆式发动机的诸多问题;在怠速或低负荷时,利用闲置控制机构控制对应的动力总成单元不进行压缩行程,减少压缩行程对能量的损耗;结构紧凑、动力输出稳定,适合大规模应用。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100004

2010.2

旋转转盘式内燃机比现用的内燃机有6大优势。第一,比现用的内燃机燃烧更完全,热效率利用更高。第二,比现用的内燃机可节油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更环保。第三,制造加工简单,结构紧凑。第四,旋转转盘式内燃机设计更方便合理。第五,可以根据需求而设计生产出,满足自己所需求的动力或转速以及扭矩。第六,旋转转盘式内燃机的结构满足超大输出功率,比如100万马力,也可以满足小排量发动机,需要时输出大马力的广大轿车市场。市场前景,轿车,货车,工程机械,坦克,轮船,发电机等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