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时候吉普多少钱(当年95年普桑轿车多少钱)

今天提起吉普车,很多网友第一个想到肯定是二战美国“威利斯”吉普车。其实,早期的“吉普”只是美国的一个汽车品牌,后来才泛指具备四轮驱动性能的轻型军用车辆。二战时,各交战国著名的吉普车型,除了红遍天下的“威利斯”外,还有苏联嘎斯67型吉普车、德国W80型“桶车”等。但是,你可能想不到,世界上第一种四轮驱动吉普车,是日本的九五式小型乘用车。

提起九五式小型乘用车,可以追溯到“九一八”事变,当时日军在东北“讨伐”抗日武装时,曾大量使用卡车等机动车辆,这些采用水冷发动机的卡车在东北严寒环境下经常“趴窝”,迫切需要一种能在寒冷条件下运作并具有较强机动性能的小型车辆。1934年,日本向国内各大汽车生产商招标,要求研发一种采用气冷发动机的高机动性人员运输、联络和侦察用四轮驱动车辆。不久,日本内燃机、丰田自动织机自动车部、发动机制造和冈本自行车自动车制作所等厂家都拿出了各自的原型车。经过角逐,日本内燃机(又称黑金公司)的产品最终赢得了竞标。新车被命名为九五式小型乘用车,于1936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后来这种车被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据史料记载,九五式小型乘用车有以下特点:

车身小巧玲珑

主要用于侦察、通讯和军官乘坐,乘员3人,前排两座,后排单座,全车长3.38米,宽1.52米,高1.68米,轴距3.84米,净重1100公斤,车身确实比较小巧。

九五式小型乘用车

九五式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设计,底盘主体为钢架梁结构,为提高复杂地形通行能力,采用优质橡胶制造的特种重型橡胶车胎,车体尾部挂装一备用车轮,可随时更换,现在的军民用越野车也都基本都沿用了这一设计,可以说九五式的设计还是比较前卫的。

最早采用“分时四驱”

作为日本研发的第一款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辆,采用“分时四驱”是九五式最核心的设计。所谓“分时四驱”,按现在的说法,是四驱汽车驱动系统的一种形式,是指驾驶者可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是四轮驱动模式,在质量较好的道路行驶时依靠后轮驱动即可,而在复杂地形则切换到四轮驱动,以提高通行能力。

仅能乘坐三人,采用采用分时四驱


有史料称,在世界四驱车发展历史中,九五式是第一种采取“分时驱动”技术的车辆,这在当时确实是先进的。

气冷发动机独树一帜

九五式小型乘用车在研发时,充分吸取了日军在中国东北地区作战的经验,选择4冲程双缸V1AF型气冷发动机,非常适应当时缺乏干净水源、平均气温较低的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其中初期型发动机排量1.2升,后期改进型有1.3升、1.4升两种型号,其中1.4升型号最大功率33马力,最大时速75公里。九五式油箱容积35升,辅助油箱容量4升,耗油每小时4升,采用滑移配速变速器,3档前进1档后退,带有应急机械结构脚刹。

诺门坎战役被苏军缴获九五式


九五式小型乘用车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四轮驱动小型军用车,该车1936年投产,而美国“威利斯”吉普车是1941年投产的,德国的“82型桶车”是1939年投产的,而苏联的“嘎斯67”是1943年投产的。二战时日本汽车工业乏善可陈,但九五式小型乘用车性能优良,算得上是一朵“奇葩”。

与同时代的德国“桶车”、美国“威利斯”在一起


据史料记载,九五式小型乘用车总产量4800辆,生产数量远逊于“威利斯”的66万辆、嘎斯67型吉普车的9.2万辆和W80型“桶车”的5.2万辆,主要原因是受制于日本的工业水平,陆军部队机械化程度低,海岛作战对吉普车需求有限等。但九五式生产数量尽管较少,但凭借气冷发动机和四驱能力带来的强大机动性能,其车辙还是随着日本侵略军遍布中国大地,成为侵华的“帮凶”。(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