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下一句(水滴石穿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刀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绳索锯断木头,水滴可穿坚石;学道之人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细水汇集

自然形成河流,瓜果成熟自然脱落枝蔓;学道之人听任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荀子·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

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在此鼓励的就是一股锲而不

舍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古人有所谓“锥刺股”、“

”的故事,说明治学

精神的刻苦。如果做事知难而退,浅尝辄止,便一事无成。相传唐朝大诗人李白看

见一老妇人在磨铁杵,好生奇怪,一问才知道是要让铁棒变成针。李白不解地问:

“这么粗的铁棒何时才能磨成针?”老妇人答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个

故事引人思考。

卧薪尝胆,徐图自强

刘邦,作为一名平民百姓,这种皇帝梦给他在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满足。为此,他不仅不畏惧长途跋涉的辛苦,而且在秦帝国风雨飘摇之时竟甘愿押送“刑

徒”奔赴咸阳。当然,这最后一次却不到半途就废止了,他从此也逃往山林匿身。刘邦常徭咸阳,主观上是为了享受皇帝梦给他带来的藉慰,而客观上却陶冶了他的

性情,开阔了他的胸怀,更强化了他的追求。这一切,和他后来扫平群雄,贵为汉帝都是有关系的。

纵观秦皇,刘邦表现出做皇帝的大志,正是有这种志向,他不怕吃苦,敢于向命运挑战。自丰西亭释放刑徒后,他逃入山林匿身。刘邦当时不会想到,他敢释放秦

帝国的刑徒,这分明是让自己以救世主的身份站到了秦国的对立面。这一切,使得刘邦虽藏身于山林,漂泊不定,尝尽了千辛万苦,但他的皇帝梦比常徭咸阳时做得

还多,而且是越来越真切了。陈胜、吴广大泽乡首倡起义,天下群起响应。在这种形势下,刘邦走出山林,被沛县父老推戴为“沛公”,正式加入了反秦起义的洪流之

中。在反秦的各路诸侯中,沛公起初是一支不甚强大的力量。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刘邦是在做过皇帝梦之后才举起反秦的义旗,举兵起义是作为他实现皇帝梦想

的第一步。

而灭秦后项羽却舍弃关中,甘愿回彭城做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霸王与皇帝,二者又怎可同日而语!正因为有这种不同,刘邦在参加起义行列后,能够审时度

势,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在力量不甚强大时投奔项梁,又能与骄横的项羽一道共同与秦军作战;同时又能招揽天下英雄,壮大自己,终于率先经武关攻入

关中,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

楚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刘邦抢先入了关中,理应为关中王。况且,他为了称王关中,入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抚恤百姓,做了不少准备

工作。

屈就汉王这正是刘邦力量还弱小的缘故,就像当年越王勾践,献出美女,情愿在吴做苦活一样。刘邦正是这样的人,他自愿屈居,正是一种迷惑对方,积累力量

的招术。当时受封的诸侯王大多是封在自己的家乡或附近,惟有刘邦和他部下的将士被封在远离家乡的汉中盆地,四周都是高山峻岭,对外交通十分不便。项羽的

这种做法,是刘邦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他想与项羽以死相拼一了了之,但被萧何等人劝住了。为了大局和将来,他甘愿忍辱负重,屈就汉王一职,在关键时刻体现了他的豁达大度。

但是把刘邦“压制”到巴蜀之地,其实是一个严重的失策,竟在无意中让刘邦得到了一个进可以攻取关中,退可以御敌于“门”外的良好的立国之地。

从表面上看,巴蜀位置偏远,路险难行,是诸侯多不愿去的地方,而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的皮相之见。巴蜀一带,也是我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不仅

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且自春秋至秦末一直未遭到战争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四面高山耸峙,中间平原宽广;陆有剑门之障,水有三峡之

险;东扼长江,实为吴、楚咽喉;北越秦岭,可以直捣关中——军事上可攻可守,实为良好的立国之地。

至于汉中,战略地位同样重要。刘邦之所以要贿赂项伯,向项羽请求加封汉中之地,正是出于这一原因。问题在于,项羽既然已经认识到刘邦可能对他构成威

胁,却又将如此重要的地区封给他,并且还要以章邯、司马欣、董翳这样三个既不得关中民心又无智略德才的降将在关中防御他,真可以说是愚蠢透顶。

刘邦自在汉中拜韩信为将后,一出“汉中对”,让刘邦豁然开朗,既看清了自己的实力,也看清了项羽的弱点。于是他便采取韬晦之术,故意在汉中装作一副无所

作为的样子,暗中却将东征计划全权委托给了韩信。韩信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一举击败了镇守关中的雍王章邯。刘邦被项羽所迫入汉中仅仅四个月

时间,已攻入了关中。

刘邦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复出,主要是他从和韩信的“汉中对策”中受到了启发,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孙子说:“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句话虽然很容易理解,实际做起来却很难。要想做一个永远不败的胜利者,就

应以此话来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做何事均应做好事前的调查工作,确实客观地认清双方具体情况,才能获胜。

刘邦在垓下之战后,便在汜水之阳即皇帝之位。这对做了多年皇帝梦的刘邦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

同项羽在灭秦后甘愿回彭城做西楚霸王相比較,可知刘邦的这种选择并非寻常。

试观秦汉之际的众多诸侯王,英布“欲为帝耳!”不过是故意说的一句气话,意在激

怒汉高帝,借以发泄心中的积愤。观英布举兵反秦以及受封为九江王、淮南王前前

后后的表现来看,他何时想过做皇帝呢?而惟有刘邦想做皇帝,而且也确实当上了

皇帝,实属非常之举。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实质上是上无天子,诸侯称雄。秦始

皇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帝国,

然而十几年却灭亡了。项羽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当楚王,也很快灭亡了。而刘邦的

称帝天下,汉承秦制,坚持了皇帝制度,使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西汉王朝得以最

终确立。这是刘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大功绩,同他的豁达大度亦不无关系。

刘邦志向远大,很有战略眼光。他并不以自己当上了皇帝,称帝于天下而自

满自足。他即皇位后,在百废待兴、异姓诸侯王叛乱此起彼伏的情况下,“虽目不

暇给,却却在百忙之中“命萧何制律、令,韩信审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

仪;又与功臣割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库”,为西汉帝国的制度建

设做出了总体规划,并初具规模。西汉王朝存在二百余年,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做

出了贡献。追本溯源,自有刘邦的一份大功劳。史称他这项工作做得“规摹弘

远”,并非是溢美之辞,是他的豁达大度在称帝以后再度的充分体现。刘邦为此

所做的一切,当然有为他子孙后代谋划的意图,但不能说这是他意向的全部。使

自己所成就的帝业巩固发展下去,令汉帝国长治久安,这才是刘邦生前的主要愿

望之所在。

刘邦成就的一切,也可以说是成在其大度,或在其能屈能伸上,也就他这种大

度而言,能屈能伸的性格让他由弱变强,而终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