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端越野车一般会联想到欧洲的几个品牌,比如路虎和梅奔,路虎的卫士,梅奔的G级,这些车确实都是很硬朗的越野车,价格也确实都比较高;当然这个价格指的是其本手售价,而不是非常离谱的进口销售价格。
然而欧洲汽车品牌在华市场市占率最高的不是这些品牌,而是德国大众汽车,于是作为这个品牌的粉丝,总也想从该品牌里找出一辆能“秀肌肉”的车;可是找来找去总也找不到,最终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把“途锐”这辆最贵的SUV拿来出讲越野,途锐算是越野车吗?
老款途锐看来还是挺硬朗的,尤其是加上尾门后挂备胎后,冷不丁地瞅一眼还真像那么回事;可是途锐从来都不是越野车,因为这辆车的车身结构一直都是“承载式”,所谓的承载式指的是框架式的、钢板冲压焊接的车身结构,结构特点参考下图,看起来就像是个“金属笼子”。
与承载式对应的结构是“非承载式”,越野车用的就是这种结构,其特点是有一套抗扭强度非常高的底盘,框架式(承载式)车身固定在底盘上;车辆在崎岖路面行驶时,起伏颠簸的冲击主要是底盘来承受,车身就不会轻易变形了。
反之,单纯以车身抗冲击的话,抗扭强度不够高的车身就很容易变形。
材料的金属疲劳(塑性变形)是无法修复的,即便通过设备校正到不扭曲,可是材料的强度已经被破坏,再变形的程度会更大;所以承载式结构目前看来还是不适合用于越野,途锐显然不是越野车。
撇开车身强度不谈,“强行越野”是途锐能胜任的吗?
每每看到途锐之类的车去越野场地都忍不住想劝一劝,别在这毁车了……然而又怕别人笑俺穷。
然而即便不怕车身变形,途锐也是没有什么越野能力的。
首先途锐的分动箱不是双速,没有低扭放大挡,在极限越野时动力是最大的挑战;途锐有2.0T和3.0T两个选项,2.0T只有180kw/370N·m的标准,3.0T为250kw/450N·m,这个水平真不怎样。
一般的越野车都用2.0T,比如BJ40PLUS和坦克300,其使用的发动机都在165kw/387N·m左右,扭矩略大一些但普通模式也不算强劲;只有在4L模式对扭矩进行2.5倍放大后才能游刃有余,放大后的峰值扭矩接近1000牛顿米哦。
越野需要的是每个车轮都能够驱动车辆脱困,因为越野时说不好就会出现只有一个车轮有抓地力的场景;所以越野车需要“三把锁”,分动箱的差速锁锁止差速器之后,可以实现前后桥半对半的稳定分动,前后桥差速锁锁止前后桥差速器后,动力到差速器再往两侧车轮分动的比例也是固定的半对半。
这样就能保证每个车轮的转矩相同,一个车轮即可驱动车轮脱困。
途锐没有前后桥差速锁,唯一的亮点就是分动箱的托森差速器。
这就是托森差速器的特点,简而言之,前轮打滑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少的动力,动力主要给不打滑的后轮;反之,则是给前轮更多的动力,这样确实能提升脱困能力,可是在动力达到前后桥差速器后还得分配给两侧车轮,前后桥没有托森差速器,车轮就只能依靠电子限滑。
下图为电子限滑的功能,概念是某个车轮打滑后,通过系统控制制动器给打滑车轮刹车,动力无法传输到打滑车轮,只能向不打滑的、有抓地力的车轮分动,从而驱动车辆脱困。
电子限滑理论上可以比差速锁的脱困能力强,但是实际上的电子限滑制动力都比较弱,想要依靠电子限滑越野是不现实的,车辆失控的概率会非常高。
所以途锐不论从车身结构、四驱系统和动力三方面来看,这辆车都不资格定义为越野车;4878*1984*1686的尺寸,显然也不是中大型车,充其量属于B+,大众汽车品牌里没有硬派车型。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