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为什么迁到湛江(宝钢搬迁到湛江的原因)

1984年3月,江苏泰县寺巷中心小学三(1)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将卖废品换来的钱捐给宝钢。这件事当时非常有名,也让我们见识到,当时全国对建设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钢铁厂的期望。

宝钢、首钢和鞍钢,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作为历史最为浓厚印记的宝钢,更令人对它的建设历史感兴趣。

日本是学习对象

40多年栉风沐雨的宝钢

1974年,国家考虑在有条件时,利用上海设备制造能力强和技术力量,在上海建造一个先进的钢铁企业。

1977年上半年,中日关系有了很大改善,日本经济协会会长稻山嘉宽经营的钢铁企业是日本和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中国想通过稻山嘉宽的关系引进他所经营的一套钢铁企业设备,放在上海。

随后,中国冶金部及有关部门先去日本考察,回来后决定先选择厂址。有关人员从上海乘船出发到宁波,一路上选择厂址,最后决定厂址设在上海宝山县。在宁波建一1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和两个2.5万吨级运转的码头。

1978年,上海宝山钢铁厂厂址、规模等有关问题的报告提交。同年9月,国家批准了上海宝钢计划任务书。当时,确定上海宝钢规模年产钢铁各600万吨,热轧薄板200万吨,其中镀锌板50万吨。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企业,即一期投资128亿人民币,如果加上二期工程共300多亿人民币。1978年12月23日举行了开工典礼。

但开工后不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一是钢厂地桩基位移问题,最大的位移位50多公分;二是运输设备破损问题;三是国家要压缩建设规模等等。由于宝钢项目投资巨大,大家看法不一,有人提出要求下马。

但是经过又一轮的调查研究,特别是经过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现场调查论证,权衡利弊后,采取了多数专家的看法,决定“缓中求活”,提出保留和分期建设宝钢的意见。

敢于创新,宝钢精神可贵

宝钢后来和武钢重组

宝钢后来在创新和生产方面居功至伟,事例反复证明,宝钢人以及宝钢精神到今天依然珍贵,值得发扬!

不信日本专家,节约成本。严宗德,一位年近60的钢结构专家,在与新日铁专家谈判时,首次驳倒了日方专家的理论。严宗德提出,宝钢所采用的屋顶钢板凹凸度完全可以减少。这位镇定自若的中国老工程师现场取证,沿着钢梯一步步向上攀……经过多次协商,最后确定凹凸度为135毫米,从而使每平方米屋面用材从14公斤下降到11.6公斤,节省了1200吨优质钢材,降本40万美元。

当时的宝钢员工70%是转岗的老工人、复员军人、应届高中生等。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能够驾驭高度自动化的装备吗?...为此,宝钢颁布了历史上唯一一块语录式标语“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这种归零的心态,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当时的宝钢是300吨的大转炉,老工人王增亚放弃了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沉心研究文化课学习和技术操作!1985年9月20日中午12点,王增亚启动点火按钮,仅用半小时后成功炼出第一炉钢。这是工匠精神,当代年轻人学着点!

落户湛江:拉开宝钢二次创业大幕

广东湛江钢铁基地托举宝钢第二次创业

世界竞争,时代在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钢铁也不例外。绿色、环保、更高质量是对钢铁业的新要求!

2012年,早已经是世界500强宝钢重心南移祖国的南岸明珠——广东湛江。

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于2012年5月31日全面开工建设。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终年不冻,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城市。因此,在湛江建设碳钢精品生产基地,不仅可填补区域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还可满足“一带一路”新兴经济体对中高端钢铁产品的需求。

为了配套宝钢的第二次创业,一座花园式的钢铁工厂拔地而起,打破了人们对钢铁工厂的传统印象。新成立的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斥资逾65亿元,依托116项先进的环保技术,在东海岛上打造一座能效最高、排放最少、环境最优、社企和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钢铁基地。

湛江钢铁在设计之初就明确定位为“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碳钢生产基地”,与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南京梅山基地、武汉青山基地协同发展。

值得称道的是,湛江钢铁还积极推动钢建筑(大量使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以钢代替水泥)在国内外的普及,不断引领市场需求。

湛钢1号高炉于2015年9月25日投产,2号高炉于2016年7月15日投产。三号炉将在2018年年内启动前期工作。

2016年宝钢竞争力仅排名世界第23位,2017年宝钢排名第十,让人看见中国钢企“大而强”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