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目前仍然是普通老百姓最主要的理财方式,比如截止2019年末,我国的居民存款余额已经超过50万人民币。
当然在这么多存款当中,不同的人存款余额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存款余额有可能达到几千万,而大多数人的存款余额都小于50万块钱。
虽然存款不多,但是现实当中仍然有很多人整天想着通过银行存款利息来维持生活,这样大家就不用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只要坐在家里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那假如真的想靠存款利息来维持生活,至少需要有多少存款才可以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维持日常的生活需要多少钱。
具体维持日常生活需要多少钱,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差距会比较大,比如2019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也只不过是21559元,平均到每个月大概是1797元。
这意味着只要大家每个月有1797元的收入,就可以维持一个全国平均水平的生活。
但假如大家生活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生活费用明显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很多,比如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43038元,同比增长8%,平均到每个月大概是3856元;2019年上海人均消费支出45,605元,平均到每个月是3800元;2019年深圳人均消费支出43113元,平均到每个月是3592.7元;2019年广州人均消费支出41999元,平均到每个月是3500元。
这意味着想要在一线城市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每个月的收入至少需要达到3500块钱以上。
综合算下来之后,想要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基本的支出水平基本上每个月要在1800块钱到3800元之间。
但是这个平均支出水平并不是固定不变,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个人均消费支出也会增长,比如2019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就达到8.6%左右,即便未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没有那么快,但保持每年5%以上的增速,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这意味着20年之后,全国人均消费支出每个月有可能达到5265元左右;一线城市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大概是11116元左右。
我们再来看下需要在银行有多少存款利息,才能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
目前我国有很多银行,不同的银行存款利息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存款期限给到的利率也不一样,为了使存款利息最大化,我们就参考目前市场上利息相对比较高的水平来计算。
当前市场上给到利率最高的主要是一些小银行,比如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小的城市商业银行等等,这类小银行5年定期存款给到的利率大概能给到4.5%左右。
参考这个存款利率,如果一个月想要获得1800块钱到3800块钱之间的利息,那么需要存入的本金至少达到48万块钱到101万块钱之间。
但是这个本金只能维持2019年的生活,在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之后,存款利息除了用于日常的消费之外,还需要有一部分盈余的利息滚入本金,这样才能应付未来消费支出上涨。
假如考虑到未来每年生活消费开支以5%的速度在增长,至少需要准备80万到150万之间的存款才能够应付未来消费支出上涨的问题。
而且这个利息只能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不让大家过上富足的生活,更不能用来支付房贷车贷等其他债务,如果大家对生活水平要求比较高,或者有车贷房贷等其他债务,那至少需要准备个200万以上才有保障。
95%以上的人都没法依靠存款利息来维持生活。
通过上面的计算之后,假如未来几十年大家都想要依靠存款利息来维持生活,那至少需要存80万到150万之间,如果有债务在身至少需要200万以上的存款。
那目前全国到底有多少人有80万以上的存款呢?可以说非常少,至于有多少人有80万以上的存款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不过2015年央行在推出存款保险条例之前,曾经对全国银行账户做过一个调查,当时调查的结果是,全国所有银行账户余额低于50万的用户占比达到99.63%,相当于超过50万的用户比例只有0.37%。
假如按照2015年我国有12亿人在银行开设账户,那么真正有50万存款以上的用户数量也就450万人左右,就算从2015年到2020年这个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截止目前真正拥有50万存款以上的用户数量也就725万左右,这个人数占全国人口比例只有0.6%。
如果把存款的额度门槛提高到80万,那真正符合条件的用户就更少了,保守估计不会超过0.5%。
这意味想要靠银行存款利息来维持生活,全国99.5%以上的人都达不到条件。
当然除了存款之外,我国居民还有其他财产体现方式,比如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一些资产,把这些可变现的资产全部统计在内后,保守估计全国95%以上的人也不能依靠目前的资产收益来维持未来几十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