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尽调是做什么(什么叫公司尽调)

1.尽调关键

总结一下,尽调,就把握三件事

第一,看数据的真假

第二,看价格的合理

第三,规避可能的风险

你拿到一个报表,拿到很多的数据,尤其对于初创企业,早期的投资项目,大概率他们的财务不完善,我当时做过一个非常知名的美国上市公司,由于公司发展太快,财务根本跟不上,报表拿过来,照样是一团糟。

所以你得对拿到的数据,进行一个判断,要验真,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怎么用。

2.没有废棋

很多人觉得,审计刚做完,又来尽调,是不是多余的。

我就记得当时投资那边问了我一句话,你这个尽调是不是审计的小朋友做的,这一看就是审计小朋友的做法嘛。一语中的,我确实是培养小朋友做的。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交稿,只是在讨论一些细节,最终的报告还没有改。

审计其实就只是针对三张报表发表意见,意见的结论就是合理不合理。

而尽调不一样,尽调的着手点,是通过我们手上的数据,和一切我们能发现的报表以外的东西,来判断企业的未来盈利的趋势,销售的规模,未来的风险,总之就是未来变成什么样。

3.审计和尽调的区别

最终的区别就是,审计大部分时间就是趴在电脑前搞数字,搞底稿,搞报告。

而尽调的大部分时间,是互动。

一会跟这个聊聊,一会跟那个聊聊,遇到问题,还要跟投资人白活白活,只要发现了问题,就得去解决问题。

这就是尽调的价值,发现问题,马上就跟客户沟通如何去解决,风险在哪里。而不是最后干秃秃的就给个报告。

到底怎么做呢?

财务报表怎么看?

1.搜集数据

首先还是财务数据,财务数据最先拿到的一定是报表,但是也有时候,财务报表不可靠,或者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会直接用业务报表来做。

比如我之前一个客户,只有外账,外账其实就是发票账,应付税务局的。内账她觉得不合法,为了消失匿迹,每个季度就烧掉,连原始凭证一起烧掉。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一本账,两本账,三本账的都有。

不管它几本账,我们得把最真实的情况给弄出来。

不管是拿到什么数据,第一步一定是去找数据的逻辑,通过报表的核对,报表与账的核对,报表与业务数据的核对,先把各种关系搞清楚,然后再去找管理层询问。

不要啥都没搞明白,贸然的去问,回来自己都觉得自己问的挺低级。

2.辨别真假

看报表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业务的数据和信息,因为报表都是从业务上来的,你得看得出,它的业务情况怎么样,财务数据和业务的真实情况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就像审计调整一样,需要调整嘛,我们得还原出来真实的业务情况。

除了看报表,我们还得看看之前的审计报告,管理报表,业务报表,财务预测,预算等等。

跟审计的不同就是,绝不是企业给你一堆资料,然后整理一堆数据,就开始贴底稿弄报告了。

这跟尽调报告,真的是报告。

然后就开始看科目了,跟审计一样,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看,而且,不要放过小数字,都要看,不仅是看它的数字怎么样,而是看每个科目的性质,都在干嘛。


每个数字跟客户的业务相关度如何,如果要剥离的话,剥离掉哪些,这你都得清楚。


也就是,随便说一个科目,里边都是啥东西,你得门清。

3.数据分析

再就是分析了,横向分析啊,纵向分析啊,趋势啊,占比啊。

还要观察,财务的水平怎么样,管理怎么样,软件怎么样,这些都是靠观察的。

根据行业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考虑,有些行业你要看他的利润,有些行业你要看它烧钱的力度。有的公司我们要去关注GMV,日活量,经营数据,有的公司我们需要关注不同的门店的经营,为什么不同的门店不同。

面对不同的客户,你要关注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就是剥离了,尤其是涉及海外的一些并购项目,经常需要剥离报表,剥离后的报表,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像之前我的一个项目,它下边有很多的类似的业务,那么我们的投资是只针对于手机电池的芯片,所以我们就把其他的业务剥离,只关注手机电池芯片。

这时候,其实你剥离完之后的报表,或者这跟业务,它并不是独立运行的项目,它就会产生很多相关的交易、往来。

4.行业政策

还有就是政策了,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政策,尤其是税务方面。

还有就是特定行业的特点,比如最近看医药,医药的研发非,销售费用都是重点,都是要出问题的地方。

电商行业,你需要关注它有没有刷单,这影响到收入的真实。

关于行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你不是特别了解,你得先去沟通,先去问问客户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去看看探讨应该如何处理,有没有特别的风险存在。

目标导向决定方向

1.需求导向

在做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管理层的目标和需求,这跟方面,通常,一个是税务问题,企业想少交税。

一个是对赌的问题,要完成这个任务,得实现这个目标。

还有就是未来想IPO,那么就得达到相关的财务要求。

这些需求就会驱动着企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相当于给报表加个滤镜,开个美颜,其实都不是真实的。

现在的企业就像女孩子的照片一样,没点真东西。

2.风险导向

这时候,即使你产生了疑问,也很难处理,客户给你解释起来,说的你无力反驳,但是你就是觉得不对,又没办法。

这时候就得分析了,比如一些产能,产量的合理性,比如一台机器满产产能也就十万吨,它搞出来20万吨。然后再看它的那些物流记录啊,发货记录啊这些,这是支撑你反驳它的依据。

工人的固定工时也经常是需要关注的,拆KPI,看看是否有变化等等。

而不是只看到,怎么它这跟毛利这么高,不合理啊,去问问,结果就被教育回来了。

现金也是个常见的问题,有些企业,就是会有比较大的现金交易,比如一些to c的零售门店,餐饮业,没有办法公对公,大额现金非常厉害,这时候你就得关注企业是怎么管理现金的,怎么控制的,控制上有没有风险,有没有记录,能不能说清楚。

其他的还有盈利、关联方,内控、费用等等

不说了,去加班了。

尽调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有方法,但是过程每个企业都不同。

--以上转自 审计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