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人有什么影响(基因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1 自然天性和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



在人类相似性和差异性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演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共通性;文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多样性。



美国的吉姆和日本的惠子在很多重要方面的相似性都大于差异性。他们都会睡眠,都会感到饥渴,并能通过相同的机制习得语言。吉姆和惠子都偏爱甜味为不是酸苦,而且他们和整个地球上的同类都可以理解他人的皱眉和微笑。



人类似乎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同一性,甚至我们的很多道德观都存在跨文化和跨时代的一致性。婴儿在学会走路前,就会表现出道德感,他们不喜欢错误和淘气的行为。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男性还是女性,不论你生活在东京还是纽约,当问及“假如致命毒气正在通风口中向房间蔓延,房间里有七个人,是否应该把某个人推入通风口杜塞毒气,杀死一个人却可以拯救其他六个人?”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如果改变问法,“是否可以眼看着某人掉进通风口?”,人们更多地做出肯定回答,尽管这次仍是牺牲一人拯救六人。有意思的是,各国历险故事总是相同:那些坚强勇敢的男主角,得到智慧老人的帮助,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邪恶,最终救出被困的美女或孩子们。这些共同点表明了我们人类共有的人类天性,我们是有着不同肤色的同类。



这些共性表明,人性是共通的。尽管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我们的相似性更显著。我们是有着不同肤色的同类。



体现人性的普遍行为源自于我们的生物相似性。我们可能会说“我的祖先来自爱尔兰”,“我的根在中国”,“我是意大利人”,但是人类学家在追溯我们的祖先时发现,在至少十万年前,我们都是非洲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寻觅食物,更好地生存繁衍,很多祖先离开非洲,进入亚洲、欧洲、澳洲次大陆和美洲,寻找新的家园。为了适应新环境,早期人类开始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异。根据人类学量表的测量发现,这些变异是新进产生的并且表现在外貌上。比如,那些留在非洲上的人有较深的肤色——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文·平克称之为“热带地区所需的遮阳罩”,而那些迁徙到远离赤道北极的人则演化出更浅的肤色,以便在缺少阳光直射的地区合成维生素D。总之,从历史的角度讲,我们都是非洲人。



人类之间真的很相近,黑猩猩那么少,人类那么多,但是黑猩猩间的基因差异远大于人类间的基因差异。达尔文提出演化论,自然选择人类遗传某些基因,因为那些基因会增加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几率。因此自然选择意味着这些基因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比如,在北极严寒的条件下,北极熊的那些可以形成白色厚实毛皮的基因就会在竞争中获胜并占据主导地位。



自然选择早已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原则,而最近也成为心理学界的一条重要原则。进化心理学。不仅研究自然选择如何影响那些有利于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理特征——北极熊的毛皮、蝙蝠的声纳系统等。而且还研究那些有利于基因存活和延续的心理特征以及社会行为。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人类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在我们祖先众多的后代中,自然选择了那些拥有我们如今特性的个体——比如,偏爱食用营养丰富、高能量的甜食,讨厌有毒食物的酸苦味道。而那些没有这类偏好的祖先不太可能存活下来以繁殖后代。



演化论观点强调我们人类共同的属性。我们不仅具有相似的食物偏好,而且对一些社会问题也会有同样的回答,例如“我该信任谁,害怕谁?我应该帮助谁?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和谁结婚?谁可以支配我?我又可以控制谁?”演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这些问题所做出的情感和行为回答,与我们的祖先非常相似。



我们应该害怕什么?通常,我们所害怕的恰是远古祖先所面临的危险。我们害怕敌人、陌生面孔和极高的位置,因此,可能的恐怖主义、其他种族的人和飞行都会让我们感到害怕。我们更害怕突然出现的直接威胁,而容易忽视诸如吸烟和气候变化等一些新出现的威胁,后者的危害较缓慢但更严重。



正是由于这些社会性的任务对世界各地的人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们才会倾向于做出类似的回答。例如,所有人类都会按照权威和地位来对他人划分等级。演化心理学家强调这些普遍的特性乃由自然选择而来。然而,文化则给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些基本社会生活的具体规则。



也许我们人类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我们有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演化使我们有能力在变化莫测的世界里创造性地生存,并能适应各种环境,从热带雨林到北极冰原。与昆虫、鸟类和兽类相比,自然对人类基因的控制并没有那么严格。然而,正是人类共有的生理基础使得我们就有了文化上的多样性。它可以令一种文化里的人们珍视决断、喜欢坦率或者接受婚前性行为,而另一个文化里的人们本则可以完全相反。



进化心理学也承认社会环境的影响,认识到先天属性和后天养育共同塑造了我们。基因不能决定一切,它们的表达还依赖于环境的影响,正如同饮用的茶叶,需要热水冲泡才能入口留香。对新西兰年轻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拥有易患抑郁的变异基因的人,也只有当他们遭受众大的生活压力时才会患抑郁症。压力和基因都不能单引发抑郁症,只有二者共同作用才会产生这一结果。



人类能在自然选择中胜出,不仅在于发达的大脑和强壮的肌肉,而且文化也起作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学习语言、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获取食物、照料小孩和保护自己。因此,不论我们出生在何种文化背景,自然都使得我们更易习得此种文化。文化的观点强调了人类的适应性。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世界文化的研究者发现,我们现在依然“习相远”。尽管我们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全球文化’,文化整合还没有出现。各个社会的文化继承是相当持久的”。



基因的影响是长期的。人类语言、习俗和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表明,我们的许多行为受到社会的影响并非与生俱来:美国人爱吃牡蛎,却不吃蜗;法国人爱吃蜗牛,却不吃蝗虫;祖鲁人爱吃蝗虫,却不爱吃鱼;而犹太人却觉得鱼很美味。



文化多样性会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当代一位不知名的学长指出,没有任何事件如戴安娜王妃之死那样凸显全球化进程:“英国的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坐在一辆有着荷兰发动机的德国汽车里,一名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比利时人负责驾驶汽车。后面紧跟着骑日本摩托车的意大利狗仔队。在法国隧道里发生车祸后,一名美国医生用来自巴西的药物对他们进行救治。”


礼仪规则就是规定人们在某些场合怎么做合礼复合,而社会规范就是在某个文化中认可的得体行为。不同的文化在外向程度、严守时间、打破规则以及私人空间等社会规范上存在差异。比如:


外向程度 对于较拘谨的北欧人,热情开放的地中海人可显得过于“热情、迷人、低效和休闲”;而地中海人却觉得北欧人“高效、冷漠、过于看重时间”。严守时间拉丁美洲的商人可能会在一次邀请宴会迟到之后,为北美朋友如此纠结于准时而费解。


打破规则 如果人们看到有人违反社会规则,比如违规在墙上乱涂乱画,他们就更可能违反其他的规则,比如乱扔垃圾。某个研究组做了一个实验,当附近墙面没有乱,车主一般不会将车上的传单扔到地上,但当墙上满是乱涂乱画时,大部分的车主就会将传单乱扔在地上。


私人空间 私人空间,是一种我们想要与他人维持的安全距离或缓冲的区域。随着情境的变化,安全区的大小也会变化。一般安全区在群里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成人比儿童的距离大,男性彼此间的距离要比女性之间的距离大,有意思的是,靠进赤道的文化圈偏爱更小的距离、更多的接触和拥抱 。


但是由于人类的适应性,才出现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差异。然而在文化差异的表象下,跨文化心理学家发现了“内在的统一性”:


普遍的友谊规范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友谊规范,比如尊重朋友的隐私,交谈时要进行眼神的接触,以及不泄露彼此的秘密。普遍的特质维度在全世界倾向于用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来形容他人。澳大利人认为自己非常的内向,瑞士人则认为自己相当尽职,加拿大入将自己描述为十分宜人和随和的形象。但事实上对于这些国家的刻板印象夸大的原本非常有限的国别差异。就是其实一定程度哪里的人都一样,他们喜欢把自己吹得很特别。


普遍的社会信念维度各个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认可和应用五大社会信念[这几个究竟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


犬儒主义——‘有权有势的人会压迫剥削他人’;


社会复杂性——‘个体必须根据特定的环境解决问题’;


付出的回报——‘如果一个人真的努力了,就会成功’;


宗教性——‘宗教信念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益’;


命运控制——‘命运决定了人生成败’。


普遍的地位等级规范一般人们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说话时通常会采用较为尊敬的语气,好像跟陌生人讲话一样;然而,对地位低的人说话就像是同熟人聊天。因此,亲密感的进展往往控制在地位较高的人手中。现在大部分交往中称谓用“您”改向“你”。你认为谁有这样的权利呢?在愉快的氛围中,年长者、富人或更杰出的人会提出:“为什么我们不用你来称呼彼此呢?”

乱伦禁忌不管在什么文化中,所有的社会都不赞成。

战争规范经过漫长的演化,人类甚至制定了跨文化的战争规范,比如说人道地对待战俘。当然有虐待战俘的,还有一些违反战争法的,一般这种情况会引发舆论就会狠狠的痛斥等反击。





2 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人类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身高,体重,发射等等。但是对于自我概念和社会关系而言,最重要的和最先适应的两个维度是:种族和性别。你出生时,人们最先问的问题是往往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人必分男女,性别不是选择的问题。那哪些行为是典型的男性期望行为?哪些行为是典型的女性期望行为?



在基因层面,男女两性非常相似,人类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45条与性别无关。在许多生理特征方面比如坐立、长牙和行走年龄极其相似。同样良性在很多心理特征上也非常的相似,包括词汇量、创造性、自尊和幸福感等。因此,很多研究发现,其实男女性别相似。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得出这样的结论?男人和女人除了一些生理特征以外,其本质完全相同?而且这些生理特征只在特定场合才有意义。事实上,男女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并引发了许多相关研究。与男性相比,女性平均:


脂肪含量高出70%,肌肉含量少40%,身高矮13厘米,体重轻18公斤。


对味觉和声音更为敏感。


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


而与女性相比,男性平均:


进入青春期时间更晚,但是死亡时间较早。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发率高出女性3倍自杀率是女性的5倍。


转动自己耳朵的能力更强。



接下来比较一下两性在社会关系、支配性、攻击性和性特征等方面的异同。



与男性的友谊相比,男女两性都认为与女性的友谊更加亲密、愉悦并且更易维持。当你需要别人共情和理解时,会向谁寻求帮助呢?两性都倾向于向女性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种解释是因为女性解读他人情感的能力更强。女性回忆他人外貌的能力也显著优于男性。实验研究发现,地位较高的人在解除他人的情绪方面不太精确。此外,女性更擅长以非言语的方式表达情绪。证据如下:


女孩的游戏通常规模较小且比较亲密,而男孩的游戏却更富有竞争性和攻击性


对成年人而言,个人主义文化下的女性更经常用人际关系的词汇来描述自己,更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体验到更多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情感,并努力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协调。男性谈话往往关注任务以及与大群体的关系,而女性更多的关注个人关系。在群体中,女性之间会相互分享她们各自的生活,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支持。面临压力时,男性倾向于“战斗或逃跑”回应,通常以反抗来应对威胁。而遭遇压力的女性更倾向于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顾,她们向家人和朋友寻求支持。


对最大量人员工作偏好的研究发现,男性更看重报酬、竞争、挑战和权利,而女性则更看重工作时长、私人关系及助人机会。相对来说,男性更喜欢摆弄客观事实,女性则更喜欢与人打交道。


女性比男性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关系上。


女性更愿意微笑,也更容易哭泣。


女性相比男性更能够感受他人的感觉——为他人的喜悦而高兴,为他人的悲伤而哭泣。



在社会支配性方面,人们更喜欢将“大胆、专断、粗心、强势、坚强、独立以及强壮”与男人联系,而将“温柔、依赖、天真、感性、服从并且弱小”与女人联系。这其实是是社会的一种期望。



男性更可能表现出权利欲——自信的谈话、直接打断他人、相互握手、更多的注视对方以及较少微笑,女性更多采用间接方式影响他人——较少打断他人、更敏感、更敏感、更礼貌、更谦虚。似乎男人来自火星,而女人来自金星。其实不然,男人表现出更多的特征与更高社会地位的人的特性相似,可能与当今社会男性在管理和领导岗位更多有原因,一般在领导位的女性也会表现自信且专断。



在攻击性方面,男性更高频率表现直接攻击身体,而女性在伤害较小的攻击形式中比男性的要多。



在性态度和主张方面,男的比女的放的更开。这行为上,更是凸显出男性的纯粹性需求更大。男性有更多的性幻想,会寻找更多的性伴侣,更容易引起性唤醒,渴望更频繁的性生活,手淫次数更多,更不善于独身生活,更少拒绝性爱,花费更的资源以满足性需求,而且更偏爱形式各异的性行为。因为这种“不平衡”了,在世界各地性都被理解为女性拥有而男性渴望的事物。男人一般提供金钱、礼物、赞美和承诺,含蓄地换取女性的性顺从。一般在人类的性经济中,女性很少为性买单。男女的性幻想的差异,在相关作品中有所反应。比如女性的爱情小说市场中温柔的男主角总是会全心全意的爱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女人们会为了一部几小时的电影着迷迷,它的情节仅仅是一男一女,发展出一段恋情,但最终却没有什么结果;男人对这种东西只能坚持几十秒,然后就希望双方都脱下衣服,开始战斗。[难怪我一个朋友老是喜欢直接划到中间看,一直以为是个人特性,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是人类天性使然]



尽管男女之间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远远大于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性别,他们更像一个人的两只手,相似却不完全一样,彼此非常协调,但当他们仅仅相握时却有所差异。



3 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



你认为造成男女两性不同人格、兴趣和能力的原因是什么?这主要是由两性不同的养育方式,还是由其生理差异造成的?两性的确存在某些突出的生物性差异,男性天生有发达的肌肉以便狩猎,而女性天生有哺乳能力,这种生物意义上的差异是否仅仅局限在生殖和运动系统呢?还是男女两性的基因、荷尔蒙以及脑机智的差异导致了上述的行为差异。



上文提到两性在攻击性、支配性和性特征的差异在全世界都存在,心理学家认为这算是两性差异的历史,他们认为如果两性面对的是完全相同的适应性挑战,那么两性之间就不会有任何差异。两性都通过分泌汗液调节体温,口味上的偏好有营养的食物,皮肤磨损失都会起老茧。



但演化心理学家同时预言两性在约会、配婚以及繁殖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



比如,让我们思考一下男性在性活动中更高的主动性。正常的男性一生会产生亿万个精子,所以相比于卵子精子要廉价很多。而且女性孕育受精时,男性还可以去其他女性性交来增加自己基因传播的机会,生一个孩子女人分娩需要花九个月,而男人可能只需要九秒。



因此,演化心理学家认为,女性会在意男性拥有的资源与作出的承诺,谨慎的选择繁殖机会。男性则会与其他男性竞争以获得传播基因的机会。因此,男性寻找的是能够播种的肥沃土壤,女性寻求的就是那些能帮助她们整理花园的男人——资源丰富且感情专一的父亲,而不是那些朝三暮四的花花公子。女性择偶精挑细选,而男性则贪多务得。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演化心理学家还提出,在身体机能方面处于优势的男性总是很擅长接近女性,因为那些攻击性较弱的男性繁殖的几率较低,所以人类漫长的演化历程增强的男性的攻击性和支配性 。而且观看有吸引力女性的照片后,男性会更支持侵略他国。热衷于他国而成功的国王的基因特性很自然的通过他的后宫佳丽(本国的还有占领国的)遗传给他的后代。如果我们的女性祖先能通过理解自己的孩子和求婚者的情绪会获益的话,那么自然选择就会同样赋予女性理解情感的能力。所以在这些假设之下的原则是:自然会选择那些有助于基因遗传的特性。



演化心理学家预测男性会努力为女性提供她们所需要的外界资源和自身保护,就像雄性孔雀炫耀它们漂亮的羽毛,男性则会炫耀他们的豪车和财富。研究显示,女性坐在简陋车里和豪车里,男性觉得她的魅力差别不大,但是女性会觉得简陋车主远没有豪车车主有吸引力——因此,男性的成就最终会变成求爱的本钱。



在37种文化中,生殖力旺盛的女性对男性更有吸引力。男性对女性外表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世界上色情作品的主要消费者。那些富有、强势和自信的男性——极其性女性。当然,两性也同样也存在着相似:不论是在哪个文化中,男女都渴望友善、爱情和双方的相互吸引。



男性更容易被处于生育巅峰的女性吸引,十几岁的男孩喜欢比自己大几岁的,20多岁的男性喜欢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龄较大的男性则篇爱更年轻的,美国、非洲还是菲律宾,这一模式仿佛具有世界普遍性。



种种现象表明,世界各地的男女在择偶偏好上的差异,如此精确地符合演化学派的预测。而成功生存并繁衍的祖先所具有的偏好,一直延续到我们所有人。



有人怀疑演化心理学家的说法,他们表示演化心理学家喜欢根据结果事后推测,比如,如果女性比男性更加强壮,那么演化学家就会说“这样可以保护他们的孩子”。反正怎么都可以自圆其说。演化心理学家则表示他们的学说是一门用动物行为数据、跨文化观察等综合的实证性科学,他们不仅可以事后推测,而且还能够预测,并且对预测进行证实,以此来完善自己的预测理论。尽管如此,怀疑者还提出仅凭人类共同的演化传统无法预测人类婚姻模式中的文化变异,从一夫一妻到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以及交换夫妻的行为。而且它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文化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自然赋予我们最重要的特征似乎就是适应能力——学习和改变。演化论的拥护者提出演化论并非基因决定论,因为演化让我们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正如大家知道的,文化存在多样性,而且在不断变化。



基因在性别差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男性睾丸会分泌睾丸素。如果在胚胎时,女孩接受了更多的睾丸素,那么她会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而且有研究表明,攻击性受到睾丸素的影响,睾丸素水平越高攻击越强。



随着人类进入中年甚至老年期,就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女性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而男性则更多的表现出同情心,更少的支配他人。激素变化可能是性别差异减小的原因之一,角色需要是另一方面的原因。有学者推测,在求爱阶段和为人父母的最初阶段,社会期待会使两性重视那些能增强他们角色的特性。在求爱、提供资源和保护的过程中,男性会更强调自己的男人气质,并放弃自己对相互依赖和养育的需求;而且女性在求爱和抚育孩子的时候,都会控制自己的独立和专断倾向。随着男性和女性结束成年早期的角色,他们会更多的表现原先受到限制的特性,他们都变得更加双性化,兼具独断性和养育能力。





4 文化与性别:文化塑造的行为



从上个世纪以来,文化在性别角色方面对人的影响巨大。早起上个世纪中期,只有1/5的美国人支持“已婚去工作挣钱,及时她的丈夫可以养家”,现在基本没有人不支持;上个世纪60年代,哈佛商学院还没有女性被颁发过学位,如今接近一半的商学院研究生都是女性。



以前的性别角色是男性偏向生产方面,就是在外面工作,而女性能偏向家务,在家照顾孩子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性别角色逐渐模糊,没有分什么男性女性的工作了,大家对各种工作的包容度极大。但是在不同国别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比如说,在欧美、日韩、越南等开放开明的国家的文化是逐渐消除性别差异的,但是在一些国家就不是那么回事,在印尼等国家大部分人认为“工作稀缺的话,男性应当优先得到工作”。



有意思的是,像男女性别角色差异模糊、女性掌权大幅增加、还有“女强男弱”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变化出来的,这说明了演化和生物性并不能固话性别角色,时代对性别角色也会有影响。这就涉及到文化的传承了,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延续中变化着。



5 基因、文化对人的影响关系



我们不必把演化和文化看做对面,文化规范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有着微妙而强大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独立于生物因素而起作用。如果他人的期望能影响我们,那这其实也是我们生物程序的一部分。此外,我们人类生物遗传所能启动的过程,文化都能使之得以增强。如果基因和激素预先设定男性比女性更加具有攻击性,那么文化会借助社会规范期望男性坚强刚毅而女性温柔友善来增大这种差异。



生物和文化因素也存在交互作用。遗传科学的进展表明,经验能利用基因促进大脑的发育过程:环境刺激能激活基因制造新的脑细胞以分化感受器。视觉经验能激活基因发展大脑视觉区,父母的爱抚能激活基因帮助后代应对未来的压力事件。基因并非一成不变,它会根据我们的经验适应性的作出反应。



表观遗传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探索环境激发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经验可能会将一些复杂的分子与部分DNA分子相结合,从而阻止该DNA片段上的基因造出所携带的编码蛋白。饮食、药物和压力等都会产生控制基因表达的后生分子。



生物因素和经验因素会相互作用。有个客观事实,男性身高比女性高8%,肌肉为女性的两倍。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一项研究中,720对已婚配偶中只有一对女性比男性高。然后研究者作出心理学的解释:也许身高优势有利于男性延续他们超越女性的社会权利;同时也做出了演化推测:如果人们偏好相同身高的伴侣,那么高大的男性和矮小的女性就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既然如此,演化导致男性比女性更高,而文化也做出类似的规定。所以选择伴侣时的身高规范很可能就是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伊利格和伍德提出的生物因素及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理论。他们认为存在许多因素,包括生物影响和儿童期社会化,导致了男女性不同的社会分工。成年以后,直接影响社会行为性别差异的是社会角色,此种角色反映了两性的劳动分工。男性由于生理上天赋的力量和速度,更适合需要体能的社会角色。而女性由于先天的分娩和哺乳能力,更适合抚育者的社会角色。于是男女两性就各自倾向于表现那些符合角色期望的行为,并相应地塑造自己的技能和信念。因而天性和教养构成了一张“彼此交织的网”。随着角色分配变得更为平等,伊利格测性别差异“将会逐渐缩小”。



确如伊利格和伍德提到的,性别角色相对平等的文化中,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会变得更小。就是男性将不太在意女性会打理家务和是不是很年轻了,女性也不太追求男性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同样,随着在传统男性岗位中工作的女性越来越多,自我报告的男性和女性特征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小。随着男性女性开始扮演越来越相似的角色,他们心里差异也在逐渐减小。



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是可塑的,两性都完全能在各种水平上有效地扮演社会角色。如今,对于地位高的社会角色和更多的高科技工作岗位,男性体能和攻击性的作用越来越低,低出生率也意味着怀孕和抚育后代对女性的束缚更小。加之雇主注重雇员能力而非性别带来的竞争压力,最终结果将会使性别平等不可避免地得到提升。



如果撇开个人力量只谈社会影响力量,那么,我们只能得到半个事实。个人和情景相互作用的方式至少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个体对既定情境的解释和应存在差异。第二,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第三,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



我们是被社会塑造出来的,还是我们塑造了社会?情境与个人之间双向的联系让我们看到,人类既能改造环境,又能回应环境。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既是社会的创造物,又是社会的建筑师。那么哪种说法更为明智呢?某种意义上,明智的做法是把自己视为环境的创造物,以免我们因为自己的成就而过分骄傲,或者因自己的问题而过分职责;同时把他人视为自由的行动者,以免我们变得过于集权而专断。





#社会心理学#

#基因、文化与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