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电影观后感(袁隆平电影观后感800字)


影片的引子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婴儿躺在婴儿床上,旁边放了一穗稻谷。这样的场景仿佛在暗示这个小孩是为了水稻而出生。

影片把袁老的一生比作交响曲。通过交响曲的不断向前推进来暗示袁老的生平事迹。影片一开始记者便问袁老:“有人称,您是上帝似的人物、伟大的科学家”。袁老先生则回答:“上帝?伟大?我可不是上帝。伟大?我这个人的“尾巴”是大,不过尾巴大是有好处,重,所以不容易翘尾巴”。这一问一答体现了袁老谦虚的品质。紧接着,记者又问:“有人说,您对杂交水稻的艰难探索和成功实践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对此您有什么感想?”袁老十分自信地说:“这是中国的荣耀,是中国对全世界的贡献。如果没有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我的梦想就不会实现了。”从中体现了袁老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爱。袁老的杂交水稻研究非常坎坷、异常艰辛。挫折和失败一直伴随着袁老的水稻研究,但他却愿意把生命当歌唱。他说:“每天太阳照常升起,只要有阳光,就会有生命的交响曲”。

那时候条件艰苦,为了做研究,他把床单和被单当做遮光布。还和学生说道:“盖着光棉絮睡觉能做美梦”。这件小事就体现了他执着于水稻研究,把水稻看得比自己生命重要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农校上课时,他批判米丘林和李森科的理论,宣扬孟德尔的遗传基因理论。结果遭到农校同事李老师的反对。反观李老师,他一味的宣扬深翻土地,水稻的根系才会扎得更深,一味的宣称只有下足基肥、勤加追肥,才能结出又密又多的稻谷。他一味的对八字宪法生搬硬套,与袁隆平先生的批判主义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中更加突出袁老先生科研精神的可贵。在一次和县委成书记游泳的谈话中,县委成书记发现他游泳非常棒,问他为什么没去国家队,他却说:“因为绿色梦想,小时候喜欢植物、泥土、花花草草,高中一毕业就报考了农学院,有机会报考军校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却因为国家经济建设而放弃”。可见,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做了一名串标知识的青年。心中有祖国,他的人格魅力凸显。

在当时,全国性的饥荒在威胁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学家已经断粮,因此,农校决定放假。在抗击饥荒的战斗中,老师们也被下放到农村与劳动人民同吃同住,袁老师也不例外。他被下放到学生家中抵抗饥荒,在这里,他亲身体会到水稻对于庄稼人来说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作为庄稼人,在当时那样饥荒的条件下,他们宁可挨饿或者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留着些许稻谷以备来年的播种。自此之后,他便废寝忘食,有时甚至几粒大米泡开水就能喝一天。为了尽可能多留出一些大米,他宁可自己挨饿。同时,他也深刻到民以食为天道理,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搞出高产杂交水稻的信念。

在农校学生毕业典礼上,他结合自己在乡下经历的饥荒给学生说:“你们都是学农业的,在这个饥饿的年代毕业,我想你们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粮食和人类的关系,大地是母亲,我们应该尊重她,种子是生命,我们要呵护它。这是一个信念,我希望这个信念能够在你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生根发芽”。

袁隆平先生结婚后,他依然不忘水稻梦,坚持下田,为了看到水稻的抽穗期,他和他的学生团队不顾夏日的炎热拿着放大镜在稻田边仔细研究。为此,县委成书记还说:“他(袁隆平先生)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我这个书记可以换,你也可以换,但是袁隆平不能换,他的精神和知识是我们所没有的。”当红卫兵破坏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时,当试验田被破坏时,他依然不折不挠坚持杂交水稻梦,仍然潜心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袁隆平先生继续前行的呢?袁隆平给出了回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答案。如果要更为透彻的话就是:不管风吹浪打,恰似闲庭信步。

由于想找野生水稻,袁隆平便带着团队前往海南。他希望从野生水稻入手,通过远亲结合使得后代更加健康。但是这种野生稻每年也只在10月份抽穗一次,换言之,对于袁隆平先生的科学研究而言,一年只有一次机会。为了照顾水稻和科学研究,袁隆平先生连父亲走了都没有及时祭拜,由此为了看水稻的长势,差点陷入沼泽,辛苦助手相助。面对困难和挫折。他很积极乐观,还说“阎王爷不要我,要是杂交水稻没搞成”。

由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研究一直没有成果,成厅长(曾经的县委成书记)便叫来持不同观点的专家论证杂交水稻是否行得通。袁老师与刘老师、农学专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说:“作为一个学农专业的人,我觉得我有权利和义务,让这个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他还说:“我永远也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那件事情刻骨铭心”。这足以说明身为科研人员的袁隆平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敢于质疑以及专心致志,也足以见得他关心人民、胸怀远大抱负。当县委成厅长问他多大把握搞成功时。他却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在影片最后,他自白道:“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的人都吃饱饭”。我想,正因袁隆平先生的格局大,志向大,所以才有现在的辉煌成就。因此,作为年轻的知识分子,我也应该牢记:“脚踏实地并且仰望星空”,付出行动和确立志向两者缺一不可。正如袁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生命不息,我将继续追寻,为了梦想,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