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是比喻什么意思(007表示什么意思)


在担任全世界最出名的间谍15年之后,《007:无暇赴死》将是丹尼尔克雷格成为詹姆斯邦德的最 后一部电影。

现在大家可能都已经习惯他这个身份了,但是在当初几乎没有人看好这个新的詹姆斯邦德,更别说让007起死回生了。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一切的起点,回顾丹尼尔克雷格的第一部007电影,改变007面貌的《007:大战皇家赌场》。

我期待已久的一部电影,也就是《007:无暇赴死》。这个英国的超级间谍横跨全球,击败邪恶首脑,色 有的女人已经长达将近六十年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詹姆斯邦德,无论是超圆滑的绅士皮尔斯布鲁斯南,浮夸又逗趣的罗杰摩尔,当然了还有第一次让詹姆斯邦德登上大银幕的肖恩康纳利。

不过丹尼尔克雷格就是我的第一个詹姆斯邦德,当年2006年《007:大战皇家赌场》上映的时候,我才小学五年级,从此以后我的记忆中就只有这位007。

虽然后来去补旧版的几部经典电影,不过还是无法取代丹尼尔克雷格,在我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现在可能难以置信但当年MGM宣布丹尼尔克雷格担任新的007时,可是引起了众多反弹。

在接下这个重任之前,他只有在其他人的电影里担任配角。包含2002的《古墓骑兵》导演马修范恩的《双面特工》,以及007空降危机导演萨姆门德斯的《毁灭之路》。

他饰演的这几个角色都有些冷酷,而且不是位于道德模糊地带,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反派,完全不符合一般人对詹姆斯邦德的想象。

许多人也表示,他看起来比较像是一个蓝领工人,不是间谍。当然,对于工人没有不尊重的意思,我只是引述当时的人说的话。

身材被说像是个粗矮的运动员,而不是以往007高挑的模特身材;五官被骂说太粗犷

加上历史上所有的詹姆斯邦德都是深色头发,只有他是金发。

在这些因素之下,就连主流媒体也不看好他。

而事实证明,他是《007:大战皇家赌场》的完美人选,而且透过那湛蓝的双眼,丹尼尔克雷格为这个角色带来了不少人性以及脆弱。

詹姆斯邦德不再只是个风度翩翩的圆滑绅士,而带着些许无法控制的野性,更是在关键时刻传达出,过去没有任何一个007展现过的伤痛以及愤怒感。

此外詹姆斯邦德的形象不再是所有男性都想化身的女性磁铁,它是个带着缺憾的血肉之躯。无法轻易摆开自己目睹或是亲手放下的行为,以及自己不能阻止的悲剧。

不过,詹姆斯邦德的新形象塑造还不只是《007:大战皇家赌场》仅有的亮点,整部电影的各个方面也都跟着一起脱胎换骨。

出神入化的光影

首先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摄影。无论你喜欢哪几部经典的007电影,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的摄影相当无趣。

即使有华丽的场景与新奇道具,最常使用的镜头就是最科幻的定点全景打光,只能用平淡无味来形容。很明显,过去所有剧情编排主要以让人看清楚演员以及场景设计为主,毫无光影对比可言。

詹姆斯邦德应该是一个不可捉摸,却又让人产生无尽好奇心的角色。然而,你在画面呈现上却无法反映出这一点。

而《007:大战皇家赌场》重新定义了007电影应该看起来像是什么样子。整部片多处充满强烈的光影对比,更是用场景空隙来创造极具风格具有自然的光线。

我个人最喜欢的詹姆斯邦德被审讯那场戏,詹姆斯邦德坐在温暖的光线中,以特写捕捉他伤痕累累的脸部,勒西弗背后却倾泻出冷色系的灯光,凸显两个角色的对比。

他们两人仿佛是处于聚光灯之中,让我们清楚看见这两个汗流浃背的身体。就犹如牌局这场戏一样,不断来回试探猜忌对方诈骗。

不只是打光,《007:大战皇家赌场》更是懂得使用镜头运动来引导观众的焦点。不仅强化动作的张力以及这个间谍世界的尔虞我诈,甚至是放大情绪。

比如詹姆斯邦德把维斯帕从水中救出做急救时,这颗镜头一镜到底,从全身慢慢推进到特写,放大了他无力回天的绝望。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维斯帕在詹姆斯邦德手中死去。

不过,这当然不是在说整部电影的镜头都处于动态。这种它也算运动与镜的对比,向观众潜意识传达信息。

最明显的就是整部电影的重头戏德州赌局,这场戏大略分成三场牌局:

第一场牌局多数时候是采用静止的镜头,只有发牌以及点酒才移动镜头,象征着詹姆斯邦德处于较为放松摸索对手的阶段中,不疾不徐,静静观察。

第二场戏就开始增添许多移动镜头了,不仅使用推镜以及横摇,再加上时不时的特写,呈现在场玩家的焦虑,以及开始耐不住性子了。

镜头本身好似在一旁坐不住的观众,等不及看到了勒西弗以及詹姆斯邦德出的每一张牌。

不断移动镜头,更反映了詹姆斯邦德当下的心境,自以为抓到了勒西弗把柄就开始自我膨胀,等不及要让他输到脱裤子了。

但是接着詹姆斯邦德意外惨输,镜头就停止不动了。连勒西弗离开牌桌时都停留在他空挡的位置上,直接将观众带入詹姆斯邦德哑口无言的震惊情绪里。

来到第三场牌局的对决则大量使用两人的特写切换。更是数次用拥挤的过肩镜头,强化整场戏令人窒息的紧张感。好似两人都把对方困在陷阱之中,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斗。

精心的打光设计以及镜头运用都足以显现,光是视觉的变化就能够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系列造成多大改变。

不再一味耍酷,有血有肉的剧情

不过更重要的改变则是第一次呈现了詹姆斯邦德的起源故事,给了他一个真正的完整角色曲线。

在以往电影之中,詹姆斯邦德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让人觉得很酷,还时不时的双关一些荤段子。

有几部电影甚至还让人觉得直接对观众心照不宣地眨眼,再潇洒地抛下女主角扬长而去。

反观《007:大战皇家赌场》摒弃了这种趣味设定,将詹姆斯邦德的经历塑造得更为写实。光是黑白的开场戏,就让我们直接认识这个角色。

在充满颗粒感的画面之中,我们看到他成为007之前的第一个击杀。粗暴地在厕所与目标扭打,残酷地将目标的水槽中淹死,一点都没有007在人们印象中的优雅。

开场戏仿佛也是要向我们宣誓,作为全新的詹姆斯邦德,十分自我的大杀器。

过去的詹姆斯邦德似乎只是浪漫化绅士雄风的极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似乎都能毫无不在乎地继续开玩笑;无论面对多少死亡都能够维持理智,不被任何情绪控制。

而《007:大战皇家赌场》所做到的就是直接拆解这样大男人典范,直接点出有着杀人执照,能够无顾忌地夺走生命的人,自己也肯定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否则就不会选择做这一行了。

而电影也马上进入下一场戏,让观众认识这个新的詹姆斯邦德—当然就是那场令人难以忘怀的跑酷戏。

在詹姆斯邦德你追逐炸 弹客的过程中,电影不断透过他的行径来做出对比,炸 弹客敏捷穿梭大街小巷,而詹姆斯邦德有些力不从心地紧追在后。

在追不上的时候还直接开工程车撞上去,接下来更看到他让一个工人摔落地面造成爆 炸,或是在上升过程中让钢管掉落,当然还有他跟着炸 弹客直接跳到另外一个悬臂上去差点摔落,甚至还在炸 弹客穿过缝隙的时候自己直接撞破墙壁。

一切都显示了这个boy的莽撞以及粗暴。

刚获得007代号的詹姆斯邦德虽然足智多谋却不顾后果,它是个钝器而不是尖锐的手术刀。

在整部电影中,他的莽撞不断使别人出手帮忙收拾残局,闯进大使馆杀人搞的英国政府兵荒马乱;或是在饭店杀了两个恶棍,要别人来帮忙收拾尸体;或是牌局把几千万直接输掉,还得靠CIA干员帮忙资助才能继续玩下去。

詹姆斯邦德在这部电影中的行径,可说是直接点出了许多动作片,为了惩治坏人而造成更大的麻烦。当然,这样的主题呈现,同时也将这个系列更新成为后911的心态。

当时2006年美国电影还沉浸在那种人心惶惶的爱国宣传片中。然而007身为一个英国电影系列,能用较为冷静的态度损失反恐战争的大局。

也些许讽刺了美国意料之中助纣为虐的反恐手法,在这样不断让詹姆斯邦德闯祸的过程中,这部电影更直接拆解了过去数十年来建立起的完美形象。

每一次杀人都更加深詹姆斯邦德的内心重担,每一次伤痕都会流到下一场戏

皇家赌场拿走了他的玩具,夺走他的女人,刺穿他的心灵,甚至还直接实质意义上的攻击他的男性雄风,直接提问:没有了这些詹姆斯邦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也许让他能支撑下去的就是他的自大以及骄傲,以及他对于英国的绝对效忠。不过这样的支撑终究也会有因为过度膨胀而垮塌的那天。

在他强硬的表面之下,詹姆斯邦德终究是个充满不安全感的灵魂。如果他维持这种态度,身边一切所爱的人事物终究会如同维斯帕,一一从他眼前消失。

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不断的拆解以及打击,詹姆斯邦德才得以蜕变,长达六十年的系列也才能跟着脱胎换骨。

《007:大战皇家赌场》上映15年后,这个属于丹尼尔克雷格的詹姆斯邦德时代即将划下句号。

不过无论《007:无暇赴死》成果如何,无论未来会有哪一位演员传承这个代号,丹尼尔克雷格永远会是最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