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是日本什么年(1987年是日本什么年号)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末尾有投票

末尾链接为(捷克简史)科普文章

1945年9月,美国陆军元帅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裕仁合影,这张照片也象征了美日关系

20世纪80年代,日本媒体曾经有这样两段著名的”语录“:

“东京的房价,就能够买下整个美国”和“我们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来,然后再租给美国人”。这其一,是讽刺日本房价之高;这其二,还真不是瞎扯的。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日本,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其GDP水平超过整个西欧,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巅峰时期,甚至一度高达美国的80%。

1980-1998年,中、日、美三国人均GDP对比(美元单位)

当时的日本,满世界购置地产,资本主义世界各地都有所谓的“日本街”(即归属于日本人的地产)。你还别不信,当时美国最大的地主不是美国人,是日本人。

1989年,在美国旧金山日本街休息的日本大妈

在日本国内,也是一副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享乐之态。打个出租车都需要一万日元(约合80年代的80元人民币),瑞士金表是节假日送礼的礼物,神户牛肉、澳洲龙虾满大街都是,索尼、丰田、七龙珠,日本的经济文化输出,也无处不在,不胜枚举。

8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广告

在经济学和历史上,日本的这个时期几乎让世界上所有国家艳羡不已,这就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Japan's Bubble Economy Time)。然而,在和美国签订了《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很快就过去,迎来了长达30年的经济停滞。

这不免让人讶异——真的是美国(《广场协议》)搞垮了日本经济吗?

从左往右是:西德财长施托尔滕贝格、法国财长贝雷戈瓦、美国财长贝克、英国财相罗恩、日本藏相竹下登

二战之后,美国人兜不住了

二战之后,美国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美国联合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起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简单说,就是您甭管做啥买卖,反正只要是国际性的买卖,就得用美元,否则就没人给你保证这买卖做不做得成(苏联也得遵循)。因此美元成了唯一的世界货币,和黄金直接挂钩,相当于美元就是黄金。

所谓“美金”的说法,就是因为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

但很快,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美元想要不贬值,就必须稳定数量,但是各国为了做生意,长期存美元,搞得美国印了一堆美元。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长期逆差,加上烧钱的越南战争,美国经济滑坡,兜不住了。

越南战争(1955-1975),是美国在二战之后参加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和经济输血,美国只能狂印美元,久而久之就贬值了。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直接摊牌:“世界各国不该牺牲美国利益”。

得,不玩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尼克松,美国第37任美国总统,也是第一个访问中国大陆的美国总统

1973年,石油危机(中东产油国制裁美国及其盟友)又如影而至。美国国内物价飞涨,特别是油价,一度需要政府发油票来供应石油。经济啥的太专业,简单说就是,金融体系崩坏,货币贬值(是的,美元也曾经很难堪),钱不值钱了。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的第一天,美国纽约街头上千辆汽车无法启动

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烧钱的越南战争支出(超过5000亿美元),石油危机影响等因素影响下,美国实在是捉襟见肘了,气得美国人当时都直接大喊:“自由世界欠美国太多了”(言下之意就是,美国为世界付出太多了,似曾相识)。

70年代的美国纽约,已经是世界最发达的城市了

矛盾转移,割日本的“韭菜”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美国必须找到一个冤大头来转移危机,也就是要找一个“逆差国”,输出美国产品。谁是最好的人选呢?日本呗。

1980年,日本横滨港口等待出口的日本汽车,这些汽车将销往全世界

原因无外乎三个:一,日本是美国的小弟,得看脸色做事;二,日本经济实力强劲,能够承担美国经济压力;三,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二战之后的日本,得益于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美国的军事订单(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从本来遍地瓦砾的战败国摇身一变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强国,几乎是飞速发展。1968年,日本GDP和整个西欧持平,跃居世界第二(超过苏联)。

60年代,日本便有了发达的铁路新干线

日本的发达是美国“恩赐”,日本还是美国保护下的国家,冷战时期的美国还是资本主义阵营的头,美国垮了,苏联可要趁机而入了,于情于理,日本都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1978年,日本GDP与中国大陆、亚洲四小龙的对比图

日本经济发展的秘诀就在于——进口廉价工业原材料,加工为高端工业品并出口,而这其中日元的低汇率是关键。此前,日元兑美元是360/1,在美元体系下,日本制造便宜啊,大家都爱买。但是尼克松主义出台之后,日元开始升值,1978年达到了220/1。

日本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与美国叫板经济的国家,其电子产品、汽车、钢铁领域甚至一度超过美国,这就让老美很怕。与此同时,美日贸易逆差越来越大,1985年达到了500亿美元(即日本从美国身上赚来500亿美元)。

索尼,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大型跨国公司

这一切,美国人都看在眼里,就等一个机会。80年代之后,美国保守主义盛行,里根总统上台,开始收缩美国全球战略。正好,日本来了个“外扩”的中曾根,他想让日本提高政治地位,于是提出“可以让日元升值,扩大内需”,正中里根下怀。

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

里根:“老弟,你想多买点东西,我想多卖点东西,成了!”

于是,似乎一切都妥了,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也渴盼着大哥美国经济稳定(毕竟美国不能垮)。于是乎1985年一拍即合,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正式签署《广场协议》。

这个协议的目的,就是打开日本市场,帮助美国解决财政赤字,日元兑美元200/1。

但您猜怎么着?美国非但没好转,逆差还变大了,到了1230多亿美元,股市震荡失去信心,民众如丧考妣。1987美国股灾汹涌而来,无数美国人在那天自杀....

1987年,美国市场崩溃,股市震荡

而日本却在美国股灾中安然无恙,甚至还经济输出了一波美国,让美国撑过了1987股灾。这可是头一回的事,这就让日本人都觉得“我们是美国的救星”。这一下子,就让日本人大为满足,二战后破碎一地的民族自尊心,在此刻都找了回来。

索尼老板盛田昭夫更是对着美国人说:“日本可以说不”。

索尼总裁盛田昭夫

日本是如何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日本人很开心,既然美国家道中落了,咱们也得救济救济。于是,日元接着涨,而且是不顾经济规律地猛涨,90年代一度达到了80/1的地步,要明白日本可是一个“外向经济出口国”啊。

日元

日本经济奇迹震撼世界,日元升值让日本股市不断涌入热钱,民众财富大为增长。1985年到1990年,GDP增速达5%,人均GDP超过美国成了世界第一(日本人均2.9万美元,美国尚且不到2.5万),同时成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与此对应的是,美国成了最大的债务国。

好莱坞影星施瓦辛格为日本日清泡面拍摄的广告

日本企业涌入美国,洛杉矶一半的地产都是日本人的,全美10%的不动产也是日本人的,二战日本人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做到了,真是哭笑不得。似乎,《广场协议》和美国人的算盘都落空了,日本没有承受美国经济的转移压力,反倒借着里根东风(美国80年代的经济政策)扶摇直上。

洛杉矶,位于加州西海岸,全美第二大的城市

但是啊,再好的牌,也顶不住作死。虽然日元升值,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日本的出口经济,但是总体而言,机器开动了,就很难停下来,日本经济还是以6%的速度突飞猛进。但是日本政府却走了一步坏棋,由于出口不足,政府就想着以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于是让央行发行更多货币,降低贷款利率。

1990年的日本东京银座

好家伙,这一下子就让日本人个个都成了千万富翁,到1989年,社会贷款总额甚至和GDP相当。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每个日本人都欠着钱。

日本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这就代表着钱去哪,政府管不了。失控就在一夜之间,您说突然手头多了这么多钱,会干啥呢?吃喝玩乐?不不不,当然是投资。

工藤静香,日本90年代的巨星

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股票,每个日本人似乎都一夜之间学会了炒楼、炒股。

1990年,在日本银座一掷千金的日本主妇

这就是泡沫经济,大量国际热钱也涌入了日本市场,实体经济最终是难以负荷其虚高的资产价格,1989年日本股票价格是其实际价格的1.4倍,全都是“空中楼阁”。1989年,害怕泡沫破碎的日本政府主动戳破了泡沫,一时间日本经济大受打击。

这个态势本身是好的,然而日本政府却太会作死了,1990年觉得没问题了,我又行了,就继续印钱、降利率。这下子,可真的是失控了,90年代中期,各大商业银行疯狂向央行借钱,但这些钱还是去了泡沫市场。

蜗居时代的日本人

企业也不敢创新,因为热钱都拿去投资不动产了,这就导致日本的科技竞争力逐步下降,加之中国的崛起,日本经济开始固步自封。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就是一切,日本人是最好的反例。他们发明了二维码,但是二维码却在中国发光发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彻底束手无策了。

很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大国自信心,又碎了一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对东南亚尤为严重

由于《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人以为“日元取代美元”,从而不顾一切地印钱,最终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归根到底,仍然是日本人对于世界经济的短视,说白了,自己作的。

其实当时不止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向美国妥协,英法德都签了啊,为什么它们没事?因为人家可没有被短期的利益冲昏头脑。就像德国,马克(德国货币)升值之后,人家立刻扩大实业投资,同时加深欧洲一体化(整个西欧都在稳定经济),很快就平息了经济危机。

西德第二任总理艾哈德,被誉为“德国经济奇迹之父”

另一方面,90年代的美国也凭着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克林顿政府的经济规划,挺了过来。

克林顿和希拉里

反观日本,急功近利,为了尽快洗刷二战屈辱和获得国际地位,有了点钱,便要招摇过市,大卖特卖,忽略了长远的规划和脚踏实地的发展,最终导致的后果不言而喻。

事实上,日本的失败正是中国最好的一节课,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步一个脚印,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所以日本的失败,真的是因为美国吗?诚然,确实和美国有些干系,但最主要的还是——

日本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