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什么意思啊()

数学拟合解读系统的简单、含糊分界(上)

上文简单谈了两种数学拟合解读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决定性系统--非决定系统。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全文的重点词是“存在”两个字。基于存在的系统,可以产生上述两种粗略的数学应用分类。

本文谈数学解读系统的一个奇妙的人文分类:存在--不存在。

数学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数学解读现在被算在数学内部,但它实际是介于数学与人文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古代数理文化曾经很善于利用这个边缘学科挟制数学。

虽然数学拟合解读系统与数学解读系统就差两个字--拟合,但是,这两个概念区别太大了,而现在一些人通常是混淆的,或者故意混淆。

数理文化、理论物理假说形成的一种文化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数学文化属于骑墙观望,一副不关它的事的样子;而实证物理坚决要搞清楚,不清楚不下结论;而哲学文化需清楚存在与不存在的区别。

由于近代学科的分类越来越强化,哲学家如果不介入现代的数学和物理,不会发现这种文化性的混淆;而数学家并不在意这种混淆;物理学家们感受到了物理发展的瓶颈,这种数理混淆并不能解决物理的困境;唯独已经落后的数理文化,重新发现了数学、物理的解读漏洞。

简单的两个字的差别,居然可以造成这样的文化差异。


决定系系统与非决定系统之外的虚拟数学、数理世界--数学解读系统的另一面

数学拟合解读系统和数学解读系统是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否则很容易掉玄学的坑里。

数学解读系统包括数学拟合解读系统。关键的区别在于拟合标的物是否存在。

如果是对存在现象的数学拟合,数学通常可以拟合,或者想办法拟合;这是数学拟合解读系统的内容,同时也是包含在数学解读系统内部;

如果不存在的东西,数学或者数理一样可以解读,这一种数学方式就不能叫拟合了。但这种数学或数理方式,在西式文化中依然可以称为数学解读系统。仅仅少了拟合两个字,换成猜想、假说或者其他说法而已。

数学解决不了“存在”的这个物理问题。不能靠数学或者数理就把不存在的说成存在了。解决“存在”这个问题的是物的理--物理,这并不是数学干的活。

数学或者数理不仅仅可以表达几乎所有存在的现象,不存在的现象、不存在的物质,也可以被数学、数理表达。特别是虚数产生以后,非欧类数学产生以后,这种解读不存在的能力被进一步加强。

这是数学与物理的关键区别之处。物理,顾名思义,得有这个东西,才有现象,之后我们用数学方法找规律,找特征,再试图利用,甚至用于预测。这就是物理。

而数学、数理,是可以解读不存在的东西的。数学即然是古代几千岁数理的孩子,自然也有些古代数理这个黄老邪的邪气,这股子邪劲,往往被低估。

例如历史上的方外之术,是基于不懂其数学性质的胡说,而现在的方外(例如超体几何),是基于数学、数理一本正经的说。仅仅是笔者至今搞不懂这样一种一本正经的数学的存在应用性意义在哪里。仅仅是用来证明古人在胡说吗?还是为了方便解释现代的不存在的胡说呢?数学和物理都无法证实其数理性的前提定义--线段等于直线的成立,也就更无法证实四维胞体空间的存在了。


四维胞体空间在三维的投影是动态的,也就是它并不唯一。可是号称“科普”“四维空间”的往往就画出来一个四维空间的结果。这种结果,数学不干,物理也不干。那这是什么?再加一个数理定义,无限多等于唯一,这样,这种数理性的四维空间就搞出来了。

数学即然开始用数理方法搞出来非欧数学的超体,数理也就不差再增加一个这样的数理条件,搞出来唯一的四维空间。这种解读可以算数理了,不算数学。

接下来起哄的是理论物理假说,前提数理假设即然可以增加,也就不差再增加一个。假设四维时空是平直的,再增加一个圆,来解读五维时空,仅仅是这种东西实证物理没法验证了。(笔者前文曾论述过五维空间或者五维时空的不唯一性,并未提到理论物理假说的这一种。这又是另外一套非欧类数学系统。)这增加的前提数理条件是弯曲的四维时空等于降维后的平直的一维,实证物理就算疯掉也证明不了这个基础定义,弯曲的极限是圆、点,圆、点如何等于直线?基于这样的理论物理假说前提,也就再进一步有了十维、十一维、卷曲维的概念。实证物理直接吐血,你们玩吧,证实不了。这种数学,算数理?还算物理?还算理论物理假说在玩数学呢?

困惑的结果,选择性放弃,个人不再研究这种无法证实的数学模型,觉得浪费时间。学以致用,学的目的是用,前提当然是一种学问总得有用处,那学才有意义。当然,如果数学的这种发展,让我们确定性的选择出没有意义的部分,也是数学发展的功劳。仅仅是这种定论实证物理暂时并不能下,也不敢下。因为现代的物理核心基础就是两部分:数学拟合、物理验证。数学是物理的一条腿。

现代的方外不仅仅超体几何这一种,基于不同的数理性的前提定义,拓扑学、多维时空、平行空间、卷曲维、弦之类的,也是这种数学方式。如今数学的分支能够繁花似锦,重点就在于这个基础前提的“不同”以及不断增加。从古代数理试图一统所有学科到现代数学的分支都主动分离,也就产生了这种结果。

那么问题就一个,如果物理无法证实其存在,数学结果它解读的是什么?确定吗?这种数学模型拟合的目标在哪里?是否存在呢?


数学替代物理功能解读不存在产生的人文解读问题

麻烦也由此产生。

理论物理假说是介于数学与物理这两个分科之间的边缘学科,由于现代理论物理假说大量使用非欧类数学方法作为数学模型,它用这种数学或者数理方法解释的东西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这是实证物理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实证物理验证无法跟上数学天马行空的步伐。

而由物理理论假说产生的一种文化分支故意混淆学科分界概念,愣往物理上靠,不提半个身子是数学的事情。这是一些所谓“科普”理论物理假说的文章经常干的事情。结果自然是数学干了物理该做的事情,解读不存在,解读未知。这是古代数理文化中玄学做的事情。

最近百年,实证物理忙得吐血,也仅仅验证了理论物理假说中的一小部分的存在性问题。理论物理假说就像龟兔赛跑遥遥领先物理的兔子,实在闲着无聊,它引导的一种文化,打着物理的幌子,故意混淆边缘学科的事实,淡化其数学血统,已经开始干古代数理文化曾经干的事情了。

例如基于不存在等于存在这个前提的数理基础,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异想天开,灵光乍现等等,随心所欲了,早忘了后面半句--不逾矩。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文化思路,很简单的一个数理前提定义的利用,就是基于不存在就是存在、存在等效于不存在的这种数理前提逻辑,接下来就可以胡说了。

古代数理文化的历史给人类历史最大的教训就是数学、数理、物理最好别趟人文的混水,而理论物理假说形成的这种文化并没有接受这个教训,不仅与玄学勾勾搭搭,而且开始创造新式的基于泛神论的神灵了。


古代的数理文化中,这部分基于不存在的数学、数理被玄学、方外之学、术数、教派、宗教等数理利用。

例如天宫,被西游记描述为琼楼玉宇,基于的实际就是人间的建筑思路。古希腊神化的神,都是人的模样和脾气,就是能力超人,至少会飞。尽管欧氏思路的几何中,三维无限大,那么四维就是不存在的。但古人将其数理化为方外,只要找不着的都在方外。《山海经》、《拾遗记》,动不动就说哪个神仙或者怪异在九万里之外,实际是基于当时的交通水平,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这样才好吹牛。现在吹这种牛,九万里是不够用了,得说1000亿光年之外才够用了,一样又可以胡说了。

这类解读,实际都是基于虚数、非欧逻辑方式的数理逻辑解读。古代的一种基于不存在、基于想当然的假设前提为定义,描述其存在的数理表达方式。这事当年玩大了,骗了秦始皇,才有所谓的焚书坑儒。实际据说干掉的是一帮江湖术士。

再有就像大人吓小孩,晚上出去有鬼,这已经成了古代数理文化的遗留物。

但是,鬼用虚数不仅可表达,门牌号都可以标出来。这就是数学、数理可以兴妖闹鬼的原因。现在通常不说鬼了,说灵魂,一本正经地号称量子理论证明了灵魂的存在,这脑洞开的,真不敢恭维。而且还据说找不到地址的学院里面的找不着人的科学家测出来灵魂有十几克重。这明摆着就是打着科学幌子玩玄学的。但是非欧数学方式和数理方法引入数学,就可以造成这种数理文化的解读结果,其文化欺骗性很强。


现在数学、理论物理假说的麻烦在于,其表达不存在的能力已经比历史上任何阶段都高强,再跟数理文化鬼混下去,后果堪忧。于数学的这部分,笔者没时间搭理,全部放弃。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能力区别出来这部分是什么。实证物理尚且不敢说话,出来表态数学的这部分何以区分的定论,任何人为的判断都是有主观性的,可能存在错误。

孔子当年的敬鬼神而远之,基于当时数理文化的水平,这种判断何其高明。他可是当时的高明的数理学家。对方(八卦、周易)研究的很透彻,才修《易传》,自然也知道方外在胡说什么。鉴于当时的文化情况,不理会是个很好的策略。

一些人学物理、学数学,结果学进玄学。学了一些后,数学物理的水平未见起色,但是一说话一股子泛神论的腔调,实际就是掉进数学的这个数理文化解读过程中的坑。数学没错,物理也没错,理论物理假说中的数学模型也没错,错的仅仅是自己对数学、物理、理论物理假说的认识不足。这些东西如果数理文化在解读中利用,都是可以闹鬼的。

基于非欧方式或者说数理文化方式现在可以进入数学的基本定义、前提定义的情况,那么这类内容的数学逻辑是不会出问题的,出问题会出在如何解读这个数学结果的过程中。基于这种所谓的数学证据,把不存在吹成存在,仅仅是文人笔头子一歪的一个小过程。不要小瞧这笔头子一歪,却可以把问路的道指歪。


例如:就这么一句话:“基于平行宇宙的设想,另一个宇宙有一个同样的你。”

这句话用语文来判断,一点问题也没有,酷似很玄幻、很“科幻”;用数学来判断,平行宇宙是一种非欧类数学模型,数学可成立;让物理说话,它会推说这是理论物理假说的事情;让理论物理假说说话,它会说,这个数学模型成立,不谈存在与否的物理问题。这样下来,小孩子就开始不切实际的梦想着寻找另一个宇宙的自己了。个人基于非欧类数学逻辑判断,找吧,肯定找不着。这是混淆宇宙原始概念的数理方式的表达。宇宙本来是时间、空间的总称,总称之外,不就是数理文化的“方外”嘛,并不存在。(注:宏观的平行宇宙概念与量子力学的微观的平行空间概念并不同。不能混同。同时,如果由于翻译的原因将时空翻译为宇宙,这又是另一种问题。平行时空,可以作为理论物理假说,仅仅是现在尚不能物理验证而已。这些分属不同的数学或数理系统,数理玩法就是混为一谈。)歪道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实际这就是古代数理方外的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这是玩数学?还是玩玄学?还是玩耍物理?鉴于管“存在”这事的实证物理基于验证能力不得不踢皮球,这事也就乱套了。

这种东西现在通常打着科普的幌子传播或者被以为是科普,这才麻烦。网上通常有连空间与时空都不知道差别的文章居然在介绍相对论,这相当于数理玩法的时空等于空间,“科普”也如此低俗了?

西方物理近百年来空前繁荣的假象,居然有一大部分是靠这种数理玄学吹出来的影响结果。实证物理很惭愧,明白自己并未走多远。我们依然困在百年前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中,难于突破。

莎士比亚那句名言在数学、物理、理论物理假说领域又得改了:存在与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

待续。。。。。。数学拟合解读系统的进一步细分,笔者力求只研究“存在”这部分的数学,实在没空用数学扯淡或者扯数理的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