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水俣病事件是什么污染(日本水俣病事件属于什么污染)


2022年6月27日—7月1日,“联合国海洋大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大会将寻求提出急需的基于科学的创新解决方案,以开启全球海洋行动的新篇章。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印发了《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202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印发《“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我国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原文 :《开启全球海洋行动新篇章》

作者 | 本报记者 程洁

图片 | 网络


破解蓝色困境迫在眉睫

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上,几乎占了三分之二面积的海洋环绕着我们,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影响我们的气候和天气,为我们提供食物、药品、矿物和能源资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指出,全球人均鱼类消费量已创下每年20.5公斤的新纪录,鱼类占全球人口动物蛋白摄入量的六分之一。下一个十年还将进一步增加,鱼类在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中起着关键作用。蓝色经济的增长与海洋生态系统所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紧密相连,据非营利性环保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数据,作为重要的鱼类栖息地,每年每公顷海草床可额外孕育3万条鱼,带来约2.4万美元的商业价值;珊瑚礁每年除了吸引3.5亿游客、贡献378亿美元旅游收益外,它所发挥的岸线防护功能还保护了全球超过15万千米的热带海岸线和6300万名沿海居民。


然而,海洋正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正在破坏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轰动世界的日本“水俣病”就是最早出现的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疾病,成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反过来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的数据显示,人类活动会影响超过40%的海洋表面(UNEP),在过去的150年中,活珊瑚覆盖率减半(IPBES)。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海岸带栖息地正在退化,三分之一的海洋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全世界的海洋资源都面临枯竭。《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显示,目前约有34.2%的鱼类种群被捕捞,总体比例过高,不具生物可持续性。



就我国而言,渔业产能过剩也是海洋生物资源衰退和栖息地丧失的重大诱因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指出:“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已受严重损害。以渤海为例,夏季中央海盆的海水透明度降低了一半,从8米降到了4米,底层含氧量也普遍逐年递减。”《中国海洋保护行业报告》(2020)援引相关机构的监测结果称,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中国约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80%的珊瑚礁遭到破坏。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面临水体污染、塑料污染、生物入侵、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弱等诸多严峻问题。


2022年4月19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镇海域一头搁浅的抹香鲸的命运引发了社会关注。2021年6月至10月,福建和浙江沿海累计发生了7次群发性的鲸类搁浅事件,搁浅的鲸鱼总数达到了47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志陶副研究员告诉媒体,这些并不常见的搁浅事件表明现在水体噪音已经比较严重了,可能意味着海洋环境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


全球海洋治理“破冰”前行

“河流、湿地、其他海水和淡水生态系统构成本届悉尼双年展的特色……它们也构成了动态生命系统。”来自哥伦比亚的主策展人何塞·罗卡(José Roca)将不久前开幕的第23届悉尼双年展的主题定为“rīvus”,意为“河流”——从气候变化缓慢导致太平洋岛屿的淹没和渔业文化的丧失开始,展览从“河流”视角凝视困境。


近年,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防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污染防治、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科技发展、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治理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对话与合作,就若干新规则制定和新制度设计进行磋商与交流,成功形成了《关于海洋和海洋法》《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等重要文件。2020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203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让自然重回我们的生活》,把设定“2030年保护30%海洋”的目标与BBNJ新协定、在南极威德尔海和东南极设立海洋保护区提案等列为重要议题。


《联合国海洋科学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国际计划于2021年1月1日起启动。海洋保护区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关键之一。不过,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专家郑苗壮认为,保护的实际成效并不尽如人意,部分保护区止步于“口头上”和“纸面上”。公海占全球海洋面积的61%,目前在公海尚无一套通行的海洋保护区管理机制,为“无主之蓝”建立全球共同责任机制并非易事。



在4月13日至14日在帕劳举行的2022年“我们的海洋”会议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承诺利用伙伴关系和资源来制定科学解决方案,提高太平洋地区的机构能力,以改善可持续海洋管理状况。在法国布列斯特举行的海洋峰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设定了到2025年将海洋教育纳入其193个会员国学校课程的目标。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海洋教育和普及海洋知识的重要性。中国海洋大学马勇教授告诉本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西兰政府便颁布了一系列海洋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形成全民保护海洋的局面。进入21世纪,新西兰政府积极支持海洋教育的发展,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大、中、小学海洋教育与社会海洋教育体系。此外,《美国海洋行动计划》提出将“促进海洋的终生教育”作为美国21 世纪国民海洋意识建设的重要政策。澳大利亚的海洋政策也提出“增强公众意识和对海洋的认知”。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系统供电,作为减少海洋污染、港口环境污染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在国外一些港口实际应用。采访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孙瑞红副教授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据,美国西海岸应该是全球海洋保护监管最严格的区域之一,拥有美国岸电设施总量的70%以上。全球岸电市场,预计从2019年的14亿美元市场规模,到2024年达到27亿美元,预测期间以13.3%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增长。到2024年,亚太地区将有望成为最大的市场。


民间公益机构正在积极行动。4月16日,TNC在温哥华举行的TED大会上宣布将发起“海洋蓝色创新保护计划”。未来5年内,TNC将通过为多达20个国家提供海洋保护蓝色债券,使400万平方公里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海洋栖息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将在现有海洋保护区的基础上,使海洋保护面积再增加15%。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

蓝色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11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发布的《2021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43.2,比上年增长0.5%,海洋发展总体保持稳定态势。2011—2020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年均增速为3.7%,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也发布了《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9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将所有海洋保护区和陆地保护区纳入统一管理,这标志着我国将以陆海统筹思维对海洋保护地进行变革。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谈萧教授看来,陆海统筹视野下海洋保护地变革存在法律法规滞后、政策缺乏充分协调、治理主体责任划分不清、陆海法律制度衔接机制不成熟等困境。应借鉴域外海洋保护地法律制度建设经验,构建基于陆海统筹的海洋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海洋保护地多元共治体制的建立,对海洋保护地进行陆海合一的规划优化。


现阶段,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是我国海洋保护领域主要聚焦的两大热点方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贯穿于整个涉海领域,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专家关道明等强调,未来要实现新的“四个转变”,即从“打赢重点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向“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转变,从“遏制海洋生态退化趋势,恢复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向“拓展海洋生态空间,增强优质海洋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转变,从“定点定时监测评估”向“立体动态监测预报”的综合能力转变,从“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为主”向“海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控、全球治理并重”工作格局的转变。



建立海洋保护区或海洋国家公园,从来都不是单纯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它更体现着一种国家对海洋资源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据《中国海洋保护行业报告》(2020),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立271个海洋保护区,总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占管辖海域面积的4.1%。中国海洋大学任一平教授告诉本报:“针对当前我国海洋保护地在选划布局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建议明确保护目标和保护对象,筛选保护空缺和优先保护区域,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加强海洋保护地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加强海洋保护地选划的多方参与和论证,以及开展适应性管理。”


为形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大格局,深化“蓝色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我国多地都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浙江省的生态补偿措施、上海市的海岛保护修复和海域海岸带综合治理工程、山东省打造的“智慧胶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信息化平台,等等。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相继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全国掀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热潮。海洋文明的人文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以跨学科对话和交融回应时代关切,致力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历史借鉴,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启示。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11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旅游:人类“凝视”海洋的新视角 | 社会科学报

海洋秩序不断变化,中国如何拿到海洋话语权?| 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