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什么时间日中关系开始转暖(二战后中日关系的变化)

1972年9月29日上午,中南海西花厅内,周总理着装郑重,表情严肃,好像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事情。很快便有人进来向总理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周总理没有犹豫,坐上汽车,一路来到了人民大会堂。

此时大会堂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周总理简单寒暄后便等待起来。不久会堂又来了一群人,周总理看到来人赶忙上前握手:首相你好!这位便是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人员聚齐后,周总理宣布仪式开始。

在摄影机的镜头下,他和田中角荣以及两国的外交长官姬鹏飞与大平正芳,分别在一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的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中日两国宣布正式建交。

这份声明从田中角荣访华到签订,只用了短短4天的时间,但对于伟人和周总理来说,却足足等待了数十年之久。在签署声明的两天前,伟人还亲自拖着病体接见了田中角荣,足以见伟人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1972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23年,中日两国为什么这么久才正式建交?从敌视走向和平,我们究竟经历过什么曲折?毛主席和周总理又都和日本进行过哪些谈判呢?当初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日本理应支付我国巨额战争赔款,中日建交时,伟人却放弃了这笔赔款,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战后,美国掌控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接受联合国的制裁,从此不再拥有进攻性的武装军队。而在受降仪式结束后,以督促日本的名义,美国邀请中国和英国向日本驻军。可当时蒋介石政府正忙于内战,英国则忙于对德国的占领以及战争恢复,都无法分出精力给日本,因此日本便完全落入了美国的掌控之中。

美国针对日本战时的表现做出了分析,发现他们有着“欺软怕硬,服力不服理”的特点,于是一方面用原子弹达到震慑效果,一方面保留天皇以及部分强硬的右翼势力,通过折服他们来控制整个日本。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日本各界的民主人士齐聚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并成立日中友好协会筹备会,将日本人民强烈要求同新中国建立稳定友好关系的愿景传递出去。可当时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自然倒向支持自己的苏联阵营。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决定对新中国采取全面封锁的政策,处于其掌控下的日本政府,自然也坚决反对与中国建交。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插手内战,将战火延申至鸭绿江边,大大威胁了我国的领土安全。为维护国家主权,我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响。而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理所当然站在了美国一方,不仅成为美国武器装备运输的中转站,还向美军提供了价值1.1亿美元的军火装备。

不仅如此,朝鲜人民军当时在附近海域放置了诸多水雷,给美军运输兵源装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日本在得知情况后,主动动用封存的扫雷舰,派出1200人的扫雷部队,顺利为美军登陆朝鲜半岛扫清障碍。

另外战争后期,日本派出大批专家,帮助美国造出了细菌弹,给我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总之,这次战争日本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也做了不少事情,躲在美国后方发了大财。这使得美日两国关系更加紧密,而日本同我国的对立进一步深化。

中日关系:民间先行,以民促官

1952年4月,铁杆亲美派的日本首相吉田茂在美国的指示下,无视我国政府的严厉警告,和台湾的蒋介石政府签订“和约”,完全断绝与我国和解建交的路线。此时,虽然日本人民一直对我国表达善意,但在政府的干预下,中日人民始终无法直接往来。

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总理对于这种情况也很是头痛。随着两国政府关系逐渐恶化,短期内很难有正常的外交往来。为了缓和中日关系,为以后邦交正常化铺路,周总理提出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通过民间外交来加强两国的联系,打破僵局。

1952年5月,日本议员帆足计、宫腰喜助和参议员高良富在莫斯科参加国际经济会议时,不顾日本当权派的阻拦,接受了我国代表邀请访华的请求,前往北京与我们进行友好洽谈,最终签订了中日第一个民间贸易协定。从此,两国民间外交的局面打开了!

1954年底,亲美的日本首相吉田茂下野,民主党鸠山一郎担任首相。鸠山一郎致力于摆脱美国全面控制,实现外交自由,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因此他十分重视与中国、苏联等国家的关系。他在任期间,虽然国内国际上仍有诸多阻力,中日外交关系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但两国友好交流频繁起来,已经开始明显回温。

1955年11月,伟人接见了前日本首相片山哲,就维护和平、反对战争话题展开了友好会谈。1956年8月,伟人还接见了日本旧军人代表团。10月份,伟人和周总理更是亲自去日本商品展览会会场参观,大大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57年2月,日本打破美国带来的束缚,和苏联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这让中日建交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可就在局势一片大好时,二战后曾成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上台了。他十分推崇与美国的亲密关系,敌视中国,支持台湾的蒋介石政府。由于他一系列恶化中日关系的举措,使得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一度倒退到二战后两国关系的初期状态。好在之前的努力并没有完全白费,即便在关系如此恶劣时期,1959年,日本的浅沼稻次郎仍义无反顾的突破政府限制,带领社会党代表团访华。

而此时我国正面临着更严重的问题。在赫鲁晓夫上台地位稳固后,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态度十分强硬,更想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对此伟人十分愤怒,坚决反对。1958年底,中苏决裂,两国关系进入紧张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愈发艰难。

好在到了60年代,我国逐渐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成功研制出导弹、原子弹和氢弹,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成功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而60年代初期,基于推进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关系,新上任的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再次调整外交决策,对日台关系开始降温处理,转而倾向于中日关系的改善回温。

中日关系:跌宕起伏

此时中苏矛盾越来越大,而美国也在与苏联的争霸中逐渐落入下风。对美国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何况他们对我国处以孤立政策这么多年,已经意识到这项外交政策的失败。因此从1966年起,美国便开始改变对华政策,对中国释放友好态度。

直到1971年,两国开启“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正式打破两国外交坚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进一步升温,最终于1979年正式建交。而在6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升温时期,顺应国际大局势以及自身利益,本该随之升温的中日关系却再次降入谷底。

1964年,佐藤荣作担任日本首相,他与自己的哥哥岸信介一样,全都对我国报以仇视态度。这位首相共参拜过靖国神社多达11次,是一位坚定的右翼分子。因此刚刚上任,他便开始对逐渐升温的中日关系进行破坏。

他在任期间,不仅强势阻挠中日友好往来,拒绝交流团入境。还大肆鼓吹“两个中国”,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且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他还主动勾联美国,横加阻拦,大大增加了我国进驻联合国的难度。讽刺的是,这样一位致力于破坏中国和平、中日关系的首相,竟然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好在当时国际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美国在苏联优势的压力下,加快了与中国的和解过程。1971年,我国在诸多国家的支持和默许下,赶走台湾,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愈发稳固。

中日建交,福泽百年

此时条件已经成熟,中日邦交正常化迫在眉睫。1972年,佐藤荣作下野,有着庶民宰相之称的田中角荣上台。此时尼克松已经完成访华之旅,中日民间关系也十分融洽。在经过短暂的外交交流后,同年9月25日,田中角荣接受周总理的邀请,开启访华之旅,他是二战后首位来到中国的日本领导人!

由于伟人身体有恙,接待田中角荣的主要便是周总理,两国主要就战后赔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展开了会谈。在周总理的据理力争下,田中角荣对日本曾经的罪行做了深刻反悔,并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加入了这段话: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又经过数个小时的争论,最终在两国的细致协商后,《中日联合声明》终于完善,主要包含五大内容:一是中日正式建交;二是日本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是中日外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总方针;四是中日进行多元化的贸易合作;五是中国放弃向日本索要战争赔偿。

《中日联合声明》公布后,立刻在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当年日本的战争赔偿,仅仅通过一些老旧设备抵押支付了2200万美元,还欠我们216亿美元,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放弃战争赔偿呢?

其实早在田中角荣来中国前,伟人便就此事和周总理等人通过商议做出决定:只要日本态度真诚,承认曾经犯下的错误,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可以放弃对日本的战后赔偿要求。而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为了和平发展的考虑。此时虽然国内有许多同志因为曾经日本人的罪行,仍对他们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但不可否认,当时的世界主题已经是和平与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只有与经济大国日本做出和解,发展贸易关系,才能实行共赢,具有屹立世界之林中的资本。

第二是考虑实际情况。由于台湾问题,日本的战争赔款已经拖欠了27年,再想要回来还将会面临诸多纠扯不清的问题,何其困难。还不如主动放弃,表现出我国的大度以及诚意,换取日本对我国更大力度的支持。

第三是我国的大国气度。据当时担任周总理翻译员的林丽韫女士回忆,周总理曾说过伟人的考虑。我们在清朝时便饱受赔款的苦,赔来赔去,最终都是从百姓身上层层搜刮,苦的还是百姓。日本当时虽然侵略了我们,但那是上层的事,下层的百姓是无辜的,在战争中,日本的百姓也并不好过。一旦赔偿,苦的是他们。而且日本即使赔偿,也不会给我们好东西,只会以次充好,还不如不要呢!

9月27日,在《中日联合声明》具体确定下来后,田中角荣还在中南海见到了伟人。对于伟人的气度,这位日本首相十分佩服,谈话过程中经常不自觉地点头。当会谈结束后,伟人还专门拿了本《楚辞》送给田中角荣当作礼物。

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签订后,田中角荣在周总理的带领下参观了上海,参观结束后便直接离开了中国。虽然他没有在中国久留,但自此之后,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却越来越多。如今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日本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从今天再去看当年,伟人的决策堪称高瞻远瞩,为百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