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恐怖脸的软件是什么(人脸变恐怖鬼脸的软件)

#猎罪图鉴##AI换脸##反诈骗,懂防范#

最近,《猎罪图鉴》正在热播,每一集的剧情都越来越有看点,该剧的选题真的不错,不仅有关于“容貌焦虑”、“校园霸凌”、“家庭暴力”,还有这次“AI换脸诈骗”,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案例。其中,看到AI换脸诈骗这段技术的时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了。这一集,是一场人脑和电脑的角逐,我们可以看到AI换脸诈骗的可怕,通过视频,明明对面显示的就是自己最亲近人的面孔,然而,这却是一张欺骗人的智能面具。虽然,终究是大脑战胜了电脑,成功揪出诈骗团伙首脑。但是死去的人被亲近的人的面孔欺骗,而失去性命的绝望,以及活着的人失去最亲近之人的痛苦,却不能消散。而AI换脸,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 之前,有一款AI换脸APP,席卷了中文社交网络。该软件号称“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通过这个App,用户能够轻松将自己的脸换到影视作品的角色上。相信不少人,也在网络上见过或者玩过,将自己的脸还在明星的身上作为一种玩乐。并且大为惊叹,这种技术的厉害。惊叹之余,这种“分分钟换脸”的黑科技也让人细思极恐。普通的AI换脸技术可能只能用于娱乐作用,然而,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双刃剑,我们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新奇的同时,也会面临技术被滥用带来的风险。虽然我们面对现在的普通AI换脸技术,认为它还是有迹可循,清晰的知道这是假的。不过,剧中警方在调查“AI换脸术”的诈骗手段时,也提到了诈骗分子的目标就是老年人。一些老年人关心则乱,对互联网也不熟悉,面对亲人的面孔,没有什么辨别能力。很容易就被骗子欺骗了。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针对AI技术的相关管理规定都还不够完善。将一个人的脸部交换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也许本身并不是恶意的,但这种技术却很容易跑偏。

因此,这种没有技术门槛的AI软件一旦泛滥,一来侵犯隐私和肖像权,二来很有可能成为不法之徒用于违法犯罪的工具。并且,AI技术的发展已经快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除了脸部和身体以外,就连声音,也可以仿造。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合成的语音已经足以做到以假乱真。

诈骗手法在不断翻新,那么广大群众该如何预防,防止被骗呢?

第一是多重验证,确认身份。提高警惕是防范诈骗的最好方式,目前,AI换脸难以肉眼区分。因此,在涉及钱款时,尽量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在不能确定真实身份时,可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此外,可以选择向对方银行汇款,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转账。因为微信等工具均会绑定银行卡,向对方银行卡转账,一方面便于核实对方信息,确认钱款去向;另一方面,对方能通过短信通知得知转账信息,此外,即使是本人操作,也不影响对方提取钱款。同时,也建议大家都下载一个“国家反诈中心”APP。

第二是保护个人信息,注重隐私保护,避免诱惑。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社交平台的发展加大了保护个人信息的难度,民众将越多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网络上,遭受诈骗的概率越高。实施诈骗需要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网络共享加上AI技术,骗子搜集整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更为便捷。因此,为避免骗子借用个人信息实施诈骗,民众应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以防止骗子利用AI技术掌握大量个人信息并对人物性格、需求倾向等进行刻画,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第三,相互提示,共同预防。现在很多骗子的目标就是家里的老人,我们需要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老年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放下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同时也抽空多陪陪他们。陪伴才是最好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