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捷达用多少级小头()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省委娄勤俭书记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引导企业家大力弘扬适应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省委常委、市委李小敏书记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无锡的改革开放再谋划、再部署”。

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市第八届、第九届政协主席,原中共苏州地委副书记朱根宝曾撰文《乡镇企业功不可没》。10年时间白驹过隙,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传承弘扬当年发展乡镇企业时的那种精神、那股闯劲、那份担当、那样有为,着力推动无锡在万亿经济总量新起点上的改革开放再出发,以不断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无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以下是《乡镇企业功不可没》原文:

乡镇企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的创举,在困难中诞生,在非议中成长,在光明中腾飞,在农村工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绩至伟,功不可没。我原在苏州地区工作,1983年到无锡,长期做农村工作,可以说是乡镇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见证人。

在困难中诞生

乡镇企业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比如无锡第一家集体性质的社队工业东亭乡春雷村的春雷船厂,就是1956年兴办的。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了一批公社工业,毛泽东曾称它是“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以后,公社工业转变为社队工业,加上社队办的种植、养殖场等企业,统称社队企业。可惜好景不常,到了60年代困难时期,关了一批,散了一批,剩下的就没有多少了。但是,社队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出路、农民要求治穷致富这一思想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直到70年代,社队企业又陆续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农业弱,农民穷,农村人口多,农业富余劳动力多,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社队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因。从我们苏南地区来说,既有内在的动力,又有外部的压力。我们这一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集体经济较为巩固,能工巧匠众多,商品经济潜在意识较强,但由于捆住了手脚,束缚于土地,人均仅有七八分田,全年收入不过一二百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找出路谋富裕成为社队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压力,来自粮食生产的高指标、高任务、高产量。无锡县的粮食征购任务,1969年比1957年增加了69%,农村人口则增加了14.94万人。这种两面要粮的局面成为极其沉重的压力。为了“保千斤,超双纲,夺吨粮”,不得不“把天撑高,把地拉大”。把天撑高,就是早上《东方红》出工,晚上《国际歌》收工,12点钟还要开夜工;把地拉大,就是提高复种指数,一熟到两熟,两熟到三熟,双三制,大种特种“世界革命稻”,结果造成农民拼劳力,政府贴财力,死命挖地力。地力不足,需要大量化肥,这时候社队企业就应运而生了。一般是利用农村富有的土地资源和富余劳力办砖瓦厂,砖瓦卖到上海换钢材,钢材拿到山西换煤炭,煤炭拿回来加工化肥,投入农业,当时叫做“曲线支农”。从理论上说,是依靠农业的原始积累,利用农业的简陋设备和农村提供的土地,围绕农业办起了一批又一批工厂,把一批又一批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与比较先进的劳动工具相结合,创造出比单纯土地经营远为丰实的物质财富,启动了农村各产业结构的重新组合。事实上,搞农业一本一利,搞副业一本多利,办工业则是“一本万利”。工业的比较效益比农业好多了,农民办工业的劲头于是越来越大了。这里的关系,叫做“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可以说,社队企业自它兴办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为了支援农业,为了建设农村,为了致富农民,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这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一个从小打小闹到宏大创举的发展历程。

在非议中成长

社队企业起步艰难,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四无经验,到处求人,到处找关系,找门路,找协作,说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组织千车万船,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四千四万”是比较形象的说法,其实质主要是五种精神,即虚心好学的进取精神,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说干就干的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永不满足的革命精神。凭着这五种精神,社队企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依靠自身积累逐步发展起来了。无锡市最早的亿元村之一、现属惠山区前洲镇的西塘村,当时只有156元,三间租借的空房,唐涌祥等六个人,买了一台手摇钻床,一只缺角铁砧,两把铁锤,三把剪刀,敲敲打打起家,办起了农机厂。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带头人吴仁宝1958年办厂的时候也是一个小厂,一个小砖窑,如今大名鼎鼎,总资产几十个亿,两个文明建设一齐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希望”。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华西办厂对外是保密的,领导视察、横向参观,他们总是绕过厂区,只让人家看农业样板田。什么原因?因为社队企业名不正言不顺,甚至被看作“不务正业”,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像这样的“地下工厂”,1961年底无锡县安镇一带就有19家之多,坊前梅村等达20家。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不可能一下子被世人认识清楚的。当时对社队企业的非议很多,集中起来叫做“四挤”、“三无”:以小挤大,以土挤洋,以乡挤城,以落后挤先进;无孔不入,无恶不作,无法无天。什么假冒伪劣质量不过关,什么投机倒把搞乱市场秩序,什么偷税漏税挖社会主义墙脚,什么行贿送礼不正之风的风源等等,不一而足。江阴新桥的阳光呢绒厂,是在和市区国有企业协新毛纺织染厂等协作、竞争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度被人称作“野毛吃家毛”。当然,社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但是不能在泼掉脏水的同时把孩子也泼掉。

社队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它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的一套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活机制,这是当时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早在80年代初期,无锡县堰桥乡借鉴和移植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不断深化乡镇企业改革,逐步形成了“一包三改”的整套做法。“一包”即经济指标责任制,以利润为核心,权、责、利结合,层层包,人人包,逐级签订合同。“三改”即改干部的任免制为选举、聘用制,解决干部终身制“铁交椅”的问题;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解决“大锅饭”问题;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解决“铁饭碗”问题。经过改革,堰桥企业大变。1983年乡村两级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和国家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55.3%、91.2%和74.5%。1984年又比1983年增长了75.8%、24.5%、61.7%。

在总结推广堰桥“一包三改”做法的基础上,1984年无锡市、县总结了乡镇企业的五个灵活机制。一是灵活的发展机制。按照市场需要组织调整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廉。二是灵活的营销机制。社队企业的发展,突破了起始阶段的“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实行“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人们说,乡镇企业不是属“猪”而是属“鸡”,资金靠自己筹,原料靠自己找,产品靠自己销。企业的运转顺序不是产、供、销而是销、供、产。厂长的一线不在生产现场,而在商品市场。销售人员不是二、三线人员,而是企业的关键人物。无锡市普遍实行了联销责任制,十万人的销售大军活跃在市场经济的广阔舞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三是灵活的分配机制。当时的“净利润比例两段分配办法”规定净利润的30%用于上缴,30%留企业扩大再生产,40%用于职工分配。盈利多就多分,少就少分。职工分配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普遍实行计件、计时工资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厂长分配,与经济效益和职工分配两头挂钩,一般掌握在职工人均分配的三倍左右。由于较好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效益、分配、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灵活的用人机制。主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五是灵活的调控机制。市、县、乡镇对企业以间接管理为主,对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基本上不管,做到少干预、多指导、给政策、勤服务,努力使乡镇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同时,通过经济政策、法规和必要的管理等手段,对乡镇企业进行适度调控。所有这些大不同于国有企业和城市大集体企业的灵活机制,是乡镇企业的内在动力,也是其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出于偏见或无知,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怀疑甚至否定乡镇企业的合法地位和巨大作用。更多的属于不了解不知情,先入为主,人云亦云。上海一家大报曾经登过一幅漫画,一条大鱼只剩一付骨架,周围几条小鱼吃得津津有味,又肥又壮,题目叫做“小鱼吃大鱼”,抨击乡镇企业坑害了国有企业。当时,我正好接待一位主管财经工作的副总理,说到这幅漫画,我对副总理说,小鱼吃大鱼,只能说明这条大鱼是死鱼。我的意思关键在机制,机制不活,大鱼就是死鱼,吃掉活该。小鱼虽小,机制灵活,有朝一日,定会长成鲜活的大鱼。1978年到1986年,整个苏南地区乡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4%;工业产值从26亿元猛增到27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由1.74亿元猛增到13.97亿元,年递增30%。由于乡镇企业具备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非议难不倒,冷风刮不倒,砍不掉也割不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名副其实扎根于农村大地的“草根工业”,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在光明中腾飞

1984年到1988年,是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高潮。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指出,在兴办社队工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企业。国家农林渔业部随即向中央呈送了《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3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报告,这就是著名的中发[1984]4号文件。这个文件,举足轻重。第一,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名为乡镇企业,由原来的“两个轮子(社办、队办)”改为“四个轮子(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同时发展,由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业改变为农、工、商、运、建、服六大产业,总称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多业并举;第二,突破 “三就地”,广泛进行外引内联,市场大大拓宽;第三,明确指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作用,制定了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总方针,提出了开创乡镇企业新局面的历史任务,并对若干政策问题作出了规定。总之,4号文件在乡镇企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时,我到处宣传三句话:中央为乡镇企业正了名,撑了腰,指明了方向道路。

4号文件精神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农民办的个体企业和联办企业的比重大幅上升,各种形式的联合协作大量出现,城市国有企业向农村扩散,农民进城办第三产业,城乡互助互动,以至向国外开放,开展“三来一补”,合资合作逐步增多。不少乡镇企业突破“拾遗补缺,甘当配角”的地位,改“小而全”为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生产,在某些行业和产品中逐渐挑起大梁,创出了自己的名牌产品。资金来源也逐步走向多个渠道。总之,乡镇企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是乡镇企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重要力量的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完全确立并被实践所证明。1987年,邓小平在接待外宾时高度评价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9495万人,总产值7018亿元,实现利税892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35.9%、1323.5%和710.9%。

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第二个高潮,是1992年到1996年。1992初,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他在谈话中说,乡镇企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优势之一,给了亿万农民和乡镇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极大的鼓舞。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对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进行了又一次重大理论和政策升华,确认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不懈地搞好乡镇企业。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5亿人,增加值近1.8万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6008亿元,利税总额达6253亿元,其中从业人员和利税总额分别是1978年的4.8倍和56.8倍。

从无锡来看,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大发展,与80年代第一次大发展有了明显的区别,显示了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变化。各地以调整结构、技改扩能为主线,特别是1992年以来建成的一些项目,无论是规模、装备,还是产品档次,都带有明显的跳跃性,使人感受到现代工业的气息,标志着无锡的乡镇工业正在向现代工业转化。当时,我总结了六大变化:一是规模由小变大。当年被喻为“船小好掉头”的乡镇企业,开始向“船大易抗浪”转变。拥有5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无锡县三洲钢厂投资1.3亿元,配套50吨电炉炼钢,22万伏变电所。查桥镇摩托车厂1994年年产捷达摩托车12万辆。江阴市利港镇陈市村的溴化锂制冷设备厂生产能力1994年达10亿元。据统计,1993年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乡镇工业在60家以上,在瞬息万变的商品市场上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二是设备由土变洋。无锡县前洲镇谢村印染厂,1993年花一千多万美元引进了3.6米特宽印染机,独领国内染整行业之风骚。宜兴市太华绢麻丝厂投资400多万美元,引进120台箭杆织机,三套世界一流的丝绸漂染、纱洗、染色机械,产品附加值成倍增加。据统计,1993、1994两年乡镇工业设备投资中60%到70%是国内外先进设备,其中一半是国外先进设备。三是水平由低到高。无锡县荡口镇彩印厂,从澳大利亚进口一套彩印设备,每班生产工人4人,三班运转12人,加上管理人员共20人,年产值7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资金利税率,都堪称一流水平。除了企业装备先进以外,还有三点引人注目。一者科技人员大量进入乡镇企业并得到重用,无锡县东湖塘乡引进各类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300名,江阴市月城镇沿山村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兴办北科大沿山分院,第一期钢铁专业学员120名;二者产品档次高,2400对至3000对的通讯电缆在无锡县雪浪、华庄和宜兴市南新等多个乡镇企业正常生产,东洚镇有了光纤电缆生产基地;三者企业管理开始上水平,电脑管理走入寻常乡镇企业。四是投资渠道由少变多。集中资本的视野扩宽到整个世界,到1993年6月底,全市乡镇企业批准“三资”企业1953家,其中开业709家,实际到位外资4.02亿美元;同时与国内大企业、大公司合资,乡镇企业内部则推行股份合作制,面向农民筹集资本。五是产品市场由窄变宽。1993年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外贸供货总额达53.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三资”企业创汇8008万美元。六是投资环境由差变好。以加强基础设施为重点,突出了交通、通讯、电力建设。宜兴市1994年一年里就改造了45公里的公路,新增11万伏变电所4个,3.5万伏变电所2个。同时,农村各种流通公司、专业市场等迅速兴起,为乡镇工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这六大变化,集中反映了无锡乡镇工业的发展进入到质的提高阶段,开始由传统的一般工业向现代工业过渡和转化。

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乡镇企业纷纷转制改制,大多成为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还有一部分则坚持村民的集体所有制。不论何种形式,进入21世纪以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我国的百强县几乎全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结果。最近公布的福布斯排行榜,在全国500强工业企业中,无锡名列北京、上海、天津、杭州之后,居第五位,共19家,其中13家是由乡镇企业脱胎演化发展而来的,占68%。

乡镇企业十大功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强调办好乡镇企业。2002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建设要同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这说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党和国家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中一项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构成了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而有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精神,多年来高度重视、积极支持、精心扶持乡镇企业,这是江苏乡镇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乡镇企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乡镇企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乡镇工业是农业的儿子,儿子成长以后,理所当然抚养老子,反哺农业。70年代后期,无锡的乡镇企业就以销售额的0.2%支援农业,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央[1984]4号文件出台以后,市委又确立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制度。以无锡县为例,1970年至1975年,乡镇企业向农业提供的资金为4472万元,占净利润的41.06%;1976年至1980年,支农资金达1.67亿元,为前六年总和的2.73倍,占净利润的37.84%;1981年至1985年,直接支农资金为1.92亿元,比前五年的总和又增长了15%。在此同时,乡镇企业支援农田水利建设495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5.1%。1987年始,无锡县建立农业建设基金,到1993年累计筹集5.2亿元,来自乡镇企业的资金占总额的79.07%,其中村级占三分之二以上。由于有农业建设资金的依托,有计划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可能。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生产专业化、农艺科技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搞起来的。离开乡镇企业的支持,农业的稳定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二)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门路。70年代后期,无锡县农村劳动力较50年代初激增8倍左右,而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不过2200斤左右,大大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1983年无锡县农副工总产值突破20亿元,工业占了大头。堰桥乡社员集体分配人均369元,来自农业79元,副业125元,工业170元。当时说法,叫做农业一碗饭,副业一桌菜,没有工业办酒难。1983年至1984年两年里,全县15万农民转移到乡镇企业。到1995年,从事二、三产业的已有38.79万人,占农村劳动者总人数的81.3%。全县农民收入人均4290元,其中从乡镇企业所得的占71.8%。

(三)乡镇企业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依靠纯农业,农民摆脱不了贫困。1965年,无锡县农民从生产队分配所得仅79.15元,比1958年增收18.79元,年均仅增2.6元。没有乡镇企业,“穷鬼”不动身,“财神”不进门。有了乡镇企业,地面生机勃勃,市面欣欣向荣,人面喜气洋洋。1987年,无锡市乡镇工业企业达到11500家,与1978年相比,工业产值由10.9亿元增长到157亿元,翻了近四番;乡镇工业在农副工三业中的比重由55.1%提高到96.18%,农民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2.5%提高到67%,农民人均收入从156元增加到853元,翻了两番多,农民存款从近3亿元增加到12亿元,80%的农户盖了新房。无工不富,与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一起,成为农村发展的铁则。1995年,锡山市(无锡县)农民人均年收入4290元,人均居住面积33.7平方米,每百户拥有摩托车37辆,电视机142台,录像机18台,冰箱49台,空调14台,自行车248辆,人均储蓄4007元。农民群众认为,乡镇工业企业是他们的摇钱树、聚宝盆、幸福泉。

(四)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证。村是农村社会的基层细胞,村委会是农民群众的自治组织。拥军优属、当兵服役、计划生育、修桥铺路、扶贫帮困、鳏寡孤独,开门七件事,件件离不开村。没有乡镇企业,这些社会负担就是沉重的包袱。70年代,一个村没有 10万元开不了门,80年代50万元,90年代100万元,所有这些支出,都是乡镇工业提供的。乡镇企业,不仅提供了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物质保证,而且对巩固乡镇政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五)乡镇企业是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的重要原因。乡镇工业的出现,使现代工业开始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附近农村的村办工业也相对集中靠近乡镇,于是乡镇工业企业群落成为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镇的经济活动也由原来以商品交换为主的商业场所变为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基地。据锡山市统计,1993年末,设在镇政府所在集镇上的县、镇、乡三级工厂达3000家,其产值占全市(县)工业总产值的52%,进入镇区务工、务商的农业人口达25.7万人,还有10多万外来劳力。到1994年,集镇聚居人口达46万人,相当于全市(县)总人口的41.8%,其中聚居万人以上的有19个镇。镇区建筑面积,1985年为17.78平方公里,1993年扩大到59.6平方公里。江阴市新桥原是人口不足三万的小镇,由于阳光、海澜集团的发展,现在俨然成了一个毛纺织染服装城。就全市而言,1978年124个乡镇建成区面积为99.2平方公里,1987年就扩大到了248平方公里,九年里扩大了1.5倍。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不仅有规模的扩大,更多的体现在功能的提高方面,诸如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文教兴旺、医卫先进、环境优美等,城市有的它基本都有,城市没有的它也有。分布在四处八方的小城镇就像耀眼的珍珠一样,开始成为城市的卫星镇,集中的居住地,新兴的大社区,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六)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乡镇企业开始只是农村多种经营的组成部分。当时的社队工业从属于农林牧副渔诸业中的副业,叫做工副业。1970年,无锡县的农业比重为59.2%,副业为19.2%,工业为21.6%。十年发展,到了1980年,工业比重上升为80.3%。进入“黄金时代”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又进一步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二”。从全国来看,199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5亿人,增加值近1.8万亿元,利税总额达6253亿元,其中从业人员和利税总额分别是1978年的4.8倍和56.8倍。

(七)乡镇企业是国家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乡镇企业自有效益以来,一直贯彻“国家得大头,集体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原则,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1986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乡镇企业提供的税收,占了地方财政的32%。曾有一度,有些人把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比如1984年出现的信贷失控,归咎于乡镇企业,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当年年末,乡镇企业向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余额292亿元,而企业职工在农行和信用社存款余额180亿元,乡镇企业存款余额116亿元,合计296亿元,存等于贷101.4%。也就是说,乡镇企业贷款是通过农行、信用社将乡镇企业和企业职工的钱调剂使用,没有动用国家资金。当然,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决定性因素。但是,乡镇企业没向国家白要一分钱,农民却给了国家如此丰厚的回报。应该说也必须说,农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农民的觉悟是很高的。

(八)乡镇企业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发展初期,依靠城市(国有)企业,为城市工业服务,拾遗补缺,甘当“配角”;进入“黄金时代”,主要是城乡合作,互助互利,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生产;发展壮大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城市(国有)企业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时候,再也不是“以小挤大”的问题,也不是什么要把乡镇企业这些“抢食”的“猴子”关进笼子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老大”(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如“老二”(工人老大哥,农民老二哥)?其关键,一在机制,二在体制,体制不改,机制不活。这就逼着国有企业必须改革,不改革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流通领域多渠道的形成,促成了农村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全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

(九)乡镇企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力量。由于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下机制比较死,适应不了国际市场,而乡镇企业机制灵活,又与海外广大华人联系密切,决定了乡镇企业首先走向国际市场。1987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工作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说,现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发挥乡镇企业特别是沿海乡镇企业的作用,这是个重大战略问题。于是,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走向依托外贸公司联合办企业,以至到国外办企业这样一条路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乡镇企业是外向型经济的先行者。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89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近200%,占全国出口商品总值的比重由15.2%提高到29.7%,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方面军。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达到了6008亿元,五年里增加6.6倍。

(十)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的乡镇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壮大,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民意愿、切合农村实际、贴合农业生产的发展路子,进入到产业结构初步工业化、经济形态基本商品化、农民生活趋向城镇化的新阶段。在[1984]4号文件鼓舞下,我总结无锡等地乡镇企业的经验,概括为产业结构以乡镇工业为主,经济形态以商品经济为主,所有制结构以乡村集体为主,以先富带后富,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简称为“三为主一共同”。后来,又有人加了“两协调”即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社会两协调。在此基础上,经费孝通同志提炼、升华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与当时的温州模式、耿车模式等一起,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种发展形式,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国情,怎样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一直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指出,过去搞革命和建设,照搬别国的模式,吃过大亏,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一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靠乡镇企业去带动。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乡镇企业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多年来,正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为一体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科技素质。从长远看,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工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龙头作用,才能使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连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是中国农村工业化需要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伴随着农民转移就业的深层次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工业化是不成功的。近30年来,随着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快速发展,农村工业化步伐大大加快,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一亿几千万农民,经过工业文明的熏陶,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乡镇企业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是中国的城镇化必须有乡镇企业支撑。我们中国不是城市越大越好,重点要把城镇化建设搞好。小城镇必须有乡镇企业支撑,否则小城镇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农村工业有机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综上所述,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就是有乡镇企业发展壮大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特色之路。没有农村工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乡镇企业,中国独创,永垂史册,彪炳千秋。

(作者系无锡市第八、第九届政协主席,曾任原中共苏州地委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

喜欢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