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磊彬 文图)7月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工业用电指数服务工业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工业用电指数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海涛,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洪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魏澄宙等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No1:为什么要创建工业用电指数?
在发布会现场,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海涛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聚焦“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特别是超预期因素冲击,工业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态势。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但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在‘非常之时’,下‘非常之功’,以‘非常之举’施‘非常之策’,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河南更大贡献。”田海涛说,要建立健全实时监控经济运行系统、周调度工作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努力扩大增量、遏制减量、防控变量,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经济冷暖“电”先知。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凭借先进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数据已全面实现日度级、企业级全量自动归集,是客观透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力抓手,也为进一步开展全省及分地区分行业的工业运行态势监测分析提供了新视角。
据田海涛介绍,研制“河南工业用电指数”就是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从多个角度挖掘、解析电力数据这一“富矿”,丰富工业运行监测的工具、手段,提升运行监测的及时性、精准性,前瞻性发现工业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支撑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赢得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No2:“河南工业用电指数”有哪些特点?
“河南工业用电指数”是以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为目标,以景气度为基本逻辑,以企业用电数据为基础,以规上工业企业、小微工业企业为对象的综合性指标体系。
在指数设计上,立足河南基本省情,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完备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层次性与独立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同步指标与先行指标相结合。
在指数应用上,既支持全省层面的总体态势分析,也支持分地市的横向对比分析,以及分行业的纵向穿透分析。
在指数周期上,以月度分析为主,每月5日前发布,同时支持周度、季度、年度分析。
在指数结果表达上,以100为基准线,并结合用电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指数结果细分为“热、趋热、稳定、趋冷、冷”五个区间段。同时,借鉴“信号灯”理念,引入红、黄、绿、浅蓝、蓝五种颜色,与五个区间段一一对应,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明了。
No3:河南工业用电指数有哪些优势?
与国内已有的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的指数相比,河南省首创推出的“河南工业用电指数”的比较优势和先进性,如何体现?
对此,田海涛表示,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一是及时性强。借助国际先进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强大的算力资源,电力公司已全面实现用户级的日度用电信息归集。基于此,“河南工业用电指数”可以在每月的5日前完成发布,较传统的统计数据提前半个月左右,为工业运行“早发现、早调度”争取了时间,赢得了主动。
二是客观性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的根本前提是数据真实可信。“河南工业用电指数”的底层数据全部为智能电表直采、直录的用电数据,数据抽取全程自动化,可有效避免传统的手工填报数据带来的弊端。
三是契合度高。得益于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一户一表”政策的全面落地,电力已全面链接千家万户,用电量数据可以直接透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此同时,“河南工业用电指数”统筹宏观与微观、速度与质量、当下与预期,实现了用电量信息的多角度解析,更为科学全面,更具参考价值。
四是实用性强。“河南工业用电指数”,既支持全省层面的总体态势分析,也支持城市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以及行业之间的纵向穿透分析。与此同时,指数体系虽然是立足河南工业特点设计构建,但作为工具模型,具备向其他省份推广的基础和条件。
No4:工业用电指数的预测预警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洪波介绍,“河南工业用电指数”不仅反映工业企业用电情况,而且还具有预测预警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指数体系中,特别设置了用电预期子指数。该指数,以用电量环比变化情况、业扩报装相关信息,反映短期走势与扩张预期,是与发展形势正相关的先行指标。
“该指标,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子项,使得工业用电指数整体内涵更为丰富、更契合实际;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单独一项指标,预测下个月的指数总体走势。”洪波说。
二是“河南工业用电指数”可以在每个月的5日前完成发布,较传统的统计数据提前半个月左右,属于反映经济运行态势的先行指标。基于指数测算结果,叠加指数发布的时间差,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发现工业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赢得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的主动。
三是可以基于指数的测算结果,开展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工业领域相关统计数据的关联性分析,综合运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等多种预测方法,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业经济走势,进而及时引导、适度调控。
No5:哪些企业可以纳入工业用电指数?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魏澄宙在发布会现场介绍,河南工业用电指数是主要针对规上工业企业、小微工业企业的合性指标体系。原因可以概括为“规上强,则工业强;小微兴,则工业兴”。
对于规上工业企业来说,目前我省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约2.2万家,其增加值约占整个工业增加值总量的90%,其用电量约占整个工业用电量的80%,对全省的工业发展具有全面代表性。通过设计规上工业企业用电指数,可以有效反映全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基于用电户号统计,目前我省共有小微工业企业约29万户,约占全省工业企业总量的3/4。考虑到小微企业数量大、变化快,对政策、环境等因素更加敏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设计小微工业企业用电指数,可以有效反映工业发展的活力和信心。
“这也意味着,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总体态势与运行活力的统一、实现企业规模的大小兼顾,也使得指数体系更为立体、更契合实际。” 魏澄宙说。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